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曾格爾八千集氣計畫|登上世界之巔

  • AF Flora
  • 2,275次點閱

編:2021 年曾格爾的橫空出世引起大家的討論,年輕貌美的女生居然已經完攀 5 座 8,000 公尺高峰,大大跌破大家對登山者的既定印象,不管她受到多少的幫助、請了幾位協作,她也是需要靠著極大努力、意志力、專業訓練在困難的環境中一步一步自己走上去的。如果認同曾格爾想給予她鼓勵點這各>曾格爾八千集氣計畫(募資網站),如果覺得登山是她自己的事情也沒關係,看看這位女孩為達成自己的目標所做的專業行銷企劃,都是很不錯的借鏡喔。

#以下文字及圖片均由貝殼放大提供



曾格爾於今年二月前往尼泊爾,挑戰尚未有台灣人嘗試過的冬攀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K2),雖最終因受限於天氣因素止步於 7,700 公尺,但她卻不因此放棄,將續留尼泊爾接連挑戰安納普納峰與馬卡魯峰,希望在三十歲前完成 14 座高峰攀登計畫。

然而,完成這項巨大挑戰除了需要堅強意志力與耐力外,一次次的登山經驗更為重要,曾格爾發起「曾格爾八千集氣計畫」,希望藉由此機會,邀請大眾參與她挑戰 14 座八千高峰的過程,她也將積累的登山經驗帶回台,並邀請外國登山家來台交流,開拓台灣登山者對於八千公尺高山的視野。

嗨~我是曾格爾,一名台灣女性登山者。
當你瀏覽這則頁面時,我正在尼泊爾為三月底的挑戰做準備:預計於 3/27 出發攀登兩座 8,000 高峰 Annapurna、Makalu。

3 年以來,堅持不懈的自主訓練,以及團隊夥伴的幫助下,已完攀 5 座 8,000 公尺高峰,除了創下世界第一位秋攀登頂世界第三高峰的女性紀錄,更於今年 2 月前往尼泊爾,挑戰尚未有台灣人挑戰過的冬季攀登世界第二高峰 喬戈里峰(K2),雖然最終因受限於天氣因素而止步於 C4(7,700m),但仍然展現了有別於外表的強大勇氣與堅強的意志力。

是什麼讓我決定挑戰 8,000 公尺高峰?

我的出發沒有太多的理由,並非求生、也非求死,面對巍峨的山群,我只是個平凡無奇的行者,原以為沒有目的地登山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在攀登世界七頂峰時,知名登山家金國威導演問我:「在世界的登山圈,似乎很少看到台灣人來挑戰這些高峰?」讓我開始反思自己能做什麼,因而立定了挑戰 14 座 8,000 公尺高山的目標。

藉由攀登 8,000 公尺高峰,除了為台灣寫下紀錄,讓世界更認識台灣這片土地,也同時把海外攀登經驗帶回台灣,讓台灣山林能與世界接軌,並希望能透過大家的參與,讓台灣登山運動永續,也鼓舞更多有夢的人勇敢追夢。

世界之大,台灣也能登峰造極!力量始於真心相信,而我準備好了!

挑戰並非送命,為了具備攀登高峰的能力,我堅持每日訓練、按表操課,讓自己能以最佳的體能狀態攀登挑戰。

只要敢夢、敢試、做足準備,就能抓住機會。

在登頂巨峰的過程中,除了愈加稀薄的空氣外,也須面臨嚴峻的氣候,如挑戰 K2 時,即是在零下 70 度的環境下攀登的。

此外還需克服因攀登時間過久而產生的幻覺與高原反應風險,而身為女性都會有的經期,更因為身處高海拔及作息調整,變得紊亂。

                        再多的磨難與考驗,都將化作前進的力量!

