
-
出發日期2022/09/24
-
回程日期2022/10/01
-
相關路線三坑自然生態公園步道 、Raknus Selu 、樟之細路 、獅山古道 、獅山古道(RSA29) 、林埤古道(RSA02) 、伙房崎古道(RSA04) 、打牛崎古道(RSA06) 、小粗坑古道(RSA08) 、渡南古道(RSA13) 、飛鳳古道(RSA17) 、騎龍古道(RSA21) 、茶亭古道(RSA23) 、石峎古道(RSA27) 、龍峎頂步道(RSA32) 、老銃櫃步道(RSA34) 、紙湖古道(RSA37) 、水寨下古道(RSA39) 、鳴鳳古道(RSA41) 、楔隘古道(RSA43) 、出雲古道(RSA47) 、出關古道十分崠段(RSA49) 、出關古道聖關段(RSA50) 、老官道(RSA54) 、挑沙古道(RSA57) 、穿霧隘勇線(RSA59) 、鹿寮坑桐花步道 、北隘勇古道(北長城步道)、蕃子寮山 、老銃櫃步道 、苗栗老官道 、穿霧隘勇古道 、清水坑古道群:林埤古道 、伙房崎古道、打牛崎古道 、打牛崎古道 、龍潭小粗坑古道 、渡南古道 、飛鳳古道 、騎龍古道 、茶亭古道 、石硬子古道(石峎古道) 、龍峎頂步道 、紙湖古道(挑紙古道) 、水寨下古道 、鳴鳳古道 、八達嶺古道(龍骨古道)、錫隘古道 、出關古道:聖關段(關刀山步道) 、出關古道:十份崠段 、出關古道:出雲段(出磺坑至法雲寺) 、出關古道:雲崠段(法雲寺至十份崠茶亭) 、挑沙古道
-
相關山岳
告別盛夏炙熱氣候,九月中旬入秋天氣轉逐漸轉涼,是個適合戶外健行活動的季節,很幸運地在2022年這個時間點成為 #樟之細路 的推廣大使,繼夏季 #山海圳 的炙烤之後,趁著肌肉記憶還在,這將會是一場全新風景與感受的旅程。
(※2023 1月 更新訊息, RSA23與RSA37 印章收集資訊/位置已修改,詳見內文。)
●什麼是樟之細路?
關於樟之細路,簡單來說,這是一條沿著台灣歷史發展而演進出來舊時代道路,在台三線建設之前,這是先民主要的生活發展及貿易交通道路,乘載著客家文化與原住民生活領域的愛恨交織,其主要代表路段為【龍潭-三坑老街到台中東勢】,英文名稱為 『RAKUNS SELU』,即為樟樹的原住民發音,和客家話的道路作為一個融合的精神代表。
經過時代的興衰演進,許多路段已沒入荒煙蔓草之中實屬可惜,自2016年底開始重新規畫此路段,經過漫長的努力,重新把舊時代記憶帶到人們眼前,目前主要道路分段代號為 RSA 01-60,跨4個縣市,全長超過220公里;範圍涵蓋相當廣泛,喜愛山林田野、客家及原民文化的登山健行遊客們,這絕對是一個新的探索領域指標,可以來做規劃探訪。
![]() | ![]() ▲RSA 01-60 全程地圖(可點選放大) |
樟之細路分段地理位置圖(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
●為何走上樟之細路?
