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小隊終極百岳行程~雨中甘苦的南三段11日行-4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D+10日 7/11 亞力士營地/無雙部落/無雙吊橋/烏瓦拉鼻溪/郡大林道45.3K/郡大林道42K工寮夜宿

0400起床,營地非常的乾爽好睡

4cd3551d61815dbb2d6e5fc7fff5026a.png

亞力士營地

191121e8e6da1572194a003ce69740d6.png

綑綁大背包-拉鍊壞了

0550離開。一開始就上上下下,路小且有許多崩塌處,需要高繞,情形跟鐵線斷崖差不多,我們稱為無鐵線斷崖。一些崩塌處,土質鬆軟,還是有危險性,需要拉緊右側的蕨類,要小心,左下就是一洩千里的哈伊拉羅溪。此時左側還不是郡大山系,而是駒盆山末稜,必須繞過無雙部落,再繞往烏瓦拉鼻溪之後,才是郡大山系的稜脈,從上河步程圖而言,今天可說是最漫長的一天。

bc08052832a8fee8c3704bb054a6d8c3.png

整個山坡都是同一蕨類,恐龍叔叔說這種蕨類有毒,不能吃的,有一次他們帶的研究隊伍吃了都吐,只有他身強體健完全無礙。附近松樹的主幹上,出現連續的蟬蛻。後面的路還是坍方斷崖,沒有明顯踏點也無拉繩,總之要小心,因為下山途中常因放鬆了而產生危險。

0707陸陸續續出現一些布農族人的建築遺址,有一些是梯田駁坎。這裡有一大戶人家,旁邊就是個清澈水源,預計可以住一二十人,拼接地板大而整齊。住屋旁有大棵的胡桃樹,我們見到樹上的青胡桃,還有地上黑色硬化的胡桃,敲開後可以直接吃,住家附近還有一個穀倉遺址,以往原民文化村都將布農族的住屋定義為茅草屋,但實際上卻是因地制宜。這一趟也讓我們更加了解布農先人的生活。

8a28170263f946b57226005eb4f7b808.png

62ab1da86b36cea88218684773d64b7f.png

胡桃木林

6f9976901fd62ac5e27190dc8b4ac5fe.png

96eb639ca6130cbc4e23a1cc85186e64.png

胡桃的果實(乾與生)

0738遇到一個瀑布水源,土石沖落只剩下堅硬岩壁,類似滑水道,要上下切度過。

65bffa87c90fe159b20b014b7038c96b.png

0840路旁有比咬人貓較高的咬人狗,大約到膝蓋,需要小心,被咬到了,聽說比咬人貓還痛苦。

279677d5c186371b3a8d9012703331b1.png

0900無雙部落社遺址到了。山坡開滿了白色與紫色的毛地黃,將整片綠地點綴得非常柔和美麗。聽說部落日據時期的原住民很多,但後來被日本人趕出到外地去了,外圍是平緩山坡地,有許多遺址,可惜這樣荒廢了,繁華往事只能憑空想像,讓人不勝唏噓。

a6971d880b87198085b574a7eac244df.png

9a5d90bd60e128470fbd3c7ab3f7c6a5.png

0915到以前的番童教育所-學校,駁坎圍牆還在,地面上還有石臼,小松叔叔作了一番導引:門口兩旁種有兩顆日本甜柿,中間校門兩旁還有菜圃石板,後方最平坦的是以前的教室。

71a1acc72a1270f1d47a6aa1f8626cdb.png

公學校門口

小松叔叔帶領我們向當地祖靈祝禱,告知我們來到了。恐龍叔叔則於附近採野生梅子,沾鹽吃,超級酸苦的,真吃不下去呀!我們吃些餅乾以及果乾,大休後出發。

f600d3648f3b631259131591b14c3727.png

0940遇到一個圓形的窯洞,有人說是木炭窯有人說是砲陣地遺址,不知何者為真?不過附近有寬廣的戰備步道,未來希望有機會走一趟古道。下切後,馬上就是個傾斜崩塌。

0bbaa3a9bc6de27296af1fbc3e8abc2f.png

0950到無雙吊橋。妹妹趕緊上廁所,他說以免挫尿。上面有牌子寫著:危橋禁止通行!因為橋面木板部分已經鏤空,可以直接下望深谷溪水,兩旁只剩下一些鐵絲可供拉扶,走來特別危險,雙腳必須對準中間那根直樑,猶如古代的淑女走路一樣。

