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twrunning.biji.co/600_ac4e91c0b1b70d04abdb97f26ab62e80.jpg)
-
出發日期2024/01/28
-
回程日期2024/01/28
-
相關路線
鶯歌18連峰+16棵大榕樹O型走,這是遠翠隊的行程,我們下載村棋老師的GPX,跟著走,距離約20K,上上下下許多山頭,好幾個都是首次登頂的,整個行程蠻累人的,但是值得一走。
建議山友們把18連峰與16大榕樹,分開走,那就比較輕鬆,當然喜歡走B行程者,就可照單全收嘍。
一大早搭捷運+火車到鶯歌與山友會合,四人小隊,由享受與阿佩領軍,我與敏雀追随其後,走得很順利,18峰全數登頂,很不容易的,AM07:15鶯歌車站建國路出發,PM16:12左右回到鶯歌車站,約莫9小時,爬升1124.12 公尺。
「鶯歌石」的傳說?據說鶯歌之所以叫鶯歌,是因為鎮北山脈上一塊長得像鸚哥的巨石。相傳鄭成功領軍南下,行經鶯歌一帶時遇到巨鳥來襲,盛怒下砲轟巨鳥,巨鳥落地後幻化成眼前所見的鶯歌石。
碧龍宮階梯有美廘的3D立體彩繪,非常吸睛。
彩繪圖騰沿著階梯而上,有巨龜、金幣、大鳥展翅、以及龍獸,很是吸引人,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碧龍宮往阿四坑山的馬路旁之石龜。
引述官網介紹鶯歌碧龍宮在鶯歌區建德里的牛灶坑山上。日治時期,曾明紅在山上墾殖,發現大樹下一塊兩尺見方的石頭,好像一隻背部呈現八卦圖紋的神龜。後尊稱靈石為「龜公」,以石頭修築小型廟宇。
龜公的神異與靈驗,名聞遐邇,本地、外縣信眾絡繹於途,由於廟小香客多,地方仕紳便發起募捐,為龜公改建廟宇,耆老倡議將龜公聖號與八卦祖師、伏羲大帝相綰合,擲筊獲得允許,正式命名為「碧龍宮」,不過民間信眾依舊稱為「龜公廟」。
非常漂亮的4號大榕樹,根鋪滿一地,非常壯觀,很喜歡這棵大榕樹,16棵榕樹只有11號未到,位置於5號下方。
GPX分享: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
忠義山頂大空地,非常美,12號大榕樹也在附近,由此前行,遇岔路,取右下「西鷺山」,登頂後,本有路下到中山路,目前封閉中,需爬回步道,下長壽圖書館,再回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