關於為何我要走上樟之細路呢?每個人的興趣誘因點都不相同,對我來說,在走過世界多國的步道,回國多年的我,即使完成腳踏車環島、台灣百岳、山海圳的行走,發現對於台灣這塊寶島探索足跡還是相當有限,能探索的地方還有那麼多,嚮往山林生活的我,對於台三線沿途景致既熟悉又是陌生;2019年在健行筆記派出第一批樟之細路探路員時,當時因為任務去行走 #淡蘭古道 而錯過報名時機,但當時已在心中埋下一個種子,在疫情期間,更是趁勢把一些旅遊及健行清單一一攻略,而在2022年看到徵選樟之細路推廣員這個契機後,就促使我想要完成這條路的目標;在這要說明一下推廣員的行走是分段的一共分六段來報名,我個人是抽到第一段【桃園龍潭-新竹橫山】,基於入選的喜悅,我自發願地要走全程,即使是在事情繁忙的情況下,還是壓縮出時間來探訪,也可再次溫習多年前在國外朝聖與長程健行時的那份悸動,期待再次遇見旅途上的人、事、物,以及走完後所收獲的新故事。
樟之細路 路線說明
起訖點: 桃園龍潭 三坑老街RSA 01 → 新竹關西 RSA 12 → 東坑 → 橫山鄉 RSA 25 → 苗栗獅頭山 RSA 30 → 三灣-大河 → 百壽(紙湖) RSA 38 → 獅潭 RSA 42 → 大湖 RSA 48→ 卓蘭 RSA 55 → 台中-雙崎部落 RSA 58 → 台中市東勢區客家文化園區 RSA 60 總里程數:約230+公里 行程規劃:八天七夜(野宿) 個人GPS路線紀錄:點我(可下載)|千里步道官方公布路線 點我 行走紀錄完整相簿: 點我 集章點資訊:PDF檔案 (出處:千里步道協會) |
這次的旅程在事前準備部分,因為剛好近期手邊事情較多,忙碌到沒有做太多的功課與計畫,只有單純的載入離線地圖軌跡(還不小心下載到舊版路徑),剩下的就是一頂帳篷一個行囊,還有一個期待冒險的心,就走上這8天的旅程。
※行程參考2019年健行筆記第一批特派員行走的11日行程,但這次並沒有辦法擠出11天的假期,只好刪掉一些路段,例如大湖的RSA52-54 從大湖的法雲禪寺算起,有分左線與右線,還有RSA16-17 的環形路線不走,大約減少二十多公里的里程,壓縮成8天來行走,執行起來大約在中等難度(但若想順便完成集章任務,則難度為中上),畢竟沿路不用做任何申請,當然,若時間跟預算充裕的話,建議把時間拉長,才能更加好好細細品嘗路上的風景喔。
行前準備-裝備打包
九月下旬天氣開始轉涼,對於地理位置大多位處山區的樟之細路來說,要考量的是入夜後的保暖,但實際走了一圈後發現,其實這個季節的山區其實還算涼爽,畢竟海拔都沒有到特別高,最高的關刀山也才海拔八百多公尺,只要帶好防雨裝備,保持睡眠系統的乾燥,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次的打包裝備如下:
Gregory 45L 後背包 換洗衣物三套、兩天份備用食物、3L 行動水袋、水壺、行動濾水器、登山爐頭、炊事鍋具碗筷、行動電源、充電線、針線&藥物急救包、濕紙巾&衛生紙、登山杖、頭燈、雨具、相機、腳架、帳篷、睡墊...等,未裝水時的重量後來到 14.5 公斤。 (好像還少了什麼?沒錯!我出門時打包太趕,竟然沒有塞到睡袋,還好天氣沒有到真的很冷,用外套代替棉被,但這行為不可取,打包時記得要DOUBLE CHECK!) |
以下是這趟旅程的每日行走距離
D1 | 9/24(六) | RSA 01-13. 龍潭三坑老街 > 關西-羅屋書院 (23.72 km) |
D2 | 9/25(日) | RSA 14-24. 羅屋書院 > 九讚頭車站 > 大山背 > 橫山車站 (32.1 km) |
D3 | 9/26(一) | RSA 25-29. 橫山 > 北埔 > 獅頭山風景區 (26 km) |
D4 | 9/27(二) | RSA 29-37. 獅頭山風景區 > 苗栗百壽村[紙湖](30.1 km) |
D5 | 9/28(三) | RSA 38-42. 百壽村 > 獅潭老街 (19.3 km) |
D6 | 9/29(四) | RSA 43-47. 獅潭老街 > 出礦坑 (22 km) |
D7 | 9/30(五) | RSA 48-51. 大湖法雲禪寺 > 苗栗新開/鯉魚潭水庫 (34 km) |
D8 | 10/1(六) | RSA 51-60. 苗栗石門客棧 > 卓蘭 > 東勢客家園區 (43.3 km) |
▶︎Day1 RSA 01-13. 龍潭三坑老街 > 關西-羅屋書院
樟之細路起點位於龍潭三坑老街對於住北部的居民相對親民,可搭火車至桃園,或搭客運至龍潭再轉搭公車到三坑,省去Day0的住宿,可用GOOGLE MAP 來查看及規劃去程交通的安排。
![]() | ![]() |
抵達三坑公車站後往老街方向前進,大約500公尺就可以看見入口意象,這邊要特別注意,這裡的人行道鋪磚在下雨天時很滑,阿布在這人行道斜坡就因為腳打滑膝蓋著地,開始走不到五分鐘就掛彩。
![]() | ![]() |
阿布通常為了避開人潮會選擇平日出發,但好在這次出發時剛好是周六,老街的店家通常也是周末才有營業,既然到了客家老街,就絕對不要錯過特色點心"牛汶水"喔。
![]() | ![]() |
用餐時老闆娘看我腳上有傷口,二話不說直接搬出醫藥箱讓我包紮,馬上體驗到客家人的熱情與貼心。
![]() | ![]() |
