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關古道
- 是日治時期由出磺坑通往關刀山的連絡道路,全長約二十多公里,後因開闢產業道路而荒廢多年。早期苗栗縣政府將十份崠至關刀山路段整建為步道作為登山休閒之用,全長約六公里,並以聖衡宮為界分成南北兩段。目前透過產業道路連接可全段通行,其中出磺坑至法雲寺路段稱為「出雲古道」、法雲寺至十分崠路段稱為「雲崠段」、十分崠至薑麻園(聖衡宮)路段稱為「十分崠段」、薑麻園(聖衡宮)至關刀山路段稱為「聖關段」。
- 出磺坑
- 位於苗栗縣公館鄉開礦村,是台灣最早發現石油的地方,起初是 1817 年石圍墻庄的墾首吳琳芳在河邊發現原油(當時誤以為是「硫磺油」)湧出,後來居民爭相舀取「硫磺油」用來點燈,在此地留下許多窟窿地形,因此這裡又被稱為「硫磺窟」。
- 牛鬥峽谷
- 關刀山脈與八角崠山脈,像是兩頭對立的牛相鬥,而吊橋就如同牽引二頭牛的繩索,故名為「牛鬥峽谷」。由於此處河道窄、落差大,水流至此隆隆作響、極為震撼,此一景象亦被沈茂蔭所著之《苗栗縣志》記載為「苗栗八景」之一,稱「磺窟響泉」。
- 出磺坑吊橋
- 橫跨後龍溪之上,以前是公館鄉福德村與開磺村的運輸要道,現在是牛鬥峽谷的重要景觀。
- 台灣油礦陳列館
- 位於出磺坑,隸屬於中國石油公司,館中有珍貴的測勘文獻,開採設備纜車道、鑽井模型保存良好,是風景秀麗又寓教於樂的景點;此處也是出磺坑最早發現石油的地點。
- 法雲寺
- 位於苗栗縣汶水村,是台灣佛教四大道場之一,曾於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毀壞而重建,建築以日式結構,綠瓦配以雪白牆身莊嚴雄麗。於正殿可遠眺苗栗秀麗群山,俯看汶水溪谷,風景美麗、氣勢磅礡。
- 大湖開拓紀念碑
- 位於法雲寺內,紀念碑基座的四個墻面都刻有碑文,記載著吳氏兄弟披荊斬棘,在大湖地區開疆闢土的經過與功勳。
- 動物
- 昆蟲可見黃斑椿象、連斑水螟、折角蛾、杜鵑三節葉蜂等,鳥類則有大冠鳩、藍腹鷴與白頭翁。
- 植物
- 沿途可見馬纓丹、山芙蓉、眼鏡蛇瓶子草、大葉楠、台湾石楠、火炭母、一點紅、苦滇菜、瓢簞藤、糙莖菝葜、薄瓣懸鉤子、巒大雀梅藤、野薑花、山麥冬、細葉饅頭果等植物。
- 地形地貌
- 出磺坑是台灣最重要的石油礦開採地,在地質上屬於背斜構造,中央部位最高,兩翼向外傾斜,兩翼是由軟硬不同的砂岩和頁岩互層組成,地質構造特殊。
- 特色
- 可欣賞後龍溪牛鬥峽谷、汶水溪、金童山尖聳的英姿及造型奇特的鷂婆山,法雲寺前可賞大湖區山光水色令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