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道路合歡越嶺古道-洛韶-鶯橋-瓦黑爾溪-萩板山饅頭山111.4/23-24-兩日花蓮秀林鄉

  • Hande憨弟
  • 4,132 次點閱
  • 12 次拍手
  • 出發日期
    2022/04/23
  • 回程日期
    2022/04/24
  • 相關路線
    合歡越嶺古道、饅頭山 、合歡越嶺古道、萩坂山
  • 相關山岳
    饅頭山 、萩坂山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IMG_2440.HEIC

美麗排版請看此連結https://handelintothewild.blogspot.com/2022/05/111423-24.html

【前言】

從去年每每因下雨流團了一年以上的行程,雖然仍未佳,但慶幸的是雨天只到中午,也藉著藍天還在的情況下,順利的下到了瓦黑爾溪,差點以為要再繼續流團了,感動痛哭流涕。也感嘆早年的自己跟屁蟲著陽明山社去走古白揚橋、魯翁橋時(2018年),只覺得百年遺址美,之後卻未對歷史做深入的功課,直到現在會去了解,才覺得...應該再去拜訪!剛好古白揚駐在所尚未去。現在作此篇的紀錄過程,功課後才有許多疑問找書及諮詢,感謝前輩們的知識歷史分享經驗及朋友們這幾天的協助解答,還有結城-境界O型及西拉歐卡夫尼的紀錄一直被催,我覺得不是淪落回憶,就是又要繼續打擾各位大老們的生活作請教了。歷史路線的紀錄相較山頭路線,很累但從中看書也能更加了解且滿足,如內容有需更正之處請包容、歡迎指教。

IMG_3469.PNG


【萩坂饅頭路線與日治太魯閣戰爭時的開闢道路史】(以淺薄的理解程度後努力編排描述了)

大正六年(1917)三月完工的〔支廳至西拉歐卡夫尼道路〕前半段,便是以【萩坂道路】上【畢祿山東稜線:畢祿山主稜分支的東稜線,為瓦黑爾溪-立霧溪分水嶺。饅頭山為其最末山頭、饅頭山警備道終點】,改善原饅頭山警備道險峻垂直的六百公尺落差地形,將道路坡度分攤於一點六公里的長坡上,最後翻越分水嶺主稜上的【萩坂鞍部啞口/萩坂*接至古白揚後半段路。*峠:穿越山脈或山脊的道路

【饅頭山隘勇線】在萩坂道路修建後,軍事價值仍存在,因此兩條道路併存使用,直至大正九年(1920)八月,總督府通令全台廢止隘勇制度,舊道才正式走入歷史。

【萩坂道路】:修築於大正五年(1916),從鶯橋位置開始算距離,長約一點六公里、爬升六百公尺,原是為了取代原難度過的饅頭山而修築成的,不過因東稜線地質脆弱易崩塌,耗費人力、精力,環境困難又不易維護......

(金尚德,百年立霧溪,2015)

IMG_3471.HEICIMG_3425.JPGIMG_3436.HEIC

因此! 在大正十年(1921)二月開始進行從塔比多(現在的天祥)以西的道路,新建造全段大改造。

以饅頭山為界,不再南下渡河,改沿著立霧溪北岸開闢、逐漸上升海拔,將道路最終設置在1800M〔太魯閣最高蕃社〕之稱的〔卡拉寶社〕,這樣的新道設計,也稱為〔卡拉寶道路〕

〔卡拉寶道路〕於二月二十一日開工,由共39人的作業隊進行西段幹線改道的北移工程,共新建了三座新鐵線橋,而另外兩座分別是〔魯翁橋〕、〔古白揚橋〕。

我們這次的路線重點【鶯橋】:太魯閣峽谷中排名第二長的橋,長度僅次於山月橋。大正十年(1921)三月時,作業隊先將瓦黑爾溪上方的臨時木橋拆除,再架設長達一一三公尺、高三十二公尺的新線鐵橋,從西奇良駐在所/鶯橋北口-橫越瓦黑爾溪至對岸/鶯橋南口,銜接【萩坂道路】,使得原危險的饅頭山警備道完全取而代之。


