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路線】山海圳短程—滄海變桑田的內海之路 Part 2

54090e3a376c12738884689904776a45.jpg

路線大綱

前言、鹽水溪口濕地➞海尾朝皇宮➞溪頂寮保安宮➞臺灣歷史博物館➞新港社地方文化館➞陽光電城公園➞茄拔天后宮、感言


上一篇:【路線】山海圳短程—滄海變桑田的內海之路 Part 1


海尾朝皇宮溪頂寮保安宮

◎ 距離:官方 5.0 km(不彎入岔路),個人 APP 測量 6 km

◎ 步行時間:官方 1 小時 10 分鐘,個人實走 1 小時 50 分

◎ 沿途景觀:台江文化中心*、飛虎將軍廟*、河岸風光、苦楝、菩提與大葉欖仁行道樹、溪頂寮保安宮。(註:打星號 * 代表需額外繞路)


◈ 台江文化中心*

◎ 開館時間:09:00–17:00
◎ 開館日:週三至周日
◎ 休館日:週一、週二

1360cd4d1fdcba9131b757a990a21cb6.jpg

▲ 離開海尾朝皇宮後,要趕路就沿著台 17 甲線回到嘉南大圳沿岸續行,不趕時間就可以到不遠處的台江文化中心走訪一下,文化中心的外觀建築很有特色,北邊建築主要是階梯式的室內演藝廳。


aa46dd12289f70c78b79a9a37ea2d75a.jpg

02d4dc6edfce1ab1525835a0afc42c8d.jpg

▲ 外頭的草地有各式各樣的藝術裝置椅子供人休息與拍照。


94dff0a3a701838a696a21923c4d6b02.jpg

▲ 南邊是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的行政單位與上課教室,圖書館則在兩館中間的地下室,這裡每年也會舉辦「台江文化季」活動,結合在地文化與廟宇舉行各種民俗活動,讓當地子弟不忘追思遡源,瞭解當地的傳統與文化、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育。

◎ 休息補給:洗手間☑、T-Bike 租賃站☑。


◈  飛虎將軍廟*

◎ 開放時間:05:30–21:00

2cc5d90cee46db3a3cb0ee4767e1880f.jpg

▲ 離開台江文化中心不遠處可參訪另一間很有特色的廟—飛虎將軍廟飛虎將軍廟興建於日治時期,日軍飛行官杉浦荗峰來台,在此地與美軍展開攻防,在 1944 年駕駛軍機遭美軍擊中,原本會迫降在村落裡,但擔心傷及無辜,因此改飛往東邊的漁塭農地,後來雖然有跳傘成功,但又被美軍擊破降落傘墜地身亡,後來當地居民見疑似杉浦荗峰的身影在當地徘徊,當地居民感念他犧牲自己的精神,請示神明指示後,在海尾大道公的牽成下成神立廟供奉。


a59776c3dd5b357744d9ee4ff8daac99.jpg

b8a47b631e3340900a43ad5af5a836e9.jpg

▲ 廟堂同時放置了日本與中華民國的國旗,旁邊也有展示一些建廟與台日交流活動的歷史照片,靠近會看到神像是戴著日本軍帽的。


c9731119778c01171b79a92221220c97.jpg

▲ 有些來自助旅行的日本觀光客,特別喜歡去參拜一些很有特色的廟,比起風景區,閩南文化的廟宇對他們來說更具文化衝擊力,像是龍山寺、霞海城隍廟、石門金剛宮等;飛虎將軍廟因為祭拜的是日本飛官,與日本人又多一層關係,所以也有日本觀光客特地來此參拜,現場的告示牌都是有用日文翻譯,廟外面的柱子則繫著像是七夕許願籤的字條。


