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由原大雪山林場規劃而成,在日治時期曾為中部地區重要的伐木場。據說當年日本人見此處的大草原風光宛如日本北海道的大雪山景色,因此命名為「大雪山」。園區海拔超過2000公尺,氣候涼爽,蘊含了鐵杉林、檜木林及以殼斗科植物為主的暖溫帶闊葉林等,是林務局所轄林相變化最為細膩的遊樂區。
- 雪山神木
- 雪山神木位於200林道(大雪山林道)49.5K下方,為1400餘歲的紅檜,胸高直徑4公尺,胸圍13公尺,樹高49公尺,外型高聳挺拔,莖幹分叉,枝葉蒼翠。
- 小雪山天池
- 小雪山天池位於小雪山南稜,海拔高約2600公尺,面積約0.4公頃,是一座小型的高山湖泊,終年不竭,從小雪山莊出發,漫步在華山松松林之中,林木蓊鬱、林相優美,伴著蟲鳴鳥叫,舒適怡人。
- 雪山西稜
- 雪山西稜線又稱雪山西南稜,從雪山主峰西主稜的翠池三叉山岔出,其間三千公尺級高峰有18座。從拾丸山可以銜接其最後兩座志摩山(3145m)與中雪山(3173m),走雪山西稜的路線。
- 動物
- 台灣帝雉、藍腹鷴、長鬃山羊、山羌等。
- 植物
- 箭竹、台灣鐵杉、台灣二葉松、台灣粗榧、樺葉莢蒾、琉璃草、毛地黃、台灣青木香、玉山抱莖籟簫、扁核木、台灣冷杉、台灣華山松等。
- 地形地貌
- 初期沿著小雪山戰備道之字形緩上,過拾丸山登山口後變陡,穿越箭竹林,途中的廢瞭望台(2980m)是路線最高處。過芒草坡抵達碗型的拾丸谷,再往上登一小段就到拾丸山,從這裡續行就是雪山西稜。
- 特色
- 穿梭密集的箭竹和鐵杉林間,可能與珍稀的野生動物偶遇。上稜線覽雪山山系群峰,下拾丸谷的金黃草坡,悠然且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