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南投縣仁愛鄉] 惠蓀林場

  • william.luo
  • 3,434 次點閱
  • 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旅行日期:18.02.18    

關鍵字:惠蓀林場、涉水步道、湯公亭、青蛙石步道、惠蓀咖啡

f_23624155_1.png

山中的春天不遠了,惠蓀林場的一日,以鬱鬱森林、淙淙山泉,還有洋溢香醇滋味的咖啡洗滌心靈。由國道六號東行,乘著早晨的陽光和微風,途經國姓,循臺21線繼續朝深山前進,糯米橋一帶群聚的梅園,清流部落隱隱升起的炊煙依舊熟悉,接著穿越中原、眉原部落沿路並排的屋舍,到達林場門前。

f_23624188_1.png

投80線深入林場境內,鄉公所曾經計畫將這條道路延伸至紅香,當作力行產業道路的替代路線,看似不太可行的方案,卻也顯示出惠蓀林場和其他地方的相對位置,涵蓋白姑大山、八仙山主峰以及基隆山相連的山脈,和瑞岩、清境等地相接,幅員遼闊,而一般觀光客活動的範圍僅僅西南一隅,就算如此,抵達園區核心的路徑迂迴,甚至必須繞經佈滿碎石的凌雲斷崖。

1.

f_23624222_1.png

就像登山似地,每當克服大關,往往會遇見大而美的風景,斷崖所在的北港溪溪谷,金黃、深褐、青綠、翠綠樹木相互交疊,危崖上瞥見一樹山櫻,不知不覺,由轉彎處駛入一片嫣紅櫻花林裡,彷彿火焰一樣燃燒,順著枝枒一路蔓延開來,「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緋紅花霧底下,遊人們紛紛拍照、讚嘆著,各個喜上眉梢。

f_23624245_1.png

f_23624246_1.png

有著重瓣山櫻的熱鬧,也有著層疊山澗的清涼,涉水步道位在園區外圍,終年不歇的山泉從林蔭下淅瀝湧出,雨季之外的溪水極淺,有些地方甚至只有一面薄薄的水膜,服服貼貼地順著排列卵石流動,看起來柔軟的淺水,自石階傾瀉而下時依然充滿活力,一股勁地奔騰敲擊、喧嘩,水上偶爾漂浮旋轉的枯葉。

f_23624247_1.png

2.

f_23624260_1.png

臺灣大學在南投擁有溪頭、下坪等等實驗林,惠蓀林場則是中興大學實驗林場之一,面積7477公頃,海拔自450公尺到2419公尺之間,日據大正5年(1916)8月2日設立北海道帝國大學農業部附屬臺灣演習林,從此以後,這片原屬南投廳的官有林成為無數學者研究生態的田野,隔年北海道帝國大學在埔里設立演習林派出所,大正7年(1918)設置關刀溪作業所,也就是今日山林巷1號木屋。

f_23624279_1.png

f_23624280_1.png

二戰以後,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林場,隸屬於林務局第三模範場,後來改隸臺灣省政府,民國38年(1949)移交臺灣省立農學院,並且更名「能高林場」,民國50年(1961)成立省立中興大學,漸漸演變為現在的樣貌;走向森林,餐廳附近的廣場上豎立森林遊樂區的標竿,一旁臺灣黃杉挺拔通直,周圍八重櫻盛情似火,不知道百年前人跡未及於此的時候,這裡是否同樣地色彩鮮明呢?

f_23624282_1.png

f_23624283_1.png

f_23624284_1.png

循產業道路下行,兩旁美樹夾道相迎,樹林縫隙間總是能遙望如同金字塔般壯麗,輪廓像是刀鋒般銳利的關刀山,俯首觀察,樹蔭底下小草、蕨類欣欣向榮,有時聆聽微風在竹林裡穿梭,脩長枝葉摩擦出希希簌簌的聲響,至於往昔縱橫的林道,已經被鐵柵門圍起。

f_23624324_1.png

f_23624325_1.png

f_23624326_1.png

就在林道交會口附近,座落一盞素雅的湯公亭,是為了紀念校長湯惠蓀先生。湯惠蓀是江蘇崇明人(今上海市崇明區),出生於清光緒26年(1900),日本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畢業,民國53年(1964)接任中興大學校長,制定校歌和校訓,民國55年(1966)11月20日,他在視察向林務局爭取為校地的能高林場時,心臟病發而因公殉職,隔年學校將林場更名「惠蓀」,並且建立湯公亭和湯公碑紀念。比起過往伐木盛況,現在此處種滿杜鵑,成為一方靜謐的花園。

f_23624327_1.png

3.

