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登山安全守門人】南二段山難談登山留守機制

  • Straybirds
  • 8,653 次點閱
  • 33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匪夷所思的山難

最近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山難事件,一隊3人的登山隊伍,於7月20日凱米颱風正式形成前,由台東向陽登山口入山,進行七天六夜的中央山脈南二段縱走,預計於7月26日由南投東埔下山,惟於27日失聯,家屬報案展開搜救,搜救隊於7月31日下午終於南大水窟步道下方約50公尺處找到3人遺體,均已罹難,距大山窟山屋不到1公里。依據報載及臉書所得訊息,該隊伍之登山計畫預訂20宿向陽山屋、21日宿拉庫音溪山屋、22日宿轆轆谷山屋、23日宿塔芬谷山屋、24日宿大水窟山屋、25日宿中央金礦山屋、26日出南投東埔,最後與山下通聯之時間,係22日即將攀登雲峰前,留守人曾轉達玉山國家公園通知,請該隊儘速由向陽撤退離園(但不知留守人是否有傳遞最新氣象資訊,並與領隊討論是否執行撤退計畫),惟該隊回復山上天氣良好,再1小時即可登頂雲峰,將推進至轆轆谷山屋躲避風雨,之後即音訊全無。
a2bb0e546169f36604ba790770cbf85d.jpg

▲南大水窟山與大水窟山屋

山行者的角度
山難事件發生後,多數民眾大多譴責此一登山隊明知颱風要來,還要強行入山,最終導致以無法挽回的悲劇收場。但筆者身為一位資深山友,試著由一位登山者的立場,模擬事發之經過,檢視留守人機制是否落實及登山決策是否允當,並試著由登山安全的角度提出一點小小檢討建議
919cd69cbbee89eb66ef5903f5f93f16.jpg

留守人的定位

留守人是登山隊伍的成員之一,他可以說是山下的領隊,必須完全瞭解登山計畫書、團體裝備表、隊員名冊(含緊急聯絡人、緊急聯絡人電話)、糧食清單、醫藥清單、地圖、撤退計畫、保險資訊、領隊與留守人聯絡時間計畫等,並參與領隊會議。簡言之,他可以說是登山安全的守門人
19dcd38ff6cbe5ef5a721b7fe4368169.jpg

留守人的職責

  1. 參與行前會議,瞭解登山計畫及隊員情況,並與領隊討論關門點、變異點、撤退點及啟動山難通報時間
  2. 每日蒐集完整氣象資訊,提供山上隊伍參考,並24時隨時待命(必要時可以找第二留守人)。
  3. 依據登山計畫與上山隊伍律定每日通聯時間及地點。
  4. 參與領隊會議,協助領隊對突發事件做出決策。
  5. 臨時撤退時,聯繫接駁司機及時接駁。
  6. 發生山難時通報救援,並擔任山上隊伍對外之唯一窗口
  7. 熟悉該隊伍之登山習性及山域狀況,協助救難人員研判有效之救援方案。
  8. 山難發生時告知家屬救援進度,並穩定家屬情緒。

