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發日期2023/01/24
-
回程日期2023/01/28
-
相關路線關門古道 、六順山、七彩湖登山步道(丹大進出)
-
相關山岳
【路線簡介】
- 路線名稱:關門古道 ( 集集水尾道路 )
- 行程日期:2023.01.24~01.28
- 行走距離:76.04 km
- 總爬升 ( 累計 ):上升 6138 m、下降 6587 m
- 行走時間:5 天 4 夜 ( 壓縮行程,一般走 9 ~ 12天 )
- 負重:8~18 kg ( 重裝全自理 )
- 成員:Anka、宥任、Simon、卓育群、林永諒、建日、段馬克、響鈴
- 本行程的 GPX 軌跡:https://bit.ly/3jpZwGo
------------------------------------------------------------------------------------------
【前言】
過去走過關門古道的前輩們,大多為了維護部落安寧、遺址存續,而選擇不公佈 GPX 軌跡。
就算寫了紀錄,也是草草帶過,不希望這裡被山友輕易踏足。
這也導致我們這趟行程吃盡苦頭。
一路上遇到的危險、艱難地形,紀錄上寫得模糊,甚至根本沒寫。
即便上山前已認真翻閱多篇記錄,到了現場除了傻眼還是傻眼。
我認為,山林、歷史皆為共有。
再怎麼防、再怎麼擋,未來也一定會有更多人往深山裡走去。
與其遮蓋,不如讓更多人了解歷史、學會禁忌與尊重。
我選擇教育。
讓能力足夠的人,有足夠的資訊判斷、規劃。
讓能力不夠的人,了解難度、禁忌,這才是我心中相對永續的做法。
除了公佈軌跡紀錄,將危險一一說明外,也尊重布農的部落文化。
提醒每位有能力拜訪古道的山友,尊重禁忌、維護遺址永續留存。
------------------------------------------------------------------------------------------
【部落禁忌】
本路線為部落傳統領域,沿途會經過大量部落舊社遺址。
家屋舊社,對部落族人來說是極為神聖的區域。
用都市人的概念來理解,大概就是老家 + 祖墳的概念。
未經族人允許,請勿進入家屋。
布農族有室內葬 ( 將善死的家人葬於屋內 ) 的習俗,進入家屋等同打擾死者,極不尊重。
同理,進入部落範圍內也請降低音量、禁止觸碰任何建築、文物。
------------------------------------------------------------------------------------------
【心得】
高階探勘路線,生死危崖一線間。
很多年前就對關門古道有興趣,但沒想到難度超乎想像的高。
看到很多人下載我的 GPX 軌跡檔,一方面高興大家對探勘路線有興趣,一方面也覺得恐怖。
這條路線的難度,遠比其他登山紀錄上寫的「難很多很多」。
光看照片,也很難看出現場到底有多恐怖。
行走清代古道,你會被人文、歷史、原住民、自然的交互影響震懾。
但若實力不足 / 以為自己有實力,越級打怪的結果,反而會讓自己的人生關門 ( 山難 )。
請謹慎評估自己的能力,到底有沒有辦法安全爬完這條路線。
- 建議百岳走完 96 座以上 ( 且皆為全自理,非商業跟團 ),且對自己過地形的能力非常有自信者,再考慮嘗試。
- 軌跡上的路線不一定是最佳選項,請自己找好走的路切。
------------------------------------------------------------------------------------------