我們在此路線結束後,對於魯地圖上的駐在所航點等標註、位置有疑問,除了以上描述參考了金尚德老師〔百年立霧溪〕楊南郡老師&徐如林老師〔合歡越嶺道〕,也請教了陳志強醫師Leon蔡大大,最終整理以下:

(詢問陳醫師Leon蔡大大後最終畫的簡略位置圖)IMG_3460.JPG


(Leon大大提供的位置圖及紅線為萩坂道路(鶯橋南口-萩坂啞口越嶺點))IMG_3461.PNGIMG_3462.PNG


(憨霖爸大致畫洛韶之線+主道延伸至古白揚、巴多諾夫)IMG_3470.JPG

「卡拉寶道路的完成,大幅縮短交通距離花費,於大正十年(1921)十月,花蓮港廳發布訓令二十六號,將隘勇線的饅頭山道&支廳至西拉歐卡夫尼道廢道,警備機關往新道發展,是繼〔新城內太魯閣道路〕完工、隘勇線大裁編後,最大規模一次的警備道調整:1.原有的西奇良分遣所遷往萩坂道路的主道上,更名萩坂分遣所。原先設於饅頭山南側歐外社的西麓警戒所,遷往北岸的小河階,更名為西奇良警戒所」(金,2015)

1.鶯橋北口上方為西奇良駐在所,而大部落會下轄臨近幾個小部落(人口過多分移出去的家族),例如西奇良延伸出卡墨黑爾社。但日本駐在所會因改編製時而改名稱,例如荻板那區也曾被稱為西奇良,所以名稱混亂,造就現在的認知及地圖上的勿標錯,又或被取為鶯橋駐在所,就像舊太平的*穆魯洛亞滬駐在所也因地理位置靠近加羅湖,而別稱加羅駐在所。*穆魯洛亞滬駐在所紀錄偷渡分享+歡迎入社團https://reurl.cc/q5r6p0

2.鶯橋南口 --- 萩坂啞口下來的萩坂道路上,有好幾層家屋駁坎為萩坂駐在所(萩土反)(最早楊南郡老師的報告誤以為是西奇良駐在所),但舊部落非常的大,因此真正的部落位置大部分尚未被找到,而我們這次路線沒有走到萩坂駐在所及越嶺點也是可惜。

3.陳醫師於〔四季探古道〕社團以及楊南郡老師&徐如林老師〔合歡越嶺道〕內容資料:過去從鶯橋北口續行合歡越嶺古道可至天祥,但台電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古道因工程道路開闢而遭人為破壞:由白楊步道改成水力發電的鶴壽路。陳醫師有分享從天祥走到鶯橋的行程記錄,照片為下,在此呈現大略:

粉色圈為古道往鶯橋方向有一小上坡,台電採此水平處進行道路施工(鶯橋北口上方為駐在所)IMG_3467.JPGIMG_3466.JPG


(白楊步道口-鶯橋的距離:1.走鶴壽路約2km 2.走中橫約10km)IMG_3463.JPGIMG_3464.JPGIMG_3465.JPG


4.貘の駐在所https://reurl.cc/QLeVMZ:「關於此地名在地圖上的出現,目前所能看到最早是出現陸地測量部在昭和10年、昭和11年(地上寫真測量)所測量的五萬分之一臺灣地形圖《タビド》中,此時萩坂山的基點已埋設完成並標示於地圖上,標高1277.1m。合歡越的路線也清楚地描繪在圖面中,並在シキリヤン駐在所到越嶺鞍部間標註上「萩坂」二字。而由吉田初三郎所繪製,於昭和10年(1935年)出版的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中,也清楚出現了萩坂的地名,是地圖資料的另一證據。從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所查到的數篇文章亦能佐證。至少共找到有8篇文章以萩坂稱之。其中由台北一中登山隊記載於<タロコより奇萊主山北峰‧合歡諸峰を越ゆ>一文,此行程在合歡越尚未完成的昭和4年(1929年)進行,就已有萩坂的地名出現,比地圖資料更早。但在吉田忠男的<合歡山越と太魯閣峽(其九)>以及<山の魅力 重なる登山コ一ス(其の五)>這兩篇文中是以荻坂稱之,又讓人不禁困擾何者正確。若是以台北一中的遊記所撰寫的年代最早來看,這兩篇的荻字不排除是作者誤用,或是印刷排版選字時的謬誤。」