96e77c55a75ca96808866c74e042329c.jpg

颱風預報進程及登山決策

時間軸
氣象預測
登山決策
7/19
氣象署預測熱帶低壓92W最新路徑,直接侵襲(登陸)台灣的機率仍然是「中偏低」,但暴風圈有機會擦過東部海域及北部海域。
出發前一日颱風尚未形成,預報之訊息暴風圈並未觸陸,且侵襲率不高,因此隊伍決定如期出發。
7/20上午7時
歐洲與美國二大預測模式,預測之路徑炯異,其他各國預測路徑也很分歧,大致預測在7/24(三)晚上時將移動到台灣東北部外海。
此時為登山隊伍出發日,預測路徑分歧,領隊之想法應該是且戰且走,靜觀其變,因為第一晚只到向陽山屋。
7/20下午4時
凱米颱風正式生成,路徑將於週四(25)通過台灣北部海域,強度至少可達中度颱風上限,外圍環流將於週二(23)開始影響台灣,北部、東部將出現不定時短暫雨,週三(24)至週五(26)凌晨,受颱風環流影響,全台灣容易出現短暫雨。晚上9時二大模式預測路徑上逐漸一致,登陸機率持續降低中(25%以下)
此時登山隊伍入住向陽山屋,應可自行搜尋相關訊息,因為預測路徑並未改變,登陸機率低,估計可能有二、三天會受外圍環流風雨影響,颱風過後即雨過天晴,因此仍決定繼續行程。
7/21下午1時
巴比倫颱風形成,與凱米颱風沒有藤原(雙颱)效應;下午5時氣象預測路徑往西修正,並靠近台灣,暴風圈將於週三(24)中午觸碰北部、南投及東部陸地。
此時登山隊伍於前往拉庫音溪山屋途中,仍有多處通訊點查詢氣象資訊,惟依時間推估,路徑往西修正之訊息發布時(下午5時)應已下切拉庫音溪溪谷,所以無法得知此訊息
7/21下午9時
預測路徑再往西修正,更靠近台灣,登陸機會上升中,巔峰強度可達中度颱風上限,挑戰強烈颱風
此時登山隊伍於拉庫音溪山屋,完全沒有訊號,所以無法得知可能登陸及強度變強的訊息。
7/22上午8時
氣象署預測路徑再次往南修正到擦過北部沿岸氣象署同時也預測暴風圈侵襲北部的機率普遍超過90%;中午12時預測路徑略往西修,登陸北部機會大增,路徑態勢逐漸明朗,週三(24)~五(26)凌晨受颱風環流影響,全台灣容易下雨
本日上午為登山隊伍最後通聯日期,如於早上5點由山屋出發,翻越南雙頭山至雲峰東峰營地大概接近中午,吃完午餐輕裝至雲峰至少要2時,所以估計最後通聯時大約在午後1點左右,此時,留守人員如果告知前面漏掉之氣象資訊,或登山隊自行搜尋相關資訊,如果看到最新路徑預測已改變(可能登陸),強度也變強應該要認真考慮是否執行撤退計畫,惟登山隊伍決定繼續推進至轆轆谷山谷(當下留守人有無清楚轉達全般氣象訊息,並參與領隊會議討論,不得而知),此即進入死亡交叉點。因為後面的路線通訊極差,加上天氣不佳,幾個可能有通訊的三角點也收不到訊號,以致完全沒有氣象資訊可參考
7/22下午6時
預測凱米接手巴比侖的西南季風水氣,颱風環流加上西南氣流雙重影響,屆時中央山脈會攔截龐大水氣,將導致中南部會出現相當猛烈、致災的雨勢;緊接著氣象署在晚上11時發布海警,路徑也改為在宜蘭或東北角附近登陸或掠過,清晨至上午間於北海岸至新竹間出海。
此時登山隊伍正在前往轆轆谷山屋途中,完全無通訊點可以得知這個訊息,如果有攜帶衛星電話可以傳遞訊息,應該就可由留守人通知颱風過後會有旺盛西南氣流,必須在山屋等待風雨過後,再找訊號救援。
7/23下午2時
預測凱米與行星尺度之西南氣流結合中南部山區有超大豪雨,23日凌晨至26曰24時降雨量預估達1800毫米
依山友「獨眼小魚」在登山社團發文推測,依據NCDR天氣雨氣候監測網站相關資訊,登山隊伍應是23日在日雨量約20mm的狀況下,挺進到塔芬谷山屋。並在24日早上5-8點有沒下雨的空檔,因誤判颱風尚未接近或可能遠去而冒險出發,不料8:30開始下小雨,時雨量約10mm(已屬小雨),但是隊伍仍舊繼續前進,到了中午時雨量已經來到每小時20mm,到了下午2點,雨量更來到每小時40mm,應該已是暴雨等級。前述推測事後由消防署調查得知中華電信花蓮基地台在24日曾掃描到3名登山客之一手機所發出的弱訊號,發現訊號範圍在塔芬谷山屋與大水窟山屋之間,應可印證獨眼小魚之推論無誤,因此,在裝備不足,沒有通訊設備獲得最新氣象資訊及沒有緊急避難帳可以在樹林或山谷避難之下,該隊三名隊員在南大水窟山附近失溫罹難。


c5ac0c77d0dd92ba0ae9f75fa6d40600.jpg

▲7/19日預測路徑(圖取台灣颱風論壇臉書)

05b5c7ac08a67570c957f9d46ced997c.jpg

▲7/20上午7時歐洲與美國模式差異甚大(圖觀天氣看氣象臉書)

ba4cdd7d506340fb07cea524bf9befa1.jpg

▲7/20下午4時熱低壓92W正式生成為凱米颱風(圖自台灣颱風論壇臉書)

