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山步道
13,058次點閱
70
有 70 人想去
150
有 150 人去過

屏風山(圖/老王)
想去
去過
路況回報
攀登屏風山首先要從大禹嶺登山口下切至塔次基里溪谷,到此行的最低點─鐵線橋之後,緩上優美的松林營地,再一路爬升至合歡金礦營地,越過數個小溪谷,隨即開始仰攻屏風山,在登上稜線三叉路之前,沿途拉繩不斷、陡坡連連,爬上岩壁和碎石坡後,壯麗的山景豁然出現:峻峭的奇萊北峰近在眼前,還有無明山、中央尖山、奇萊東稜與合歡群峰列隊歡迎,往左順著綿延的箭竹草坡而行即可抵達三角點,但在樹林之中反而沒有展望。回程除了一連串「很好抖」的下坡之外,最後還得爬升約六百公尺才能返回登山口,想吃這道麻辣大餐的山友請做好行前準備,量力而為安排天數行程,才能真正體會登山之樂、盡情享受屏風的山中歲月。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下載GPX
開車
【大禹嶺登山口】
1.北二高南下→霧峰交流道→國道六號→埔里→台十四線→霧社→台14甲線經合歡山→大禹嶺登山口。
2.宜蘭→台7甲線→梨山→台8線→大禹嶺登山口。
3.花蓮→太魯閣→台8線→大禹嶺登山口。
1.北二高南下→霧峰交流道→國道六號→埔里→台十四線→霧社→台14甲線經合歡山→大禹嶺登山口。
2.宜蘭→台7甲線→梨山→台8線→大禹嶺登山口。
3.花蓮→太魯閣→台8線→大禹嶺登山口。
大眾運輸
【大禹嶺登山口】
1.西部的民眾在台中豐原搭乘豐原客運6506至「大禹嶺」站下車,往花蓮方向步行約兩百多公尺即抵達大禹嶺登山口。每日對開一班次,行前請查明時刻表之後再出發。
2.東部的民眾在花蓮火車站搭乘花蓮客運1141至「大禹嶺」站下車,往梨山方向步行約一多百公尺即抵達大禹嶺登山口。每日僅有一班車,若遇豪雨或雪季,班次和路線可能會變動,行前請查明時刻表之後再出發。
1.西部的民眾在台中豐原搭乘豐原客運6506至「大禹嶺」站下車,往花蓮方向步行約兩百多公尺即抵達大禹嶺登山口。每日對開一班次,行前請查明時刻表之後再出發。
2.東部的民眾在花蓮火車站搭乘花蓮客運1141至「大禹嶺」站下車,往梨山方向步行約一多百公尺即抵達大禹嶺登山口。每日僅有一班車,若遇豪雨或雪季,班次和路線可能會變動,行前請查明時刻表之後再出發。
路線規劃
查詢
請輸入出發地以及目的地
交通查詢
出發點
大禹嶺登山口
路線
Day1:大禹嶺登山口→(1K,40分鐘)→塔次基里溪支流→(2.2K,90分鐘)→鐵線橋→(1.4K,40鐘)→松針營地→(2K,80鐘)→合歡金礦營地
Day2:合歡金礦營地→(2.6K,280鐘)→稜線三叉路→(0.8K,30分鐘)→屏風山→(3.4K,200分鐘)→合歡金礦營地→(3.4K,100鐘)→鐵線橋→(3.2K,150分鐘)→大禹嶺登山口
Day2:合歡金礦營地→(2.6K,280鐘)→稜線三叉路→(0.8K,30分鐘)→屏風山→(3.4K,200分鐘)→合歡金礦營地→(3.4K,100鐘)→鐵線橋→(3.2K,150分鐘)→大禹嶺登山口
備註
1.攀登屏風山需在三天前於內政部警政署網站線上申請入山許可,或備妥身分證明文件在當地的派出所辦理入山登記。