a7990f5d3b0fb9c41d7e67a6e96477ba.jpg

▲ 這是廟內的記錄照片,因為台日友好,日方特別贈送了一頂日式神轎給飛虎將軍,在台江文化季的時候是真的會扛出門遊街的,台灣街頭難得可以看到日本祭典的畫面


66fc8922e5b379c0ae4c87a0809cc93a.jpg

▲ 由於飛虎將軍與海尾朝皇宮的淵源,所以扛轎繞境的路線就是往海尾潮皇宮,如果想看那頂日式神轎,平時也是擺放在海尾朝皇宮裡的

◎ 休息補給:洗手間☑


84987206485a1143d752bcb78ad1ce8e.jpg

e93cc2ce7cc4abf3925c3c8478bb635e.jpg

▲ 接下來回到嘉南大圳旁邊的北岸是安通路,南岸是郡安路,兩邊都有自行車道兼人行道可以走,北岸正在施作工程,且南岸感覺樹蔭較茂盛,所以我選擇先走南岸。


d687a87e9e4ab35e01459d51b53be0bf.jpg

 台南龍舟賽有 300 多年歷史,是臺南市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近幾年因為防疫的關係而停辦,向河邊望去只看到一艘小龍舟被孤零零地繫在岸上,明年疾情消退或許就能大展身手了。


50fca9da7b40989f62454c0864bc4365.jpg

▲ 轉往北岸的安通路,到一個岔路口會有指示牌,可在此轉往第二個服務據點溪頂寮保安宮,有人在這裡可能會想說我也沒有特別虔誠,剛剛也才拜過保生大帝,不想再多繞路可以嗎?呃……也不是不行啦,但接下來到臺灣歷史博物館沿途都沒有店家,想買水都沒得買喔,要跳過請確定水壺有足夠的水


◈  溪頂寮保安宮

◎ 開放時間:06:00–21:00

e250eef1a4d1a9e81ec4313ec3b47bd1.jpg

溪頂寮保安宮之創建,最早可追溯至咸豐年間,由當時總理徐群捐地建造草茅公厝開始,時供奉學甲慈濟宮分靈而來之老大帝,除了主祀保生大帝之外,還有供奉田都元帥、太子爺公、黑虎元帥。感覺臺南不愧是歷史悠久的府城,隨便一間廟都是建廟百年以上。


b4ba6850a3357f2f61ce8634a8098f96.jpg

廟宇不只兼作在地人的社交場所,多數也都歡迎外地人來此祭拜、乘涼、補水與借用洗手間,清晨就開門,入夜才關門,全年無休,比公家設立的休息站還好用,常會看到一些單車騎士和登山客把廟宇當作是中繼站,所以不管你是信什麼的,就算沒有要拜拜也來走一遭吧,但要借用設施禮貌上還是要跟神明秉告一下。


448987e84a66864af8324a8a61d6b7b0.jpg

▲ 抬頭往上望有個天井設計,讓廟的採光變得比較亮。如果對傳統廟宇有興趣的,這附近還有一間有名的溪頂寮代天宮,當地人又稱為「浸水王爺」,常在王爺誕辰時下雨,聖誕千秋前後當地人都要先把曬的農作物收起來以免淋濕,溪頂竂代天宮的王爺在同一地點還同時擁有兩間廟宇,也是相當有故事的地方傳奇。

◎ 休息補給:飲水機☑、充電☑


溪頂寮保安宮臺灣歷史博物館

◎ 距離:官方 3.7km,個人 APP 測量 3.8km

◎ 步行時間:50 分鐘,個人實走 1 小時 5 分

◎ 沿途景觀:河岸風光、白色拱型跨橋、烏桕行道樹、臺灣歷史博物館。(註:打星號 * 代表需額外繞路)

3c429f47f1aebf0776d560983b72bda8.jpg

▲ 離開頂寮溪保安宮繼續走在河岸旁邊,這裡的行道樹以黃槿為主,另外也有種植菩提樹、馬拉巴栗、羊蹄甲、土肉桂、樟樹、臺灣欒樹等,多元化雖然比較沒有整齊劃一的美感,不過可以預防單一樹種被病蟲侵害,一次全軍覆沒的風險。 會開黃花的黃槿是海邊常見的防風林植栽,以前人常取其葉做為糕粿墊,也有用黃槿葉做為如廁的衛生紙,我小時候在海邊鄉下的阿嬤家還真有用過。


dffe3d701492299a820b9ee4c339eb75.jpg▲ 養護工人正在修枝,避免過盛的枝葉影響到車輛的行經路線,但對於期望有濃密樹蔭來遮陽的我來說,就有點可惜了。