(我一開始也是跟著唸荻ㄉ一ˊ,直到愛山的野女孩告知後才更正萩ㄑ一ㄡ,現在逢人念錯也會糾正告知,例如逍遙、阿福,可是仍一直都改不過來)


【山頭

饅頭山/1118M:畢祿山主稜分支的東稜線為瓦黑爾溪-立霧溪分水嶺,其為之最末山頭及饅頭山警備道終點

萩板山(西奇良山)/1279M/三等三角點No.6374/森林三角點補沖(02)/台電083:旁有護石存


【成員】

憨霖爸、逍遙、豬豬姐、阿福、小欣、阿平&me(Hande)


【交通】

花蓮秀林鄉台8省道157.7k


【水源】

乾溪溝活水、瓦黑爾溪


【營地】

D0 花蓮秀林鄉/戴一夏民宿

D1 瓦黑爾溪前/鶯橋北口下/約690m台電道紮營


【訊號】

河床、沿路普遍皆有


【行走路線】

D1 台8省道157.65k - 舊屋 - 鶯橋北口/台電道營地三岔路 - 瓦黑爾溪 - 營地(再去鶯橋北口)

D2 營地 - 瓦黑爾溪 - 鶯橋南口 - 饅頭山 - 萩板山 - 瓦黑爾溪 - 鶯橋北口 - 西奇良駐在所 - 台8省道157.7k


【數據紀錄】

D1 data record :

Distance : 2.72 km

Climb : 40 m

Drop : 369 m

Time - including rest time : 4 H 18 M

16ea0fc62354a60f5e04c5776903647e.jpg

86ef5dab991a90de1b25eb8122a40d1c.jpg

D2 data record :

Distance : 7.69 km

Climb : 1227 m

Drop : 887 m

Time - including rest time : 10 H 41 M

Peak : 饅頭山、萩坂山

2dbaa7187520cbd962233398f4f9c51a.jpg

e3c9660b1a201f3c6f0ba5e43dc29bd2.jpg

Summary :

Total distance : 10.41km

Total climb : 1267 m

Total drop : 1256 m

Total time - including rest time : 14 H 59 M

Max Ele : 1277 m

Min Ele : 662 m


【時間記錄】

D1

1255正式起登中橫157.7k

1414鶯橋北口/台電道營地三岔路

1430瓦黑爾溪;訊號佳;玩水

1605直切上台電道營地

 

D2

0540營地起登

0544瓦黑爾溪;過溪;0555

0610鶯橋南口;0620

0704饅頭岔路;0709

0738饅頭山;0802

0830饅頭/萩坂鞍部岔

0833 休;展望瀑布;0855

0857 BM19基石;0858

10鞍部吹風/休息;1017

1023類天狗岩;1032

1034奇岩

1039萩坂山;1111

1133下切路;1135

1145遺址;1150

1155下接回合歡越嶺古道主線

1210古道止;下稜

1230瓦黑爾溪/萩坂山登山口/玩水;1256

1303營地;1407離開營地

1410鶯橋北口

1414西奇良駐在所

鑽芒草箭竹

1436切回乾溪溝路徑/休息;1440

1444 760m休息;1504

1511切上崩塌點;接回洛韶古道支線

1520上切地行落差較大的路徑

輪流一個個上

1530休;1535

1546舊屋

1549中橫157.7k


【圖文寫故事】

D1

原計畫D1 下到瓦黑爾溪後便直接去走萩板饅頭山,隔天便耍廢的玩、早下山

實際上的D1...... 一早民宿出發後仍在下雨狀態,於是來來回回的邊開車邊討論是否要換路線爬,例如某公路旁的駐在所耍廢? 又或者改爬大同看千里眼山日出? 甚至開到太魯閣遊客中心買香腸、粽子,最後爭論討論到中午天氣轉佳後,還是照原案了,早上都在車上度過XDD