2.屏風山步道上有多處平坦的腹地可露營:A.鐵線吊橋營地(又稱溪畔營地)取水方便,約可搭六頂四人帳。B.松針營地寬闊又有水源,適合大隊人馬紮營。C.合歡金礦營地位置適中,附近有三四處活水源,約可搭五頂四人帳。
3.除了原路往返之外,另外還有連走奇萊北壁的高難度路線,非健腳山友請勿嘗試。
2.屏風山步道上有多處平坦的腹地可露營:A.鐵線吊橋營地(又稱溪畔營地)取水方便,約可搭六頂四人帳。B.松針營地寬闊又有水源,適合大隊人馬紮營。C.合歡金礦營地位置適中,附近有三四處活水源,約可搭五頂四人帳。
3.除了原路往返之外,另外還有連走奇萊北壁的高難度路線,非健腳山友請勿嘗試。
屏風山今昔路線
早期是由松雪樓往奇萊北峰途中、在3115公尺峰左轉東北下塔次基里溪,再翻越屏風山尾稜下到合歡金礦銜接登山路徑。民國64年,合歡金礦公司為了開採山區的金礦,從大禹嶺開闢了一條經塔次基里溪至合歡金礦工寮的山徑,大大縮短了攀登屏風山的距離,從此以後大多山友便改走這條新路線。
合歡金礦營地
過去曾是遠東金礦和合歡金礦公司的工寮,以粗大的原木架築而成,約可睡三十人左右。後來工寮日益腐朽毀壞,只剩下一片片木板,附近水源豐沛,至今仍是紮營的好地點。
九嶂
指「山嶺頂平,橫亙如垣,密如籬籓,阻隔遠望視線如屏幛」的九座高山,依海拔高度依序是:1.穆特勒布山、2.東霸尖山、3.丹大山、4.鋸山、5.屏風山、6.小劍山、7.無雙山、8.布拉克桑山、9.阿屘那來山。
動物
途中有機會發現台灣噪眉、藪鳥、煤山雀、紅頭山雀、金翼白眉、酒紅朱雀、深山竹雞、盤古蟾蜍、赤腹松鼠和高山白腹鼠等等。
植物
山區可見台灣鐵杉、台灣冷杉、玉山箭竹、台灣五葉松、能高佛甲草、台灣雲杉、海螺菊、毛地黃、高山鐵線蓮、冇骨消、玉山圓柏、玉山薄雪草、花格斑葉蘭、細葉杜鵑、雪山翻白草、傅氏唐松草、台灣紅榨槭、穗花八寶、咬人貓、阿里山龍膽和水晶蘭等。
地形地貌
屏風山位在奇萊北峰的支稜上,稜脊呈南北橫向排列,三面由立霧溪支流和塔次基里溪環繞,僅南面以斷稜崩崖連接奇萊北峰,稜線上長滿淺箭竹,山頂無展望。
特色
雄據一方的山形、嗆辣等級的陡坡、主稜遼闊的視野、清泉、松林、鐵杉與楓紅之美,在在都是屏風山令人難忘之處。
路線評論
路況回報
1 則評論
我要評論
-
Bear 台灣熊蓓兒 3.6發表日期:2018/09/24距離乍看之下不遠 但走起來爆累; 很多容易滑倒翻車的山羊路 雖然拉繩穩固仍舊很難走, 有很多活水源 紮營方便; 雖然三角點無展望 沿途仍舊可看到很多山景
8 則回報
我要回報
-
保用十年發生日期:2018/11/09大雨過後,不宜前往,須橫跨兩次塔次基里溪。第一次過溪後至鐵線營地這段~很多沿峭壁行走的山羊路,有些濕滑,有些落差大,但目前繩索架設還算完善,拉好繩索小心即可。過松針營地後,新路只是陡,危險地形相對少很多,建議新路去新路回較安全。
-
Bear 台灣熊蓓兒發生日期:2018/09/23溪谷的水流湍急 但小心點還是可以橫跨 很多路段非常濕滑 我們山友全部一直滑倒 差點摔到山下
-
狂奔的大叔發生日期:2018/03/10登山口往叉路營地間的大崩壁,攀繩上後的瘦稜線很窄且沒有安全繩,重裝者要注意。
-
Chen Tina發生日期:2018/02/20屏風山步道中大黑崩壁滑落嚴重 上稜線那塊崩壁已有裂痕
-
Chen Tina發生日期:2018/02/192/19 新路過大石壁後仍有積雪 會滑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