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獅頭山(小獅山),和美山,新店渡口文學步道,人力擺渡遊船,碧潭風景區,瑠公圳引水原址,抽水廠,瑠公圳親水公園步道,仙跡岩步道,溪子口山(景美山),圳後山
- Broderick
- 2,907 次點閱
- 16 次拍手

-
出發日期2022/05/14
-
回程日期2022/05/14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仙跡岩,海拔145公尺,位於台北市大安區與文山區交界,傳說是呂洞賓留下的腳印因而得名,雖僅為民間傳說,卻也為仙跡岩帶來了許多神秘感,目前規劃為仙跡岩風景區,設有完整步道群,還有雨量觀測站,途中可攀登溪子口山(景美山)與圳後山兩座山岳
行程1:
景美捷運站>景興路243號登山口>仙跡岩步道>溪子口山>圳後山>雨量觀測站>景興街153巷登山口>景美捷運站
路線圖:
小獅山,海拔196公尺,鄰近新店碧潭,設有一顆省政府精密導線點,因山形近似獅頭而得名,也稱獅頭山,共有三峰十一亭,屬環台北天際線第一段之一段,山上路徑錯綜複雜,涼亭眾多,視野絕佳,景觀多變,還有壯麗的大岩壁,大眾運輸可搭乘捷運至新店站,再步行前往
和美山,海拔153公尺,位於新店碧潭旁,又稱小碧潭山,因山壁壯闊,也有小赤壁的美名,設有三等三角點1005號,山頂建有木造觀景平台,可眺望附近景緻,步道分為綠線登山步道與藍線水岸步道,以欄杆的顏色作區分,還有支線的林間步道,能通往渡船頭渡口
行程2:
新店捷運站>中興路>舊郵政館登山口>中山亭>獅子壽亭>獅子祿亭(展望台)>小獅山(青年亭)>大岩壁>玉山亭>瑠公圳引水原址>抽水廠>瑠公圳親水公園步道>碧潭吊橋旁登山口(北側登山口)>綠線登山步道>幸福廣場>和美山>林間步道>渡船頭>新店渡口文學步道>搭乘人力擺渡>河濱步道>新店捷運站
路線圖:
今天搭乘捷運至景美站,走景興路至243巷的仙跡岩登山口起登,一路爬往溪子口山(景美山)及圳後山,之後再搭乘捷運至新店站,依序前往鄰近的小獅山,和美山,渡口文學步道等景點
行程1
仙跡岩步道有相當多的登山口,我們選擇景興路243巷的登山口起登,入口設計的很有意境,也蠻有特色的
仙跡岩風景區,也寫作仙跡巖
順著步道走,約15到20分鐘即可抵達仙跡岩
仙跡岩步道群規劃的十分良好,屬於熱門的大眾路線
仙岩廟前的展望極佳,景色遼闊
繼續上行,就到達仙跡岩巨石平台
仙跡岩的由來,據說前人要往文山,當經過公館蟾蜍山時,路人就會莫名消失,呂洞賓認為該地有妖孽在作怪,於是站在仙跡岩上將蟾蜍精降伏,自此以後,就沒有再傳出駭人怪事,由於仙公站的大岩石上留有腳印,被認為是仙公的足跡,因此稱景美山為仙跡岩
仙跡岩平台的景色也很遼闊,整個市區盡收眼底
再往前走一點,就抵達溪子口山,海拔142公尺,因位於新店溪與景美溪之交會處而得名,又稱景美山,設有二等三角點1043號,山頂展望普通,但能看見台北101大廈
接著走往另一個方向走(指標寫景興路297巷的方向),前往圳後山
沿途的景色依舊很不錯,能俯瞰街景市區,台北101及新光三越大樓都能看見
甚至連文化大學都看得一清二楚
