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摩山連走拾丸山

  • 曾仁傑
  • 5,568 次點閱
  • 11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志摩山連走拾丸山

前言:

雪山西稜走過幾次,但是還沒有走過中雪、志摩一直到湖畔山的稜線,最近拾丸山單攻的人也漸漸多了,由捨丸山緃走到志摩的人也隨之增多,有人認為走稜線路不見得比林道慢,且稜線路又可以多爬好幾座山,應該很划得來,而且這次走稜線也可以順道上知馬漢北峰,再花一天時間看是否能開通知馬漢主峰的路線,以後緃走的人就有很多選擇了。

時間:

2020.09.29----10.04

參加人員:仁傑、淑梅、村長

預定行程:

D0 台北---230林道

D1 230林道---12K林道----拾丸東鞍----拾丸山-----小胖池---志摩西峰南鞍---志摩西峰

D2志摩西峰---志摩山---知馬漢北峰---知馬漢山---湖畔山

D3湖畔山---大雪山---奇峻山

D4峻山---斧碗西峰---斧碗山---奇峻山

D5奇峻山---大雪山---湖畔山---志摩山---中雪山---26K林道

D6 26K林道---小雪山莊

實際行程:

D0 台北---230林道

D1 230林道---12K林道

D2 12K林道---26K林道---中雪前鞍

D3中雪前鞍---中雪山---志摩山---湖畔山---志摩山

D4志摩山---知馬漢北峰---湖畔山---志摩山

D5志摩山---志摩西峰---志摩西峰南鞍水池---2930峰---拾丸東鞍---拾丸山---3010瞭望台---小雪山林道

D6小雪山林道---小雪山莊

行程紀錄

D1 天氣陰

早上0630 35K收費站開門,開車至50K遊客中心停車,正好碰到中雪山失踨登山客家屬繼續他們的搜救工作,希望有個圓滿的結局。行至9K,碰上賴兄也加入了搜救工作,祝他們好運。過了9K崩壁後雜草開始多了起來,至12K溪流後先吃個午餐再上。原本計畫要循溪流上拾丸東鞍,才走50公尺有人喊說右邊支稜隱約有路可以直上拾丸,不疑有他,就順著路徑往上爬升,沿路有看到早期伐木的鋼索及少許的黑色碎塑膠袋,再往上走有幾處松林樹下箭竹稀疏,似乎可以再往上開,但上至稜線後箭竹越來越密,奮戰多時,發現以此速度天黑之前無法到達拾丸,遂立即決定撤退,回至12K溪流處紮營。非規劃路線變數很大,而且無法掌控,想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通常都會鍛羽而歸。

D2 天氣陰

昨天本來要在小胖池紮營但因為踏察直攻路線而躭誤,今天可能趕點路了,昨天晚上也下了不少雨,溪床的路不但溼滑,而且也不清礎路況,為確保後續路況順利,先放棄斧碗山,下次連同西勢東陽一起完成,這次就改由26K林道上中雪,再繞志摩拾丸稜線下小雪,才不致浪費這次假期。今天白天天氣雖然陰天,但溼氣仍是非常重,沿路箭竹茅草路段仍是很多,雨衣都已溼透,還好溫度並沒有很低,想必是颱風環流造成的影響。到了23K碰到另一5人搜救隊,他們已進行第三天搜巡,仍是毫無斬獲,真是辛苦。

到中雪山登山已是10點左右,先吃個中餐再上,稜線上沒有水,每個人背水3公升渡過這一晚,其他則要到湖畔山水池補水才能渡過後面幾天。中雪山的路況相當明顯易走,上攀不久也碰到2人一組的搜救隊剛從上面下山,據他們表示,可能的叉路都已搜過,仍是找不到有關的線索,相詢別過後,天氣慢慢下起小雨,溼掉的裝備更形實重,心情也隨著天氣沈重,隊員中有人喊要撤退,此時已接近中雪肩部,不能中途放棄,馬上沿路找塊營地緊急紮營,待休息一晚後再做決定。我們也很幸運,再往前行5分鐘就找到一塊夠平的營地,之後就沒有夠平夠大的營地了,就算是在中雪基點旁也不比這一塊漂亮。入夜之後,雨滴聲消失,夜空中星斗爭輝,正逄八月十五中秋,斗大的月亮高掛於西側,皎潔明亮,難得有這個機會在山上賞月,可以預期的是天氣型態已經在轉變,期待明天迎接陽光普照的日子,讓行程更順利。

