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西鎮
- 乾隆五十八年泉州人陳智仁者(墾號連際盛)在開墾南門崁下及河背時,將此地命名為美里庄,道光三十年,開墾告竣又改新興庄為鹹菜甕,又稱啣彩鳳,主要因為關西當時附近河川魚產富饒、山野鳥獸繁殖,任憑取之不盡,宛如甕中取鹹菜,隨手可得,故名。日治時代明治末年所建的咸菜硼橋名尚在,直到1920年改名關西庄。
- 關西水母娘娘廟
- 又稱「水母亭」,位在關西鎮仁安里拱子溝,因具有豐沛地下水,故舊地名有「水倉」之稱。早年關西人會經過今為新竹縣鄉道竹69線的道路,運送茶葉等商品至龍潭等地,道路旁的泉水成為解渴、歇腳地點。台灣日治時期起就有民眾搭小廟祭祀水母娘娘,成為全台灣少數有廟宇、塑像的井神,水母娘娘廟裡的水能治病於日治時期便已聞名。
- 動物
- 赤腹松鼠、條紋松鼠、山羌、台灣獼猴和山豬等較常見;鳥種絕大多數為留鳥,其中台灣藍鵲、樹鵲、白頭翁、綠繡眼、棕背伯勞、鴿鳩科等為多;蝴蝶及獨角仙資源豐富。
- 植物
- 以天然次生林、過度型半人工林及櫻花、果樹、竹林、茶園、檳榔園等人工林為主,天然林以樟樹、楓香、黃杞、猴歡喜等為主要優勢物種。
- 地形地貌
- 位於關西鎮北邊與桃園市龍潭區交界,地形為低矮丘陵和台地,地質屬岩層和黏土層、礫石層。
- 特色
- 欣賞茶園台地景緻,路況平坦好走,適合親子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