話說三坑老街雖然沒有很長,但古色古香有吃有喝,還有不少隱藏在角落的景點,附近還有腳踏車租借,若有閒暇時間,假日騎著腳踏車在鄉村田野間漫遊,是多麼療癒的一件事情啊!多虧了這次的任務,才得知有這樣有趣的地方。
![]() | ![]() |
![]() | ![]() |
沿著鐵馬道順行會來到三坑自然生態公園,來到這裡可看見湖光山色,有一些小攤販販售,還有不少民眾在這野餐及搭帳煮食,查詢過網路資料,發現這是一個可以免費野營過夜的地點(無電、無衛浴),只可惜時間太早,並沒有在這裡停下住一晚的打算。
▲生態公園內有條小溪,是個不錯的拍照、休息的好地點,夏日炎熱更是親子戲水聚集的場所。
走出公園後接著沿著三坑子自行車道前進,會來到大平紅橋,這是一條以古法建造,超過百年歷史仍然屹立不搖的法定文化資產,走在古樸的紅磚橋上,霎時有時空交錯的錯覺。
![]() | ![]() |
※在這要地方要注意,官方公布的路徑原先在前方涼亭沿著小徑(不過橋)上切至馬路到祥和園餐廳,也就是第一個集章點[ RSA02林埤古道],但這裡需要經過私人菜園,而入口已設置柵欄及公告請勿通行,所以必須改道由大平紅橋旁的階梯往上行經由小巷子出口接到馬路上。(阿布已在這這地方繞了兩三回,才從河邊接回馬路)
![]() | ![]() |
![]() | ![]() |
相信眼尖的各位有看到一個重點,目前印章放在店內門口處,所以有營業時間的限制,之後或許會改良放在店外,方便徒步者進行集章任務。
接著第二個重點,這也是在阿布的GPS軌跡上沒有顯示的[ RSA06打牛崎古道]集章點,因為阿布在出發前已經先到小粗坑古道工作站(石門報恩宮)領取資料跟物品,當時已經蓋好章,所以如果要收集RSA 06印章的夥伴們,必須從祥和園餐廳,沿著台3乙線馬路往下走,大約五百多公尺走到底有個多向路口,即可看見紅色牌樓,走進門宮廟便可看見印章放在門口內的桌子。(請注意廟門晚上會關,要確認抵達時間)
![]() | ![]() |
取得RSA 06印章後回到祥和園,可先到對面小七休息或補充糧食,接著往林埤古道前進。(這個地方的標示不是很明顯,要注意看地圖)
![]() | ![]() |
▲林埤古道僅僅0.4 km,這裡應該是我看到的第一片樟之細路解說牌,上頭記載有詳細的古道資訊,雖然短短一段路,但也是不馬虎。
![]() | ![]() |
上坡走到底會來到石園一村(建成路),這裡的房子多半是類似眷村的平房,在這若是要收集印章的朋友,可以順著建成路接佳安西路到"十一份觀光文化園區",收集第三個印章點[RSA04伙房崎古道],這個及章點有標示但不會看到我行走的路徑,因為我個人走過頭,突然想起來才往回走,所以把GPS紀錄關掉,以防地圖軌跡雜亂。
說到十一份觀光文化園區,這裡目前有餐廳與特色咖啡廳營業中,還有小商店,走了那麼久,不妨在這裡喝杯咖啡或用餐吃個點心休息一下;順道一提,因地理位置靠近石門水庫,這附近也是石門活魚餐廳的發源地,路過時可以看見餐廳門口絡繹不絕的民眾在等待用餐,而接著要經過的就是RSA 04 - 伙房崎古道,這麼多餐廳的聚集,也難免跟古道名稱做聯想,但實際上古道也挺有意思,入口處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路旁,進入後彷彿走在住家防火巷弄一般的小通道,就像是穿越過別人家廚房般的感覺。
![]() | ![]() |
▲很有特色的一條小徑,但蚊蟲多,不宜久留,拍完照快閃人。
過了伙房崎古道很快就會來到打牛崎古道,這兩條古道距離其實不長,加起來也就差不多五百公尺,走起來輕鬆又有趣,不過若是陰雨天,還是要注意地上植被苔癬以免滑倒。
順著[桃65線]行走,沿途可見茶園風光,視野開闊,即使天氣不好,風景也還是頗美麗,只是要注意路邊疾行而過的車輛。
不遠處的前方,有著今日的第四個集章點 [RSA08 粗坑窯藝術空間],這是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築物,門口處可見幾尊大型陶偶的擺設,這裡除了是個陶藝工作室之外,還有提供餐飲服務,也是個不錯的下午茶場所。
![]() | ![]() |
※小提醒:抵達粗坑窯藝術空間之前是一個Y型岔路,要先右行走上坡路,集到章後,在回岔路走左邊的官方軌跡標示的路段,兩條平行路建築物看似連接,但中間卻不相通喔!另外還要注意營業時間還有休息日,建議到訪前先告知確認。
接下來做好心理準備,從這過後就是一連串的山路囉! [小粗坑古道→十寮山登山口→十寮山→老虎山→打牛崎古道→打牛崎古道口] 一路往關西市區的方向前進。
![]() | ![]() |
進入古道後馬上可以看見茂密的林相,路徑在這之後也變得較為原始,蟲鳴鳥叫是山林標配,但還有個很有趣的景色讓我在這遇到,這裡的浪浪(犬)會狐朋狗友揪伴爬山,真的是很可愛的畫面。
▲巧遇四隻狗揪伴爬山(兩隻在後面沒拍到)
![]() | ![]() |
除了與浪浪的偶遇,這個路段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在海拔五百公尺以下高度,竟然可以看見松樹的蹤跡,還讓我撿到一顆與頭巾圖案相仿的毬果。
![]() | ![]() |
![]() | ![]() |
![]() | ![]() |
經過一連串的山頭後,出口會來到打牛崎古道口,咦?這邊也是打牛崎?但沒有解說牌,我也不清楚打牛崎到底是分成幾段... 總之這個不是重點,走到這裡天色漸暗,肚子餓了要衝進市區吃飯去!