D3 多雲轉晴

天剛啟明復旦,背著濕漉漉的裝備往上攀登,這個不可多得營地日後應該也可成為登山客的中途休息站。從這個營地距離基點也不超過200公尺應該半個鐘頭可以到基點,但是沿途還要經過幾段裸岩,跨過大倒木,穿越密箭竹才到基點,此時天已大亮,但陽光並沒有完全顯現,雲朶還是不斷的在天空飄舞,箭竹含水量仍是很高,基點往志摩山的路徑看起來很密,後經察看後,路徑兩旁雖然箭竹很密,但下面路跡明顯,走的人應該不少。雖然昨天晚上雨就慢慢停了,但鞍部及背陽處的箭竹仍是很溼,雨衣一路穿到志摩,登頂前經過一段巨石溪溝路上至志摩時眼前第一個出現的是寬大平坦的地勢,而且還看到3個營地,太好了,正好符合我們改變計畫後的行程預定營地,完全得來全不費功夫,往前可以一探知馬漢北峰的叉路口,以及順便到湖畔山取水,知馬漢行程結束後,從志摩經拾丸回小雪山林道,這樣營地及水的問題可以一併解決,重覆的路也不致太多。早上10點到達志摩,先把營地整理一下,帳棚先搭起來晾乾,吃過中餐後開始進行我們的探勘理路。由志摩下至東南鞍再接上腰線勘察道,大部份路跡還算明顯,不過還是有幾段箭竹茂密地方需要稍微整理,沿勘察道行至快接上湖畔山西鞍之前看到柯藝路條往上綁,判斷此為知馬漢北峰登山口,路牌標記後繼續往湖畔山前進,湖畔西鞍往上不到3 分鐘就在旁邊的短草坡發現一池清澈的池水,這裏平常應該沒有水,是因為這幾天來的陰雨滙聚而成,再繼續上至湖畔山頂叉發現一池更大的池水,只是池水呈褐色,從湖畔山往東北鞍看,可見到一大池的可汗池映入眼中,應該也是這幾天的雨累積成,一般枯水期時無法在這理取水。今天探勘到此為止,在湖畔山下取個2 天的水回志摩,為明天的知漢做準備。

D4 天氣晴

今天天氣比昨天更好,箭竹上完全沒有水氣,帳棚上也完全是乾的,顯示天氣非常的乾燥,正好是探勘知馬漢的好天氣,昨天已把上知馬漢的路口確認,今天毫無懸念沿著綁好的路條前行大約1小時到達登山口,剛開始上登的幾分鐘路況還好,但沒多久路跡消失,也看不到路條,後來再往前鑽進去找尋,還好可以找到路條可以跟,這一帶的路況到處都是密箭竹,沒有跟對路很難自己一個開路過去,何況後面還有主峰需要苦戰,於是邊找邊砍路,花了一點時間,就在接近主稜之際,路況稍微好轉,出了密林來到透空處,看到香青及箭竹,勢必要越過這片箭竹到對面密林去才能能到達北峰,稜線上箭竹較短有密林無法鑽過去,要從腰線繞過,一走下腰線,箭竹也都跟人一樣高,也不輕鬆,一旦進了密林後,路況也越趨轉好,很快就看到柯藝的登頂木牌。

地圖上主峰的稜線並不在北峰上,北峰南面是一片幾近垂直的山壁,沿著北峰東鞍退回至鞍部,隠約可以看出知馬漢主峰的稜線,前面透空處的箭竹草坡都跟人一樣高,反而進入樹林後箭竹比較少,但也只是這一小塊區域而已,再過去箭竹都跟姆指一樣粗,雖然還可以找的路條,但是前人開的路早已占滿箭竹,盤根錯結的箭竹,想游過去都無能為力,密到不行。我們的速度也越來越慢,看看時間苦戰了2個鐘頭才前進300公尺,眼看下面的路只是更密的箭竹,甚至連獸徑都看不到,這種路要開通也真的很難,真佩服前人開路的精神,於是宣佈放棄,打道回府,再從200林道上去也許比較容易。於是退回登山口,順便回去昨天取水的地方多帶一些水回來,回到志摩也已經下午4點,越近黃昏,陽光變的多彩絢爛,太陽下山後,又大又圓的月亮再度現蹤,為這美好夜晚增添色彩。

