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魯瑪克部落(Taromak)
「達魯瑪克」是唯一位於台東的魯凱族部落,也是東魯凱群如今僅存的一支,其祖先來自地處中央山脈南段陷落區的小鬼湖一帶,早在荷蘭統治時期便有歷史紀載其活動。隨著部落人口增加,族人離開最初的發祥地,並且在經歷多次遷徙後,最終於清朝中葉定居肯都爾山西側的卡帕里瓦(Kapaliva)。到了日本殖民時期,由於集團移住政策的關係,族人被迫遷居至較接近平地的聚落。
「達魯瑪克」的魯凱族語意思是「我們的家」,又可解釋為「勇士居住之地」,日治時期稱達魯瑪克為「大南社」,其名稱之由來,是因為閩南人將達魯瑪克音譯為閩南語「大南仔」,這個名稱後來也被國民政府所沿用,稱為「大南村」,不過後來因為「大南」與「大難」諧音相近,所以此處又被改名為「東興村」。
位於大南溪畔的部落文化廣場,是青年會所的所在地,也是族人傳承文化與舉辦年度祭儀的場所,其中七月舉行的收穫祭最為盛大,更因為其獨特的盪鞦韆儀式而被稱為「鞦韆祭」。
圖/Lravorase Lra-madaralrae
(李張力元)
卡地布部落(Katatipul)
「卡地布」又稱「卡大地布」,位處今日知本火車站一帶,是卑南族傳統八社之一。卡地布部落由卑南氏族「瑪法琉」(Mavaliw)與「巴卡魯固」(Pakaruku),和排灣氏族「邏法尼耀」(Ruvaniaw)所組成。傳說在遠古時期,這些氏族各自形成部落,其中起源於太麻里海岸的瑪法琉和巴卡魯固,先後遷徙至青林山區,而起源於屏東來義的邏法尼耀則在知本崎仔頭一帶定居。日本殖民時期,日人為方便管理,將此三社集中遷居至今日的知本地區,形成今日所見之卡地布部落。
「卡地布」的卑南族語意思是「團結」或「合併在一起」,後來由閩南語發音演變為「知本」,被國民政府所採納並使用至今。雖然卡地布擁有非常悠遠的歷史,不過由於缺乏文字紀載,只能透過部落耆老的口述略知一二。
卡地布文化廣場至今仍是部落集會和舉行祭典的地方,設有傳統建築巴拉冠(Palakuwan,青年會所)、達古範(Takouvan,少年會所)、三大氏族的祖靈屋、瞭望台與摔角場,也是社區的文化健康站所在地。
大巴六九部落(Tamalakaw / Damalagaw)
「大巴六九」是卑南族傳統八社之一,相傳其祖先來自中央山脈南端。根據部落口傳歷史,遷村的原因已不可考,不過沒有疑問的是,族人始終都以 Damalagaw 稱呼自己的部落,直到國民政府時期才改以漢語稱為「泰安村」與「太平村」。一般而言,「大巴六九」被認為是「勇士」之意,然而根據部落作家巴代(Badai,漢名「林二郎」)所述,這是一般人引申陳光榮先生所轉述之部落老人家自稱「'uringedan(頑擰、勇猛、堅韌)的男人」而來的,Damalagaw 並不能用卑南語來解釋其意義。
知名的華語歌手張惠妹和黃美珍就是來自於大巴六九部落,不過部落中看不到任何關於歌手的宣傳,這裡主要發展生態旅遊,並以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與自然景觀為特色,通往「利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與雙鬼湖山區的利嘉林道就是以大巴六九為起點。
普悠瑪部落(Puyuma)
「普悠瑪」位於台東火車站附近,現稱為「南王」,是卑南族傳統八社之一。關於部落名稱的起源,其中一種說法認為「普悠瑪」是卑南族人用以尊稱的詞語,可解釋為「獲得貢品的最高位者」,也有一說為「都城」之意,最早是指卑南族人所建立的大社。在早期,卑南大社相當強盛,並曾經擁有一位統御附近部落的「卑南王」,山地原住民必須向卑南王進貢粟或肉類,靠海岸的原住民則必須進貢貝類。
至於卑南王,並非我們所熟知的中央集權領導者,而是延續原住民族頭目的概念,其由來則可追溯到清乾隆時期。根據林志興(Agilasay Pakawyan)博士的研究以及日治時期《番族慣習調查報書》所述,當時的卑南族人頭目之子比那賴(Pinadray)因為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而受到朝廷召見封賞,爾後原本世襲的頭目便改由官府派任,成為具有統治實權的角色。
時至今日,普悠瑪是保存卑南族傳統文化最完善的部落,其中傳統文化活動中心中還保存以傳統工法興建的巴拉冠、達古範、祖靈屋、瞭望台、摔角場等建築,並且仍是七月海祭和十二月大獵祭舉行的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