453443a7f9802a0e2f78e5f66c66da42.png

小松叔叔先過,後來蕭叔叔也過去,小松叔叔折返過來帶妹妹,妹妹一路ㄚㄚ叫,製造了緊張氣氛,我們一次一人輪流慢慢走,小心翼翼採著樑木,每個都淑女般走過去,1015我和恐龍叔叔押後,終於大家都平安過橋了。看這樣子,橋面越來越差,總有一天會損壞,山友可能要下切到溪谷又翻上來,這樣南三段就更辛苦了,何況溪水甚大,只怕危險性也提升。

5bc53ab1cc541f312b952615f2d325b7.png

妹妹被叔叔拖過去吊橋

1115後面的路況有時是小崩塌,有時在雜木林內緩升,最後上下林間後繞出去,終於看到溪邊了。

b07902aba26423b012db2021d2e4c1e1.png

烏瓦拉鼻溪溪邊炊煮,並且洗衣物和曬衣物。這溪水並不清澈,溪床邊一些石頭被岩壁滴水染成黃白色,好像鐘乳石。

小松叔叔跟蕭叔叔丟特大顆石頭到溪內,希望可以順利穿雨鞋走過去。中午我們吃芝麻醬麵,大家在石頭上還小睡了一下,養足精神等一下還要硬抗上去900公尺。

48b44b8d60e71af4f383c6b9b5082d2e.png

1240過溪,雨鞋沒有入水,到對岸後一路就要直接陡上,非常的辛苦超級上坡,一些防火巷是大之字型的迂迴上升,可是這裡的之字坡是每隔幾公尺就讓我們”吱”一下。前面隊伍有攜帶防蜂網,小松叔叔說這夏季他們攻擊性低,不用擔心,的確,一路也沒看到警戒蜂出現,算是暑假登南三段的少數好處之一。

1d4c1879a4a3b7b2f839bbaa8a382b10.png

1358一路就是硬撐上去,大約40-50分鐘才有一個較為寬廣的稜線可以休息,不過都沒水,所以鮮少會有隊伍於此路段停留。此時我的登山錶顯示海拔剛好2000公尺。

1440一個松林營地,很寬闊,地面上有鋼索與滑輪,真希望可以直接將我們拉到山頂。

1520休息山,真是妙名字,應該大家都會在這兒休息,我們也不例外,此際雷聲轟隆一陣,雲霧也漫湧林間,蔡阿伯提供果乾補充能量,今日真的很操。1532臉盆營地,聽說以往有五個臉盆,這一次只看到一個,雨珠開始落下。打算撐一下,以為快到林道,結果還要再上二個小山頭。

0ced36ba25437f035df6448c431ca7e0.png

臉盆營地

1543距離林道剩下10幾公尺處,下起了如豆珠般的大雨,我們不得已於陡坡上趕緊穿上雨衣褲,到了無雙登山口也無法拍照(因為相機都收進去背包了)。

冒著大雨,繼續行走,一直到玉山國家公園的界碑,我們才停下來拍照。林道雖然只有兩公里,但是有不少崩塌,最後有個非常大的落差,需要大下切過溪再上切,筋疲力竭之後終於看到43k工寮了,不過已經呈現半倒狀態。
      c50bc742ae0204a841beab2f7f1ded8b.png

775127a8902b610151472b658cad538a.png0ba53ad7c2721382a66535769cc877e7.png60c553e21d53f8a052b18995efbc1fed.png1732妹妹與叔叔等先到,屋內非常的髒亂破舊,板子部份鏤空,妹妹說他寧願撤退也不願意入住!大家哈哈一笑,撤退回花蓮可要走十天呢!台北6人組紮營於戶外空地,水源就在後面十幾公尺處,取水方便。我們入內研究之後,決定給予加工改造,將髒亂處整理,用緊急帳設立於廢棄爐灶的更衣間,而大房間的角落已經鋪上了鋁箔墊,變成一座溫暖小屋,拍照效果不錯,慫恿蕭叔叔他們再拍一次蜜月照,這比在普吉島更有價值,加上小松叔叔是專業的攝影師,此景只在此處有,有多少夫妻能來此度蜜月呢!我們說包套只收16800元就好!

