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去旅行

22b105ac1e3f36dcf3c16fcc7e8579aa.jpg

金包里大路又稱「魚路古道」,曾是台北金山之間挑運魚貨、茶葉、硫磺的必經之路,可說是陽明山國家公園中蘊含最豐富的人文史跡的古道,隨處可見先民在土地上留下的歷史痕跡,小土地公廟憨丙厝地打石場山豬豐厝地許顏橋等先民奮鬥生活的遺蹟,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小編去旅行 ~ 大家來。巧遇!

  • 小編將於9月24日來去陽明山,走一段金包里大路、遙想體驗先民生活,歡迎大家來巧遇小編和小編玩遊戲喔

  • 玩遊戲送小禮
    找到小編,大聲說出「通關密語」– "我愛陽明山",就可以和小編玩遊戲、合照,只要在您的臉書秀出合照並tag#我愛陽明山,就送您小編的小小心意、一份小小禮喔!(遊戲答案就藏在文內~ 噓,不要告訴別人說是小編說的喔)


▌哪裡堵... 啊!不是,巧遇小編?

 第 1 站:9:00 金包里大路「城門」

36371817b3b8d4d7a0eb61c64f2be76c.png

金包里大路「城門」

金包里大路城門,為早期限制人們進入城內軍事要塞所設置的關卡;日治初期,台灣北部的抗日義軍首腦簡大獅,號召鄰近的民眾,加入抗日行列,並於金包里大路入口以石塊、木頭構築城門。

隨著事過境遷,當年城門矮牆已毀壞不見蹤跡,現今的城門為1990年代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進行魚路古道修復調查時,勘查報告指出此處因兩側高起的石壁有如城門而名為「城門」。今日金包里大路「城門」為1997年仿芝山岩西隘門樣式所建,現地上留存的遺跡為城門邊兩座比鄰的石碑,為1924年日本政府展開造林運動時,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樟樹造林界碑(較矮者),及臺灣光復之後的陽明山牧場界碑(較高者)。


 第 2 站:10:30 憨丙厝地

3bb1b7b1fe1889d793e5efaaed19c9a1.jpg

憨丙厝地

魚路古道作為陽明山區南北兩端的重要通道,遺留許多歷史痕跡,包括厝地、耕地、礦坑、土地公廟等。經考古研究發現,魚路古道的極盛時期約於清領中、後期至日治時期,當時此區的各個厝地都具有居住的功能,呈現了散居型聚落的型態,其中「憨丙厝地」可能是當時道路中途的休息站,也就是具有商業行為的小型店鋪,即現今的雜貨店,販賣草鞋、飯粥、糕餅、簡易器具等以服務過往旅客。

現在則由管理處在原有的地基上做了兩個休憩亭和一個解說亭,兩個休憩亭的茅草屋頂則是完全根據昔日的手法鋪設而成。


 第 3 站:11:30 許顏橋

30a3b7c65faaaf12b32b5dbc41968206.jpg

許顏橋

許顏橋原為阿里磅茶商許里於日治時期1920~1923年間出資,於魚路古道經上磺溪的西面最寬處,修築的石板橋(長5.4公尺、寬1公尺),藉以提升運送茶葉的效率,避免過溪時溪水濺濕茶葉而影響品質。不過原橋最終乃遭溪水沖毀,1996年進行修復工程,改建為石拱橋,避免再次遭受溪水沖擊。

健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