【參考資料】
關門古道,又名集集水尾道路、丹大越嶺道。
西起南投集集,東至花蓮瑞穗,因通過關門山,現以關門古道稱之。
為清代末期橫貫中央山脈中部「開山撫番」道路之一。
歷史人文
布農族
------------------------------------------------------------------------------------------
【行程簡介】
D1
移動距離:18.14 km / 爬升 1263m / 下降 176m
行走時間:8 小時 5 分 ( 含休息 30 分 )
07:55 光復林道13.6K > 08:31 林務局工寮 > 09:38 20.9k 行車終點 > 14:53 30.5k 登山口 > 15:50 鞍部工寮營地 > 16:04 落葉營地 C1
( GPX 001 光復林道 13.5k )
理論上,接駁可以直接坐到「光復林道 20.9k 行車終點」。
但出發前幾天意外得知道路崩塌,怪手搶修中 ( 橫向擋在路中央 ),讓我們不得不多踢 7.4k 林道。
出發前看天氣預報,除了 D1 會下整天的小雨外,後面都是好天氣。
於是我們決定照常出發,在雨中走了一整天。
道路崩塌處。
路況大致好走,僅部分路段有淹水的情況。
( GPX 003 光復林道 20.9k 行車終點 )
到行車終點前的林道都很好走,只是下雨爬山難免厭世 QQ
再往前,就是真正的登山路徑了。
( GPX 004 上攀巨石,接舊林道 )
行車終點往前走幾分鐘,便會遇到巨岩擋路。
我們自然而然地順著路徑,往巨岩右側下切 ( 上圖右側潮濕石壁,此為錯誤路徑 )。
直到走一段時間後路跡漸漸荒蕪,才發現走錯路。
討論後,我們決定放棄繼續往下硬切的想法,退回巨石處上攀 ( 岩壁濕滑,落差約 2m,已有細繩輔助 )。
上攀後,看著眼前一片平坦的舊林道,不由慶幸我們沒選擇硬幹。
和剛剛的溼滑下切相比,舊林道走起來舒服多了。
光復舊林道的路況,比預期中還要差。
也許是近期降雨量頗多的關係,沿途積水、泥濘、滿地落葉。
儘管努力的左閃右躲,走一走大家的鞋子還是都濕了 ( 雨鞋除外 )。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D1 我一定會選擇穿雨鞋!
但考量後續幾天的艱困地形 ( 陡上、陡下、涉水過溪 ),這趟行程還是穿野跑鞋會比較舒服 XD
P.S.
此地螞蝗惡名昭彰,沿途大戰螞蝗一點都不無聊。
在雨褲、雨衣、背包上發現螞蝗都很正常,但部分隊友在內褲 ( ? )、胸口抓到可愛動物,我只能無言以對。
全身檢查真的很重要,望周知。
( GPX 006 高繞,上攀石壁 )
此地為大型崩塌,需往左側上攀石壁 ( 高繞 )。
( GPX 008 橫渡溪流 )
高繞崩塌的過程中,需橫渡小瀑布 ( 上圖右側邊緣,即為落差 5m 以上的瀑布口 )。
水勢湍急 + 石壁濕滑,行走時務必小心 ( 一旦滑倒,八成得重新投胎 )。
( GPX 015 鞍部工寮營地 )
穩定活水源在鞍部工寮營地下切 25m 處。
取水後繼續前往 D1 營地。
( GPX 017 落葉營地 5T*2 )
C1 睡在滿滿潮濕落葉的平整營地。
雨仍持續下著,一整天沒停過。
到了晚上,雨打在帳篷上的聲音漸漸改變。
一開始不以為意,但越想越不對勁,打開外帳一看 ..... 下雪了 ......
我們知道這趟行程會有 2 波寒流,裝備都有換成冬季裝備。
但沒料到海拔 1990m 的 D1 營地會下雪啊啊啊!!!
一般人遇到下雪會覺得很美、很開心。
但我清楚即將面臨的困境,心中只有無奈,加上一點點髒話 .....
