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蘿湖】中低海拔生態教室,松蘿湖2天1夜

  • 出發日期
    2023/07/15
  • 回程日期
    2023/07/16
  • 相關路線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自開始爬山後,一直有聽聞松蘿湖的美景,以及豐富的生態,今年終於排了2天特地上山拜訪,也為了拍攝野生動物,第一次嘗試背了600mm大砲上山,配合50mm的微距鏡及18mm的廣角來紀錄這裡的生態,整體含水背了約12公斤,輕量化以來難得2天行程會超過10公斤,連鞋子都換上重重的雨鞋,還好路程算短,本次來、回時間都落在3小時左右,不至於太辛苦,以下是我這次的攝影裝備:

  • 相機:Sony a7m4,含電池、記憶卡約660克,有防塵防滴可靠的夥伴,全片幅的感光元件與不錯的對焦系統,畫質也讓我很滿意。
  • 標準鏡:Sony 50mm/F2.8 macro,約240克,最輕的微距鏡,傳承自minolta經典50微的設計,功能陽春但銳利到不行,我的登山愛鏡之一。
  • 廣角鏡:Samyang 18mm/F2.8,約150克,FE接環中同規格下最輕的鏡頭,輕巧且畫質不差,拍風景、自拍都很方便,我的登山愛鏡之二。
  • 望遠鏡:Sony 200-600mm/F5.6-6.3 G,約2115克,sony原廠手持大砲的極限,整個爬山過程9成時間不會用到,但用到的時候就會覺得還好有背上山,嫌太重的話可以考慮副廠的Tamron 150-500mm,稍微輕了一些。
  • 腳架:AOKA CMP163CL,489克,輕量小腳架,載重建議不要超過1公斤,我只有在自拍與長曝時用。
  • 閃光燈:神牛tt350,副廠便宜小閃燈,夜間插機頂用。
  • 運動相機:gopro11加上自拍腳架,錄影用小夥伴。

36c8acfe22a16775a286f99e2201303f.jpg背包用hanchor marl,50L左右才放得下Sony 200-600mm/F5.6-6.3 G

松蘿湖山徑網路上有許多紀錄,這邊就簡單,大致上分成幾個段落:

  1. 入口至水龍頭營地(南拳頭母山岔路),約2.4K的低海拔林相,闊葉樹與蕨類為大多數的組成,平緩好走。
  2. 水龍頭營地至毒龍潭營地,第一次的抖上,約1K,差不多開始覺得累的地方。
  3. 毒龍潭至石壁路徑,上下上的路徑,約1K,開始有多處溼滑地形,林相也逐漸變成混合林。
  4. 石壁路徑至拳頭母山岔路,第二次抖上,約500m,石壁超滑要踩好,拳頭母山岔路是到松蘿湖的最後高點。
  5. 拳頭母山岔路至松蘿湖,約500m抖下,走完就到松蘿湖。
  6. 取水處在南勢溪,松蘿湖走過去約15分鐘,水流量大非常舒服。

7f6d8663ffe7e1cbe635e3cabaecdb0d.jpg羅東林管處(現宜蘭分署)的牌子,約1K一個

c52162af5a0ebe449f24f7afc172dcec.jpg第一段的林相以闊葉樹與蕨類組成

e4b424fffa3ada08070546ab3fc4a244.jpg樹上有許多附生植物,照片是已結果的不知名蘭花

3bb4797a4a21182413e209b08fa61ed3.jpg山龍眼正在開花,只看葉子與花還真是一點都不像龍眼

89bb7b0bcca89d6292955cf3c8963bb7.jpg水龍頭營地為玉蘭茶園的水管測試頭,冰涼清澈正好適合洗頭(?

bd174143ef6c0c4e25f7f63be2e577c2.jpg毒龍潭為一片爛泥,從旁經過即可,泥池地常是野生動物聚集的地方

f1fb7d0c2ba765140bce17031ad46bd7.jpg石壁地形溼滑到不行

25f2e2a047cc4477ec80792fe61aabf8.jpg進入針闊葉混合林區,也是常起霧的霧林帶

11f586e5cd147f9134a36c5793f8e94d.jpg山徑最高點的拳頭母山岔路

1203d3eaa46bf07104a4ec878684ff9e.jpg抖下即可抵達松蘿湖畔

a958cf470e10810a3ad7e8348ab1b978.jpg下午約12:30左右才起登,到達時約15:50,上午起登的團早已遍佈湖畔

c08d654b7f27c0d4c94c9a925d64640f.jpg本次的帳篷三峰出藍山1,多虧有大腹地,第一次非自立帳拉的這麼漂亮

215a808db0f816d8fe3bee4fccffd804.jpg取水的南勢溪,也是美到翻的地方

松蘿湖的山徑上,因維持在一個高濕度環境下,植物長得非常好,種類也多到不行,抬頭能看見形形色色的闊葉樹,與樹上攀附、著生的附生植物,低頭則有許多蕨類、小花、小草,更仔細的觀察便可以發現一些小昆蟲藏身其中:

