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發日期2022/11/09
-
回程日期2022/11/09
-
相關路線觀音山、尖山(占山)登山步道 、硬漢嶺步道(觀音山) 、觀音山北橫古道 、小觀音山群峰步道 、牛寮埔登山步道 、楓櫃斗湖步道 、楓樹湖古道 、楓丹白露步道 、牛港稜山登山步道 、淡水山仔頂登山步道 、環台北天際線第六段:內雙溪至淡水 、環台北天際線第七段:淡水至林口 、中正山親山步道 、忠義山縱走中正山步道(忠中縱走) 、忠義山親山步道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超健腳加強版) 、陽明山西段縱走 、關渡親山步道 、林梢步道 、水碓觀景公園步道 、福隆山登山步道 、興福寮上向天池步道(出清天宫) 、面天山、向天山步道 、崎頭步道、義學坑步道 、龍鳳巖登山步道 、頂福巖森林步道(林口森林步道) 、環台北天際線第八段:林口至鶯歌 、老公崎步道
-
相關山岳
今日行程:凌雲路三段>開山凌雲寺>觀音亭>福隆山步道支線二>福隆山步道>尖山步道支線>尖山步道>盤絲亭>尖山(占山)>尖山觀景平台>鷹仔尖(呼風亭)
尖山,海拔381公尺,位於新北八里與五股交界,為觀音山的副峰,因山形尖銳而得名,日治時期日人稱之為占山,又因山型似日本富士山,而有淡水富士山的美名,山頂附近有一觀景平台,視野極為開闊,大屯山系,七星山系,陽明山群峰就在對面一字排開,整個俯瞰大台北地區及淡水河流域,最遠還能看見北海岸與宜蘭的山群,且為環台北天際線第七段之一段
鷹仔尖,海拔434公尺,當地人稱為福隆山,因山形猶如大鵬展翅而得名,山頂建有一座涼亭(呼風亭)
北橫古道,本是八里觀音山東北側的牛寮埔及石壁腳聚落居民,往來凌雲禪寺進香朝拜的山徑,淡水河西岸居民後來也由此道進入五股一帶
今天就由凌雲路三段開山凌雲寺旁出發,經由福隆山步道接尖山步道走往尖山
大眾運輸可搭乘橘20或785路線公車至凌雲寺或凌雲寺停車場站前往
因疫情關係,凌雲禪寺暫停開放,故選擇由凌雲寺起登(注意!凌雲寺與凌雲禪寺是完全不同的)
從凌雲寺就可以看到鷹仔尖,而凌雲尖還有點像是郊山版的大霸尖山
由凌雲寺旁馬路上行,先經過典雅中國式的觀音亭
途經百年大榕樹與石砌土地公廟
很快就接上石階,福隆山支線二
過了牌樓就由支線接上福隆山步道
福隆山登山步道位於五股觀音山區,是昔日觀音古道的前段,在公路未開闢的年代,是通往凌雲寺、凌雲禪寺與硬漢嶺之要道,當時沿途立有33尊佛像,是上山禮佛的朝聖之路,但經過時代變遷與公路開發,部份路段被公路取代,古道上的佛像也因此損毀而數量減少
一路陡上,來到古牌樓叉路口,取右走往尖山步道
先接上的是尖山步道支線,等等就接續尖山步道
來到盤絲亭岔,右邊往鷹仔尖,我們先往左去尖山
途中經過北橫古道與占山連稜的三叉路,我們只走一段北橫古道就折返,是平緩的繞腰路,而所謂占山連稜,中間共有八個連峰,山勢陡峭,落差甚大,需拉繩攀岩,堪比筆架連峰,是觀音山最有挑戰性的路線無論是北橫古道還是占山連稜,都能通往觀音山(硬漢嶺)
上上下下越過數個小山頭,沿途開始出現展望
山上竹雞還不少,也比較不怕人
抵達尖山,又名占山,海拔381公尺,從凌雲寺到這裡約1.7K,山頂有一座涼亭,亦為環台北天際線之其中一段
前方不遠處有一觀景平台,視野極佳
幾乎擁有270度視野,整個台北市及新北市都能完全俯瞰一徹,台北盆地與淡水河流域被群山環繞,真的太美了,應該推薦國際觀光客來一趟觀音山,風景絕不輸台北101
正對面就是陽明山系所有山頭,包括台北第一高峰七星山,大屯山,乃至頂山,石梯嶺,一路排開,壯闊無比
連遠在宜蘭的三角崙山,鶯子頂山,烘爐地山都看得到
旁邊有一個加密控制點
關渡平原與關渡大橋變得好清晰
接著折返至盤絲亭岔口,走往鷹仔尖,從岔口只要約300公尺即可到達
巧遇一隻茶斑蛇,具微毒性,生性兇猛
到達鷹仔尖,又稱福隆山,海拔434公尺,因山形猶如大鵬展翅之勢而得名,山頂上建有一座涼亭(呼風亭)
鷹仔尖可以再通往小北插或摩天嶺,我們按照原規劃就在這裡折返回凌雲寺,那麼今天的旅程就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