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為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於1800至1900年期間,正是北台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除地理的因素外,清廷治理的政策與先民拓墾的韌性,不斷在北台灣地表上留下痕跡,歷史古道成為北台灣這璀璨百年的見證。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茶道),有著豐富的歷史、古蹟、溪流,這些由先民走出來的道路,曾經承載一代安居興業的夢,但也因為現代化,漸漸被鐵路與公路貫穿、覆沒。
淡蘭古道橫跨北北基宜四個行政區,2014年核定為國家級綠道示範計畫,2018年底淡蘭北路率先整修完畢。也因擁有豐富文史遺跡和自然生態景觀,承載了清國移墾民的北台灣開拓史,堪稱是台灣版的朝聖之路。
淡蘭北路-官道
淡蘭北路的形成與演變進程包含狩獵、汛塘海防、楊廷理平亂、鋪遞、劉明燈巡查等事紀可見,淡蘭北路歷史路線軸由暖暖-瑞芳分2路:一路由苧仔潭至燦光寮接往澳底、嶐嶺抵達宜蘭;另一路由侯硐接往三貂嶺、頂雙溪接往草嶺、大里。兩線之間為三貂嶺及燦光寮所連接的燦光寮鋪遞路線銜接,形成類似字母A路徑,修築較寬且較為平整,功能從軍事防守、傳遞公文到成為交通要道,為發展最早並被當時官方認定北台灣東西之間的往來大路。
108.5.11
因哥哥下個學年度沒抽到學校宿舍,所以已事先找好房子,偶爾聊天中會半開玩笑說:何時來看看他學校外的新宿舍。因此前晚臨時安排了這次北上行程~
0330起床
0400民雄出發
0645瑞芳火車站,哥哥預計由學校坐公車到瑞芳車站,在此等候….
0706與哥哥會合後,一起吃早餐。
0745福安宮停車場停車,整裝。
0757福安宮旁苧仔潭古道入口,出發。
苧仔潭古道是昔日淡蘭古道的必經之地,清朝乾隆年間基隆河彎轉形成水潭,河岸有農民植苧麻,因此得名。而「苧」與「茶」的台語同音,又稱「茶仔潭」,又與「袋」的台語發音又相似,所以也有人稱「袋仔潭」。
雙扇蕨-淡蘭古道識別系統
僅存於全世界極少數地區的珍稀蕨類植物-「雙扇蕨」,一般俗稱「破傘蕨」,在北臺灣山區卻經常可見,蹤跡廣泛分佈於淡蘭古道森林,爲「二叉分枝」生長模式,具有二至四億年前古老蕨類植物之特徵,侏儸紀時代之前就出現在地球上,可說是蕨類中的活化石。
0807福安宮舊址,下方即是員山子分洪道出水口。
0813接上琉瑯路步道,取右續行,步道全程由石板鋪設。
琉瑯路步道是昔日瑞芳通往九份,為採礦及運送物資而興建的輕便鐵道步道,琉瑯即是取自「流籠」的諧音。
天氣不理想,但步道隧道前,隱約可遠眺基隆嶼和深澳灣。
0825舊隧道
歩道旁杜鵑花開
0850琉瑯路步道的盡頭接上柏油路,往九份前行。
0855頌德公園
看九份很好的角度
0900五番坑公園
續行公園旁的階梯,一路往上,接到九份熱鬧的老街。之前都是晚上逛老街看夜晚熱鬧的九份,與白天看到的景像真是兩樣情…
0914經九份國小
0925接102線往樹梅坪古道前行
0930樹梅坪古道入口
0950樹梅坪觀景台,對面即接上燦光寮古道。
1010貂山古道的石碑與金山福德宮,這裡是一個十字岔路。去年從這走貂山古道、燦光寮古道、燦光寮山O形。小休5分鐘吃水果後續行戰備道前往燦光寮古道。
1038樹梅礦場辦公室遺址
1115柑仔店遺址
1125瀑布
1130燦光寮古道(往牡丹)與楊廷理古道岔路。燦光寮古道先前已走過,這次走楊廷理古道。
1135吊橋頭基座與馬達遺址
1140古厝地
1150燦光寮舖跡
燦光寮舖跡是史上少數結合了駐軍及郵務功能的塘舖大站,往返淡蘭山徑必經之地,現僅存梯田地形及寮房牆跡。
拍照後往黃吉祠
1220黃吉祠前產道午餐
1245續行
1308接產道,往慈願寺
1318入林
1400慈願寺
1433福安宮叉,續直行。
1445金斗宮,楊廷理古道終點。出口接上馬路,取右往文秀坑公車站。
1450文秀坑公車站,看了公車時間要1625才有車,還得等1個半小時多,決定攔車,但看了看褲子和雨鞋都是泥巴,應該也不會有人停車吧!幸好不久一輛計程車經過,正載客要往澳底,示意要我們等他回頭...
1505搭上計程車至雙溪火車站
1519雙溪火車站搭往瑞芳火車站
1538瑞芳火車站再搭計程車回福安宮停車處,今日全程費時 約7個半多小時,真是條不錯的路線~
古道為何能讓人著迷,只要走過一次就能明白,不只是親近大自然欣賞風景,走在歷史步道上的感覺更別具一番滋味;在重複前人步伐,體會歷史軌跡,並藉雙腳認識我們生活的土地。淡蘭百年山徑中留下豐厚的故事與記憶,留待今人追索、探尋。重返淡蘭古道,再次拾遺里山百年台灣史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