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走近湖畔,看見水上泛起的朦朧水霧,除了張大嘴,許多人已再也說不出任何讚歎的話。而這樣美麗的高山湖泊,在加羅周遭還有20餘處,很值得一一去尋幽探祕。來加羅湖,一定要在湖畔待上一晚,但離去時,也請將垃圾清理乾淨,讓這片傳說中仙女打破明鏡所「散落的珍珠」,能永保其山林之美。
直到走近湖畔,看見水上泛起的朦朧水霧,除了張大嘴,許多人已再也說不出任何讚歎的話。而這樣美麗的高山湖泊,在加羅周遭還有20餘處,很值得一一去尋幽探祕。來加羅湖,一定要在湖畔待上一晚,但離去時,也請將垃圾清理乾淨,讓這片傳說中仙女打破明鏡所「散落的珍珠」,能永保其山林之美。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 所在縣市
- 宜蘭縣大同鄉
- 里程
- 單程8.8公里
- 步道類型
- 中級山步道
- 步道型態
- 必須折返
- 海拔高度
- 1100~2260公尺
- 高度落差
- 1160公尺
- 路面狀況
- 土石山徑
- 所需時間
- 2 天 (往返)
- 難易度
- 中
- 所屬園區
- -
- 山脈
- 中央山脈
- 最適季節
- 全年
- 申請入山
- 是, 前往申請
- 申請入園
- 否
- 基點
- 無
- 開車
- 【四季林道崩塌處登山口】
1.國道一號汐止交流道(南木柵)出口,轉國道三號→國道三號南港系統交流道(國5,石碇宜蘭)出口,轉國道五號→國道五號宜蘭交流道(宜蘭)出口→192縣道(大福路三段、二段)→中山路五段→宜蘭橋→環河路→台7線→員山→大同→台7甲線(中橫公路宜蘭支線)→四季部落(台7甲線17.5Km)→和勤巷→四季林道→四季林道崩塌處登山口
2.國道三號霧峰交流道→國道六號→埔里→台14線(埔霧公路)→霧社→台14甲線→合歡山→大禹嶺→合歡山隧道→台8線(中橫公路)→梨山→台7甲線→武陵農場→思源埡口→四季部落(台7甲線17.5Km)→和勤巷→四季林道→四季林道崩塌處登山口 - 大眾運輸
- 【四季林道崩塌處登山口】
1.搭乘火車或客運到宜蘭,轉搭國光客運1744、1745、1751,至「四季」站下車。沿和勤巷、四季林道步行約2.1公里,可抵四季林道崩塌處登山口。(國光客運1744、1745、1751每天各只有1~2班車,發車時間請參考國光客運網站)
2.搭乘火車或客運到羅東,轉搭國光客運1745、1764,至「四季」站下車。沿和勤巷、四季林道步行約2.1公里,可抵四季林道崩塌處山口。(國光客運1745、1764每天各只有1班車,發車時間請參考國光客運網站)
3.搭乘火車或客運到羅東,在羅東火車站前租機車前往。
- 路線規劃
-
加羅湖山徑請輸入出發地
- 出發點
- 四季林道崩塌處登山口
- 路線
- 四季林道崩塌處登山口→(1.0K, 30分鐘)→林道柵欄登山口→(3.7K, 100分鐘)→四季護管所→(0.9K, 30分鐘)→大神木登山口→(2.6K, 160分鐘)→豪邁池→(0.4K, 25分鐘)→偉蛋池→(0.2K, 15分鐘)→加羅湖→(0.2K, 15分鐘)→偉蛋池→(0.4K, 25分鐘)→豪邁池→(2.6K, 115分鐘)→大神木登山口→(0.9K, 25分鐘)→四季護管所→(3.7K, 70分鐘)→林道柵欄登山口→(1.0K, 20分鐘)→四季林道崩塌處登山口
- 備註
- 1.四季林道雨天道路溼滑,車子容易打滑,尤其是摩托車更不易行,需要小心駕駛。
2.2013年四季林道有幾處嚴重崩塌,短時間不可能修好,車子目前已開不到「林道柵欄登山口」。最後一個停車點在四季部落進去約2.1公里處,但車位也極有限,假日、尤其是低地盤的車子,建議在進入林道後即開始找車位。從下車點歩行,預計會多出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步程。