d8ec5585fe67bb17f062be662c669bba.png

換衣間

晚上入內直接煮飯,大家說這還算不錯的避難小屋呢!當然破爛程度比馬博35K工寮或奇萊東稜9K工寮更加破舊,但有許多鐵釘可以晾掛濕衣物,也不錯呀!

3541329102e6311a9856024c77d4bcd9.png

晚上,煮一些米飯,麵湯以及將剩下的洋蔥、馬鈴薯、高麗菜等炒鹹肉全部清空不留食物,決不再停留一天,妹妹說我們在破釜沉舟嗎?剩下的時間玩一下牌,然後就要就寢,我與叔叔伯伯他們一起睡,地面下有一石頭和廢磚頭,真的是按摩床。爸媽與妹妹睡外面的小房間,屋頂缺了幾片木片變成透光天井,門板有若干破洞冷風灌入,窗戶也不見了,拉一些地布和背包套擋一下,就這樣睡過一晚,外頭星星滿天,銀河如帶高懸。

 

D+11日 7/12-郡大林道43K工寮/33K郡大林道乘車點/望鄉艾渡民宿/台南賦歸

0400起床,叔叔說晚上有一隻老鼠跑來跑去,偷吃食物。小松叔叔將被咬的鱈魚香絲放在工寮內讓老鼠享用。出發前,我們將附近的垃圾與瓦斯罐等都收集帶下山,山屋內部變得乾淨多了,希望後來的山友也可以一起維護清潔。

0600出發從林道後面的角度看,這工寮實在有夠傾斜,可能不久的將來就會完全倒掉了,我們會懷念它的檜木香味…距離工寮後面幾十公尺處,還有個完全倒塌的鐵皮屋。

28987de9d59055f7a8e3ac981556c91f.png

d7ec208ddbf09d4906f2f8a7b58f5abe.png

山屋後的林道水源

dce2db86e063fdfc8cba5099980c69f0.png

完全倒塌的鐵皮屋

0617林到走不到500公尺就是連續的坍方,和無雙部落出來的坍方差不多。後續崩塌處非常的多,第一個大坍塌處,高繞。幾分鐘之後又遇到崩塌

e2b4d71fa8af60f443a5a5089003dc4b.png

0720大裸岩崩塌,下切再拉上林道

3bb1447a33496184a6ac99ac1bade075.png

0738 38公里支線處休息,餅乾吃得差不多,叔叔拿未煮的乾麵來吃。恐龍叔叔拿出鱈魚香絲分享,原來他睡得太熟不知道這是要給老鼠享用的,他說:沒關係,我是大老鼠,照吃無妨。

0758 37公里支線休息,大休息並拍照,一路還在爬升,最高大約到2650公尺左右。小松叔叔拍情境照片以及透光松林照,還有比較少人留意到的巒大花楸,他說是專業的呢!可是帽子卻擋住了閃光燈,哈哈!被恐龍叔揶揄專業到連帽子擋住都無感啦!一路上我們討論寒假要去無雙溫泉,原班人馬要再聚一聚。

0835 36K土場支線,我們多在支線交會的地方休息。

0841遇到一個大工寮,外頭有廢棄冰箱,裡面平整,可以遮風避雨。

853ff7d5d2ddc705cb736ee90463db9b.png

0843遇到一個大工寮的支架,其實山友要求真的不多,不需要豪華山屋,只要一點點經費,將這些工寮稍加修葺,可以遮風避雨就心滿意足了!

