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峰暗隙》閱讀心得-割斷繩索的道德思辨

  • 李浚
  • 3,912 次點閱
  • 1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PS:本文使用之圖片皆下載自網路。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割斷繩子?」「如果繩索的另一端繫著的是你的愛人,或是親人,你會不會因生存抉擇而割斷繩索?」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內心不斷追問自己這些問題。


  《冰峰暗隙》是我接觸的第二本登山文學,前一本剛看完的是《聖母峰之死》,兩本都在描述「山難」。相較於後者的豐富性,是由Jon這位記者之筆所勾繪出的關於聖母峰的種種豐富圖像(商業、道德、信仰、人心、登山議題),我覺得《冰峰暗隙》較無那樣的豐富層次,但仍是撼動人心的一本好書,一本勵志人心的故事!



---登山者的內心戲----


  本書登場的角色非常之少,十隻手指頭就夠數了!而當中,主要的兩位角色就是Joe與Simon。Joe是本書的作者,也是遭遇山難而生還的倖存者;Simon則是他唯一的同伴,在本書提供口述資料作為故事的觀點補充。


  冰峰的故事,就是在述說兩位男人攀登過程的「內心戲」。


  我一直覺得登山者的「心路歷程」是很有意思的文學題材。扣除純粹想看風景的人,我認為,許多登山、真正愛山而且不斷給自己新挑戰的那種登山者,他們背後總是有一段少為人知的「生命故事」,或是有某種難以被清楚訴說的「內在動力」,就是那股動力,那個生命歷練,使得這些人不斷給予自己更大的挑戰,攀登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Joe跟Simon都是很年輕的登山者。相較於許多中年老成的資深登山者,兩位年輕小夥子當時對於高山的「態度」感覺比較像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到遠方的高山,心裡想的是「挑戰自我,爬上它」。


  他們所攀登的是秘魯的修拉格蘭德峰」,文中說這是一座「處女峰」,海拔高達六千多公尺。什麼叫做「處女峰」?意思就是,還沒被攀登過或登頂過的山峰,攀登這種山峰的難度通常很艱鉅。比如說,聖母峰雖然它是世界第一高峰,氣候條件與海拔高度無人能敵,但是論攀登難度,可能不會比許多處女峰要來得難,因為已經有太多人攀登過它,所以無論是地形、氣候或路線的掌握,都遠比那些「未知」的路線還要有跡可循,也有更多有經驗的嚮導領隊。


修拉格蘭德峰Siula Grande,海拔高達6344m。兩位登山者是用繫繩攀登的方式上去的。光看照片就覺得很險惡了...



  在翻閱本書的過程,能夠清楚感受到兩位登山者對於攀登處女峰的心情起伏。無論攀錯路線對眼前路線的資訊不明之恐懼,或是克服一道又一道困難關卡後的喜悅感,「內心戲」的描述,都一再令人感到玩味無窮,又為兩人所處之局勢擔憂,尤其讀者已預先知道這是一本「山難故事」的書,所以閱讀的時候,心裡會很緊張,緊張說:「事件什麼時候會發生?」


  恩,還滿快就發生了....  



--割斷與否?-道德與生存抉擇的兩難---


  在Joe與Simon攻頂後下山的路途中,Joe因跌落山壁的雪穴而不幸摔斷了一條腿,當下,Simon的內心整個都涼了,因為他知道:「他們所攜帶的水源已處於極限,如果為了一條斷腿而拖延下山的時間,很可能兩人都會死在山上。」


  Joe的心裡也很不好受:「看見Simon當下冷冷的表情,他心裡已做了最壞的打算...」


  不過,Simon畢竟沒有放棄joe。雖然在那種地形與條件下他無法背負Joe下山,但他可利用那條緊緊繫住兩人的長繫繩,以「放落滑行」的方式慢慢讓Joe下山。就這樣,兩人在艱險的地形與氣候條件中,反覆進行放落滑行,這時候,Joe仍感到自己還有生存希望,而Simon也努力地讓自己擔負起兩人的生存重任,直到第二次災難發生....