抵達圳後山,海拔77公尺,設有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就在步道木長椅旁邊,山頂有一些展望
圳後山附近就是仙跡岩雨量觀測站
最後從景興街153巷50弄的登山口下山
接著搭乘捷運前往新店站,前往碧潭旁的獅頭山(小獅山),登山口有多處,我們選擇從中興路上的舊郵政館登山口起登(距新店捷運站約600公尺)
行程2
舊郵政館登山口有醒目的獅子意象標誌,相當好辨認
階梯上行後往中山亭方向前進
我們走小O型路線,經中山亭與獅子壽亭上山,最後從玉山亭方向下山
過了中山亭後繼續往獅子壽亭走,目標先登頂獅頭山,沿途指標相當明確
沒多久即到達獅子壽亭
獅子壽亭旁有一觀景台,視野極佳,可以俯視整個新店溪流域
對面的房子感覺超近,好像觸手可及一般,蜿蜒的新店溪猶如蛟龍一路延伸過去,接著繼續走往小獅山,往獅子祿亭的方向就對了
不像獅爪反而有點像熊爪
大約走200公尺就到了獅子祿亭
下到鞍部後,按指標最後一段陡上走往青年亭(獅頭山三角點)
抵達小獅山三角點,海拔196公尺,又稱獅頭山,就位在青年亭旁邊,為一顆省政府精密導線點
山頂視野有夠美,新店市區全部盡收眼底,視線毫無遮蔽
青年亭超美展望
離開小獅山後,接著往回走,按指標往玉山亭的方向下山,途中會經過一處大岩壁區
階梯沿著石壁而建,真的相當壯觀,沒想到離市區這麼近的山頭就有如此豪邁之岩壁景觀
大岩壁這段路後段需拉繩陡下,高低落差較大,石頭路面較為濕滑,下山後前往碧潭另一側的和美山
先順道拜訪瑠公圳引水原址與紀念碑,就在新店捷運站旁的步道上,瑠公圳建於清乾隆5年,距今已近300年歷史,是台北地區早期極為重要的水利系統
附近就是瑠公圳抽水廠,目前已無使用
瑠公圳抽水廠,還蠻大的
旁邊是農田水利署瑠公圳新店紀念大樓
瑠公圳興建於清乾隆年間,取名是為紀念起造者郭錫瑠,圳頭源引青潭溪的水,施工期間常遭遇泰雅族人的侵襲,目前還留有萬善同歸祠堂
瑠公圳親水公園步道,保留了僅存的瑠公圳
步道就沿著瑠公圳而行
接著折返走過碧潭吊橋,前往和美山登山口
順著河堤步道走
沿著河濱步道(自行車道)走就能到達碧潭吊橋
人力腳踏船是這裡的特色
美麗的碧潭風光,前方的和美山素有小赤壁的美名
和美山赤壁
和美山北側登山口就在吊橋旁邊,注意左手邊的一個小巷弄,目前入口旁已設有路線圖板,但還是非常容易錯過
和美山步道有兩條路線可以登頂,由登山綠線上三角點,綠線藍線是以欄杆顏色作區分
沿途指標十分清楚,幾乎都是好走的枕木步道
部分路段鋪設有石板路面
經過幸福廣場,就是最後登頂前的階梯陡上
抵達和美山,海拔153公尺,設有三等三角點1005號,因岩壁壯闊,而素有小赤壁的美名,山頂平坦,建有一木造觀景台,視野還算不錯
遠方尖聳的山頭就是二格山,另一側還能眺望台北101,南港山,汐止大尖山等
接著返回幸福廣場,走林間棧道步道前往渡船渡口
往林間棧道或新店擺渡方向走
林間步道一路向下
林間步道的展望也相當不錯,碧潭景緻一覽無遺,對面的小獅山清清楚楚
穿越巷弄就是灣潭遊戲場
旁邊就是新店渡口文學步道
最後我們搭船返程
這雙台北地區僅存的人力擺渡,成人一次30元,航程距離不長,僅僅載運到對岸而已,但還蠻有趣的
抵達對岸的新店渡渡口,歷史可追溯自清光緒7年,過去是通往新店山區的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