10eeb7bf8b523f3f8535d1d64a77e30e.png

0844看到一間木製工寮,格局與43K工寮類似,但比較完整一些,窗戶還在。

e1691cce40d31f6cf64319cdeaa5491a.png

0854 35K200支線,休息,可以望見台中、彰化與南投,前方右側延伸的林道就是接駁車的地方,真希望趕緊走到。後方是雄偉的西巒大山,感覺不遠,但卻鮮少人縱走。

ec0d0b9a08a57a57aaffb29fbdc0ed0d.png

山下的城鎮

897df33de8e4b5a208029becd61453ad.png

回望西巒大山

0942遇到一個超巨大的崩塌處,要拉繩靠緊山壁下切,繞過下方的滑動土石,再拉繩慢慢往下滑的擋土牆上切至林道。

72c51aa464f3491f7299edf52526e84b.png

ce5bd3b1af48ae61780874a63ca75b35.png0950遇到一顆插入水中的鐵杉,旁邊是個小瀑布

1000一處三段式小瀑布,很類似魔戒中土場景,中間原有的水泥路面被沖刷一半並傾斜。夥伴為了黑熊叔帶來的啤酒和可樂都衝到前方去了

d7a7e6a9a7e6b2a44115fae03d98c74a.png

1012一個禁止牌-寫著林道封閉,禁止進入(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7e525651aefd5c5c7fc0fa0d4d946ad8.png

1015林道33K處,接駁車來了,黑熊叔叔開著德力卡來接我們,帶來了啤酒與汽水等,真高興,第十一天之後,大家舉杯一同慶祝。出發前幾天,收到的消息以為是得踢林道43K,後來山上得到訊息是車可通到23K,沒想到最後居然接駁車可以到33K,省了一天的路程。

5c606e521f874b219ec98e09c6e628b8.png

暢飲可樂

1109一路開下山,路面比起9年前來時好多了,到了望鄉工作站,我們停下來休息拍照,並在路旁的天上聖母廟祈禱保佑下山行程能夠順利。

fb1257444691809d0a2a4ea5b1ba54d0.png

1214到了檢查哨停車檢查。

e002234852c12ace41c80cad0b35f0f7.png

1230到艾渡民宿,我們終於可以洗澡,阿怒阿伯來接我們回程。請民宿主人為我們辦了一桌原民風味的慶功宴,大家一起舉杯歡慶,第一趟的南三段能夠成功!

ce765dfed27179642f15cc74a38c0800.png

最棒的是有兩隻貓與一隻狗非常親近人,我們上面吃,他們下面搶。大啖一餐後,我們就踏上歸程。然後期待下一趟旅程喔!

 f82a06777f8732fba0bc85b074a97810.png

後記:

1.我們走完百岳路線後,一致認為四大障礙路線,南三段難度最高,奇萊東稜其次,馬博橫斷再次之,干卓萬因為天數較短而居末,當然也要看天數安排以及天候而定。南三段深入中央山脈偏遠的山區,天數最多、路程最遙遠、行程最艱困的行程,我們親子登山行程安排是循序漸進,特別安排於玩登百岳的最後一趟來登臨。

2.從登山口至無雙山的路段,有不少危險路段,如綿長的鐡線岩壁、斷稜東山後的下切腰繞崩塌、望崖山到東郡大山的若干崩壁路段也要留意,另外,亞力士營地之後到無雙部落間,以及43K到33K林道的許多崩塌,也是本行程需要注意安全的路段,山友仍需特別小心。

3.黃家小隊以往並沒有成員擁有高山經驗,只是誤打誤撞親臨台灣的山林,結果就愛上它。爾後,我們採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帶著孩子走,過程中逐步累積經驗與美好記憶。

10年之後,闔家於無雙山同時完成百岳了。對於曾經幫助過我們、陪我們走過的朋友在此獻上感謝之意。登玩百岳只是登山的開始,未來還有許多台灣的山林秘境等拜我們去探訪,一些高山與古道路線也值得慢慢去品味與重複登臨,未來,也會嘗試國外的名山,開拓不一樣視野。

4.「船停在碼頭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裡是最舒服的,但那不是人生的追求。」現代人們過於依賴3C產品,希望更多的家庭走出戶外,無論高山、郊山或古道甚至是任何一種戶外活動,只要有心,都可以闔家一起嘗試與共遊!衷心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來,用腳走高山,用心愛台灣!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