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況回報4則
-
107.3.20 第一登山口→三角點→第二登山口→100林道→第一登山口O型,下山至定位標示040、041處,路徑被柳杉倒木掩蔽,需花些時間找布條,100林道多處坍塌及倒木,需小心通過,建議山友抓好時間,不要太晚而摸黑下山。
-
1.巴博庫魯山上稜線:路線陡峭但清楚
2.巴博庫魯山>棲蘭山:少量坍方,標示少必須帶gps
3.棲蘭池下切110:大規模坍方,不建議走
4.110林道後段>明池:8成以上路線有各種規模坍方,很危險
-
從明池山莊上山,在入口處就有告示牌,通知第二登山口附近林道有嚴重坍塌。
而且下山時,走回第二登山口的途中,倒木很多,甚至連路標都被遮住,擋住。找路有點費心,若是天黑之後,找路更是要小心。
倒木真的太多了。而且樹幹很滑、青苔很多。
建議來回都走第一登山口。比較安全、快速。
查看所有回報
107.3.20 第一登山口→三角點→第二登山口→100林道→第一登山口O型,下山至定位標示040、041處,路徑被柳杉倒木掩蔽,需花些時間找布條,100林道多處坍塌及倒木,需小心通過,建議山友抓好時間,不要太晚而摸黑下山。
1.巴博庫魯山上稜線:路線陡峭但清楚
2.巴博庫魯山>棲蘭山:少量坍方,標示少必須帶gps
3.棲蘭池下切110:大規模坍方,不建議走
4.110林道後段>明池:8成以上路線有各種規模坍方,很危險
從明池山莊上山,在入口處就有告示牌,通知第二登山口附近林道有嚴重坍塌。
而且下山時,走回第二登山口的途中,倒木很多,甚至連路標都被遮住,擋住。找路有點費心,若是天黑之後,找路更是要小心。
倒木真的太多了。而且樹幹很滑、青苔很多。
建議來回都走第一登山口。比較安全、快速。
山頂上視野極為開闊,可遠眺南湖大山、聖稜線和蘭陽平原,由明池山莊停車場輕裝往返,約7~8小時行程,相當適合做為一天小有挑戰的健行路線。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出發點
明池山莊停車場
路線
明池山莊停車場→(1.3k,10分鐘)→110林道入口→(3k,90分鐘)→巴博庫魯山登山口→(2.7k,130分鐘)→巴博庫魯山→(2.7k,90分鐘)→巴柏庫魯山登山口→(3k,70分鐘)→110林道入口→(1.3k,10分鐘)→明池山莊停車場
備註
巴博庫魯山山頂附近有叉路可向北續行至玫瑰西魔山、塔曼山,也可在山頂續行至復興尖山後下至北橫59.3公里處,完成「巴尖縱走」;此外,亦可循巴博庫魯山南稜走一小O型上/下山,惟此路線岔路多,行走時須謹慎注意。
巴博庫魯山
又稱馬望來山,原著民語是「棺材」之意,因為山頭遠眺很像棺材。
檜木林
巴博庫魯山位於雪山山脈的最北側,終年沐浴在潮濕的環境中,讓這裡的檜木林長得又高又雄偉,數量也非常密集,來到台灣的日本人發現了這塊寶藏,開始筏鋸高聳的檜木,並運回日本作為建造神社的大樑,步道上所看到的巨大檜木樹頭,大多是當年砍筏所留下來的痕跡。
一等三角點
日治時期為了管理需要而在全台各地測量土地並埋設三角點基石,目前因改採衛星定位而失去原用途,但仍有土地測量、管理和歷史的意義。其中數量最少的一等三角點所構成的三角網格間,彼此距離至少20公里以上,若無遮蔽物通常視野絕佳,被部分岳界人士稱為「聖石」。
動物
沿途有機會發現金翼白眉、紅頭山雀、青背山雀、灰喉山椒鳥、大赤啄木、綠啄木、黃腹琉璃鳥、臺灣藍鵲、大冠鷲、白耳畫眉、深山竹雞、白面鼯鼠、台灣獼猴、山羌、山豬、穿山甲、莫氏樹蛙和褐樹蛙等等。此外還有赤腹櫛角螢、小暮蟬、紹德龜金花蟲、折角蛾、蓬萊藍紋斑蛾等昆蟲。
植物
本區常見的植物有森氏杜鵑、昆欄樹、鐵杉、南燭、高山冬青、巒大花楸、台灣馬醉木、台灣毛蕊木、紅星杜鵑、高山越橘、箭竹,以及刻意栽植的柳杉林等。
因全年相對濕度非常高,樹林中經常籠罩著一層霧氣,此種森林中的針葉林,有個很富詩意的別名— 「霧林」,以紅檜、扁柏為主要樹種。
地形地貌
巴博庫魯山,東北及西北各延伸出一條稜線,是「北桃屋脊」與「北宜屋脊」兩大主山脈的交會點,東北方的稜線由棲蘭山、拳頭母山、阿玉山、大礁溪山等組成,是蘭陽溪及淡水河流域分界,西北方延伸出塔曼山(2130m,北縣最高峰)、拉拉山、南插天山、北插天山等等,是台灣西部第一道攔截東北季風的稜線。
特色
天晴時山頂展望奇佳,南面及東南面的群峰(稜山、唐穗東丘斯、西丘斯、雪白山、南湖大山與聖稜線),北面可展望新北市第一高山塔曼山至卡保山的「北桃屋脊」,且隨處可見巨大且形狀奇特的紅檜殘幹,十分有趣。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
目前沒有此路線的評論喔!
點擊「我要評論」,發表你對此路線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