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拇指山展望(圖/老王)
由中華技術學院步道起登,沿著石階、石板路接南港山縱走親山步道,可達南港山最高點九五峰,以及360度超廣角視野的拇指山,觀音山、大屯山、七星山、大台北和桃園地區都一覽無遺。
糶米古道為早期松山三張犁農民開闢的山徑,又稱挑米古道或米路;續接土地公嶺古道,又稱嶺頭古道,先人沿著雪山北支南北山稜上闢建的古道,亦是淡蘭古道南路之一小段;軍功山、中埔山、富陽生態公園連成一氣,沿途原始自然生態,也有極佳的展望。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所在縣市
台北市南港區,台北市信義區,台北市文山區,台北市大安區
里程
11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
19~374公尺
高度落差
355公尺
路面狀況
石階、土石路、石板路
所需時間
5 小時 30 分鐘
難易度
低-中
所屬園區
-
山系
南港山系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附近步道
基點
1.南港山/374m/三等三角點/編號:695
2.拇指山/313m/北市精幹點/編號:508
3.軍功山/105m/北市府地測/編號:76
4.中埔山(十五分後山)/139m/北市三角點/編號:79
2.拇指山/313m/北市精幹點/編號:508
3.軍功山/105m/北市府地測/編號:76
4.中埔山(十五分後山)/139m/北市三角點/編號:79
開車
【中華科技大學】
國道一號東湖交流道(南港)出口→康寧路三段→南湖大橋→經貿二路→研究院路一段(台5線)→研究院路二段、三段(109縣道)→中華科技大學登山口
【捷運麟光站】
1.國道一號台北交流道→建國高架→和平東路二段→和平東路三段→富陽街→捷運麟光站,沿和平東路三段406巷轉入富陽街,走到底即可抵達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入口。
2.國道三號木柵交流道→國道3甲→辛亥路三段→基隆路二段→臥龍街→富陽街→捷運麟光站,沿和平東路三段406巷轉入富陽街,走到底即可抵達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入口。
國道一號東湖交流道(南港)出口→康寧路三段→南湖大橋→經貿二路→研究院路一段(台5線)→研究院路二段、三段(109縣道)→中華科技大學登山口
【捷運麟光站】
1.國道一號台北交流道→建國高架→和平東路二段→和平東路三段→富陽街→捷運麟光站,沿和平東路三段406巷轉入富陽街,走到底即可抵達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入口。
2.國道三號木柵交流道→國道3甲→辛亥路三段→基隆路二段→臥龍街→富陽街→捷運麟光站,沿和平東路三段406巷轉入富陽街,走到底即可抵達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入口。
大眾運輸
【中華科技大學】
1.搭乘捷運南港線在南港展覽館站下車,轉乘公車205、620、645副、小1、小12,至「中華科技大學」站下車。
2.搭乘捷運南港線在昆陽站下車,轉乘公車270、小12區、藍25,至「中華科技大學」站下車。
【捷運麟光站】
1.搭乘台北捷運至麟光站,由1號出口出站,沿和平東路三段406巷轉入富陽街,走到底即可抵達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入口。
2.搭乘公車15、18、72、211、282、285、292副、556、680、685、902、1503、和平幹線、市民小巴7至捷運麟光站下車,沿和平東路三段406巷轉入富陽街,走到底即可抵達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入口。
1.搭乘捷運南港線在南港展覽館站下車,轉乘公車205、620、645副、小1、小12,至「中華科技大學」站下車。
2.搭乘捷運南港線在昆陽站下車,轉乘公車270、小12區、藍25,至「中華科技大學」站下車。
【捷運麟光站】
1.搭乘台北捷運至麟光站,由1號出口出站,沿和平東路三段406巷轉入富陽街,走到底即可抵達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入口。