(就逍遙跟阿福兩人在鬧阿,一個想精實一個想糜爛,還差點拆成兩隊,都年紀不小了還不能好好的配合、吵吵吵膩?! 憨霖爸跟阿福還害我在遊客中心跌倒、左腳背撞到腫起來,都是他們害的,真是冤家,難得小欣初次參加山霖羊還這麼鬧,也感謝阿平師傅支援彈性繃帶使用,大家都是相愛相恨阿 ),應該在民宿睡到中午再出發的


太魯閣牌樓老娘香菇肉粽/中橫 烏鴉香腸本舖上的喵喵

IMG_2231.JPGIMG_2228.HEIC


阿平師傅很聽逍遙的話,讓他跑步到砂卡礑步道那確認入口有沒有開放,他還真的跑過去並說暖身很easy的......有網路不看,是我才不幹膩(這就是身材與體能的區別差異原因...)

IMG_2229.HEIC


阿福這個跟我一樣瘦不回去的笨蛋(我們都有Double chin)

IMG_2223.HEIC


從停車處旁的公路上便可以清楚的看到饅頭山/舊屋

IMG_2220.HEIC


1255正式起登

D1 data record :

Distance : 2.72 km

Climb : 40 m

Drop : 369 m

Time - including rest time : 4 H 18 M

與背後的萩板山合照

DSC_4752_Original.JPG


豬豬姐與小欣的體型、服裝皆相似,分身之術ㄚㄚㄚ...行為也相似XDD

IMG_2235.HEIC


走到舊屋處前就可看到萩板山了(最左的山頭)

IMG_2239.HEIC


945M舊屋-洛韶路1號

IMG_2238.HEICDSC_4758_Original.JPGDSC_4760_Original.JPG


從舊屋945M開始下到848M洛韶支線,有段路徑因下雨而較滑地形落差稍大,有借現場的繩輔助。其中(第三個)岩壁更濕滑

(第一個)

IMG_2241.HEIC

IMG_2242.HEIC

IMG_2244.HEIC

IMG_2245.HEIC


(第二個)

IMG_2246.HEIC

IMG_2247.HEIC

IMG_2248.HEIC

IMG_2249.HEIC

IMG_2251.HEIC


很快的便可看到瓦黑爾溪了

IMG_2252.HEIC


(第三個)這邊腳點要看好,當時小欣不小心滑下來,已在古道上的我們心涼了一下怕沒擋住,還好他止在我們上頭,不然順著坡度落差便騰空掉下去了,抖(嚇到老人跟豬豬了)

IMG_2253.HEIC


滑下來時帶來的土跟石頭

IMG_2254.HEIC


落差處接下古道848M便為洛韶支線,我們要續往地圖上的東側走,但下山後的討論便不知道西側道通往何處了

IMG_2255.HEIC


對岸的饅頭山/行於古道上

IMG_2257.HEIC

IMG_2261.HEIC

IMG_2262.HEIC

IMG_2263.HEIC

IMG_2264.HEIC

IMG_2265.HEIC

IMG_2266.HEIC

IMG_2267.HEIC

IMG_2268.HEIC

IMG_2269.HEIC

IMG_2100_Original.HEIC

DSC_4807_Original.JPG


到了崩塌處下切

DSC_4822_Original.JPG

IMG_2270.HEIC

IMG_2271.HEIC


本丸表示: 台灣紫珠(杜虹花)

