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背著重裝走在百岳步道上,也許是雪山主峰、也許是中橫四辣,距離今晚的宿營地仍有 4 小時路程。剎那間,雷聲作響,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雨眾人趕緊穿上雨衣、雨褲,繼續往宿營地前進。然而,在行進時,就算背包加上了背包套,雨水仍會由肩膀、背板等地方持續滲入包內。
▲ 我們淒風苦雨地走在日環食霧雨中。
好不容易到了山屋,脫下濕漉漉的衣服,坐下來準備換上備用衣物,這才發現背包內已經積水啦!
面對背包內濕的一塌糊塗的裝備,我們可能面臨以下幾種狀況:
- 沒有乾的備用衣服可替換,有失溫的風險。
- 爐具受潮,無法點火煮食。
- 羽絨睡袋泡水,無法提供保暖。
以上這幾種狀況發生,就有可能造成山難!
所以,登山必備一個防水袋,相信是資深山友們的共識。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用塑膠袋就好呢?
塑膠袋有三個缺點,一是不環保,二來易破,三是封口處無法完全密封,也就會造成防水破口。因此一些重要的裝備如睡袋、備用衣物要用防水袋,其他比較次要的如糧食等可用塑膠袋打包。
如何使用防水袋
那麼,對於新手來說,防水袋該如何挑選與使用呢?
一般市面上的防水袋,升數容量百百種,可以依據自己裝備的體積與行程的天數去做調配。
防水袋的基本操作方式都一樣,那就是
- 放入要防水的物品。
- 擠出袋內多餘空氣。
- 將封口壓密折四折扣緊。
- 裝入背包內或外掛。
▲ 防水袋操作步驟。
防水袋特色
以我本次體驗的 Sea to Summit 防水收納袋為例,分別為 1 升、8 升、13 升與 35 升。
▲ 四種升數一次滿足。
1 升的防水袋最小,我通常拿來放行動電源、手機線材、頭燈電池與相機電池。由於這類小物件通常會置放於登山包內頂部,不容易磨損表面,因此袋身材質採用 15D 的輕量尼龍,袋身為半透明可稍微辨識內容物,重量僅 13 公克,有效減輕背包總重。
▲ 15D 超輕量防水收納袋 (1L)
8 升的防水袋比較特別,除了這個升數是最常使用到之外,此款還特別設計了透明觀景窗,可以讓你打包時一目了然,再也不怕找不到裝備啦!袋身內部也塗上了白色塗料,若頭燈或光源照射,反光效果較好,找東西時可視性高。
由於透明觀景窗的設計,讓我在打包時喜歡將各式衣物往內塞,滿足我排列整齊美觀的成就感;或是放入公用裝備,讓朋友們方便尋找。而且袋體採用 70D 的尼龍,表面更加耐磨,可以較放心的手提或是外掛,袋體重量為 62 公克。
▲ 70D 視窗式輕量防水收納袋 (8L)
至於 13 升的防水袋,也是一般人較常使用的升數,可以放保暖外套、備用衣物,甚至可以塞得下睡袋呢!
此升數較常放置於登山包內底部,因此袋體採用較高的 30D 尼龍,避免被擠壓過度而破損,袋身也為半透明可稍微辨識內容物,袋體重量為 40 公克。
▲ 30D 輕量防水收納袋 (13L)
最後是巨大的 35 升防水袋,這麼大升數的防水袋,基本上可以做為登山包內最外層的防水,來取代過去山友們常用的香菇套袋,袋體重量為 115 公克。
▲ 70D 輕量防水收納袋 (35L)
Sea to Summit 防水收納袋有於接縫處使用防水壓條來增加防水性,且扣環設計為可拆式,即使扣環損壞也可以替換,對地球更環保。
▲ 防水壓條。
▲ 可拆式扣環。
搭配建議
那麼,以上這四種防水袋該如何抉擇搭配呢?