D5 天氣晴

由於行程有變,今天就要提早一天打道回府,從志摩至拾丸回到小雪山林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所今天很早就出發。從志摩到西峰雖然箭竹很密,但路徑還算清礎,上至志摩西峰叉路,稜線轉向正南,往西北方向可以上登志摩西峰,志摩西峰並無明顯地標,一直上登至最後至高點就算是登頂完成了。回至叉路順南稜前行,路況算不錯,直下至鞍部時箭竹變密,往下看鞍部似乎有一塊平坦沒有箭竹的地方,這塊平坦地長滿綠色地衣,大雨來時肯定積水,姑且稱此為綠精靈池(或是小曼池)。綠精靈池四週長滿密密的箭竹,找不到前人的路條及路徑,後來決定左切上稜,越過2930山頭下至拾丸東鞍,我們等於是走稜線路,但前人在綠精靈池前50公尺就已切下溪溝,走溪溝路至小胖池營地,也許我們錯過了那個叉路轉折點。但稜線路只要過了鞍部密箭竹後路況就會好一點,上至2930山頭鐵杉林林立,山頭還有一塊松針舖地的平坦地方可以午餐,植被有點像萬東山稜線。午餐後下至東鞍,箭竹也越來越密,密的地方無法游過去,要想辦法找疏的地方過,亦步亦趨好不容易下至大鞍部,大鞍部為一大片箭竹草坡,但箭竹都跟人一樣高,右邊可以看出平緩的乾溪溝可以下至230林道12K,但是高密的箭竹要行走也不簡單。過了鞍部開始往上切,左邊箭竹很密,往右邊較疏的地方切,高處的地方較空曠,終於看到舊路條,原來路徑是從乾溪溝切上來的,也確認乾溪溝路是傳統腰繞路線。上登的路況因為路況較好,也有路條可以參照,順利到達拾丸。拾丸腹地很小,南面山勢很陡,如果從200林道上登,很懷疑怎麼選路徑,而且箭竹很密,要開路也有一定難度。拾丸近期很熱門,路條不少,路徑也清析很多,但是到小雪山林道路程還蠻長的,而且起起落落的山頭也很多的,最後還要沿稜線一直爬上3010瞭望台,下午的路感覺很辛苦。瞭望台之後展望一級棒,太陽西下,東邊的小劍稜線以及白姑山塊在晚霞雲海上一覽無遺!走到小雪山林道已是下午05:30,35K收費站下午0500就關門了,還好我們還有空出1天時間,今天就在離登山口最近的林道轉彎處紮營,預估轉彎處或許有水,果不其然,走在前面的村長耳尖聽到水聲,於是取水後往前空曠處紮營,度過林道上美好的中秋夜。

D6 天氣晴

小雪山林道上的清晨,清涼的空氣,寧靜的鐵杉林,綻藍的天空下白姑大山連峰矗立在薄紗雲霧上,也難得有這種機緣在這林道上過一夜,幾天來的苦戰可以在今天全然緩解,未知的結果經常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後記:

1. 拾丸、志摩、湖畔山這條稜線起起落落,重裝行走不輕鬆,尤其許多路段箭竹茂密,甚至需要找路、砍路,要成為大眾化路徑應該很難。

2. 拾丸經志摩接上雪山西稜傳統路,中間有水的地方在湖畔山前有一處不穏定水池、湖畔山頂旁有一處可以算穏定水源、可汗池有些時候也會缺水,除此之外無水源可取。

3. 營地方面有小胖池營地、志摩營地、可汗池營地等,其他像志摩西峰下綠精靈池前應該也有平坦的空地可以整理成營地,但營地需要配合可以取水的水源,而且也與路線的安排有關,須有縝密的規劃。

4. 走雪山西稜目前仍以230林道為優先選項,不建議走拾丸、志摩稜線。

5. 此次行程有些地方參酌 健行筆記 陳宥伶 的 志摩山、知馬漢北峰資料,還有路徑上科藝的路條指引,在此一併感謝!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