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茶青角山~走在歷史與自然的路

  • 出發日期
    2020/11/15
  • 回程日期
    2020/11/15
  • 相關路線
    茶青角山
  • 相關山岳
    茶青角山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茶青角山一般都由美濃起登,這次教練預計從杉林上,前一周已經開路砍草到離三角點約300公尺,最後的路段邀集多位刀手同行,希望能順利打通。

在最後民宅前停車後,大夥兒一躍而上走進次生林,沒有布條指引,依照地圖判斷方向及現地的植被生長情形,開路而上。這裡是黃藤與刺竹的天下,一不小心就扎的人唉唉叫。

45548d950c431c6ab29206218ee368ee.jpg

0671097060b9fa3f2dda5975aea7af4a.jpg一棵板根碩大的桑科榕屬植物,立即成為第一個亮點,順著山坡斜行生長,用板根紮實地深入大地,支撐起厚實挺拔的身軀。樹幹上已長出許多果實,這樣「幹生果」的型態是自然界另一種特殊景觀,因為這類桑科榕屬植物在熱帶雨林環境必須和其他樹種搶陽光,如果開花結果就會停止向上生長,競爭力偏低會導致生存不易,因此就直接在樹幹上結果,且花是在果實裡的,屬於隱花果,靠榕果小蜂傳花授粉,而每種都有專屬的榕果小蜂,造就另一個奧妙的生態網絡。

9339362b4c385705facad91cd0247edb.jpg

行走不久,就到達上周教練發現的捉龜陷阱,我們在附近還找到兩個鐵籠及一個山豬吊,破壞集中後返程時帶下山。我從未在野外看見過食蛇龜,對此物種也非常陌生,一查發現可是二級保育類珍貴稀有之野生動物,更是臺灣唯一的箱龜,具有可閉合的腹甲,唯一原生不住水裡「全陸棲」的龜。以前淺山地區非常多,這幾年面臨非常嚴重的獵捕壓力,且大多是走私到中國,當中藥材、當寵物等,有感於動物面臨到的危機,掃蕩陷阱令我們更覺刻不容緩。

抓龜的陷阱

34dd12c8f505d54564ce087551808409.jpg

過不久,又遇到幾個穿山甲的洞,尤其一個洞外泥土的濕潤程度,彷彿剛挖不久,似乎穿山甲就躲在附近偷窺我們,這裡生態非常豐富,但離人類居住地卻不遠,一面讚嘆咫尺之地即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一面感嘆自然保育的重要及緊迫。

af073e6527523cb0e3c0d5c29a43f838.jpg

據說這裡是杉林跟美濃古時來往的道路,在地鄉親紅星大哥還說以前娶親時,新娘坐在轎子上由轎夫扛過山頭,但隨著聚落的搬遷,這裡漸漸沒落荒蕪,刺竹已自然演替,成為廢棄道路上的霸主,而張牙舞抓的黃藤嘍嘍,更是天羅地網地偷襲路過的行山者。這「刺牙牙」的黃藤相信較年長的人不陌生,這是早期老師手中的藤條,因莖光滑又具可塑性,適宜彎曲或編織,也常被用來製造家具與編製工藝品,現在人工昂貴,耆老凋零,會從山中取材黃藤製作家具的已少之又少,目前多仰賴東南亞進口,失去的不只是一種民俗植物的價值,也失去技藝的傳承。突然,有夥伴大喊,黃藤果耶!有點像小毬果,因蛇鱗般的外表又稱為蛇皮果,摘取吃吃看,微酸不澀,是昔日山居民眾的零嘴。

ef100de5f1dc412311c3839e12f55a5f.jpg

e21ab8134fb495ea7d19f9689a6e560d.jpge053dfafbae5a0525752325dedf8512a.jpg啪搭一聲,砍刀應聲而斷,這趟開路折損了兩支砍刀,可見部分路段植被的茂密,感謝大哥們奮勇地為眾人清出一條路,免去鑽樹叢的阿雜。兩位山友沿著山稜直切往茶青角山三角點,其餘眾人反向下切尋找更早以前的一條路徑再腰繞而上。一座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走法,隨著時間的更迭,依著植被的消長,看到的面貌及體會也有所不同。我喜歡這樣慢慢走,探索自然與人文,願意為一朵小菇彎腰,願意為一棵大樹駐足,也願意為這荒亂如駁坎的砌石推敲研究可能的原因,山,是這樣迷人啊!

茂密的植被要砍路過去

9e9f81ab9f18a31e51a7f61ab4b873ba.jpg

1ba243400c4931402a9f1b3c0d23c472.jpg

茶青角山,標高436公尺,三等三角點516號。

eef5ea2f7f840f159c9c7d382d088946.jpg接近三角點附近,地上、樹幹上有許多廢棄的繩索,也發現了細密的網子,早期這裡架有許多鳥網,捕捉路過的賽鴿或鳥兒,而平坦地上散落的石塊,疑似以前的聚落,再更下方的邊坡,又發現許多瓶瓶罐罐,早期的汽水瓶、醬油瓶、米酒瓶,充滿人為活動的痕跡,即便垃圾就是最常見的遺留物,昭示這一區在更早之前的脈絡。

57c4bd67161d41c5146efc3d5ca3c68b.jpg

610363b5ae1667d8bd48eaaba78c723f.jpg

早期的汽水瓶、醬油瓶、米酒瓶,充滿人為活動的痕跡6c03cabda2030a7ba7829855dcf7aa2e.jpg與友人聊到開路一事,他提及路徑是棲地切割破碎的線條,對生態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柴山是最明顯的案例,基本上這樣的論點我非常認同,但仍因地制宜去觀察人為承載的狀況與使用頻率而論,因為探勘開路,若有隱藏的破壞,倒是才有機會發現及處理,許多濫抓動物或者盜伐珍貴木等,就是在山裡被默默地進行著。

如何在行山之餘反饋大地,或者說抱著怎樣的初心入山,就會表徵我們的行為。走在歷史與自然的路上,歡喜領略學習。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