▲步道出口處對面是金碧輝煌的藥師佛禪寺,寺廟入口處有洗手間可以使用,爬山爬得滿身汗,剛好可以在這邊洗把臉稍作整理。
![]() | ![]() |
![]() | ![]() |
進入市區直接開啟吃貨模式,一路吃吃喝喝到關西老街,想說第一晚住老街內的青旅(67老街客棧)比較輕鬆,沒料到如意算盤打的太好踢到鐵板,週六竟然有人包場,直接被拒於門外,果然想要來個隨興的旅行還是有點困難,便宜的住宿是很搶手的!沒預先訂房真是一大失算... 不過其實也沒有太在意,山不轉路轉,反正野宿裝備都帶在身上,之前在國外健行當流浪背包客也不是當假的,就繼續走,沿路尋找適合野宿的地點就好。
※過了關西老街之後銜接渡船頭大橋,這裡為第一個主線岔路起點,分左右線,左線是渡南古道接鹿寮坑"RSA 13-15 單程大約9.5公里",右線是渡船頭→飛鳳古道→雞寮坑→鹿寮坑RSA 16-17 單程大約6.5公里;但因為沒有公車,交通接駁不方便,也沒有太多時間多走這一段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因此以蓋章任務取向,走左線渡南古道,方便收集印章。 |
![]() | ![]() |
邊走邊物色住宿點,最後竟然過了渡南古道來到羅屋書院,順便把今日第五個印章[ RSA13渡南古道]收集起來,印章就放在宅院內門口信箱內,蓋完章就專心來去尋找今日的住宿地點,Day1 今日步行距離23.7K。
▶︎Day2 RSA 14-24. 羅屋書院 > 九讚頭車站 > 大山背 > 橫山車站
晨光乍現,被往來的人、車聲給喚醒,清晨街道景色與昨晚路過的感覺截然不同,整裝完畢後出發上路,柔和的天光照耀,再度造訪羅屋書院,把古色古香的三合院宅給仔細看個清楚。
![]() | ![]() |
對於平時居住在城市的阿布來說,已經很少看見保存如此完整的三合院,而且又是樟之細路必經之地,真的要把握這個機會順便參觀;羅屋書院是座超過百年歷史的建築,曾經做為私塾用途,三合院旁還有一棟西洋式洋樓-得月樓為當時教師宿舍,氣派的建築搭配精緻雕花窗櫺,與古樸剪黏屋樑壁飾,十足彰顯了過往的輝煌。
![]() | ![]() |
![]() | ![]() |
▲若是時間不趕,人數充足的話不妨可以考慮一下羅屋書院的活動,體驗導覽客家農村生活。
![]() | ![]() |
結束古屋巡禮繼續上路,可以看見路旁整片的田地,看著隨風飄動的稻草真的很療癒,就在陶醉之時,眼角餘光瞄到一個奇怪的物品飄過...我整個驚呆!竟然一台巨型無人機在灑農藥,好厲害的科技農耕!孤陋寡聞的我還真的是讓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 | ![]() |
沿著馬路經過九如藝術石板公園,接著轉上坡,在轉彎處還可見到標誌性的一顆老茄苳樹,一路揮汗上坡到頂可就會抵達顯伯公廟還有涼亭可作休息。
![]() | ![]() |
伯公廟其實就是土地公廟,是客家文化的不同稱呼,剛開始看到時還一度以為是類似有應公,或者是誰家伯公的祠堂;通常有廟宇的地方都是的不錯的休息點,有水有廁所還有遮蔽,也是個不錯的用餐地點。
![]() | ![]() |
過了顯伯公廟後會下到鹿寮坑,原先在"華龍村集會所"這裡是第六個集章點[ RSA17 飛鳳古道],但就在阿布寫文章時發現集章點位置更換了,換到"黃家伙房" (Google 地圖收尋:鹿寮坑黃屋伙房 ),位置在過了三元宮以後的第一個路口回切500公尺,座標[24.75389, 121.14529],猜想換位置原因有可能是原先地點的集會所不常開放,當初在集這個印章的時,打電話給聯絡人等了大概20分鐘才把印章從附近民宅拿出來,也有向主辦單位反映,如今更動結果是非常樂見其成的,代表主辦單位會採納徒步者的意見做修正,但另一方面就是出發前要在確認位置是否有更改了。