半夜起床,發現帳篷快被積雪壓垮,無奈將積雪拍落。
看著被反潮弄濕的睡袋,努力擦乾之餘,心中只有一個慘字。
-----------------------------------------------------------
D2
移動距離:7.76 km / 爬升 931m / 下降 1110m
行走時間:8 小時 25 分 ( 含休息 55 分 )
07:40 起登 > 11:50 倫太文山 > 14:55 大紅檜 > 1545 馬太鞍溪 > 1550 長野義虎岩洞 > 1605 巨木營盤址 C2
清晨醒來後,面對的是一片雪白世界。
離開帳篷沒多久,手指就被凍僵了 ( 又紅又腫,遲緩僵硬 )。
收帳篷的過程極為緩慢、痛苦 ( 徒手觸摸結凍的營繩、拍落冰塊 ),用了比平常多 3 倍的時間。
鞋帶、登山杖腕帶也通通結冰,硬到難以使用。
雪地上清楚留下紮營痕跡。
雪地掩蓋了路跡,得花更多時間找路。
大家的四肢末梢 ( 手指、腳趾 ) 也被凍得紅腫僵硬,得在行進中不斷活動 ( 手指、腳趾 ),避免凍傷。
在雪地爬山雖然痛苦,但不得不說風景真的很漂亮。
抵達雪線 ( 冰雪累積、融化平衡處 )。
再往上繼續爬升,就能離開讓人痛苦的冰天雪地了 QQ
( GPX 022 石階遺址 )
明顯的清代古道石階。
( GPX 023 倫太文山 )
第一次看到用鐵鍬製作的登頂牌 XD
( GPX 025 大平台 )
吃午餐時,大家把昨晚返潮溼透的裝備,拿出來曬太陽。
有種「印度孟買晒衣場」的既視感。
( GPX 030 大紅檜 )
神木根部的樹洞十分巨大,塞下 8 個人都沒問題。
( GPX 033 馬太鞍溪 )
抵達馬太鞍溪底,準備紮營。
布農族稱此地為 Tongqolan,意思是「中午太陽會照進來的地方」。
狹長溪谷的左右兩側,皆是高度超過 1000m 的巨大山體,是整條關門古道唯一擁有溪流活水源的重要夜宿點,
( GPX 034 長野義虎岩洞 )
長野義虎紀錄提及的巨大岩洞。
( GPX 035 巨木營盤址 10T*2 )
此地為清軍營盤舊址,營地四周有 7 株超過 15m 的紅檜、台灣杉神木。
亦有之前馬遠部落尋根時搭建的 Talugan 工寮。
-----------------------------------------------------------
D3
移動距離:14.88 km / 爬升 1354m / 下降 2034m
行走時間:13 小時 47 分 ( 含休息 90 分 )
05:15 起登 > 07:55 雙生巨木迎賓門 > 09:55 嚴山 > 10:52 平坦古道 > 11:28 關門山 > 12:28 關門西山 > 16:42 哈巴昂社 家屋群遺址 > 17:03 邊坡之字下切 > 19:02 丹大溫泉營地 C3
( GPX 036 過溪點 )
石頭濕滑,對登山技巧 ( 重心轉移 ) 有信心者,可跳石而過。
但若怕滑倒 ( 跌進溪水 = 全身裝備濕掉 ),建議直接瀟灑的涉水渡溪。
反正等等還得過溪 ( 難度更高 ),鞋子終究會濕掉。
( GPX 037 涉水過溪 )
此處水深及膝,水量大又急。
依然可選擇跳石過溪,但難度更高 ( 石頭上的踩點更小、更滑 ),建議直接涉水過溪。
過溪之後,便一路陡上至中央山脈主稜。
( GPX 039 雙生巨木迎賓門 )
路徑剛好會經過雙生神木下方,頗為壯觀。
( GPX 043 嚴山 )
抵達中央山脈主稜後,卸包輕裝至長野義虎提及的嚴山山頂。
接下來的路徑遼闊、平坦,走起來十分舒服。
( GPX 045 平坦古道 )
關門古道著名的迎賓大道。
( GPX 055 哈巴昂社 家屋遺址群 )
經關門山 ( 輕裝 )、關門西山後,一路都是柔軟的松針古道。
不知不覺便進入了 Habaan 哈巴昂社 ( 布農族 - 丹社群 ) 部落遺址範圍。
10 餘間家屋,散落於林務局人造林中,保存完好。
( GPX 056 雙層大家屋遺址 )
( GPX 058 邊坡之字下切 )
此處容易走錯 ( 順著地形,走右側的緩坡下切 )。
真正的路徑在小山丘盡頭 ( 遠處看起來落差極大,不會特別上來找路 ),向左腰繞邊坡陡下。
歡迎來到地獄之門 ( 共 4 階段 )。
抵達時若天色已晚,建議直接找地方紮營。