f_23624332_1.png

f_23624333_1.png

惠蓀林場境內步道眾多,考量到時間有限,加上午餐後不適合激烈運動,我們最後選擇雜貨店旁的青蛙石步道,青蛙石步道前段途經梨園山莊、山茶道以及陸羽亭,都是順著平緩的柏油路而行。

f_23624367_1.png

f_23624371_1.png

f_23624376_1.png

沒有想到,陸羽亭所在的廣場後方才是真正的起點,長達1.6公里的步道沿著山壁曲折下切,山徑狹窄,大多是由兩塊長條石板拼湊相接的斜坡,就算是轉折處的石階也難容旋馬,有時人行相會,其中一方只能緊挨著山壁讓對方通過,中有一處山泉奔湧。

f_23624403_1.png

f_23624404_1.png

石板路繼續向叢林挺進,一路上遊人卻沒減少過,後來才想到,可能是因為最近流行「旅行青蛙」,愛屋及烏,養青蛙自然也想到青蛙石了。「希望『青蛙石』真的很像青蛙啦!」步道依舊不止息地下切,想到稍後仍然要從原路折返,我不禁發牢騷起來。

f_23624406_1.png

f_23624407_1.png

終於,步道轉入一塊平地,鑽過樹林,又下切一段階梯,遇見涼亭之後終於看到北港溪,「青蛙呢?」我望著溪床發楞,湍急水流中遍布白玉般的石礫,卻沒有任何一顆長得像青蛙,此時,弟弟已經跑到溪床上搜尋,我則返回涼亭休息。

f_23624409_1.png

涼亭旁擺放一塊巨石,上面刻著「任由溪流逝無返,常伴翠谷春復秋」,好奇之下,我又繼續細讀:「……青蛙石之渾然天成,最負盛名,青蛙石重約四十公噸,原矗立於北港溪上游,因狀似青蛙而得名……未料今年(2004)七二水災為土石衝擊,不知沖至何處……。」讀到這裡,我大吃一驚,「也許牠也去旅行了吧?」抱著無奈地情緒,我們又一步一步循原路返回。

f_23624411_1.png

4.

f_23624417_1.png

幸好風光正美,形形色色茶花開滿步道兩側,有些是出自天地造化,有些來自雅士悉心栽培,同樣匠心獨具、風味特出的,是一杯適合當作下午茶的惠蓀咖啡。

f_23624422_1.png

惠蓀林場所種植的品種為Arabica咖啡,從昭和11年(1936)就已經開始栽植,民國73年(1984)興建展示中心,咖啡3到5月間為花期,每逢下雨後10到14天,由葉腋簇出有著茉莉花香的五瓣白色小花,授粉後6至7個月在枝條結出一串串橢圓果實,其中,「山林巷一號」咖啡更是純粹取自林場的咖啡豆所製成。

f_23624428_1.png

f_23624430_1.png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音同「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唐代詩人李白曾經寫下「山中問答」.以簡短輕盈的字句,卻真切地表達他對山林的喜愛;坐在咖啡小館之前,有些人閒話家常,有些人談笑風生,沉醉在這黃昏時刻,紅樓廊上鋪灑傾斜的日光,木屋院前茶花綻放,草地邊樹林茁壯,山中的春天已經不遠了。

f_23624517_1.png

f_23624521_1.png

f_23624524_1.png

延伸閱讀:惠蓀林場周邊景點

1. 第189章[南投縣仁愛鄉] 奇萊山下,只在靜觀

2. 第098章[南投縣仁愛鄉] 餘生--Seediq bale ba heya!(他是真正的射日英雄啊!)

3. 第096章[南投縣國姓鄉] 餘生--震爆點的春天

4. 第054章[南投縣仁愛鄉] 留取楓光幾許(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

5. 第044章[南投縣仁愛鄉] 我心切慕,在更高處 ( 武界、曲冰、親愛)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