※黃屋伙房所在位置比原先龍華及會所先抵達,下山後過了三元宮就要注意在第一個路口轉進去,可別錯過又要走回頭路。
▲鹿寮坑這裡有個用餐或住宿選項可作為規劃旅程時的參考,當時路過時還早,所以打算走出到市區時再來用餐。
![]() | ![]() |
進入市區後,簡單在附近小吃攤及便利商店解決中餐,接著這個地區的路線指示是要上到大山背走一圈後再回到橫山車站,不過秋季午後的天氣一點都不涼爽,竟然還有點悶熱,走到九讚頭車站時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見這裡是無人車站,便索性在板登上午休半小時,補充精神再出發。
![]() | ![]() |
![]() | ![]() |
補足精神後便是一連串上坡路段,最後會來到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此處為原豐鄉國小舊址廢校後改建,內有一間園景觀咖啡餐廳-大山北月景觀餐廳,也是第七個集章處 [RSA 21 騎龍古道]。
![]() | ![]() |
![]() | ![]() |
大山北月結合許多彩繪元素與提詞,在個個角落裝飾著,勾勒出我們童年上學時光的回憶,搭配有機農業推廣與創意文創商品,真的是相當有特色的咖啡廳,附近的景點與步道也頗多,若有多餘時間也可以走走附近著名的逃學步道,回味一下兒時無憂無慮的頑童體驗。(阿布小時候是野孩子,都在山上玩泥巴)
![]() | ![]() |
逛完大山北月後,順著騎龍古道下山,走在林蔭茂密的古道讓人感到神清氣爽(因為是下坡),除了這個古道名稱聽起來很厲害之外,還有超過百年的石階以及糯米橋,經過歲月洗禮依然還保存完好,增加了走這段路的觀光亮點與樂趣。
![]() | ![]() |
繼續接著下山的路在抵達茶亭古道之前,會經過樂善堂,這裡視野極佳,可遠眺山巒河流以及城鎮景觀,附有咖啡廳,旁邊還有大山背農民市集,看樣子應該是個不錯的情侶約會場所。
![]() | ![]() |
茶亭古道是下山前回到橫山市區的最後一段古道,古道口有座茶亭是非常好認的地標,雖然路徑明顯但還是要稍微注意,若有雨石階可能濕滑。
![]() | ![]() |
順著古道接到民宅後院,回到馬路上,目標橫山車站,中途會經過雜貨店,可供補給或稍作休息。
![]() | ![]() |
最後來到橫山車站,此時天色已晚,今天就走到這裡開始尋找住宿,不過在那之前可先繞進車站對面的街道"橫山喜市"收集第八個印章[ RSA23茶亭古道],橫山喜市(現今設置空間名稱改為”橫山好室”, 2023 1月更新訊息)是青年創生基地及複合式咖啡廳,平時有手作課程、地方文化體驗,雖然抵達時已經休息,但印章是放在門口的,隨時到都可以蓋印章;蓋完章後附近的大姊也很熱心地跑過來詢問,怎麼這個時間還背著一個背包在路上行走,得知我在尋找住宿點,便好心的提供我資訊,附近住宿點一個在山上(樂善堂附近),另一個在竹東(汽車旅館),還說如果有需要可以載我一程,不過才剛從山上下來,不打算隔天走重複路程,而汽車旅館不合我胃口,想想既然橫山車站就在旁邊,那不如坐火車去新竹住一晚吧,剛好阿布的朋友在新竹有開一間青旅,這個預算會比較對味,回到車站候車,今日步行距離32.1 Km。
※關於住宿,還有另一個選項是搭火車/公車進到內灣住一晚也是不錯的選擇,有老街、美食還有觀光,相對有更多玩樂景點可以看。
▶︎Day3 RSA 25-29. 橫山 > 北埔 > 獅頭山風景區
徒步旅行遠離市區的生活雖然才第三天,但這種全心投如自己想做的事情之中的抽離感,猶如幫心靈充電般讓人享受與沉浸於其中。
經過一夜好眠,搭乘火車回到橫山車站接續前日進度,繼續南下前進,不過在那之前先來去看看橫山喜市有沒有開始營業。
![]() | ![]() |
▲橫山喜市天亮後除了門口蓋章點很明顯可以一眼辨識之外,也可以看到旁邊的招牌上寫的營業時間,看來隨機造訪還是需要一些運氣才能剛好來杯咖啡吧?