945df70c4e6d2f71576a30f76a5ebf7c.jpg▲ 原本支撐樹長大的木柱和綁繩,隨著年代久遠,已經深陷樹幹上,反而防礙樹的成長,我後來有投信給管理單位反應,希望他們不要忘記了讓長大的樹鬆口氣。其他地方有的在綁編號牌時,就會改用彈簧取代繩子鐵絲,樹幫我們水土保持、遮蔭和清淨空氣,我們也要對樹好一點。


8627ff1fc7100b70fb1e2f8ded5c5e19.jpg

▲ 山海圳國家綠道的路段也在持續改良中,避免人與汽機車爭道,施工段都有設立告示與指引地圖,提醒用路人改道,下次來走也許又不一樣了。


0f3e26192b8e3b9f23a0a0bcd2d0e1f6.jpg▲ 指示牌已經變躺平族了,雙博物館自行車道是臺灣歷史博物館經安平再往奇美博物館,部分路線與山海圳綠道重疊,後段也有與西拉雅自行車道及南科自行車道部分重疊,所以有時會同時看到兩種指示要注意分辨


◈  臺灣歷史博物館

◎ 開館時間:09:00–17:00
◎ 開館日:週二至週日
◎ 休館日:週一(適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翌日休館)
◎ 票價:全票 100 元、優待票 50 元


5eb661e7cd534f323bbb7b6599d89ec5.jpg

臺灣歷史博物館介紹了整個臺灣歷史發展的縮影,也呼應了山海圳整段人文歷史與地理自然結合的主題,如果出發前能在這裡好好地導覽一天,應該能增加不少山海圳的歷史人文知識與投入感,而且週邊也有很多好拍的景點,但這裡入館認真看完至少要半天,如果預計一天就要把內海之路三十幾公里的路走完,一般人是不太會在當天買票進去逛的。


3d1b6854242e8580c7fb9c6b894e18d7.jpg▲ 接近臺灣歷史博物物,第一眼最吸引目光的就是雲天廣場水舞臺,來訪者走進本館的途中,會看見海天之際浮起的舞台,如同開拓的先民渡海黑水溝後,透過船帆遠觀台灣島好像鯤鯓(鯨魚)隆起的背一樣,用來重現當初先民發現台灣島的驚喜。


4701b46182f397e3c795f5e57c98969b.jpg▲ 由太陽能板所構成的光電雲牆,後面可以走樓梯上去,是很熱門的拍照打卡,平常都蠻多人的,但現在是正中午太陽很大,全身防護的好處就是烈日下拍照沒人會跟你搶鏡。


7ddf962cbee80c24c6d6719b7b78a7ad.jpg 感恩樹充滿了文青氣息臺灣歷史博物館外圍園區會開放到晚上 10 點感恩樹在黃昏或夜晚打光時會更漂亮。


bcf97f9ba2f3d62a9f7fb86ddede9fc0.jpg▲ 再往停車場方向走有個希望之丘,這裡應該來拍個背面牽手照。


bf38730868e906e09d6d7cddf05378d6.jpg▲ 走上牽手橋,左右兩邊分別是忘憂湖有情湖,可從橋上遙望博物館。


373cb15ad5b24c4e83c783df9c24ef26.jpg▲ 再過來旁邊有間三王廟,臺灣歷史博物館建館時,因尊重廟方建立較早,且考量到傳統信仰也是台灣歷史博館重要館藏之一,因此讓三王廟原地保留。有注意到廟旁邊的飲水機了嗎?所以我才說出門在外有廟就要拜一下,這裡的飲水機還有提供冰水,真是令人感動,炎炎夏日裡能喝到冰飲,不只有消暑止渴的作用,更是能鼓舞士氣的精神食糧。