IMG_2272.HEIC


下切後續走至乾溪溝

IMG_2274.HEIC


饅頭山看起來這麼的近

IMG_2275.HEIC

IMG_2276.HEIC


乾溪溝往瓦黑爾溪的路徑照(活水),後面會經過往臺電道/紮營點/鶯橋方向的三岔路,但我們續直下溝,往河床前進

IMG_2279.HEIC

IMG_2280.HEIC

IMG_2281.HEIC


阿福臉

IMG_2284.HEIC


IMG_2285.HEIC

IMG_2286.HEIC

IMG_2287.HEIC

IMG_2289.HEIC


看到前方上頭的鶯橋了! 離瓦黑爾溪越來越近

IMG_2290.HEIC

IMG_2291.HEIC

IMG_2292.HEIC

IMG_2293.HEIC

IMG_2294.HEIC


1430瓦黑爾溪650M/訊號佳/玩水/看瀑布

萩坂饅頭-瓦黑爾溪是個很棒的地方! 抬頭便可以看到百年鶯橋在上頭,又離公路近,下切約耗3小左右,又可行徑在歷史古道、觀賞遺址吊橋,還愜意得走兩顆山頭,很適合糜爛阿,但就是個很吃天氣的區域,不然怎麼會流團了一年呢QQ,好在從原本的烏雲密布轉成藍天白雲,百年鶯橋看起來更加美麗 說不定和雨神稱呼有關


我們先下來溪邊戲水一陣子,玩完後上切到營地,輕裝取乾溪溝的活水,再去看上方的鶯橋北口

*溪水量最高到膝蓋左右,建議過溪脫鞋

IMG_2295.HEIC

IMG_2296.HEIC

IMG_2297.HEIC

IMG_2298.HEIC

IMG_2303.HEIC

IMG_2299.HEIC

IMG_2300.HEIC

IMG_2302.HEIC

IMG_2305.HEIC


下到溪邊後,過溪至對面的岸上,也正是明日要前往的鶯橋南口/饅頭山的稜線方向

IMG_2120_Original.HEIC

DSC_4847_Original.JPG

DSC_4852_Original.JPG


與美麗的鶯橋合照

IMG_2329.HEIC

IMG_2130_Original.HEIC


因為我左腳些微腫起來,下到溪邊便開始泡腳冰敷休息,順便幫我的壁璽跟粉晶簡單淨化個幾分鐘

IMG_2306.HEIC

IMG_2307.HEIC

IMG_2308.HEIC

IMG_2316.HEIC

IMG_2364.HEIC

憨霖爸的夢想是當健美先生

IMG_2336.HEIC

IMG_2338.HEIC

IMG_2337.HEIC


石頭大戰攻擊

IMG_2344.HEIC

IMG_2345.HEIC

IMG_2346.HEIC

IMG_2347.HEIC


繼我和憨霖爸從2019年在溪旁吃麵包的每年傳統照後,開始有新主題! 

【想吃什麼便當? 控肉飯、排骨飯,還是雞胸肉餐?】

2022/4/23萩版饅頭

2021/228 西拉歐卡拳背焦土O型

就差豬豬姐了,要找出不同的風格主題來才行

IMG_2357.JPG


大家除了忙著跳水玩水外,也往萩板山方向走,回來後表示有遠觀看到瀑布,但地形需要帶溯溪裝備過去才安全,下次再溯溪上去看瀑布。而下萩板山走古道主線回溪邊路上,有看到他們所說的瀑布,很是壯觀! 繼續讀下去便知道了XD

IMG_2358.HEIC

IMG_2322.HEIC

IMG_2323.HEIC


1605直切上台電道營地

玩了快兩小,我們懶懶走乾溪溝回三岔,便直切上去。也看到了可能便是陳志強醫師提醒的北口那的蜂窩,很大顆,所以行進時我們也小心翼翼,不過周遭無蜂的蹤影,因此蜂窩內是否還有生物存在未知,雖然北口週遭我們也有觀察,但或者陳醫師指的是別顆也不一定(要現場看才明白很大顆,照片好難呈現,連蜂窩在哪我都差點也沒看到了)

IMG_2365.HEIC

IMG_2366.HEIC

IMG_2367.HEIC

IMG_2368.HEIC


上到台電車道後紮營,因時間尚早,便順著車道上切約55m到鶯橋北口

IMG_2481.HEIC

IMG_2464.HEIC


鶯橋/北口

【鶯橋】:太魯閣峽谷中排名第二長的橋,長度僅次於山月橋。大正十年(1921)三月時,作業隊先將瓦黑爾溪上方的臨時木橋拆除,再架設長達一一三公尺、高三十二公尺的新線鐵橋,從西奇良駐在所/鶯橋北口-橫越瓦黑爾溪至對岸/鶯橋南口,銜接【萩坂道路】,使得原危險的饅頭山警備道完全取而代之,將饅頭山隘勇線廢道後入歷史。