![]() | ![]() |
橫山車站過後沿著台三線走到竹東,這段路有不少便利商店及超市可做補給,這段路上來往車輛較多開得也快,過橋時路肩也頗窄,唯一好處是還可以在橋上停下來拍張風景照在繼續前進,拍照前真的要看清楚自己站的位置;看到如上圖的這個路口後要往左轉122縣道,再轉竹39產業道路,走山路接往北埔老街。
![]() | ![]() |
▲在這裡發生了一段小插曲,當時做功課時,第九個印章紀錄點的位置標記錯,多走了一小段路,但卻誤打誤撞看到竹東圳的灌溉渠道。
![]() | ![]() |
接回正確道路[竹39]抵達北埔老街之前會經過大湖社區,路旁可見許多當季盛產的柿子結實纍纍掛在樹梢,看起來相當可口,但這是私人農場所種植,千萬別對這些美麗的果實產生邪念啊(竊笑)。
一路賞花賞果輕輕鬆鬆抵達北埔老街;好吧~老實說,其實就在那最後一公里到達老街之前,有個熱心的大姊在我沒有伸出大拇指的情況下,在我面前停下車,問我要不要搭便車去老街,既然遇到好心人,我怎麼好意思拒絕呢?(其實是求之不得),下山短短幾分鐘的聊天,也是獲取寶貴旅遊資訊的來源啊!
![]() | ![]() |
接著大姊就驅車直接把我"空投"到這裡來,說是來到北埔一定要品嚐一下道地客家擂茶,這家她很推薦;下山正值中午用餐時間,我也不客氣地點了一杯先來解渴(經典原味),不知不覺跟老闆娘聊得很開心,不好意思的又被請了一杯不同口味擂茶(抹茶),冰涼的擂茶真的是炎熱氣候的解暑聖品!(不要以為是秋天,白天的山區還是很熱),再次體會到客家文化的好客與熱情。
![]() | ![]() |
![]() | ![]() |
![]() | ![]() |
▲北埔老街真的是好逛,好多客家美食跟伴手禮可以買,對於野宿的我來說買了就要扛著走,所以我只能很含蓄地逛著,最後買了一些可以裝進胃裡的糧食當作伴手禮,就依依不捨地離開這個觀光地了。(意外地發現"麻糬/粢粑"是個還不錯的行動糧,耐存放又非常止飢)
為了趕今日進度,預計在傍晚前走到獅頭山遊客中心收集到兩枚印章,過了老街以後就開始有點趕進度,但是衝歸衝,看到路邊有休息點還是不能放過!這個清涼的洗衣窟,不停下來泡一下腳對不起自己,正所謂休息是要走更長遠的路就是這樣的。
![]() | ![]() |
很快地在趕進度的衝刺之下來到南外社區活動中心,這裡是第九個印章點 [RSA27石峎古道],活動中心位處於稍微偏離主線的道路上,順著旁邊小路可以輕鬆接回主要道路,不用再走回頭路;此外這地區的指示牌不時可以看見蝴蝶意象,其實也是這地區的一大特色,南外社區沿路可見翠綠山林與清澈溪水,花草綻放,是個四季都能賞蝶的地區,不遠處還有北埔冷泉可供親子戲水(離活動中心大約2.7公里距離),可惜今日進度我設定在獅頭山,而且還要趕在遊客中心人員下班前蓋章(傍晚17:30休息),所以這次就先筆記起來,日後有時間再來個山澗漫遊之旅吧。
![]() | ![]() |
南外中心到獅頭山距離大約5公里多山路,在趕這一段路時彷彿回到在日本行走四國遍路一樣的場景,趕在寺廟休息前到點蓋章(硃砂印),蓋完印章後才能安心地休息,而這一段清幽的山林,真的有些許行走在深山內的影子。
![]() | ![]() |
![]() | ![]() |
走進山林後,以定向越野跑山的速度重裝前進,中途還因為沒注意到遠方的小反光板而走錯路,拖延了一些時間(石硬子橋不要過橋,要跨越柵欄),這告訴我們地圖閱讀跟校正路徑的技能真的很重要,而且必須要有一定的經驗累積才建議這樣衝,阿布是有練過的,不然怎麼可以邊跑還邊拍照做紀錄呢!?(好孩子不要學喔)
![]() | ![]() |