千萬別選擇摸黑走,山難機率極高。
第一階段
數量多到誇張的落葉層,將路面完全遮蓋 ( 先鋒移動後,細砂路徑才逐漸露出 )。
傾斜 45°的細砂 ( 摩擦力極低 ) 陡下地形,讓隊友們產生會一路滑下山谷的錯覺。
部分隊友邊走邊滑,最後乾脆直接屁股坐地,撸下去比較安心。
堅持站著面對地形的隊友,則動不動就堆起膝蓋高的落葉層,十分驚人。
我照片拍得不好 ( 上圖 ),現場坡度極大,很滑很難走。
第二階段
之字邊坡陡下 ( 中段已有前輩架繩輔助 )。
這張照片有稍微把陡度拍出來,但實際走起來會比照片更陡。
和第一階段一樣的落葉 + 細砂 + 傾斜 45°陡下地形。
但這次的路徑沒那麼寬了,全是邊坡。
回家看照片覺得不難,但現場走起來絕對不一樣。
第三階段
走一段細砂瘦稜,和前面相比,算是輕鬆路段。
之後又得繼續面對落葉 + 細砂 + 傾斜 45°陡下地形。
第四階段
看到相思樹時,代表你即將通過山神的考驗。
按耐住逃出生天的喜悅,繼續小心穿過樹海 ( 左右兩邊仍是斷崖 ),即可平安下切至卡阿郎溪河階。
抵達卡阿郎溪河階時,隊友意外撿到的史詩級鹿角。
第一次看到這麼粗的鹿角 ( 直徑比手錶還粗 ),鹿王等級。
下面兩支是一般正常大小的鹿角,多數山友撿到的都是這個 Size。
右上則是少見的巨型鹿角。
左上 ( 鹿王角 ) 則明顯粗上許多,讓我們大開眼界。
P.S. 經隊友提醒,鹿角屬國家財產,不能隨意撿拾。
為了避免觸法,我們已將撿到的鹿角置於原位。
( GPX 062 丹大溫泉 砂石營地 10T*2 )
這裡的地面會發熱!睡起來非常舒服。
但滿地都是水鹿大便,紮營前得多花點心思整理。
P.S. 此處為清領時期的營盤址遺跡,又稱溫泉營盤址。
溫泉一景 ( 水溫高達 100°C,不可直接浸泡 )。
找到溫泉的入溪路徑,就知道哪裡有溫泉可以泡。
礙於自然地形時常改變,丹大溫泉並無固定的泡湯地點。
想泡溫泉,得先順著溫泉的入溪路徑,抵達溪岸。
再用溪石圍起泡湯區域,引溪水入池 ( 調整水溫 ),並向下將池子挖深。
調整水溫的經驗不足,導致我們弄了半天,池子仍忽冷忽熱 ( 溫泉不定時從池底湧出 )。
想著稍早通過艱難地形時,隊友互相打氣的期許:「下面就是溫泉了」、「今晚要泡整晚的溫泉」。
無奈草草泡了泡腳,難掩失望。
-----------------------------------------------------------
D4
移動距離:10.51 km / 爬升 1874m / 下降 1100m
行走時間:13 小時 53 分 ( 含休息 165 分 )
07:10 起登 > 08:08 勘母卒社 家屋遺址群 > 08:27 超巨型家屋遺址 > 08:36 勘母卒駐在所遺址 > 13:51 丹大社 遺址群 > 15:20 細砂大崩壁 > 15:40 丹大吊橋西南側 > 16:41 丹大吊橋東北側 > 21:03 落葉營地 C4
( GPX 069 勘母卒社 家屋遺址群 )
Qalmut 勘母卒社,10 餘間部落家屋散落,保存完好。
( GPX 070 超巨型家屋遺址 )
此處遺址遭蕨類海洋覆蓋,駁坎高度 3m 以上,佔地極廣。
以規模來看,可稱之為城堡級家屋。
而且是 3 間超巨型家屋連在一起,極為壯觀。
( GPX 071 勘母卒駐在所遺址 )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曾經在此設立「勘姆卒蕃務官吏駐在所」。
為日本第一代駐在所 ( 夯土牆 )。
隱約能透過斷垣殘壁,拼湊出當時的駐在所主建築規模。
( GPX 073 涉水過溪點 )
水深及膝,溪水湍急。
原本的行程規劃,是沿著丹大東溪河岸行走,抵達丹大吊橋。
丹大社則視情況決定,可去可不去。
但我們意外卡關了。
走水路
眼前的深潭,水深及胸。
多數隊友的溯溪經驗並不豐富,也無法保證能做到 100% 裝備防水。
少部分隊友溯溪經驗豐富,但對丹大東溪的水文不熟,亦無法保證能平安帶大家通過地形。
水路不通。
走陸路
丹大東溪的右側山腰處,有明顯的腰繞路徑。
但路徑前方似乎有一段大面積崩塌,無法保證全體平安通過。
此外我們人在溪的左側,也懶得撤回丹大溫泉營地,重新腰繞。
那就硬幹吧!
