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文山森林公園:一場官民衝突的墳墓危機

  • 邱求慧
  • 6,280 次點閱
  • 52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文山森林公園位於台北市公館蟾蜍山的南側,過去這裡曾經是公墓,經過數年的遷葬,在2022年改建成為公園,園內有規劃森林步道及親子休憩設施,也和景美運動公園相連,已成為台北市熱門的新景點。

公園內有一個建於1929年的紀念碑,目前已經被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根據指示牌的說明,這是紀念有一群社會賢達捐贈土地,做為窮苦人家的墓地。不過當我詳加考究後,發現這個石碑後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內情。

f0fabd3ef85922dcf72a467954cbdbdc.jpg

文山森林公園面積約為11公頃,早期是福興公墓,經過遷葬及整建後,已經成為台北市第二座森林公園,其位置距離捷運萬隆站不遠,只需要走10分鐘即可到達。

8a0974d0079c8fbc1e6359c7e35fd18f.jpg

公園內設有生態荷花池,小橋則橫越其上,可以在小橋及步道上散步賞景,也別有一番風情。公園內也有一段登山步道,稱為「蕨影步道」,是舖上木屑的木棧道,長度僅有數百公尺,坡度也不會太過陡峭。顧名思義,蕨影步道是附近生長許多蕨類而得名。

0a843b0fa19a014e9d535fe1b4f43d14.jpg

上到了稜線後,坡度轉為平緩,路面則變成小碎石山徑,左邊有一條岔路可以通往蟾蜍山,但是沿路上都是夜總會,有忌諱的朋友就不要走這一段了。

4b47c14565b0a6fa1754e4abf985c92f.jpg

大約四百公尺即可登頂蟾蜍山,蟾蜍山又稱為內埔山,海拔為128公尺,山頂有一座軍事營地,設有柵欄禁止山友進入。如果不介意這些墓地,其實沿途的視野還不錯,可以遠眺景美的市區,並與仙跡岩遙遙相望。

a8ababa01059042f4711b48694534967.jpg

公園內另有一段架高的「樹梢步道」,可以穿梭在森林的樹梢間,從另一角度欣賞樹林之美。園內還有一個「趣探險之丘」,是親子遊玩的場域,設有斜坡攀岩、跳樁等設施,還有號稱是台北市最長的46公尺溜滑梯,可讓小朋友玩到翻。

9e3d63266b23567c4260e93f13c51cfc.jpg

走到公園的一個角落,發現一座「興福庄建塚紀念碑」,根據其碑文說明,在1929年時,有善心人士集資購置大直庄及興福庄土地,做為窮苦人家的墓地,細看其捐贈人名單,有當時最大的米穀交易市場「台灣正米市場」,台北市最大商會「大稻埕永樂會」,還有鹿港辜家的辜顯榮、茶葉大亨李春生之子李添盛、板橋林家的大管家許丙以及霧峰林家的林嵩壽、林柏壽等都名列其中。

d05ce01c78fb1790b378c0ee97cba5c7.jpg

再細究其碑文內容,其中有一段:「實由市內諸大家熱心公德,咸樂贊襄,尤幸市當局俯順輿情,不拘成法,從此澤及枯骨矣」。善心人士熱心樂捐可以理解,但是怎麼會提到,市政府「俯順輿情」,似乎中間有什麼內情,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經過一番的考證和研究,發現了確實其中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待我向大家解釋說明。

a849159cbf6148aa06f6673a5e46ec86.jpg

背景要從日本時代說起,由於當時公共衛生還不完善,在領台的第二年開始,台灣就開始流行起被稱為「百斯篤」的鼠疫,再加上霍亂、痢疾和瘧疾等傳染病也很猖獗,一時之間造成了許多民眾的死亡。所以如何改善衛生和環境,成為當時日本政府的當務之急。如圖是1905年的《台灣日日新報》,報導當局施行滅鼠的清潔運動。

bf5bb774b872c1b54ac393a715da0ade.jpg

另一個當局十分頭痛的問題,是關於埋葬的習俗。台灣人自清代以來,普遍存有「入土為安」的心態,而且也很重視所謂的「風水」,在死者過世之後,經常會將棺材和屍體擺放在家裡,稱之為「停棺」,由親友輪流守靈,並延請道士進行做七法事,除了代表後人的心意以外,也會同步尋找好風水的土葬地點。但是對於日本當局而言,這樣的行為會增加亡者將病菌外洩的機會,不利於整體公共的衛生。圖是1898年的《台灣日日新報》報導,有民眾因停棺造成三名親屬染疫,故以「停棺無益」宣導應避免這種行為。

f1677f9ef5c3802bb10cd564540c4d48.jpg

當時日本人主要以火葬為主,而台灣人則認為火葬是損害祖先身體的作為,多數仍然堅持必須土葬。而當局雖大力鼓吹民眾接受火葬,但因為舊習慣驟然更改不易,只好採取鼓勵但是不強制的作法,但會限制停棺的天數,也會規定土葬的墓穴深度,以免造成疾病的傳染。以1896年台北縣頒布的「臺灣人百斯篤病死者埋葬規則」為例,規定埋葬百斯篤病死者之坑穴,應深至地下一丈以上,違者應受處罰。圖為當時日本人的葬禮,大多進行火葬。

d5ea6b0f6de0b5268148feb8738354cb.jpg

台北市第一座火葬場,於1900年設立在南門外,因為設施較為簡陋,1910年改於中庄子(今新生北路二段77巷)新設火葬場(如圖),這座火葬場原來是私人所經營,不過在1912年,由台北州政府予以收購,正式改為公營。

d6e4c975644c08b6f4c69fd95a959821.jpg

至於舉辦喪禮的殯儀館,當時稱為「葬儀堂」,最先是在1897年興建,位置在三板橋共同墓地旁(現今林森公園裡),1907年原地重新整建為較具規模的場館 (如圖)。只要有重要人士的葬禮,就會在這座葬儀堂舉行,例如台灣總督乃木希典、明石元二郎等。這座葬儀堂一直使用到戰後,直到1965年才在民權東路興建新的殯儀館,也就是現在的第一殯儀館。

