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安全影片

13分鐘無痛學會用手機看地圖

這次由體育署主辦的〈109年全國登山日〉,為了讓大家了解登山風險的存在,特別拍攝了一支與登山安全知識相關的影片,教大家怎麼在出發前做好準備,尤其是:
☑️不知道如何查詢山上的天氣情況
☑️迷路時,不會看手機的羅盤告知自己的位置
☑️不會搜尋與下載離線地圖

如果,你有以上三種症頭的任一種,那一定要來看看這個影片!

----------【 精華重點 時間軸 】----------

00:00 - 簡介
00:47 - 行前:路線資訊該怎麼收集?
01:57 - 行前:該什麼時候去玩?天氣神APP?
03:17 - 行前:不迷路!GPX軌跡圖怎麼用?
06:12 - 出發:實地使用軌跡圖
07:42 - 途中:軌跡圖追蹤
08:11 - 途中:迷路了該怎麼辦?
10:42 - 途中:路線預估
11:19 - 行前:登山必備裝備
12:41 - 適合族群:所有戶外夥伴!


----------【 醫師建議 完整急救包 】---------- 

  • 不鏽鋼小剪刀:剪人工皮或紗布分成小塊用,或可拿來挑刺。 
  • 小鑷子:夾取傷口內的小石子等異物、挑刺、拔硬蜱。 
  • 安全別針(數個):避免衣物或背包破洞增大時救急用。
  • 棉棒(一小包):可幫眼睛上藥或清潔小傷口。
  • 乳膠手套(數副):避免自己幫別人處理傷口時感染。
  • 木質壓舌板(數支):可幫傷口上藥。
  • 體溫計:診斷失溫、中暑、發燒等。不建議使用耳溫槍(可能較不準)或玻璃材質(怕在背包內壓壞)。
  • 生理食鹽水(20cc, 4-8罐):沖洗傷口、眼睛。
  • 酒精消毒棉片(數片):消毒醫材、手、以及把血擦掉。
  • OK繃:包覆小型傷口,滲液較多時建議使用人工皮。
  • 防曬乳液、護唇膏、防蚊液。
  • 無菌針頭(18-23 G):挑刺,刺破水泡。
  • 個人需求、常備藥品。
  • 山上使用的醫材不一定都能包在很好的無菌環境裡,要使用前,如果金屬材質的醫材要直接碰觸傷口的話,可以考慮用酒精棉片消毒一下。 火烤消毒雖然容易使用,但不是一個好的消毒方法,且可能破壞醫材鋼質,在有酒精棉片的時候不建議使用。
  • 常用藥物(影片中可提到常用藥物依個人需求選配) 大多數的藥物,除一般複方胃藥、暈車藥、抗過敏藥或止痛藥外,多屬於處方用藥,可洽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與取得。 類固醇(Dexamethasone)、當木斯(Diamox)、抗過敏藥物、止痛藥、暈車藥、胃藥、Epi-Pen。 

----------【 其他建議】---------- 

  1. 稜線長期曝曬路線,如:劍龍稜、鳶嘴山、旗靈縱走...等。夏天極度曝曬,強烈建議假如要前往,飲水要攜帶4000CC以上,已經有多起熱中暑山難事件頻傳。
  2. 部分路線會經過溪水河床,務必事先查詢適合季節!例如栗松溫泉、四稜溫泉..等。不適合的季節就不要前往,雨季時常常溪水暴漲,非常危險。其餘季節前往也建議攜帶救生衣等相關設備。
  3. 進階等級的路線,建議可以準備紙本地圖。
  4. 3000公尺以上的百岳行程,務必要注意身體狀況,或是聽從醫師指示,使用高山症相關藥物。
任何戶外活動皆具有風險性,欲前往者請事先安排,挑選適當的天氣,並且自行攜帶適合的裝備以及自行評估戶外活動風險,不要遺留任何垃圾。

【影片拍攝與後製】肉比頭-Zoebitalk
致力於透過分享旅遊Vlog或是旅遊攻略影片來分享他們的旅途故事外,希望也可以讓大家很輕鬆地學習到每個國家該如何去自助旅行。

健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