2.搭乘公車15、18、72、211、282、285、292副、556、680、685、902、1503、和平幹線、市民小巴7至捷運麟光站下車,沿和平東路三段406巷轉入富陽街,走到底即可抵達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入口。
路線規劃
查詢
請輸入出發地以及目的地
「臺北大縱走,一生一次的壯遊趣」
為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規劃的路線,全程92公里,落差1120公尺,路線由關渡、大屯山、七星山、碧山、梅花山、文間山、劍潭山、九五峰、軍功山、中埔山、貓空及政治大學等山稜線串連而成,包含北區稜線大縱走及南區茶鄉大縱走,規劃成7天路線,沿途有「臺、北、東、西、南、北、大、縱、走、壯、遊、趣」12字拓印柱可收集。
九五巨石
海拔375公尺,為南港山系的最高點,峰頂有一巨石上刻「九五峰」三個鮮紅大字,其命名由來係因民國65年時,前體協理事長楊森將軍以其95歲之高齡登頂而命名,當時揚將軍並親自分送壽桃與當日一起登山之山友分享,以此高齡登頂之故事令人津津樂道。
糶米公廟
傳說賣米挑夫於歇腳大楠樹下感念神明保佑所建立的土地公廟,興建於清道光年間,供奉福德正神,庇佑著穿山越嶺擔米來往的人們。
嶺頭石碑
位於忠正嶺安祿宮內的土地公廟「庇佑宮」,於嘉慶年已卯年(嘉慶24年,1819年)重修,已有百餘年歷史,是目前文山區最早的石碑,碑上記載著當時捐款建廟信眾的芳名錄。
中埔山
在百年前《台灣堡圖》中,就已畫出中埔山的步道,這是先民運送茶葉走出來的步道,也是淡蘭古道的重要支線。中埔山步道不僅是貨物往返的交通要道,也見證台北城的開發史,台北城的發展早期,中埔山是邊陲地帶,日治時期這裡是墳墓區,國民政府來台後又列為軍事管制區,但也這樣因禍得福,本區能夠維持自然生態的樣貌,成為台北盆地南緣一塊蓊鬱的森林。隨著都市的擴展,墳墓陸續遷移,軍事管制也解除了,城內的發展重心變遷到信義區,中埔山反倒成為市區近郊難得的戶外講堂,讓台北人認識北台灣產業開拓史,以及低海拔山區的自然生態。
動物
五色鳥、白頭翁、紅嘴黑鵯、綠繡眼、黑枕藍鶲、領角鴞、大冠鷲、台灣藍鵲、鳳頭蒼鷹、松雀鷹、蝸牛、斯文豪氏大蝸牛、煙管蝸牛、攀木蜥蜴、台北樹蛙、翡翠樹蛙、貢德氏赤蛙、熊蟬、蜻蜓、大琉璃紋鳳蝶、渡邊事長吻白蠟蟬、無霸勾蜓、赤尾青竹絲、雨傘節、錦蛇、赤腹松鼠、大赤鼯鼠、白鼻心等。
植物
筆筒樹、台灣桫欏、菲律賓榕、華八仙、青剛櫟、大頭茶、鐵冬青、銳葉楊梅、木明橘、台灣山櫻花、江某、構樹、榕樹、香楠、血桐、江某、山黃麻、野桐、麵包樹、相思樹、風藤、拎壁龍、姑婆芋、月桃、蕨類等。
地形地貌
南港山系是數百萬年前造山運動地層推擠造成的, 地質年代為中新世,由砂岩、粉砂岩、頁岩、塊狀砂岩夾頁岩組成的南港層;由砂岩及頁岩互層,含煤層,塊狀白砂岩等組成的石底層;頁岩及砂岩組成的大寮層。
特色
沿著熱門的南港山列稜線縱走,沿途有無敵展望、豐富生態、歷史古道等。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
-
Grace Fang
臺北大縱走初體驗!先從里程最短的第六段開始,多條步道及小山岳串聯在一起,讚~
-
中島亞希
整條路段都很好走,除了公墓段會到土地公步道會猶豫迷路,但仔細沿著路標和小指示牌都不會迷路喔!
-
招財貓貓
整條縱走最累是上九五峰那段,最美風景在拇指山頂, 最不好走也是拇指山下山那段,其他步道都還算好走, 縱走前段,中華科大到拇指山都有風景可看, 縱走後段,躍米古道到福州山就沒啥風景了, 而且空虛、寂寞覺得冷,去過的人應該知道我在說啥... 第七段是看山林間的風景,第六段是看城市間的風景, 一星兩分,我給八分,評分:8/10分。
-
Chin天天異想世界
2021.01.16 在過了馬蹄形觀景台後,之前整修中的拇指山步道。現在除了挷上了拉繩,也整了地,看起來好像安全多了。也比以前好走...。謝謝步道維修人員的辛勞與用心。
-
林家如
因為道路整修,姆指山之後的道路需往"慈惠堂""和興炭坑"的方向走,接到馬路走大約30分鐘.可以在從紫雲街或吳興街600巷再接糶米古道上去(吳興街600巷附近有一家OK便利商店可以補給). 糶米古道上到頂之後是一片公墓.後半段路程較沒有展望
上一頁
1
/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