08e9e9ef5ff335d04ec4339a9e268906.jpg入口處附近馬上發現某種窗螢(猜赤腹窗螢)

7a8541deee96a6bae9ff4d75cfecbf19.jpg水龍頭營地預見的臺北白金龜,白色的花紋超特別

9c3977312465d320aa3963137581fb8b.jpg躲在某種柃木中的臺灣條金龜(推測)

9d34b7f8931e9e4a700b5b0d10a15c35.jpg推測是粗點/中村鋸天牛

893e04fd92fd6a810cfaae7a7b45df38.jpg虹彩叩頭蟲(保育類)

0e0951d020944e17c17fb171a00929d1.jpg推測是 台灣肥角鍬形蟲的母蟲

952f8f6ecac72785cc97c95d2646842b.jpg某種直翅目若蟲

抵達松蘿湖時,除了人聲外馬上可以聽到的是莫氏樹蛙與腹斑蛙的鳴叫,夜間到湖邊尋找,也是以腹斑蛙莫氏樹蛙最多,其他還有聽到艾氏樹蛙、布氏樹蛙的鳴叫,意外的是有聽到幾次小雨蛙鳴叫,兩棲類外,夜裡的松蘿湖是白腹游蛇的天下,當晚就發現了20多隻(聽說過去宜蘭大學調查時一個晚上都是百隻起跳的),甚至有發現白腹游蛇捕食蝌蚪的行為,可能沒能拍到,但也讓我對於松蘿湖精彩的夜生活印象深刻。
50d33d46734a8c95a81bd2adf5409e09.jpg森林中發現的盤古蟾蜍,通紅的體色十分亮眼

1c67b523ce79999400feecff736a6e17.jpg松蘿湖畔最多的腹斑蛙

812a035cdf32d7fdf91ef2412188bf8d.jpg腹斑蛙的小蛙,尚未完全變態,還留著一條小尾巴

b4012f4299f5f0bfab865c51c7987705.jpg躲得很隱密的莫氏樹蛙,整晚幾乎都是只聞其聲不見蛙

2538784906d55560c55a9807217f6a9e.jpg松蘿湖水怪,白腹游蛇將上半身挺出水面觀望

fa83280ac48f8b4e7c2bafb585207e87.jpg不論是游蛇還是青蛙對水質環境要求都比較高,希望登山活動能注意不要影響到這裡的原生動物

在搭好帳棚、取完水後,終於可以拿出背了半天的大砲,在湖邊搜尋是否有傳說中的鴛鴦可以拍攝,不久後我們在離帳棚區最遠的湖面上,發現了5、6隻的鴛鴦成鳥,因為繁殖季已過,公鳥亮麗的羽毛也換成了如同母鳥的灰暗色羽毛,我們蹲下身子慢慢靠近拍攝,忽然間夥伴叫了我,原來是湖的另一邊,一隻母鳥帶著一群幼鳥下水了!我們抓緊了紀錄育幼行為的機會,在太陽下山前多拍幾張照片,能拍到難得得畫面,多背這2公斤的鏡頭值得了!

e40520d5377f48cbc797e726a353cda1.jpg鴛鴦群,嘴巴偏黑褐色的是母鳥,帶有些暗紅色的是公鳥

449adb868c6688195941b0927b5a9e0b.jpg母鳥帶著一群幼鳥準備下水

82f8fb9002e0418a40d4a97eb56823ae.jpg玩水的鴛鴦幼鳥們

7124add7071d37e25b77086e0d3a876e.jpg跟著母鳥一起上岸

c2e47928f84f577836d9efed81c0bd4b.jpg鴛鴦群上岸後躲在草叢裡,一邊取食著草籽

07c193032e908bfda42dda77fb56df64.jpg岸邊跟著母鳥奔跑的幼鳥們

在湖邊除了兩爬、鳥類外,夜裡也是哺乳類野生動物的覓食地區,在尋找白腹游蛇的時候,我將燈光照向遠處的湖畔,發現兩對反光的眼睛,依身型判斷是山羌出現了,只可惜距離太遠也太暗,沒有辦法拍攝,我也將手電筒移開,避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隔日一早也發現到地上的排遺,除了山羌外還有發現長鬃山羊的排遺,看來在人類入睡後,松蘿湖仍有許多訪客來往。

c27a088172b7609a47b82ec625ce6f6b.jpg湖邊的苔蘚上的山羌少量排遺

42b4542eb8d32634132656b979aa42ac.jpg長鬃山羊排遺,成堆排放又大量

介紹了松蘿湖的動物後,也該來看看植物了,中低海拔是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區域,植物種類多得數不清,我拍下了一些比較特別的植物,希望能透過照片多記得一些種類。