4329d0e0d4792cbd92ffef8e9f8b6e1d.jpg

▲7/20下午9時歐洲與美國模式預測趨於一致,登陸機率低(圖自台灣颱風論壇臉書)8712a71136dcebef2904fde07b57ed4f.jpg

▲7/21下午1時路巴比倫颱風形成,無藤原效應(圖取自台灣颱風論壇)

1083c04d7c9a08427a2c3742c7025225.jpg

▲7/21下午5時預測路徑向西修正,靠近台灣(圖取自台灣颱風論壇)

93454981a9c87b7d7edf9517e4b7d8c5.jpg

▲7/21下午9時路徑再向西修正,登陸機率提高,強度挑戰強烈颱風(圖取自台灣颱風論壇臉書)de2e7730058d748159fd30d33bdc8d9e.jpg▲7/22上午8時路徑路徑再次往南修正到擦過北部沿岸(圖取自觀天氣看氣象臉書)

67e50df3970b16c7fb8ceb7b231296c9.jpg

35e73bf561f3e782b48e892e3f56910f.jpg

▲7/22晚上氣象署發布海警,旺盛西南氣流與颱風結合(圖取自台灣颱風論壇)

bfe0acdfd5f1277d97a45a75bfd721ce.jpg

e57d9e1d519571f959cd6f957aadc99c.jpg

4e6f88e1233791915780b7dce0f7a128.jpg

▲凱米結合行星尺度西南氣流,中南部有1800毫米超大豪雨(圖取自觀天氣看氣象臉書)

檢討建議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山難事件的檢討,不是在揭人瘡疤,而是在檢視登山過程的每個環節,找出藏在細節裡的魔鬼,本次造成3人罹難的重大山難事件,除了颱風路徑變幻莫測(由最早在北方海面略過一路往南往西修正至登陸宜蘭南澳),且又在7/22下午與西南氣流結合,引進超大豪雨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外,登山隊伍在22日決定繼續行程後無法即時掌握最新氣象資訊,以致誤判情勢,在24日颱風即將登陸前,因中央山脈阻擋凱米在花蓮外海轉了一圈,因而可能有短暫降雨空檔,決定繼續推進至大水窟山屋,以致在出發後遭遇狂風暴雨(24日中午凱米颱風已快速增強為強烈颱風),最終在大水窟山屋前一公里體力耗盡,造成不可捥回的遺憾。綜上提出以下幾點檢討建議:

  1. 手機通訊在天氣不佳之情況下經常會有在通訊點仍無法收訊之情事,因此長程縱走建議要攜帶衛星電話為宜(消防署目前有補助特定單位提供0元租借方案)。
  2. 留守人之選定要依照前揭之留守人責任尋覓適當之人選,才能落實留守機制,隨時掌握最新氣象資訊,並在必要時(如22日是否要依玉管處意見做成撤退的決策)參與領隊會議,做成正確決策。
  3. 長程縰走一定要1~2天的預備糧,以備突發狀況,擔誤行程,特別是在汎期上山,本次山難依該登山隊伍只進行3天的行程推算,至少還有4~5天的糧食(如果有預備糧可以撐更久),在飲水無虞的情况下,大可在轆轆谷山屋好好盤點存糧,做好食物管制,即可等待風雨過後,再決定要折返或是找到訊號求援。
  4. 在天氣因素的風險評估部分,有鑑於極端氣候的環境下,天氣的變化愈來愈難以預測,在有一個以上的天氣系統交互影響下,最好是要料敵從寬,禦敵從嚴,做最保守的風險評估,趁早取消活動,因為安全才是登山唯一的路。

每個山難都是最寶貴的登山安全教育,願逝者安息,也希望來者記取教訓,大家平安上山,也能平安下山。

33d9d2b2db5ee3148f8a784e9bfa9276.jpg

86e980e09959c3d2ea348c683806fe19.jpg

▲7/24日中午預報凱米已轉為強列風預計在深夜登陸宜蘭(圖取自台灣颱風論壇)
022ecc8a68f75b399262a6a0ecf7dfcb.jpg

大水窟最高隆起準平原

778aa4eb7a10a8ad3fa4029621488a7f.jpg

▲歷史的交匯點-大水窟山屋

原文出處

留言

預設頭像


  • *花ㄦ的頭像 *花ㄦ

    颱風前未撤離或急行登至山屋(淋濕衣物或急行濕衣) 失溫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