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卡礑三雄
千里眼山又名石硿山,北倚清水大山,南下立霧山,西臨砂卡噹溪,東麓蘇花公路盤旋曲折,山形崢嶸,與清水大山和立霧山同屬中央山脈北段脊嶺之南湖大山支脈東伸稜線,至曉星山折轉東南支稜接清水大山,南連千里眼山、立霧山,迤邐而下立霧溪口,岳界稱之為砂卡礑三雄。整塊山體由大理石所構成,幾乎從海平面拔地而起,其東側面臨海峭壁聳立、斷崖如削,在短短的4公里距離,岩崖峭豎陡落於太平洋海濱,共同建構了名列台灣八景之一的清水斷崖奇景。西側則隔砂卡礑溪對望白髮山、三角錐山。
▲由清水大山眺望千里眼山及立霧山
▲蘇花公路觀景台眺望清水山
千里之行
一般山友挑戰砂卡礑三雄,大多安排三日時間,第一日由太魯閣遊客中心起登走得卡倫步道接砂卡礑林道登立霧山後宿大同部落民宿,第二日拂曉出擊單攻最遠的清水大山,第三日攀登千里眼山後下山。但因為每座山總爬升均在1千公尺以上(清水大山甚至要爬升2300公尺),連續三日高強度的攀登,對體能是極大的挑戰,也無充裕的時間觀賞磅薄大景,所以本隊分別規劃三次活動(同禮步道順登立霧山及氣勢磅礴的清水大山),逐次造訪這三座隱身在黑暗部落的大山。(註: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同禮部落位處偏遠物資運送不易,曾因電力系統到不了被稱為「黑暗部落」)
▲首日由台北搭272次自強號火車至新城站,再搭計程車至太魯閣遊客中心,11:10由遊客中心起登(映如攝)
▲由園區內徤行木棧道至得卡倫登山口團拍。
▲前二次都是走得卡倫步道至同禮部落,這次改走冷門的恐龍背上流籠中繼站後接砂卡礑林道(入口處管理處設有警語,安危自負)
▲此路段均為巨石樹根路面,且較坡度較陡,走起來較為吃力,難怪是冷門路徑。
▲步道上可以俯瞰立霧溪
▲流籠中繼站吃午餐(為了慶祝隊長生日,特地背蛋糕上來)
▲剛剛起登的太魯閣遊客中心就在腳下
▲接回得卡倫步道,還有2公里才接上砂卡礑林道(新興攝)。
▲接上砂卡礑林道(邱董覺得走恐龍背太操想落跑)
同禮部落
大禮與大同部落,為太魯閣族原住民保留地,座落在砂卡礑溪溪谷與清水大山之間的平緩台地上,部落對外唯一的聯絡道路即為大同大禮步道。漫步在原始山林中,只有滿天星斗及層層山巒相伴,享受遠離塵囂、反璞歸真的生活,可說是遺世獨立的世外桃源。
▲沿林道步行200公尺,再由左側叉路直下,可以抵達大禮部落(新興攝)。
▲穿過一片居民種植的桂竹林
大禮部落
大禮部落舊稱「赫赫斯」(Xoxos),意為多蛇之地,海拔915公尺,居民以務農為生,以竹子和木頭為建材,打造成的竹屋,足具特色。部落遺留著老舊教堂及舊派出所遺址、小學地基,遙想當年部落群聚熱閙的景象。
日治初期,居住在此地的頭目哈鹿閣那威(Holok-Naowi),西元1896年參加新城抗日事件,隨後出任太魯閣總頭目,令日本人無法進入太魯閣地區長達18年,直到1914年日人派兵征討,哈鹿閣率族人奮勇抵抗,最後寡不敵眾,為顧及全族人命脈,棄械投降隔年抑鬱而終。(摘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簡介)
▲叉路取左至大禮部落造訪網紅的教堂
▲部落隱身山林間的小屋
同禮步道
連結大禮部落及大同部落的路徑有同禮步道及砂卡礑林道,其中同禮步道為部落間聯絡的山徑,路面窄狹,起伏也比較大,砂卡礑林道則是昔日為伐木而修建,雖然路程較長,但路面寬闊平緩,走起來相對輕鬆。
▲圖取自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
▲這次不折返砂卡礑林道,改走同禮步道至大同部落(這條步道起伏較大,若要節省體力,還是走砂卡礑林道較為輕鬆)
大同部落
大同部落舊稱「砂卡礑」(Skadang),意為臼齒,海拔1128公尺,日據時期曾設有駐在所、蕃童教育所,管理附近之太魯閣族部落,至1945年始廢止,為通往清水大山的必經之路。目前居民種植玉米、青椒、高麗菜、四季豆、甜柿、雪蓮等作物。 近年大同大禮居民組成「同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以「與自然協調、對環境友善」為前提,致力部落的營造。(摘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簡介)
▲彩虹屋(映如攝)
▲在彩虹屋為隊長慶生
▲為了要看太平洋日出,翌日3點起床,3點半起登,上稜線後可以看到花蓮巿夜景(映如攝)。
▲遠眺立霧山與月牙彎
▲眺望塔山及豬股山
▲等待太平洋日出
▲日出東方(映如攝)
▲太平洋日出的磅礡大景
▲俯瞰立霧溪出海口
▲俯瞰曲折蜿蜒的蘇花公路
▲千里眼山三角點(海拔1624 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4290,山頂無展望)
▲下山途中經過網美石拍照
▲下山時才發現這片魔法森林
▲眼前正對三角錐山
▲回到彩虹屋,老闆娘煮了方便麵給大伙補充體力
▲回程由砂卡礑步道下山,一路陡下
三間屋
「三間屋」,這裡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因過去有三間屋舍而稱「三間屋」,但太魯閣族人卻稱這裡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仔細觀察這裡,陽光並不充足,陰濕的環境正是適合姑婆芋的生長,過去應是長滿姑婆芋而得名。(摘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簡介)
▲終於來到砂卡礑步道的終點-三間屋(映如攝)
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1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16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摘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簡介)
▲圖取自太魯閣國家公園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日本人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1940年,日本政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摘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簡介)
▲立霧發電廠引立霧溪水發電的輸水管
大褶皺
砂卡礑溪河床隨處可見充滿紋理的巨石,這些岩石遠在數十到數百萬年以前,都被深埋在超過十公里以上的地底下,在地層深處的高溫與高壓作用之下,岩石是半流體的狀態,且相同成分的礦物會聚合在一起,形成層層顏色分明的現象。由於臺灣受到板塊運動劇烈的影響,地殼快速隆起,地底下的熔岩很快被推擠上來,快速冷卻,隆起的岩石再經溪水切割,於是美麗的褶皺就這樣形成了。(摘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簡介)
▲像千層糕一般,層層分明地堆疊著的大褶皺。
五間屋
五間屋距步道入口約1.5公里處,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包括稜果榕、幹花榕、雀榕、水同木等,由於此地榕樹族群數量相當多,因此太魯閣族人也以「斯維奇」為地名。此處為平坦的河階地形,至今仍有太魯閣族人在此農耕,以種植山蘇等作物為生,過去因有五間房舍,也稱為「五間屋」。(摘錄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簡介)
▲離出口最近的五間屋,遊客很多
▲砂卡礑步道起點(砂卡礑大橋)
▲搭計乘車至佳興冰菓店吃慶功宴,結束二日千里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