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隨意聽信網路推坑買錯包還傷了身體怎麼辦?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新手系列主題入門版文章:您是不是常常有過買錯包的經驗?而且還不只”一次“
首先感謝您願意花寶貴的時間觀看!此篇文章不敢說有所謂的絕對攻略,但文章內容絕對跟你的身體息息相關。

您是不是已經在網路花了大半輩子在汪洋大海中一求想要解決挑選登山背包祕訣呢?雖然那些玲瓏滿目如浮游生物般多的文章在每一個角落散發出微微虹光吸引者你,讓人不知該如何選擇是好?然而,真正能夠引導您找到適合的又有多少?這個問題相信一定困擾者你與許多人。

筆者花了將近五年多時間光陰,一直不斷的努力在請教解剖學、人體工學、基礎物理學,以及相關肌肉運動等專家協助,再加上親自身體力行感受微妙關係、終於有了新的看法分享!或許可以參考看看無仿,說不定能夠更有幫助喔!

received_615479987292067%20(1).jpeg
(對 本次重點其實就是在探討”自己的身體“)

請回想,是否曾經任意聽信網路或店員熱情的話術而買了不適合自己的背包?(這樣寫會不會被那些從業人員打)😝。筆者統計過,產生這樣問題的女性占比硬是比男性多了數倍,這就表示意味什麼環節上出了問題!(女生比較容易衝動購物嗎?)🤔可能吧!哈哈

這幾天決定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回想起、打從進入戶外裝備設計產業與醫療輔助護具相關領域也超過了十個年頭,一路上遇到非常多的朋友詢問我該怎麼到適合自己的背包這黨事,真多到可以做一本百科全書也不驚訝!😮‍💨永遠都一直存在。很有趣!每個時期總是會出現幾個常態性的農場問題😯。(還是得一一細心的解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K前面個人故事廢太多,我們正式開始吧!
事情是這樣子的,昨天一個高挑的女性山友興高采烈的大老遠跟我約好碰面、希望能夠替她解決剛買的新輕量化背包怎麼背都奇怪,且髖骨痠痛的問題!於是、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暫且簡稱大眼妹!(身高挺高的)
大眼妹:Barry 為什麼我怎麼背都覺得肩膀與骨盆仍然會疼痛呢?
B:很認真的全身上下打量觀察了一番、開始詢問。
B:你上肩疑似有內旋或圓肩的狀態、平常有針對上半身做肌力或腹部核心訓練嗎?
大眼妹:很少、多數著重於訓練下半身。(結實的臀腿)
B:初步觀察您上半身非常纖瘦,與下半身比較起來有些失衡。再加上上身肌肉力量不足、疏於相關對應的穩定訓練與生活的習慣導致失衡。不過這牽扯的因素實在太多,需要更進一步了解才能找出問題點!
B:另外、不免囉嗦一下冷知識,平時生活習慣久坐打電腦或者是重度手機使用,後斜方、肩夾、菱形肌肉群僵硬不自主聳肩產生代償,因不自覺使用較強的中斜方與闊背肌群代勞支撐,產生酸痛,都有可能是原因之一)😛
大眼妹:哇!!我一直以為按照網路所說的調整到固定位置就沒問題了!這下該不會又買錯背包了😰怎麼辦.....
B:別緊張總是有解決的方式阿,先撇開背包本體問題,有更要重視面對問題,妳除了肩膀痛還有腰帶磨到髖骨上緣就是其中之一原因。(骨盆前傾外開)
大眼妹:那到底要怎麼了解自己適合什麼背包呢?
各位螢幕前的朋友們請你跟者我這樣做,請拿出皮尺來逐步丈量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一  認識一下自己的身體數值吧!
1:請朋友測量自己的第一胸椎T1 or T2往左右又延伸至肩峰水平點位置往下延伸至腰椎L4~L5位置長度,至於為什麼不寫絕對值!(因為還要評估下一個(2)的重要性來加減)2:測量自己的C7頸椎水平延伸的寬度與斜方肌傾斜角度(請用角度尺將0刻度對準肩峰)

3:測量髖骨上緣一圈,並且同時測量往下延伸至大轉子的上下距離(因為要判基礎骨盆形狀是否不正常角度,除非您肥胖到摸不到不能怪我)🤫

4:測量點對準大轉子中間繞一圈水平。

5:當您都獲得數據後(請友人或誘拐腳架替自己正面、側面、背面 全身拍照)必須要可以明顯觀察骨骼肌肉體態樣貌的衣著即可。

6:恭喜您升級邁入下一個階段!💯


步驟二  觀察自己的體態!
1:摸摸自己的 lliac crest髖骨 上緣是否很明顯的外開或前凸(可請物理治療或運動按摩師評估)
2:檢查自己的前胸是否內縮或駝背圓肩等等各種問題(站直且不刻意挺胸的狀態請家人朋友或腳架側+45度斜角拍)
3:檢視自己的後脊椎線是否嚴重的歪斜
☆這些數據是選擇背包很重要的一環,不可忽視!