IMG_2373.HEIC

IMG_2375.HEIC

IMG_2377.HEIC

IMG_2372.HEIC


礦務課基石No.922號

IMG_2921.JPG

4444444.jpg


IMG_2386.HEIC

IMG_2431.HEIC

IMG_2185_Original.HEIC

IMG_2383.HEIC

IMG_2409.HEIC

IMG_2427.HEIC

IMG_2437.HEIC


請看看右邊、垂死掙扎、努力抵抗惡勢力失敗的豬連拍

IMG_2438.HEIC

IMG_2440.HEIC

IMG_2442.HEIC

IMG_2441.HEIC


兩人自拍時突然北口底下冒出阿福及阿平師傅頭顱連拍

IMG_2452.HEIC

IMG_2453.HEIC

IMG_2455.HEIC

IMG_2456.HEIC


欠踢下去的阿福

IMG_2922.JPG

IMG_2923.JPG

IMG_2924.JPG


離開北口,下切回到營地休息

IMG_2462.HEIC


陳醫師於〔四季探古道〕社團以及楊南郡老師&徐如林老師〔合歡越嶺道〕內容資料:過去從鶯橋北口續行合歡越嶺古道可至天祥,但台電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古道因工程道路開闢而遭人為破壞:由白楊步道開始改成水力發電的鶴壽路。陳醫師有分享從天祥走到鶯橋的完整記錄,照片為下,在此只呈現大略:IMG_3467.JPGIMG_3466.JPG


左腳背仍腫腫的,服用消炎及肌肉鬆弛藥並泡溪水過後,已經消腫許多無大礙了,原本還擔心會影響下個的行程呢雖然最後也因為天氣而流團了,結果又轉好了

IMG_2463.HEIC


準備開心的前兆嘻嘻

DSC_4983_Original.JPG

DSC_4986_Original.JPG


D1 data record :

Distance : 2.72 km

Climb : 40 m

Drop : 369 m

Time - including rest time : 4 H 18 M

-------------------------華麗分隔線

D2 data record :

Distance : 7.69 km

Climb : 1227 m

Drop : 887 m

Time - including rest time : 10 H 41 M

Peak : 饅頭山、萩坂山

0540營地起登

0544瓦黑爾溪;過溪;0555

DSC_5049_Original.JPG


一樣脫鞋過溪至對岸的饅頭山稜線起登

IMG_2482.HEIC

IMG_2483.HEIC


早安鶯橋

IMG_2484.HEIC

IMG_2485.HEIC


先上稜並回望河床

IMG_2487.HEIC

IMG_2488.HEIC

IMG_2489.HEIC

IMG_2490.HEIC


0610鶯橋南口;0620

【萩坂道路】:修築於大正五年(1916),從鶯橋位置開始算距離,長約一點六公里、爬升六百公尺

DSC_5061_Original.JPG

DSC_5062_Original.JPG

DSC_5065_Original.JPG

DSC_5071_Original.JPG


絡石藤攀附在橋墩上,大自然形成的點綴

IMG_2491.HEIC

IMG_2492.HEIC

IMG_2493.HEIC

IMG_2505.HEIC


離開南口後切上稜線,往饅頭山前鞍部出發

DSC_5085_Original.JPG


饅頭山北方的中橫公路

IMG_2517.HEIC



DSC_5089_Original.JPG


奇萊北峰/ 屏風山

IMG_3385.JPG

IMG_2519.HEIC


0704饅頭鞍部;0709


離開饅頭山鞍部後回看萩板前山頭

IMG_2520.HEIC

IMG_2521.HEIC


行經一處岩壁,繞後切上稜

IMG_2522.HEIC

DSC_5115_Original.JPG

DSC_5114_Original.JPG


到了饅頭山最高處稜線

IMG_2524.HEIC

IMG_2525.HEIC


0738饅頭山;0802

DSC_5143_Original.JPG

DSC_5145_Original.JPG


比我輕的逍遙須要吃胖點(咦應該是我少吃點?!)

