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山】區三種菫菜彙整

  • AFEI
  • 3,149 次點閱
  • 10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P4150314%2B%25281%2529.jpeg

這是〖菜公坑步道〗上的「紫花菫菜」,在步道上自成一個小族群,四月盛開。

完整心得: 〖菫菜〗彙整

P4150283%2B%25281%2529.jpeg

「菫菜」算是相當普遍的小花朵,台灣約有23種菫菜分佈在不同海拔,以台北來說,【大屯山】區比較容易看到「台北菫菜」和「匐菫菜」。

FB:【好野遊 賞台灣

P3149136%2B%25281%2529.jpg

「堇菜」型態大致相似,像是心型葉子就是菫菜科很明顯常出現的類似特徵(個人覺得「台北堇菜」的圓形心型葉子比幸運草漂亮)。

而有些菫菜的葉子會呈現不同變化,像是拉長成一個三角錐形(可以稱作箭形),有些則是在莖、萼片、龍骨瓣上有不同變化。
P3133322%2B%25281%2529.jpg

這一篇希望彙整已經拍照過的幾種「堇菜」細節來幫助日後的分辨,目前比較能夠確認細節的是【大屯山】區比較常見的三種菫菜:「台北菫菜」和「匐菫菜」、「紫花菫菜」。

這裡先彙整「台北菫菜」、「匐菫菜」、「紫花菫菜」這三種菫菜就「龍骨瓣、花距、葉形、走莖、托葉」差異對照表,方便快速鑑定,其他細節請見完整心得: 〖菫菜〗彙整


  1. 花型:
    花的外型上,單就「花色」來說,「紫花菫菜」很容易分辨,但「台北菫菜」、「匐菫菜」算是相當接近,可以從「龍骨瓣形狀」和、「花距形狀」、「萼片細毛」這三點來分辨「台北菫菜」、「匐菫菜」。
    %25E5%25A4%25A7%25E5%25B1%25AF%25E5%25B1%25B1%25E5%258D%2580%25E8%258F%25AB%25E8%258F%259C%25E5%25B0%258D%25E7%2585%25A7%25E8%25A1%25A8.001.jpeg
  2. 葉形:
    如果沒有開花,單就「植株」外型來說,「台北菫菜」單從「葉形鋸齒形狀、是否走莖」來看算是顯著不同,而「紫花菫菜」、「匐菫菜」兩者算是相當接近,可以從「托葉形狀」來分辨「紫花菫菜」、「匐菫菜」。
    %25E5%25A4%25A7%25E5%25B1%25AF%25E5%25B1%25B1%25E5%258D%2580%25E8%258F%25AB%25E8%258F%259C%25E5%25B0%258D%25E7%2585%25A7%25E8%25A1%25A8.002.jpeg
  3. 托葉:
    托葉形狀是「紫花菫菜」、「匐菫菜」兩者植株最大的差異,在走莖上找到托葉,可以快速分辨兩者差異。
    %25E5%25A4%25A7%25E5%25B1%25AF%25E5%25B1%25B1%25E5%258D%2580%25E8%258F%25AB%25E8%258F%259C%25E5%25B0%258D%25E7%2585%25A7%25E8%25A1%25A8.003.jpeg

總結一下:

  1. 以「龍骨瓣型狀」、「花距形狀」、「萼片細毛」這三點,快速分辨「台北菫菜」、「匐菫菜」。
  2. 以「葉緣緣鋸齒」、「是否走莖」快速分辨出「台北菫菜」。
  3. 以「托葉形狀」快速分辨「紫花菫菜」、「匐菫菜」。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