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霧社事件
- 霧社事件起源於賽德克族原住民對日本高壓統治的不滿,反抗行動由當時馬赫坡社的頭目莫那魯道所領導,聯合包括荷戈社在內的德克達雅群在霧社公學校舉辦聯合運動會時進行大出草。事件平息後,日本人將德克達雅群的族人遷往川中島(今清流部落),而荷戈社舊地則指定由當時協助平亂的都達群繼承。
- 花岡兄弟
- 花岡一郎與花岡二郎是接受完善日本教育的賽德克人,由於成績優異而被視為理番政策的「模範生」,並且在霧社擔任警察一職,協助日本政府管理當地賽德克族人。霧社事件爆發後,花岡二人由於身分的關係,既不被族人信任,也被日本人認為是叛亂的一員,因此雙雙於塔羅灣溪畔的石壁下自殺。後來日本人發現兩人屍體與遺書,確認他們並非起事份子,為了紀念兩人的犧牲,因此又將荷戈富士山稱為「花岡山」。
- 以愛復仇
- 花岡二郎死後,他懷孕的遺孀在川中島生下男嬰,然而當時因為失血過多生命垂危,幸而一位日本醫生救活了他,這位醫生就是井上伊之助。伊之助會來台灣的原鄉部落行醫,源於其父親在1906年被太魯閣族人所殺,當時他在日本參加退修會,講題正好是「要愛你的仇敵」,於是他決心要來台灣為原住民提供醫療服務,以愛來復仇。
- 動物
- 林中有許多昆蟲,例如白蟻與鍬形蟲,此外還有一些小型哺乳類出沒,例如松鼠、飛鼠與鼴鼠。
- 植物
- 史努櫻步道沿途位於林中,沿途可見青剛櫟、阿里山千金榆、台灣櫸木及栓皮櫟等落葉植物。此外,快到山頂的步道旁可見一處甜柿園,而從步道開闊處往外看,可以看到對面山坡上的茶園。
- 地形地貌
- 荷戈富士山是全台灣落差最大的環流丘,山形相當突出,從霧社到廬山部落一帶都能看見它兀自獨立於溪畔。此處之地質年代屬於中新世廬山層,岩質主要為黑色到深灰色的硬頁岩和板岩所組成。
- 特色
- 荷戈富士山擁有非常豐富的歷史故事,包括賽德克族原住民與日本殖民政府的恩怨糾葛。時至今日,在能高生態旅遊協會與三村六部落族人的合作下,史努櫻步道重新被修繕為環境友善的親山步道,並且成為外地人開始認識賽德克文化的最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