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雲寺出發往玉女山的路徑上,因多有登山客來往,不缺布條指引,且寬大好走,接著沿著電塔而行,出產道後續行至銘忠橋抵達芎蕉坑聚落,再沿著中油專用道,途中可見多處出磺坑採油工廠的油井重地,經過錯綜複雜的叉路後,即抵達昔日商旅人歇腳的十份崠茶亭,也是台灣唯一的「茶亭」古蹟,一路上雖然看不到昔日古道的景象,但歷史意義仍在。
由法雲寺出發往玉女山的路徑上,因多有登山客來往,不缺布條指引,且寬大好走,接著沿著電塔而行,出產道後續行至銘忠橋抵達芎蕉坑聚落,再沿著中油專用道,途中可見多處出磺坑採油工廠的油井重地,經過錯綜複雜的叉路後,即抵達昔日商旅人歇腳的十份崠茶亭,也是台灣唯一的「茶亭」古蹟,一路上雖然看不到昔日古道的景象,但歷史意義仍在。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 所在縣市
- 苗栗縣大湖鄉,苗栗縣公館鄉,苗栗縣銅鑼鄉
- 里程
- 13.1公里
- 步道類型
- 郊山步道
- 步道型態
- 雙向進出
- 海拔高度
- 411~604公尺
- 高度落差
- 193公尺
- 路面狀況
- 土徑、水泥路、柏油路
- 所需時間
- 3 小時 30 分鐘
- 難易度
- 低-中
- 所屬園區
- -
- 山脈
- 關刀山系
- 最適季節
- 全年
- 申請入山
- 否
- 申請入園
- 否
- 基點
- 無
- 開車
- 【出關古道雲東段入口(法雲寺)】
北上:國道1號銅鑼交流道下,續行苗38-1,接119縣道,續上72快速道路。
南下:國道1號苗栗交流道下,往苗栗方向,左轉上72快速道路。
72快速道路行至終點,轉往大湖方向接台3線,約行0.5公里過彼岸橋,順著產業道路即可達法雲寺,穿過法雲寺碎石停車場,即可達古道入口。
【大湖十份崠茶亭(苗60鄉道)】
1.北上:國道1號三義交流道下,接台13線往北行駛。
2.南下:國道1號銅鑼交流道下,接台13線往南行駛。
轉光復路約1.2公里後,再轉入苗119線過龍湖約0.9公里,續接苗60鄉道,行駛約5.2公里即達十份崠茶亭。 - 大眾運輸
- 【出關古道雲東段入口(法雲寺)】
客運5656苗栗~大湖線、5657苗栗~獅潭線
苗栗車站或大湖站上車,於法雲寺站下車,步行過吊橋「法雲寺彼岸橋」,過橋後順著產業道路即可達法雲寺,穿過法雲寺碎石停車場,即可達古道入口。
【大湖十份崠茶亭(苗60鄉道)】
無大眾交通工具可抵達。
或自新竹客運大湖站或卓蘭站搭乘5655、5663,於「南湖」站下車。
沿苗60-1鄉道、苗60鄉道,步行約4.4公里,即可抵達十份崠茶亭。 - 路線規劃
-
出關古道:雲崠段(法雲寺至十份崠茶亭)請輸入出發地
- 出發點
- 出關古道雲崠段入口(法雲寺)/大湖十份崠茶亭(苗60鄉道)
- 路線
- 出關古道雲崠段入口(法雲寺)→(0.7K, 15分鐘)→玉女山叉→(3.5K, 60分鐘)→銘忠橋→(3K, 45分鐘)→中油專用道路→(2.2K, 35分鐘)→福勇祠叉→(2.9K, 45分鐘)→黃麻園山登山口→(0.8K, 10分鐘)→大湖十份崠茶亭(苗60鄉道)
- 法雲寺
- 位於苗栗縣汶水村,是台灣佛教四大道場之一,曾於關刀山大地震毀壞而重建,建築以日式結構,綠瓦配以雪白牆身莊嚴雄麗。於正殿可遠眺苗栗秀麗群山,俯看汶水溪谷,風景美麗、氣勢磅礡。
- 法雲寺古道
- 原為出磺坑古道一部份,是橫跨苗栗縣公館鄉及大湖鄉的重要步道,起點位於開礦國小後方,穿過金童山與玉女山的鞍部,抵達大湖法雲寺彼岸橋,法雲寺興建後,原古道路徑已難尋,故更名為「法雲寺古道」。
- 芎蕉坑地名由來
- 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的一個客家小聚落,因山區道路彎曲如蕉,且當地所種植的香蕉相當甜美,而命名之(芎蕉,客語發音的香蕉)。當地10戶居民,為了保護好山好水的家園,自發性簽署民國100年底「不賣地」的協議書,創造愛家園的社區典範。
- 十分崠茶亭
- 座落關刀山脈十分崠山南麓鞍部,苗60線公路旁,早年多條古道在此交會,苗60縣道即為昔日銅鑼鄉新雞隆通往大湖的主要路徑,稱「十分崠越嶺路」,商旅人經過一番跋涉,揮汗如雨的上抵茶亭,喝下善心人奉茶,解渴並洗滌勞頓,「茶亭」即是具有人情味的設施。茶亭用石塊砌成,古樸典雅,2001年成為苗栗縣定古蹟,也是台灣唯一的「茶亭」古蹟。
- 十份崠古道
- 客家話「崠」為頂部的意思,地處於關刀山上的小丘陵,又過去在盛產樟樹的此處提煉樟腦,設有腦灶十份,故名「十份崠」(或十分崠)。是古時居民大湖盆地、大寮村、南湖村重要道路,也是大湖鄉拓墾時期的鹽路、郵路,為出關古道的一部份,由十份崠至聖衡宮約4公里。古道於竹林中蜿蜒,綠樹茂密、涼爽舒適,有時薄霧籠罩,飄渺如仙境,充滿著懷古幽情。
- 動物
- 松鼠、鳥類、昆蟲、爬蟲等動物活躍於步道之間,生態豐富。
- 植物
- 果樹、山芋、芭蕉樹、檳榔樹、茶樹、山櫻、竹林、杉木、油桐等原始森林植物。
- 地形地貌
- 地質年代為中新世,由砂岩及頁岩互層,含煤層的東坑層;砂岩、頁岩組成的觀音山砂岩。
- 特色
- 昔日越公館、大湖、銅鑼三鄉鎮的運輸要道,現已成為柏油路面,雖然看不到昔日古道的景象,但歷史意義仍在。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
目前沒有此路線的評論喔!
點擊「我要評論」,發表你對此路線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