今年 2 月的 K2 之行,我與雪巴夥伴們前後總共進行了七次的攀升與下撤,與各位分享最後一次的攻頂歷程:

大本營至二營(5,000 公尺到 6,700 公尺)

整路都是 45 度以上的斜坡,斜坡上更是覆蓋藍冰,僅能以冰爪前緣或腳掌內側用力踢冰,以支撐全身的力量,身體不穩,便會重摔在硬冰面上,同時間還要小心由上而下的重力加速度所砸下的崩雪與落石。

 

二營至三營(6,700 公尺到 7,200 公尺)

我們需要於二營與三營之間來回,以運送補給品,從二營上來的路上會需要經過 K2 最著名險峻的「黑色金字塔」,在近 7,000 公尺海拔空氣稀缺的環境中,垂直於懸崖上進行混合岩石和冰攀,整個過程非常吃心肺與體力,而還需要克服上方搖搖欲墜的巨石帶來的視覺震撼與心理恐懼。

 

守在三營(7,200 公尺)

除了需要承受持續零下70度的嚴寒天氣外,風速也時不時上升至每小時 90-110 km,白雪不再是浪漫的片片雪花,而是一會兒便能將人覆蓋厚厚的一層的暴風雪。

外帳已數不清被吹毀了幾頂,雪不間斷地落進營帳內,每天躺下來最長不過二十分鐘,便ㄧ定會被掉落的冰冷醒ㄧ次,連整個連睡袋都結冰,而因為紮營於懸崖旁的小小空間,我與兩位雪巴需要肩並肩睡,連翻身也很困難,身體幾乎都貼在冰冷帳篷上,甚至能感受到外頭沉積的冰雪。

待在帳篷內等待攻頂日的日子,除了要忍受 24 小時強風拍打,還需要調適因為天氣預報失準,無法攻頂的失落與焦慮,看著離冬攀截止日愈來愈近,心情也跟著愈來愈低落,而已被風雪冰凍麻木的身體,只能靠意志力堅持。

 

三營至四營(7,200 公尺到 7,700 公尺)

拖著已然忘記寒冷的身軀,我們啟程前往四營,但也在距離峰頂只剩幾百公尺的時候,因為持續增強的風速,以及逐漸轉壞的天氣下,做出了艱難的下撤決定。

 

 選擇在最困難的季節挑戰「狂暴之山」,而我與夥伴也在酷寒中全力以赴地堅持到冬攀的最後ㄧ刻,雖然止步於距離峰頂不到 1 千公尺的 4 號營地,但我相信每一次的挫折,都是在為下一次的挑戰做準備,我會繼續調整好呼吸、站穩腳步,一步一步努力往上爬。

 以下是我的攀登計畫,目前我也持續繼續留在尼泊爾訓練,預計 3/27 出發挑戰安納普納峰,安納普納峰是全球 14 座 8000 公尺以上的高峰中,攀登風險最大的一座,但我不會害怕,並將持續鍛鍊,確保能以最佳狀態前往挑戰。⁣

▍2022 年 3 月至 5 月-持續留在尼泊爾訓練

安納普納峰 Annapurna

馬卡魯峰 Makalu

 

▍2022 年 6 月至 8 月-前往巴基斯坦

加舒爾布魯木 I 峰 G1

加舒爾布魯木 II 峰 G2

南迦帕爾巴特峰 Nanga Parbat

布洛阿特峰 Broad Peak

 

▍2022 年 9 月至 10 月-前往中國

卓奧友峰 Cho Oyu

希夏邦馬峰 Shishapangma

讓世界看見台灣後,也讓台灣看見世界!

海外

由於目前鮮少台灣人前往海外挑戰巨峰,也對於八千米以上的世界可能感到好奇,因此我想在完成攀登計畫後,邀請國際登山家來台交流,藉由更多的巨峰攀登知識分享,為台灣開拓八千公尺高山的視野,並讓更多年輕人在具備充足知識與準備後,更有勇氣出發追夢!

了解更多> 曾格爾八千集氣計畫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