8500701aceaa74a0572036bae21a2f4d.jpg

fabb632e993a2eae81f0da4c65f5d355.jpg

5c80b28d19478b8845e947197b44408f.jpg中低海拔常見的稀子蕨,特殊的不定芽具有繁殖功能,剛好拍到生長、發芽與生長在土壤上的照片

401e28da4b4cab4fb7eb3c397b6f468d.jpg

e0624d35e61624e701a9e5f5462686f5.jpg東方肉穗野牡丹,矮小的植株與淡紫色四瓣的花,在步道中意外亮眼

7fae7f8f09d3331a838e7c404a83842b.jpg同是紫色花朵的野牡丹,植株就大上許多了

c2c8cb17b28db9463cd631d04da4d920.jpg紫色不只是花的專屬色,薄葉雞屎樹的幼葉也是紫的很特別

7967747d6f45a17bfbc4217b1db2dbbc.jpg柏拉木的花走了另一個小而精緻的路線,在微距鏡頭下可以觀察他的細部構造

aa4768337fab1086f4e6c7edfae154ed.jpg分左右生長的瓶蕨,附生在樹幹上

3f8e742e47aec36294897341e4c912c5.jpg黑色的聚合果,猜是斯氏懸鉤子的果實

67601c1742cd05a42f1f8114a560bbf2.jpg葉面大的嚇人的八角蓮

c0925a4ed46b211cd456e7c511283453.jpg南勢溪畔生長了不少刺刺的薊,實在太難辨識,查地區物種資料猜是鈴木/細川氏薊其中之一

8ca17fbfb7b5de70bc04dd378afff6ea.jpg長著肉質走莖的蕨類,猜是箭葉水龍骨

5a145052add62070f53c0d4c78c77bfa.jpg水鴨腳秋海棠,在高濕度的山區很容易發現

1a37229ab046bd6cd9445a902f466ef3.jpg生根卷柏也是常出現在森林底層的蕨類

0eadbcea84c8d24b4c583f1dd4772eb5.jpg某種山螞蝗開的小花

c7ed095ab385258332e8cb20437cfda0.jpg陽光照射下的黃藤葉面,聳立的尖刺拉出長長的影子

04705f09b28f93ba1c4c2747e1bb633f.jpg蕈類散發的孢子染白了一旁的苔蘚

總結這次的松蘿湖行程,我認為是一次不同於以往的登山體驗,過去設立的的登山目標可能是以攻頂或是拍攝風景為主,這次算是第一次以動植物為主要目標來安排裝備與行程,也看到了不一樣的視野,過去想像松蘿湖的印象是十七歲少女湖的朦朧,現在會覺得松蘿湖不是只有美麗風景,更多的是那些活生生的居民,植物依照海拔與陽光自主分佈成不同聚落,動物躲藏在植物之中,偶而出現在步道讓人們發現,湖畔的水生植物與苔蘚組成了陸地,一踩上去才發現已經陷入水中,山羌與山羊留下的排遺,鴛鴦留下的羽毛,都在告訴人們這裡的居民是誰,提醒我們這些過客不要留下來自山下的東西,也別帶走屬於這裡的東西。

松蘿湖是生態觀察可貴的場所,但也可惜的是因為這裡路程短又便於扎營,已是許多商業登山團的必備項目,人來人往的進入山林,曾經數百隻的游蛇,只剩下五分之一,但大部分的登山者不會去注意這些,只要湖景依然是那十七歲少女般的美麗,誰又會想去注意裡面有什麼呢?我在湖邊找尋游蛇時,不少山友問我在看什麼,多數人也不相信這裡竟然有這麼多的蛇,我認為相當可惜,如果登山的人都能夠認識這裡的居民,是否就會更能好好的保護這裡呢?

感謝看到這裡的各位,我是企鵝老師,不教書、不帶團,但希望能把山裡的美景與生態介紹給大家,企鵝旅行社IG在下面可以順手追一下,我們下次山上見。

https://instagram.com/penguintraveler_?igshid=OGQ5ZDc2ODk2ZA==

30f70adba5addbf589db05fd39c7339d.jpg

9804d2978ee7143d67e2c245f6171f15.jpg

512bb383c8b320c2d8f5d72f13bfcd19.jpg

38378519f8df06271f443869f32678b6.jpg

db1e2aa91d2905196a1c99b4b168a4da.jpg

e46f31a592353fe120dd6dac87175c30.jpg

fd32b01aeb56605373d5eed5ffe24d24.jpg

b18df3825f0429d0370dd6354d695200.jpg

71800263eb4ae44d0aa74184ee97942c.jpg

1c745bd011c4c5fadba5f1d717313235.jpg

2a37d56f234e03340c80649c123d69df.jpg

fe88c4be004c57c6c174b17c6647ea9d.jpg

8e1f9097057a91cdfd03967cafd9f29f.jpg

b30b882812c1b74e1c56fe2519bd16e1.jpg

945b29df2d444c0d0bb852fa48b3611a.jpg

6653ddbc6e6522de59af983f84ad1cda.jpg

ba4a6177affc3e6b04637bb714a9584a.jpg

2d49067752fd520f8b8d4b2a8410b690.jp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