短行程如一、二日健行,我通常使用 1L 與 8L 的防水袋,可以裝行動電源、相機電池與保暖衣物。
▲ 短天數行程裝備。
三日以上重裝行程則會四種升數皆攜帶,1L 會放置背包頂袋,將 8L 與 13L 分別打包好後,放在登山包裡的 35L 防水袋上方,做到所有裝備都確保防水。
▲ 長天數重裝行程裝備。
短天數行程實測
淡蘭古道中路—崩山坑、北勢溪古道
吳雲天先生曾說:「不下雨就不淡蘭了」
因此去走一趟淡蘭古道帶個防水袋,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雖然這次行程並無下雨,沒有測試防水袋的防水程度,但 8L 防水袋的觀景窗設計,讓我打包時非常輕鬆便利。
▲ 擁有觀景窗的 8L 防水收納袋。
想看我們淡蘭古道中路更詳細的行程介紹可以點選以下幾篇文章:
筆架山連峰、炮子崙瀑布
前一週走完淡蘭古道中路後,對於防水袋的測試意猶未盡,因此我又安排了一趟既有山、又有水的行程:筆架山與炮子崙瀑布。
筆架山連峰我們由石碇登山口起登,上上下下翻了幾座山頭,經過綠豆湯鞍部後取阿柔洋方向下山至炮子崙。
在炮子崙有座瀑布,在地人常常健行去沖涼按摩,為了測試防水袋的防水性,只是把防水袋泡在水裡實在太無趣了,因此我決定帶著防水性最強的 70D 防水袋一起去瀑布下沖涼!
▲ 約 5 層樓高的炮子崙瀑布。
▲ 基本測試:浸泡在水裡。
▲ 極限測試:犧牲自我去瀑布下忍受高壓水柱。
▲ 在瀑布下沖了數分鐘,打開防水袋的確都沒有濕呢!
(打開防水袋不小心把頭髮的水珠滴進去了)
(但還是建議大家不要這樣虐待自己裝備啦)
經歷了瀑布的洗禮,基本上不會有雨勢比瀑布更大的了,簡而言之,不會漏。
但與帳篷一樣,使用多年後縫線與防水壓條的防水能力可能還是會退化。建議於每次使用後用清水沖洗一下,避免肉眼看不到的砂石或鹽分磨損縫線與防水壓條。
長天數重裝行程實測
本次我安排兩趟皆為三天兩夜的重裝百岳行程,途中皆遇上數次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正好深刻體會到模組化打包防水與將保暖衣物放置於防水袋的重要性。
八通關古道上玉山
▲ 八通關古道上,一開始的好天氣。
▲ 由八通關古道前往玉山主峰。
▲ 八通關草原上逐漸飄起了霧雨,幸好走到荖濃溪營地包內防水袋依然乾燥。
▲ 從玉山主峰下山的路上,陣陣大雨使大家的神情有些疲累。
(內心想著:到山下就可以換上防水袋裡的乾衣服了!)
戒茂斯上嘉明湖
▲ 戒茂斯上嘉明湖的路上,免不了把防水袋丟入新武呂溪測試一下。
▲ 躺在足球場營地,正睡著午覺就飄起毛毛雨,使眾人趕緊把裝備收入包內。
(裝備個別打包防水很重要)
▲ 於獵寮營地過夜後,將裝備分類打包裝進防水袋,找裝備更方便。
▲ 好不容易到了嘉明湖準備觀測日環食,怎麼也想不到待會將淋雨兩小時。
▲ 背包淋了兩小時的雨,包內皆滲水,但防水袋內部依然乾燥。
▲ 於嘉明湖畔的狂風霧雨讓我全身濕透,內心想著幸好有做好包內防水。
(霧雨一陣陣的來,由於營地就在附近因此就沒上背包防水套了)
結語
相信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後,應該都理解防水袋的重要性,建議不管是新手老手都建議攜帶防水袋,以避免氣候不佳造成裝備淋濕。就算在山上淋的一身濕,躲進帳篷打開 Sea to Summit 防水收納袋裡的備用衣物換上,穿著乾爽的衣服泡上一壺熱茶,就是一天最好的安慰了!
守護自己的登山安全-Sea to Summit 防水收納袋
墾趣購買連結:15D 1 公升/ 70D 視窗式 8 公升/ 30D 13 公升/ 70D 35 公升
也可以到 Sea to Summit 臺灣旗艦店官網逛逛其他登山好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