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投
- 北投地區早在距今6,500年前已有人類居住,目前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遺址共有15處,早期以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主要社群,17世紀西荷時期已開始以硫磺與外人交換日用品;清康熙22年(1683年)北投區最初隸屬臺灣府下轄之諸羅縣,日治時期,歷經臺北縣轄下之芝蘭二堡(明治28年,1895年)、臺北縣士林辨務署(明治30年,1897年)、臺北辨務署士林支署(明治31年,1898年)、臺北廳士林支廳(明治34年,1901年)之管轄,大正9年(1920年)改為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昭和16年(1941年)改制為北投街。
- 上清宮
- 上清宮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復興三路,主要為祭祀鴻鈞老祖之道教廟宇,興建於1955年,祭典日期為每年農曆之五月初五,並不對外開放參觀。
- 動物
- 可見到黑冠麻鷺、夜鷺、小白鷺等鳥類,還有流星蛺蝶、石牆蝶、小灰蝶、青帶鳳蝶、橙帶尺蛾、避債蛾等蝶蛾類。
- 植物
- 步道為台北市政府嚴選22條賞花步道之一,遍植八重櫻、山櫻花、吉野櫻等各式櫻花與李花,另也有居民所種植之爆竹花、蕾絲金露華、枇杷、苧麻、百香果、香水合歡、多肉植物等植栽。上清宮步道復興三路終點處,有一120歲的百年老茄苳樹,為當年拓寬馬路時,居民基於以農為本、感念自然,特別予以保留。
- 地形地貌
- 位在大屯火山群的週邊地帶,屬臺北盆地最古老的地層,吳氏宗祠旁的四季長廊擁有可眺望臺北盆地、關渡平原及林口台地的絕佳觀景視野。
- 特色
- 北投區是台北市櫻花密度最高的區域,白宮山莊步道走往永春寮步道及上清宮步道沿途都是賞櫻勝地;夜晚時分還有夜櫻景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