下圖為骨盆解剖圖對應名稱。

808_b208df9c6af9b1d6e382a950b2d4c1be9fc3d7152ba9336a670e36d0ed79bc43.jpg


看完了上面步驟一,二各位知道怎麼找到對應位置了嗎?

還是看不懂沒關係,下圖為正面拍攝後概略的畫出三角關聯點來給予各位參考!😃

字體不小心喀掉一點點,不過應該還是看懂!(就不刻意修改了)😛
20230414_133329-1.jpg

20230414_133329-2.jpg

20230414_133821-1.jpg

步驟三  找出上半身肌肉強弱區
域加以強化

1:透過簡易的彈性繩或書本針對較弱的區域肌力強化訓練(阿諾肩推 前加側平舉 臥推 飛鳥……等等)

2:加強前胸與上背伸展放鬆(瑜伽球後仰 胸肌筋膜球按摩 闊背肌伸展 斜方肌伸展)

3:尋求物理治療或相關運動按摩專業引導將歪斜的骨骼與僵硬的筋膜、肌肉恢復健康狀態(非常重要,我當初就是忽略導致右半身僵硬,錯位,酸痛,麻等等一堆問題)別鐵齒。😤

步驟四  挑選背包前評估十要素
1:後背背帶是否有可調背長系統

2:背帶上端止點往下丈量至包底長度

3:兩背帶中間距離的寬度

4:背帶的填充材質 軟到硬依序:海綿>記憶棉>EPE>EVA>PVC>PE

5:單條背帶的寬度是否小於6cm(過窄會造成單點承受過大重量)

6:本體內部有無任何可支撐的背板或骨架(在核心重量平衡上是很重要的角色)

7:靠近腰椎的區域是否有彈性好且較有硬度的填充物可輔助支撐?

8:腰封只有薄薄的表布+三明治透氣網?

9:腰封有無上下或長短可調整機構?

10:腰帶有無其他可填充替換或尺寸選配?


步驟五  這顆背包陪伴你的登山型態是?
1:一日郊山健行
2:單日或多日山徑野跑
3:單日或多日,定點或多據點移動野營獨處生活
4:兩日以上輕裝高山健行
5:兩日以上縱走重裝健行
6:混合式水陸雙棲探勘路線
7:單日定點或多日岩壁攀登
8:雪季/軟雪型態長程健行
9:雪季/混和式高山攀登或冰壁攀岩
10:特定需求搜救或消防需要
11:單季節或跨季節長征百公里或數月以上探險
(大致上我知道的粗分種類有這十一種,因此必須很清楚知道自己這顆背包的用途?才能推薦你適合的背包。至於更細層面的分類此篇文章先不探討)好了,看完上面的解說有沒有真的明確幫助到各位呢?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層面的,歡迎來訊信,我會抽空為您解答喔!


第一章總結心得
新手選購背包好看之前請冷靜下來用心思考這些最根本問題,再來逐一篩選判斷適合自己的背包,而不是一昧缺乏自主思考、僅憑一個不專業或不認識的人草率建議,又甚至〝跟風〞買一個好看但不知道真正用途的包,最後再花大筆的時間金錢來做改裝;這樣、或許這顆背包其實打從一開始、就一點都不適合自己的身體不是嗎?

『天下沒有錯的背包,永遠都是適合不適合的問題』因為如此、我們要更多認識自己!

或許你會覺得!!筆者屁話說了一堆那到底能夠推薦我適合什麼背包嗎?
在不認識你與沒有了解身體狀況當下,如果您寄望能夠直接獲得什麼推坑建議、那你可能只會得到一個答案~~sorry

首先:你得先認識自己的身體分享故事與數據,筆者才能協助引導找到適合你的背包!而不會直接跟你說:那個什麼網紅有背的買就對了,很抱歉、這種不負責任的解答一點都沒有建設性😑。筆者真心的希望能夠幫助每一個人,謝謝。😘

下一篇:進階篇:五分鐘從頭到尾教你探索背包不為人知奧秘。
轉分享取用請記得標明出處:

 #山野沃客Gear care 我的粉絲專頁 nstagram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