  幾次的放落滑行看似有效,過程仍充滿風險,因為滑行的速度及對地形的未知,隨時都可能把兩個人都拖下山谷。而果不其然,在某次的滑行途中,Joe滑下的速度過快過深,以致於Simon覺得自己一定會被拖下山谷。也就是在那時候,Simon在生存意識的急迫下,割下了那條繩索....「當下,我覺得自己有種解脫的感覺...我心裡什麼都不能多想,只要想著如何平安下山...」


與同伴相聯繫的那條繩子,繫住的是兩人的性命。


---起死回生-意志力的極致展現----


  數天後,Simon總算平安下山,他心裡認定Joe已經死了,已經在那一天摔下了山谷。他給了自己一個慰藉的理由:「我已經盡力了...」但其實他內心深處,還是無法拋開那深深的罪惡感。而我想,任何人做出那樣的抉擇,內心都會永遠留下罪惡感吧?


  摔下深谷的那一天,Joe並沒有死。他還不斷拉扯著繩索,直到發現繩索居然如此鬆散,直到他看見繩索斷裂之處...一道很平順的斷口....Simon終於割斷了!終於棄他而去!不過Joe並不怪罪Simon,因為他確實盡力了,而且始終沒有放棄他。


  就在Simon背負著孤獨與痛苦默默下山的那些日子,Joe還在山谷中垂死掙扎,用盡最大的生存意志,讓自己爬出深谷,邁向那一絲豪的光明:「當下我什麼都無法多想,只能一直前進,用盡身上所有的一切...」。我一頁又一頁地看著Joe爬出死亡谷,同時心中的激昂情緒不斷地累積著;那完完全全是一個生命求生的極致展現!


  幸運的是,沒有放棄那一絲毫希望的Joe不僅成功爬回到營地,還與未離去的Simon重逢。如此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奇蹟,難怪讓這本書成為登山故事的經典之作!


  事後我在回味,如果今天是一對情侶,一對愛人遭逢此災難,然後其中一方看見繩索被割斷,當下不知道心裡會是什麼感受?會不會因為當下「心死」而放棄了所有生存的意志?但好家在,Joe跟Simon並不是戀人...


  

---巔峰極限〉-活下去的勇氣----


  青少年時,我曾看過一部電影叫做〈巔峰極限〉Vertical Limit。故事場景設定在世界第二高峰K2(喬戈里峰),內容講述男主角的妹妹因攀登而遭遇山難,為了拯救自己的妹妹,哥哥率領了登山團隊進入險惡的K2,展開救援行動。

  

  這部電影有兩幕畫面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幕是影片剛開始,男主角的父親帶著兒子們以繫繩之方式攀登高山,後卻意外摔落山谷。而那條緊緊繫著彼此的繩子,成了生存的唯一機會;為了讓兒子們可以存活,減少繫繩之負擔,父親毫不猶豫地「割斷繩索」而犧牲自己...


  第二幕是在片尾之處,男主角的同伴在最後關頭為了讓繫繩上方的人得以生存,於是毫不猶豫地拿起小刀,割斷繩索,讓男主角再一次體驗到「失去」的痛苦...


  年少的我看到這兩幕只覺得印象深刻,卻沒有太大的感覺。但在我閱讀完《冰峰暗隙》之後,那兩幕畫面的記憶便浮現在腦中,然後在內心深處產生難以言喻的感覺。


  如果眼前這個人是你的同伴,是你的親人或愛人,那麼,當面對自己的生存之抉擇,你有辦法割下這條繩索嗎?而如果你是繩索下的那個人,你會願意犧牲自己來讓同伴生存嗎?


  雖然我很佩服Joe的生存意志,但我也同樣佩服Simon沒有放棄Joe的責任感,以及最後他割斷繩索的那個決心。有句話叫做:「活著的人比死還痛苦。」如果Joe在那場山難真的就死去了,那麼現在最痛苦的不會是Joe,而是Simon阿!就像巔峰極限的男主角,他必須背負同伴與父親死去之痛苦,背負兩人自行割斷繩索之遺憾,他的勇敢不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


  PS:山難後,Joe與Simon都未放棄登山之路。他們依舊勇敢地面對這段「過去」,然後繼續朝他們的登山夢前進。

  

2001年的巔峰極限,一部老片,但當中的道德議題與精采度,仍不失為一部描述山難的好作品。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