7c6dddabb02620299e1159c289e0ba7d.jpg

日本政府鼓勵民眾盡量採取火葬,除了公共衛生的考量外,也是希望將土地做更有效率的應用,不要浪費太多土地做為墓地,出發點也尚能理解,但是各地方政府卻陸續推出辦法,嚴格限制墓地使用的大小,並對於墓地徵收昂貴的使用費,引起民眾極大的不滿,圖是基隆在1921年公布的墓地使用條例。而在1928年3月,台北市政府也公布了「台北市墓地使用條例」,因為公布前沒有經過嚴謹的討論,公布後竟引起大眾一陣的譁然。

d0595dc3fc94221cc2df35e6056a51e2.jpg

台北市墓地使用條例規定,市區墓地每平方米必須付費1.5圓,郊區墓地每平方米則為0.6圓,採累進費率,超過20平方米以上,每平方米分別徵收1.5圓及3.5圓,40平方米以上,更需要高達3.5圓及7圓。過去民眾使用公共墓地根本免費,那還不打緊,當時一般土地價格,每平方米也大約不過5圓,墓地價格竟然還超過一般土地,所以這項政策一公布,立刻引起民眾相當大的反彈。其中蔣渭水、蔡彬淮以及黃金生等仕紳們,極力向政府陳情抗議,希望政府能收回成命。

a71a09f431c3b7f595424e296cf09f5d.jpg

市政府接到各界排天倒海的陳情,但是條例都報請總督府同意過,收入也已編入年度預算內,台北市尹(市長)田端幸三郎雖然表示同情,但是最多只能同意三平方米以內可免費,不過要向當地保正或管區警察取得貧寒證明,但是,取得證明極為困難繁複,而且三平方米也只有一坪,遠低於一般民眾的使用習慣,這翻天覆地的民怨開始不斷襲來。

d22255ececa982839aabf6d97b9fdac2.jpg

這個政策對於貧寒的家庭的影響更大,甚至還發生沒錢下葬的情況。就在官民僵持不下的時候,蔣渭水的死對頭辜顯榮竟然跳了出來。辜顯榮過去因為引日兵進台北城,而成為日本政府的紅頂商人,但被蔣渭水這些民族主義人士視為台奸,在民報上經常著文批評他,原本兩人互相水火不容,沒想到在這一件事上竟然發生了交集。圖左為辜顯榮,圖右為蔣渭水。

d4e0875889f8a0cd53050d6b3a5cec34.jpg

辜顯榮也認同政府政策不當,但主張如果能號召善心人士捐款,並且購置墓地捐贈給政府,這樣可以給政府下台階,也不會影響政府的收入,或許才有機會解決問題。於是,他開始到處尋覓土地,在台北市周邊進行土地勘查超過一百次,最後擇定興福庄(今文山森林公園)和大直庄共三十餘甲的土地,並著手進行土地的購買洽談,圖為1929年3月8日刊載在《台灣日日新報》,辜顯榮尋找墓地的新聞。

588dfb3914c880e22fec9bbbf8565ed5.jpg

自此社會各界更是踴躍捐款,總共募了3萬餘圓,並將所購置的土地捐給台北市政府。最後市政府終於順應民情,於一年後的1929年12月修改條例,規定市區墓地得於三平方米以內,郊區墓地得於12平方米以內免費使用,大大解決了民眾的需求,這一件官民衝突的風波才告逐漸平息。並且在興福庄豎立了紀念碑,紀念那些捐款善心人士的義行。照片是1968年民眾在掃墓時所拍攝,後方剛好拍到這座紀念碑,就豎立在福興公墓裡。

3a3e25cf68e841b13d3dad52a9bd4d3e.jpg

故事已經到了尾聲,這個區域自從捐贈之後,維持到民國時期都還是公墓區,直到2013年開始辦理墳墓遷葬,現在則變身為美麗的森林公園,讓很多孩童得以在此嬉戲。而留存的這塊紀念碑,原來還有這樣的故事在其中,當年政壇上的台灣菁英們,雖然彼此之間的政治立場不同,竟然可以捐棄前嫌,攜手解決了台灣貧苦民眾的困難,寫下了一頁溫暖的篇章。這個歷史或許給我們一些啟發,只要可以苦民所苦,不用分黨派和立場,必能心手相連,讓我們的社會更加良善與和諧。

05fffad2dc71686b2c0bb02c8f194007.jpg

停車場->景美運動公園->蕨影步道->闊景平台->蟾蜍山->瞭望平台->趣探險之丘->大樹平台->樹梢步道->興福庄建塚紀念碑->停車場

距離3.06公里,步行時間1小時30分,總爬升高度142公尺。

筆者是「一山一故事」作者,這本書紀錄了許多臺灣山岳、古道的歷史故事,被選為2022年博客來人文社科年度暢銷書。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