3.高山湖泊的生態極為脆弱,尤其在加羅湖紮營又常是紮在湖畔,需留意垃圾、灰燼,走時請帶走你所留下的一切。
- 加羅湖的發現小史
- 根據吳永華的《台灣湖泊發現小史》所述,加羅湖群可能發現於太平山產業路或警備道路修築之際,早在1932年前即為世人所知。植物學者鈴木重良1925~1931年在太平山做調查時便曾發現。而日本九州帝國大學昆蟲學教授江崎悌三,更在其1932年出版的《第二回台灣採集旅行記》中明白提及,在「給里洛山」前往「三星山」的山稜上,發現了「加羅湖」、「鴨池」等2~3個湖泊,足以證明加羅湖群發現之早。
- 舊太平山林場
- 早年「太平山林場」實涵括三大塊,一是最為現代人所熟知,以土場為出入口的「新太平山」,其範圍大抵即今日的「太平山森林遊樂區」。二是「大元山林場」,以寒溪部落、古魯林道為出入口,範圍在今日的翠峰湖一帶,其材積產量最高。三即以四季部落、四季(嘉平)林道為出入口的「舊太平山」,範圍以加羅山為中心,即現在的加羅湖一帶,早在1917年即開始伐木,是最早伐木的區域。但在1937年後因大量砍伐,林業枯竭,林場重心轉移到「新太平山」。1950年更遭裁撤,逐漸為世人所遺忘。但現在前往加羅湖,無論是途中的林道、護管所,或是日治時期的酒瓶、駐在所遺跡,仍可見證這裡曾盛極一時的伐木榮景。
- 台大山社的重新發現及命名
- 隨著「舊太平山林場」的裁撤,加羅湖曾長久淡出人們的視界,直到民國76年元月,台大登山社重新探勘加羅湖與加羅山,並將資料公開,才讓加羅湖再次露面。而現在慣稱的湖名,有些也和當年台大的探勘有關,如豪邁池,即因當時的隊員以池邊多有倒木,需要「豪邁」大步邁過而名之。而偉蛋池,更取自「偉寧」和「蛋頭」兩名隊員名字的首字。聽說當年初次探勘,還錯以為偉蛋池即加羅湖,直到第二天清晨越過南面矮稜後,才發現真正的加羅湖,其實還藏在後頭呢。
- 動物
- 2002年進行的動物資源調查中,加羅湖地區共記錄了鳥類7目14科29種,哺乳類3目5科6種,兩棲爬蟲類2目7科9種,蝶類與大型昆蟲2目24科144種,生態極為豐富。夜晚紮營在加羅湖畔,也經常可以聽到莫氏樹蛙、台北樹蛙、腹斑蛙的鳴噪聲,十分有「蛙鳴湖更靜」的自然氛圍。
- 植物
- 加羅湖地區日治時期即是重要的檜木林場,產量一度只僅次於阿里山,高居第二,許多原生的檜木當年即被砍伐,至今只有登山口附近留有一棵巨大扁柏,聊作當年巨木森林的見證。加羅湖附近以日治時代伐木後自然回復或更新的針闊葉混合林,如東方扁柏、紅檜、鐵杉、二葉松為主。1999年4月加羅湖曾因登山客不慎引起大火,故湖畔周圍也可見到許多枯木矗立,遭受火災干擾處,則以箭竹及其他草生植物為主。在加羅湖畔及湖水中,以水毛花、燈心草、鏡子薹等挺水或溼生植物為主,是觀察高山湖泊水生植物極佳的觀察點。
- 地形地貌
- 加羅湖群為世界上少數僅有的「泥炭沼澤」地形,目前僅在加拿大、瑞典等高緯度地區發現。有文獻指出,該地形的形成,可能是冰河時期留下的痕跡,但是否是冰河撤退後留下的泥炭沼澤,仍有待進一步的調查研究。地質則屬中新世的廬山層,該地層廣泛分布在中央山脈的脊梁山脈帶內,主要由黑色到深黑色的硬泥岩、板岩和深灰色的硬質砂岩的互層組成。
- 特色
- 加羅湖群美麗的高山湖泊景色,尤其是清晨時湖面的水霧,夢幻無比。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
-
陳明馳
建議雨後天晴時中午前到, 水滿霧消風景非常棒, 泥巴可穿雨鞋+鞋墊克服. 加羅山徑雜草較高且多. 回程經加納富溪時, 注意正對面有流水的石頭, 攀爬向上即為正確路徑. 輕裝5公斤, 路程來回約8小時(不含休息吃飯拍照)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