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twrunning.biji.co/600_518dfdf49f6c93823a0320963872ef4d.jpg)
-
出發日期2018/12/22
-
回程日期2018/12/22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旅行日期:18.12.22
關鍵字:半平山、阿嬤的廚房、金瓜石
不只是雷達站,草山也是地震觀測站的基地之一,雖然名為「草山」,戰備道沿途不乏灌木叢和樹林,這使我想起,陽明山和桃源谷也擁有類似的景觀,而草坡的形成,可能同樣因為森林火災,或是過去人類的開墾,隨後芒草等等先驅植物進駐原本裸露的土地,由於常年遭受強風吹襲,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恢復成樹林,因此演變成有如高山草原的景象。
草山與燦光寮山之間,山稜一面是半平溪峽谷,另一面是牡丹溪溪源,約略朝向雙溪與貢寮之間的河谷平原,天際線上山稜層層疊疊,是坐臥草嶺古道、灣坑頭山以及桃源谷步道的稜脈,那段稜脈繼續往天邊延伸,則是雪山群峰,還有南湖大山群峰羅列的位置。
1.
東北角基隆火山群的地景全世界獨一無二,就連路旁岩石的造型都相當特別:然而,市面上的書籍,對東北角身世背景的認識,卻遠不如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火山群,幸好,民國89年(2000)「大地地理」出版的「台灣土地故事」,對此地自然與人文背景,留下鉅細靡遺的記錄。
根據書中描述,金瓜石、九份金銅礦的生成和東北角地質演化關係十分密切,大約距今四千五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的末端隱沒到歐亞板塊之下,形成宜蘭外海的琉球島弧,引發沖繩海槽張裂,也使得東北角在近六百五十萬年以來形成許多褶皺和斷層。
在此同時,沖繩海槽的張裂,構成一系列火山活動,距今約一百四十萬至九十萬年前,東北角形成數個火成岩的侵入岩體,包括基隆山、牡丹山、本山等等,以及草山、雞母嶺兩個噴出岩體,其中,侵入岩體就成為日後礦脈的根源。
火山活動當中,熾熱的火成岩體會加熱地下水,由於位處高壓的地底深處,熱水即使超過沸點仍能維持液態,並且大量溶解火成岩體及周圍沉積岩中的礦物成分,形成「熱水礦液」,熱水礦液如果順著火成岩或沉積岩內的斷層、破碎帶上升,隨著溫度與壓力逐漸降低,它所溶解的礦物便會釋出,在裂隙中沉澱下來,產生金礦或是銅礦的礦脈。
2.
如今草山戰備道附近所見的山岳,幾乎都曾經是生產金礦、銅礦的礦脈,與砂岩、頁岩為主組成的沉積岩相比,礦脈質地比沉積岩密實,禁得起風吹雨打長年的侵蝕、風化,加上一百多年之間淘金客的開鑿,山岳自然擁有豐富多元的樣貌,除了基隆山以外,山形最特殊者當屬半平山。
半平山海拔713公尺,略低於草山,基隆火山群中排名第三,山頂無基石,相對於燦光寮山佈滿泥濘和亂石的山徑,半平山步道前半段枕木鋪陳,走起來輕鬆愜意,此時陽光下金黃芒花緩緩搖曳,回頭觀看日落的方向,我們才終於知道,一個月前幾度使人進退維谷的燦光寮山,究竟外觀是什麼模樣。
3.
走到接近瘦稜的地方,一面警告標誌矗立亂石堆前,眼看夜晚將至,深怕黑夜中由山頂折返徒增危險,父親和我留守原地,弟弟帶著單眼相機朝山頂前去,在此同時,雲海悄悄地從基隆山腳湧上山腰,也比下午時更加綿密濃厚。
「你看,那裡有一棵桫欏生長在山坡上。」父親手指著溪谷對著我說,「真的,好像草綠色海洋中游泳的海星。」我打趣說到,不久,這端的山谷也慢慢地湧入雲海,父親說,這樣的景象令人感到平靜。
那裡是半平溪谷,峽谷中的秘境因為冒險家的好奇,逐漸被公諸於世,前往半平山山頂的小路,更是連接茶壺山稜、鋸齒稜還有劍龍稜的通道,冒險者前仆後繼,我卻不特別感興趣,一方面稜線路徑安全堪慮,另一方面,中部大雪山、阿里山,南部南橫、那瑪夏以及茂林,其中未知的地方更多,又何必執著於這幾道山稜呢?有時候量力而為,捨去一點足跡,留給大自然,我想也是一種美。
冬至的一輪明月悄悄升起,雲海寧靜,山谷寧靜,心裡卻掛念著弟弟的安全而始終不得安寧,大約25分鐘後,他終於從山頂那頭,平安地回到警告標誌前與我們會合,返回草山戰備道的路途,冬陽撫平心中種種忐忑,滿山芒花轉為銀白色澤,華麗且溫暖。
4.
下午六點,夜裡的金瓜石燈火通明,勸濟堂旁「阿嬤的廚房」傳來陣陣炒菜的香氣﹔餐廳老闆曾千代女士今年80歲,不久前才接受電視節目「MIT台灣誌」採訪,節目裡她表示,從13歲起就被邀請到中將王民寧先生家中做飯,之後瑞芳鎮長戴德發、礦業鉅子顏欽賢都成為她的饕客,婚後到金瓜石辦伙食團,接著又轉到台電掌廚,一生以烹飪為業,退休後仍繼續在勸濟堂旁開餐廳。
廚藝不假外人,全部來自她的創意發想,餐具講求衛生,擺盤別出心裁,有時甚至親自替客人端上菜餚,滿桌佳餚令人食指大動,餐廳更講求食材原汁原味,招牌甜點「紅豆芋圓湯」的芋圓堅持採用大甲芋頭,削皮、切塊、蒸煮、揉團全程手工製作,口感扎實軟綿,還有濃濃的芋頭香氣,因為太白粉加得不多,最後芋圓還會在嘴裡化開。
秋末冬初三訪金瓜石,由海濱走向山巔,有時行走雲霧,有時坐看晚霞,而今天我們又從雲海上的蓬萊仙山,回到雲海下的黃金山城,圓桌前品嚐佳餚美饌,不只是美食,品味的是山城使人雋永的黃金歲月。
參考資料:
1. 王執明(2000)。《台灣土地故事》。台北縣新店市:大地地理
2. 20180916【845】MIT台灣誌 另一種舌尖上的鄉愁 溫州寮 金瓜石幾度滄桑
延伸閱讀:金瓜石景點
2. 第032章[新北市瑞芳區] 踏上那段金色歲月(冬遊金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