IMG_2548.HEIC

IMG_2927.JPG

IMG_2925.JPG


【拍照時的PK】左邊是憨霖爸vs憨弟;右邊是阿福vs豬諸姐

IMG_2554.HEIC

IMG_2555.HEIC

IMG_2559.HEIC

IMG_2560.HEIC


憨弟勝;豬豬姐敗

IMG_2561.HEIC

IMG_2566.HEIC


IMG_2570.HEIC

IMG_2571.HEIC


再看一次奇萊北/屏風山的展望

IMG_2572.HEIC


回到岩壁處

IMG_2573.HEIC


鞍部饅頭山上來,有棵九芎分出9岔,九尾妖芎

IMG_2574.HEIC


0830饅頭/萩板鞍部岔


0833 休;展望白揚瀑布;0855

IMG_2575.HEIC


基石越嶺點BM19

IMG_2585.HEIC


繼續上稜緩上

IMG_2586.HEIC

DSC_5202_Original.JPG

IMG_2590.HEICIMG_2587.HEIC

IMG_2591.HEIC

IMG_2592.HEIC


稜線路上的杜鵑

IMG_2595.HEIC

IMG_2596.HEIC

IMG_2605.HEIC


展望

IMG_3402.JPG

IMG_2638.HEIC


看得更清楚白揚瀑布了

DSC_5246_Original.JPG

DSC_5247_Original.JPGIMG_2639.HEIC


展望中橫

IMG_2640.HEIC

IMG_2641.HEIC


0949萩板山後回程要下切的稜線,稜線最後會接上合歡越嶺古道主道


展望奇萊東稜

IMG_3388.JPG

IMG_2644.HEIC


1023類天狗岩;1032

很薄片的岩體,拍照時皆是旁人為上頭的人擔心。與真正的天狗岩意義不同,但每個山域都會有個相似的岩峰佇立在那,所看到的景色跟環境也大不一樣,有時被樹林環繞;有時寬闊於天空,別有雅致

IMG_2645.HEIC

IMG_2650.HEIC

IMG_2660.HEIC

IMG_2674.HEICIMG_2678.HEIC

IMG_2680.HEIC


1039萩板山/西奇良山;1111

三等三角點No.6374、森林三角點補沖(02)、台電083,旁有護石存

IMG_2696.HEIC

IMG_2699.HEIC


可憐的豬豬姐一直被欺負,在此爭個好隊友! 一起加入獵豬行列! 

DSC_5325_Original.JPG

IMG_2754.HEIC

離開萩板山,回到要下切的稜線,稜線最後會接上合歡越嶺古道主線


類天狗岩正面照

IMG_2763.HEIC


1133下切稜線路;1135

IMG_2764.HEIC

IMG_2765.HEIC


1155接回古道主線

(詢問陳醫師Leon蔡大大後最終畫的簡略位置圖)

IMG_3460.JPG


(Leon大大提供的位置圖萩坂道路(鶯橋南口-萩坂啞口越嶺點))

IMG_3462.PNG


行走於主道上,這次沒機會續往萩坂駐在所及越嶺點,聽Leon蔡大說值得一去,這麼一來,下次來便應該是走鶴壽路-鶯橋-萩坂道路-越嶺點了吧!

