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理古徑(楊智仁攝影)
臺灣知府楊廷理(開蘭第一功臣)為討伐海盜朱濆(噶瑪蘭),開三貂嶺路,下嶺東折闢路(楊廷理古道)前去救援。後力倡噶瑪蘭納版圖,促成1812年設廳,對開發宜蘭有重大貢獻。大約1820年巃嶐嶺被草嶺取代而式微。
順著楊廷理古道聽著悅耳的溪水聲,山徑經過吊橋基座與馬達遺址、古厝地至燦光寮舖跡,是歷史上少數結合軍用與郵遞功能的塘舖大站,為當時交通往返淡蘭必經之路。越過幾道小溪,不久接上草山戰備道的產業道路,走一小段即可遇到黃吉祠,古道進入茂林的竹林,可見在地名為「百二崁階梯」的舊石階遺址,現以手作精神的手法重現古石階的原貌,遙想先人開路的用心及歷史回憶。進入雞母雞母嶺街順著溪下行,不時可見澳底與福隆一帶的海岸,經過福安廟即可抵達楊廷理古古道登山口。
離開楊廷理古道後,進入澳底,可探訪吳沙墓及仁和宮,接著往鹽寮海濱公園及福隆車站方向前進,可透過2種旅遊方式入蘭,一是使用自行車穿越舊草嶺隧道,結合歷史、文化、觀光的「自行車隧道」曾入圍「2015 Tourism for Tomorrow Awards」。另一方式經七星堆後走一小段抵達嶐嶺古道登山口,先民留下「石磴如梯,煙雨籠樹」的描述,古道較為險峻,步入山徑後,不久即抵達越嶺高點的土地公,嶐嶺古道的後段,此段路多雨較為陡滑,經廢棄砌石屋,即抵達古道終點石城。
●此步道依新北登山步道分級為荒野探險型,適合具有荒野經驗與基本方向判斷能力及能行走於較困難自然障礙地形或具有攀爬能力的登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