最後終於趕在休息前抵達獅頭山遊客中心,集到第十個印章 [RSA29獅山古道];真是要命的越野跑,年紀也不輕,這好比搏命演出...,不過到這裡也總算可以開始擺爛放鬆,思索一下今日的住宿點,猶豫之際,遊客中心服務員建議我可以考慮越過獅山古道,至3公里外的勸化堂住香客大樓,頓時讓我眼睛一亮,原先打算在遊客中心附近或哪個騎樓隨便窩一下隔天再出發,畢竟天色到此也變黑,附近又有水有公廁,但香客大樓無疑聽起來是更誘人的選項。
![]() | ![]() |
於是就在電話聯絡聯絡勸化堂同時,順便整理服裝兼用餐(也順便撸貓),只可惜最後都已用完餐,廟方服務台還是沒有人接聽,心裡越發慌張,最後變成摸黑走山路,一邊走邊還一邊連絡,好不容易走到一半終於有人接聽,說明來意後,廟方值班人員告知因為時間已晚,香客大樓已休息連絡不到櫃檯人員,要我先到了再看情況。
![]() | ![]() |
![]() | ![]() |
雖然住宿還沒有個著落,但走在獅山古道讓我有種像是在走日本熊野古道的高野山的熟悉感,充滿靈性的山頭,聚集一座又一座不同門派的宗教寺廟,雖然是晚間的山路,但走起來還是讓人覺得挺安心的。
最後抵達香客大樓也順利找到廟公,但負責的業務不同,香客大樓另有人管理,要求我直接去按電鈴詢問,好不容易找到櫃台負責人,但可惜給的答案是抱歉本日已休息不再另外接待,看來真的是入住無望,在這裡奉勸想住房真的要提前打電話預訂。
正當坐在椅子上發呆時,廟內有師姐聽到動靜探頭出來,看見這個時間還有人在這閒晃,便過來詢問情況,我原先已經做好被驅之別院的準備,但是師姐卻很佛心的跟我說,若我有帳棚,可以在空位處找一個位置歇腳沒關係,聽到這裡我差點熱淚盈眶,終於今天的住宿點有著落了,阿彌陀佛(合掌感恩),今日步行距離26 km收工。
▶︎Day4 RSA29-37. 獅頭山風景區 > 苗栗百壽村(紙湖)
天剛破曉,寺廟周圍開始有晨起運動或參拜信眾開始活動,也是差不多開起床整理裝備,收拾好正打算準備早餐時,就被親切的師姐Morning call呼叫,快來用餐吧。(咦?)
![]() | ![]() |
![]() | ![]() |
![]() | ![]() |
真的萬萬沒想到,這樣的不請自來,竟然還有免費結緣素餐可以享用,是驚喜也是小確幸,旅行中旅途遇到這樣的事物總是最值得讓人開心及回味,如同過往的旅行,路上所遇到點點滴滴的人、事、物往往都是構成一趟完整旅程故事的一部份,結果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途中所經歷的過程。
![]() | ![]() |
▲勸化堂是一座建成超過百年的寺廟,其周邊精美雕梁畫棟與山門石梯皆散發出宏偉莊嚴氣息,是個很適合周末上山親子共遊的地點。
![]() | ![]() |
![]() | ![]() |
獅頭山下山的石階路段行走的人較少,有些許枯枝落葉覆蓋,下山後可見入口處牌樓被封鎖線圍住,心想這大概就是沒有人走的原因吧?(疫情關係暫時封閉,封鎖線後來已經被清除掉)
街景可瞥見整排廢棄老宅曾經的繁榮與沒落,其實這也是走上樟之細路值得觀看的風景之一,那些被時代洪流所淡忘的過往,不應該因為被遺忘而埋藏起來,這些被淡忘的路線,賦予新的目的與故事,讓地區活絡起來且流傳,我想就是我走上這條路主要目的。
![]() | ![]() |
![]() | ![]() |
▲順著RSA 30 一路從獅山古道牌樓→縣道124→苗19→臺三線→三灣市區 距離大約九公里,雖然是藍天白雲,但我走到汗如雨下,沿途經過幾個景點,說實在有沒有心思走進去看,只想一路衝到市區來杯冷飲解渴。
三灣地區出產高接梨又稱「三灣梨」,還有許多其他品種梨子,個人喜歡啃鳥梨,酸酸甜甜像是吃糖果一樣,這裡的有個攤販,販賣各式梨子產品路過可以參考看看;此外出發前做功課時,看過先前樟之細路的探訪記錄,當時一行人一致推薦三灣早點大王,說是份量大碗又便宜,身為吃貨界第一把交椅,怎麼可能錯過呢?
