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莒島
- 莒光鄉有東、西莒兩島,舊名為“東犬”與“西犬”,合稱白犬列島。後來取"毋忘在莒"之意,才更名為莒光。鄉公所位在西莒島,但東莒島面積略大於西莒。東、西莒兩島四面環海,且多峽灣港澳,極富漁獲之利。目前東莒島上居民約兩百餘人,有古樸的福證與大浦兩漁村,東莒島曾是平服倭寇的古戰場,屹立於閩江口,歷史遺跡除戰備工事外,尚有建於清同治年間的二級古蹟東犬燈塔與三級古蹟大埔石刻等。
- 神祕小海灣
- 位在福正村南面,無限想像空間的海蝕柱與海蝕溝,而流傳呂洞賓與何仙姑在此得道的浪漫民間故事,因此又名「呂何崖」。海灣東上方有一坑洞,當地居民稱為「燕巢」或「旺弟坑」,該洞穴可以通往海邊,早年是採蚵者的捷徑,現已荒廢無人利用,而雜草叢生,為鳥類聚集處。
- 動物
- 以燕鷗類為多,如:白眉燕鷗、鳳頭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黑尾鷗,此外,許多保育與瀕臨絕種鳥種,像是白眉燕鷗、蒼燕鷗、紅燕鷗、鳳頭燕鷗、黑嘴瑞鳳頭燕鷗,亦可於較少人跡的東莒發現蹤影。
- 植物
- 春季唐杜鵑、野百合、豆梨、流蘇等;夏季則有石竹、狗娃花、細葉假黃鵪菜等;秋季馬祖石蒜、紅花石蒜;冬季油菊、菫菜,隨處綻放。步道沿途另可觀察到列當、繽排草、南國小薊、野當歸、月見草等繽紛可愛的植物。
- 地形地貌
- 東莒地形南北狹長,島上的岩石因風化與海浪的侵蝕,形成崩崖、顯礁、海蝕洞、海蝕門等地形景觀;部份灣澳經過沖蝕、搬運與堆積作用形成沙灘、礫石灘。東洋山長年受風化與海蝕作用,因而形成斷崖峭壁的地形景觀,步道兩側則有花岡岩不同風化程度的土壤剖面。
- 特色
- 360度景觀台可觀賞特殊斷崖峭壁地形搭配壯麗海景,夜晚還可同時欣賞美麗銀河與藍眼淚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