IMG_2770.HEIC

IMG_2772.HEIC

DSC_5350_Original.JPG

IMG_2771.HEIC


1210古道止;下稜

主線古道到此崩塌,下稜線回瓦黑爾溪

IMG_2776.HEIC

IMG_2777.HEIC

IMG_2778.HEIC

IMG_2781.HEIC


下圖便是D1 大家說有溯溪裝備較安全過去的瀑布,獨立一潭

IMG_2782.HEIC

IMG_2783.HEIC


續下稜,從古道止-河床約需下160M,後段有前人們所駕的繩做輔助

IMG_2780.HEIC

IMG_2785.HEIC

IMG_2786.HEIC

IMG_2787.HEIC

IMG_2788.HEIC


快到河床了

IMG_2789.HEIC

IMG_2790.HEIC


我們是從這顆大石頭旁出來的,在大石頭左側有別人綁的布條

IMG_2791.HEIC

IMG_2792.HEIC

IMG_2795.HEIC


1230瓦黑爾溪/萩坂山登山口/玩水;1256

饅頭&萩版的稜線口很近,看下圖遠方那便是剛過對岸時可看到的,別人架起來的疊石橋

IMG_2793.HEIC

IMG_2794.HEIC

IMG_2796.HEIC


〔以下為歡樂戲水照〕

IMG_2816.HEIC

IMG_2284_Original.HEIC

IMG_2285_Original.HEIC

IMG_2798.HEIC

IMG_2802.HEIC

IMG_2805.HEIC

IMG_2812.HEIC


過溪後準備回營地,大家都餓壞了

DSC_5379_Original.JPG


1303台電道營地;1407離開營地

IMG_2817.HEIC

IMG_2815.HEIC

IMG_2818.HEIC


再見營地,再見鶯橋

DSC_5391_Original.JPG

IMG_2819.HEIC


拔營後,順著台電道-古道到鶯橋北口

IMG_2827.HEIC

IMG_2824.HEIC

IMG_2821.HEIC

IMG_2825.HEIC

IMG_2826.HEIC

1414西奇良駐在所

鶯橋北口上方為西奇良駐在所,而大部落會下轄臨近幾個小部落(人口過多分移出去的家族),例如西奇良延伸出卡墨黑爾社。但日本駐在所會因改編製時而改名稱,例如荻板那區也曾被稱為西奇良,所以名稱混亂,造就現在的認知及地圖上的勿標錯,又或被取為鶯橋駐在所,就像舊太平的*穆魯洛亞滬駐在所也因地理位置靠近加羅湖,而別稱加羅駐在所。*繼續偷渡穆魯洛亞滬駐在所紀錄+歡迎入社團https://reurl.cc/q5r6p0

IMG_2828.HEIC

IMG_2829.HEIC

IMG_2830.HEIC


遺址皆被芒草等植堆覆蓋住了

IMG_2833.HEIC


我們想試著從駐在所後切回乾溪溝...超密的XDD,還是看完駐在所後再走回程乾溪溝路實在,看看憨霖爸的樣子就知道啦,原本還在溪邊洗得乾乾淨淨,從植堆出來又一身土了,憨霖爸表示「可憐哪」

IMG_2831.HEIC

IMG_2834.HEIC

DSC_5418_Original.JPG


1436切回乾溪溝路徑/休息;1440

IMG_2835.HEIC

IMG_2836.HEIC


1511切上崩塌點;接回洛韶古道支線

IMG_2838.HEIC

IMG_2839.HEIC

IMG_2840.HEIC


回望饅頭山/回拍饅頭山+萩坂山

IMG_2841.HEIC

IMG_2842.HEIC


1520上切地行落差較大的路徑

輪流一個個上

IMG_2843.HEIC

IMG_2844.HEIC

IMG_2845.HEIC


1549中橫157.7k

IMG_2846.HEIC

IMG_2847.HEIC

IMG_2850.HEIC


uccTHEM穿什麼短袖嘛,都是刮痕很痛的

DSC_5439_Original.JPG


坐車時看到的美麗景色,富田山/南神山

IMG_2852.HEIC

IMG_2854.HEIC

IMG_2855.HEIC


回家

IMG_2858.HEIC


【參考來源】

金尚德-百年立霧溪

徐如林、楊南郡-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

這是雨林老爬的部落https://reurl.cc/0p9G7K

陳志強醫師

Leon蔡大大


【好玩寫寫】

D1晚餐,照舊規定,一人準備一道菜

Me/蔥爆雞丁、逍遙/香腸+湯、阿平/煎炒櫛瓜、豬姐/毛豆蝦仁、小欣/苦瓜鹹蛋+滷豆干、憨霖爸/白飯、阿福/ㄈㄟˋ只準備啤酒

IMG_2477.HEIC

IMG_2478.HEIC

IMG_2467.HEIC

IMG_2468.HEIC

IMG_2469.HEIC

IMG_2470.HEIC

IMG_2471.HEIC

IMG_2472.HEIC

IMG_2473.HEIC

IMG_2465.HEIC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