2c38073bad058b749743be29bcccaacf.jpg

▲ 雖然沒時間進去參觀,但想先行了解內部展示的也是可以透過 google 街景,臺灣歷史博物館有做蠻完整的館內線上導覽喔,不過能自己親臨現場,並參與多媒體互動肯定是會更棒的。(圖片取自 google 街景)

◎ 休息補給:T-Bike 租賃站☑、館外零食飲料販賣機☑、館外洗手間☑、飲水機☑(三王廟)、輕食餐廳☑。再往東北方走一小段路有一間可充電的萊爾富。

如果是中午走到這裡,最好就在這附近用餐,並在三王廟把水壺裝滿,接下來會有很長一段路都是走在河岸、高速公路下和南科工業區裡,沒有什麼遮蔭也沒有商家。大熱天的我沒啥胃口,就在館外桌椅將行動糧吃完,休息 20 分後再上路。


臺灣歷史博物館➞新港社地方文化館

◎ 距離:官方 6.1 km,個人 APP 測量 6.4 km

◎ 步行時間:官方 1 小時 15 分,個人實走 1 小時 55 分

◎ 景觀:三崁店神社遺址*烏桕行道樹、朱槿花牆國道高架橋、甘蔗、芒果與龍眼農田、堤塘湖、新港社地方文化館、南科新港堂、流觴亭。註:打星號 * 代表需額外繞路)


◈  三崁店神社遺址*

4da5a515c7355abd2ea551420a72e9bd.jpg

▲ 到三崁店神社遺址要再跨過嘉與大圳與鹽水溪並折返,永安橋正在整修中,走路過來要注意車與人爭道,如果有興趣想看又覺得要繞路太遠,也可以從臺灣歷史博物館租 T-Bike 騎車過來


787baa9a3ab5373071e221a0b56efc4f.jpg

 三崁店神社起源於日治時代,日本為推動皇民化,開始在臺灣推行「一街庄一社」政策,在各地方廣設國家神道教神社,以取代臺灣人民固有的信仰。三崁店神社為日治時期台糖三崁店製糖所廠區內的神社,仍保留本殿、手水舍、石燈等建築石造基座,是臺南少有保存下來的神社古蹟,雖主體已毀,但現存殘垣斷壁埋沒在荒草中有一種廢墟美感。


df6bda9b463a2e5a6d6f66c7e0c31521.jpg

▲ 旁邊的墨西哥合歡是與三崁店神社創建同一時期栽種的,也是國內唯一僅存的墨西哥合歡老樹


76f3afe12dced56f6199f08d065dd012.jpg

b52e6449c6aefe6a857d297ebf9a5e3e.jpg

▲ 回到山海圳國家綠道的路上,這裡有一段超級寬的自行車與行人專用道,內海之路一路上看到最多的行道樹就是烏桕,現在正是結果的季節,果實外殼會逐漸由綠轉黑色,烏桕本身也是變葉木, 冬季的時候會由黃轉紅,展現多層次的色彩,繽紛搶眼不輸楓紅。


83d3993c3ac6039841e1122be30261fb.jpg

▲ 河裡漂著布袋蓮,春季開紫色的花時有如薰衣草的浪漫,但布袋蓮常堵塞河道,還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生植物、魚類死亡,而有生態殺手的封號。


872dad936d00f32e9c9d280f69e2b0be.jpg

▲ 臺南也是種植甘蔗、產製蔗糖的重鎮,早在十七世紀荷蘭人來台時,就已開始產製蔗糖外銷,到日治時期大規模投資製糖工廠。附近善化糖廠是國內唯二還有在生產自製糖的糖廠,每到 12 月中到 3 月的製糖期,糖廠週圍都會飄滿糖香味。


