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罩山、崙尾寮隘勇線
- 又稱「雞罩山隘勇線或大寮地推進隘勇線」,光緒11年(西元1855年)清廷為實施開山撫番政策而設置隘勇線,日治時期更因樟腦開發事業、壓制番社等目的,以武力征討鄰近的大豹等各社泰雅族人,而設置隘勇線。明治38年(西元0915年)並於白雞山區立白沙鵠隘勇分遣所,隸屬福元山隘勇監督所管轄。此後,更以武力征討,迫使大豹社族人遷居角板山區。
- 裕峰煤礦
- 白雞山區採煤事業早在日治時代就已開始,約於民國50年代達到顛峰,民國73年全台連續發生幾場礦坑災變,加上產量不豐,所有礦場於民國80年代初期全數停止開採。裕峰煤礦登記名稱為裕峰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為陳榮上,地址為嘉添里白雞157號,依據煤礦產業工會名單看來,可能是昔日的海山二坑,而非遺址導覽圖說上的海山一坑。海山一坑位於溪南里,民國73年12月發生礦坑爆炸,造成93人死亡。
- 白雞地名由來
- 位於大豹溪與三峽溪之間,取自白石鞍山(又稱鹿窟尖H643M)及雞罩山(H780M)兩山字首的簡稱。白雞山(H740M),為當地最代表性的山岳,與白石鞍山、雞罩山地理位置成三角形排列,合稱「白雞三山」。
- 白雞行修宮
- 位於白雞地區山腰處,奉祀主神關帝爺(信徒又稱「恩主公」),與臺北市知名的「行天宮」同系,香火鼎盛。寺廟庭園內栽種許多奇花異草,花朵爭奇鬥艷,美崙美奐。後山保甲路步道,舖設枕木,林間綠蔭蒼翠,可通往紫微天后宮。
- 動物
- 蜘蛛、紅蛺蝶、雌紅紫蛺蝶、單帶蛺蝶、鳳蝶、白裳貓蛺蝶、蜻蜓、台灣藍鵲、五色鳥、竹雞、青竹絲等。
- 植物
- 竹林、油桐、松樹、相思樹、九芎、台灣曲蕊馬藍、抱樹石葦、薯榔、雙扇蕨、楓香、芒草、鳥巢蕨、台灣油點草、山薑、芒萁、闊葉樓梯草、櫟迷孔菌、三色擬迷孔菌等。
- 地形地貌
- 地質年代為漸新世至上新世,由厚層砂岩及砂頁岩互層的桂竹林層二鬮段,和砂岩及頁岩互層組成的木山層,和頁岩及砂岩薄互層的大寮層,砂岩及頁岩互層、夾煤層的石底層等地層所組成的。
- 特色
- 沿線仍可見隘勇線遺跡、礦場廢棄軌車道、礦場廢棄建築物,幽靜自然,充滿人文歷史的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