![]() | ![]() |
可惜...三灣早點大王已經休息,只好轉移目標打算繞到三灣老街,看看有麼可以吃,不過在那之前記得先造訪郵局收集第十一個印章[RSA32 龍崀頂步道]。
![]() | ![]() |
※補充更正,在走完步道時有跟協會反映過,郵局的開放時間會照成收集印章的不便利,到後期在寫文章時已改變三灣地區的集章地點,改至 [永昌商店] 座標[24.65455, 120.95636]
![]() | ![]() |
差不多剛好是用餐時間,在老街內逛了一下,並沒有太多餐廳選項,就隨便挑選一間小吃店解決中餐。
用餐完畢離開三灣老街,接回龍峎頂步道,走在三灣大橋跨越中港溪,可看見不遠處的山丘,有類似火焰山的崩壁,而那就是待會將要走的路徑,經過那脆弱土坡時真的要加速通過。
![]() | ![]() |
![]() | ![]() |
穿越龍峎頂步道,接回產業道路上來個豔陽炙烤,這種山上無風的秋老虎天氣真的很難受,爆汗到全身衣褲都濕透到全身,好比掉到水里一樣,邊走邊撐來到梨鄉休閒農業區旅客服務中心,這裡除了是第十二個印章點,也是[RSA34老銃櫃步道]的入口處。
![]() | ![]() |
▲印章就放在門口所以沒有時間壓力,即使服務中心沒開也不用擔心。
暖烘烘的日子,走起來沒有什麼效率,休息後開始走老銃櫃步道時已經將近下午三點多,預計今天目的地打算走到百壽村(紙糊),距離還有十多公里要趕,看來不是要拚一下就是要摸黑走夜路了,基於這天氣熱成這樣,我真的沒鬥志衝刺,就慢慢走吧。
![]() | ![]() |
![]() | ![]() |
▲老銃櫃步道盡頭會接到台三線上走一段,出口是金光閃閃的五寶慈湖禪寺。
![]() | ![]() |
走在台三線上莫名的感到一股煩躁感湧上,一來是一台台的重機狂飆呼嘯而過,二來是在不久前阿布騎車南下,經過此處同一個地點不小心騎到沒油,在豔陽下推車去買油的的痛苦回憶歷歷在目,現在竟然給我來個重溫舊夢...
![]() | ![]() |
台三線走一段後,接到RSA 36的二寮坑山徑,這一段的路徑略顯原始,還有不少岔路,要注意沿路布條指示,搭配地圖修正行走路線,尤其若是在天色昏暗的狀況下行走,容易錯過布條走錯路。
![]() | ![]() |
![]() | ![]() |
好在最後只有摸黑了一下,於晚間七點抵達百壽村(紙湖),順利收集到第十三個印章點 [RSA37紙湖古道] (現今集章地點已移位,由”百壽派出所”更換至”百壽村本庄伯公廟” GPS座標[24.57993, 120.93946]. 2023 1月更新訊息),印章在警察局內,通常可以要些水或借廁所,但當時被告知局內有警官確診,要我蓋完章就趕快離開,只好摸摸鼻子離開,去問外頭遛狗的村民哪兒有公共廁所(找住宿點之前習慣先盥洗擦拭),今日的行程就在找到公廁後結束。步行里程30.1 km。
※ 基於閱讀舒適度,阿布必須將文章分成上下兩篇,否則單一篇的圖文量可能會過載,樟之細路 Day 5-8沿途行走的故事完成後,會在文章下方做更新連結,精彩內容請各位敬請期待喔。(暫時下線)
#樟之細路 #AXN樟之細路的秘密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步道 #細路 #RaknusSeLu #Trail #hike #Hakka #culture #Taiwan #布行全球旅行日誌 #獅頭山風景區 #叄山 #鳴鳳古道 #北長城步道 #騎龍古道 #糯米橋 #茶亭古道 #龍潭 #三坑 #關西 #獅潭 #大湖 #鯉魚潭水庫 #新開 #東勢 #穿霧隘勇線 #水寨下古道 #老銃櫃步道 #紙湖古道
![]() | 阿布 BRIGHT 是個旅行多年的平面廣告設計師/攝影師/廚師/3C控/外語領隊導遊/山域嚮導, 同時也是個大自然愛好者,愛山愛戶外活動, 曾經在澳洲英國及加拿大工作生活過一陣子,環遊世界,旅行約五十多國,累積行走各地步道五千多公里,各位如果對旅行及打工度假有興趣歡迎追蹤我的頻道喔! ◎ FB:布行全球旅行日誌 ◎ IG: ken_bright_lin ◎ Youtube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