927192191555eacfd3593fe82f21bf2f.jpg

▲ 沿路也常見到栽種龍眼樹,龍眼產季即將到來,將看到龍眼樹開小黃花準備結果,蜜蜂也會聞香來採蜜,附近也應該有種植芒果的果園,不過我沒有特別走入田間就沒有注意到。


b1df09c75211918136dc795a6bfeacb5.jpg

6f581f7bef29e4df50a428e389bd530e.jpg

63f6be443c5014d9dd6fd90a43cbbec6.jpg

▲ 接下來會走在國道 1 號與國道 8 號的交流道下,看著高架橋與底下的道路彼此延伸交錯,有一種劃破天際的流線美感,這一段也是行人與自行車專用的道路。


fb75caabdfed701f22173652cd785318.jpg

▲ 再沿著開滿朱槿(花期 5~10 月)的花牆走一段路,看到遠方出現一棟一棟方方正正的廠房,代表即將進入台南科學園區的路段。


◈  堤塘湖

e20b068312a1957e95d551ab03d9f8b7.jpg

 堤塘湖本身是人工的滯洪湖,因為這一帶是台南科技園區,如果暴雨成災,電子儀器泡水就慘了,經濟損失會難以估計,所以園區做了很多滯洪湖與水利工程預防水患。


◈  新港社地方文化館

 開館時間:09:00–17:00

◎ 開館日:週二至週日

◎ 休館日:每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26566b8c6aa6246c632a85c57cea3fe0.jpg

新港社地方文化館內部空間分為常設展示區及特展區,常態展示區以平埔西拉雅文化及史前考古相關史料為主,並展示漢人移民發展史。特展區定期辦理藝文展覽,範疇遍佈國畫、西畫、書法、攝影等門類,館外以字畫為牆,充滿著文藝的氣息。


2a7c01069c4d3f6ad4bab0296a81baf7.jpg

▲ 二樓是南科新港堂(開放時間:07:30–19:30),該廟為了合祀過去園區內的十三座有應公廟神祇而興建的廟宇,主神為鎮港元帥,而除了少數幾尊神祇雕有神像外,大多是以令牌或神位的形式供奉,這也成為該廟特色之一,此外廟中還供奉了地藏王菩薩。而最後為了讓萬善爺、萬人公等少數幾位神格尚未具足的神明也能入廟奉祀,新港堂的廟門不設門神,改以門釘替代,也算是「人性化」的作法。


aabced174ef68ce870efbc9c5361b735.jpg

▲ 從新港堂的廟門往外面望去,廟宇搭配科學園區的廠房,有一種傳統與現代衝突的奇特感。


4c28d184ac34867ff7f0ac73d7b07bfc.jpg

cff30454f2a2a3313641ace166425635.jpg▲ 新港社地方文化館沿著堤塘湖種滿了羊蹄甲,每年春天 3、4 月開花的時候,桃紅色的花朵在綠葉襯托下,映照在碧藍色的湖上,搭配新港社地方文化館古色古香的長廊,浪漫指數破表,現在雖然不是花季,但是景色依然相當宜人。

◎ 休息補給:洗手間☑、飲水機☑(新港堂)。


◈  流觴亭

fd81f4c9be7371984f30dae4c184335b.jpg

78ccdf2a6c7014e5c2507b84816a6304.jpg

▲ 再過去一點有個流觴亭,湖光水色搭配涼亭與詩牆,感覺就是文人雅士茗茶賦詩的聚集地,其名來自於蘭亭序的「流觴曲水,怡然自樂」,照片中的阿伯就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而曲水的設施是在高處打水,可以看到水流在彎曲的水道迷宮裡頭找路向下流,蠻有意思的,感覺好像可以在這裡辦日本流水麵的活動喔,抱歉我肚子裡沒什麼墨水,這麼風雅的地方沒有詩興大發,只能想到吃的。


下一篇:【路線】山海圳短程—滄海變桑田的內海之路 Part 3


因山海圳充滿故事,礙於篇幅長度及閱讀的舒適度,踩線心得分為三篇;另外還有綜合討論篇以及裝備篇做全方面的分享,有想走訪山海圳—內海之路的讀者們可點及以下連結繼續看下去喔!


本計劃由 Columbia、健行筆記共同推動

c63281c185d15775579ba6de2a60edd7.png



責任編輯:Hannah

圖片來源:山腳貓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