附近前往丹大社的路徑。
只要沿著丹大社的東北稜硬幹一小段,即可接上前輩們的軌跡。
於是,我們為自己的懶惰付出代價。
沿途暴露感極強,松針、落葉、細砂、鬆土、瘦稜、峭壁、狂風吹拂 .... 應有盡有。
上圖不是趴著走,而是陡到坡就在你的正前方 QQ
越爬越陡,越爬越後悔。
回望來時路,似乎也沒有撤退的選項 ( 陡下更危險 )。
還好,眼前出現一片一望無際蕨類海洋。
我們總算抵達 Haul vadan 丹大社 部落遺址了。
( GPX 077 丹大社 家屋遺址群 )
10 餘間部落家屋散落,保存完好。
丹(Vatan)是祖先的名字,大社表示聚落很大,因此稱為丹大社。
丹大社是丹社群的行政中心,日治時期亦設有丹大駐在所、丹大蕃童教育所。
第一次看到的特殊門板。
不確定是否為家屋遺址 ( 我猜不是 )。
離開丹大社,前往丹大吊橋的途中。
滿滿蕨類海洋 + 倒木障礙,下切緩慢。
( GPX 078 丹大社 家屋遺址群 )
( GPX 081 蕨之谷 )
此處有數個深洞,建議踩倒木枝幹避開,小心行走。
( GPX 083 細砂大崩壁 )
崩塌長度約 10m 左右。
橫渡時因地質破碎,容易將踩點踩崩 ( 落腳時重心沒垂直落下導致 )。
崩壁左側為垂直落差 20m 以上的斷崖,一失手就準備投胎。
但對有本事走到這裡的高手來說,難度不高,小心即可。
( GPX 084 細砂峭壁腰繞 )
本次行程最危險、最容易出事的路段,基本上就是在賭命。
崩壁左側,一樣是垂直落差 20m 以上的斷崖。
但剛剛是橫渡,現在則是陡下 + 邊坡腰繞,
踩點寬 20cm + 腳下的砂石不斷崩落,移動時的心理壓力極大。
還好這次行程意外卡關,走的是 A 進 B 出丹大社的路線。
若按照原規劃 ( 丹大吊橋 > 丹大社原路來回 ) 得來回過崩壁 2 次,難度不敢想像。
( GPX 086 丹大吊橋西南側 )
丹大吊橋的橋體大致完整。
但因年久失修幾近毀損 ( 木板腐爛、遺失 ),已無法通過。
只好選擇低繞 ( 下溪底 ),爬到丹大吊橋的另一側。
( GPX 088 涉水過溪 )
一路下切至溪底後,涉水過溪 ( 水深及膝、水流湍急 )。
( GPX 090 涉水過溪 )
抵達丹大吊橋東北側的上切點前,一共過了 3 次溪。
上岸後,上切至第一層河階。
路徑在河階的左側盡頭,一路陡上上稜。
( GPX 091 丹大吊橋東北側 )
如上圖所示,丹大吊橋東北側完全被茂密的植被覆蓋。
路徑在吊橋左側 ( 如上圖所示 ),一路上切。
我們天真的想著,接下來的路線相對大眾 ( 和前面從溪底硬幹上稜相比 ),依全隊的腳程,摸點晚黑即可抵達六分所。
沒想到現實如此殘酷,陡上 750m,我們走了 4 小時。
前方等著我們的,是艱難的探勘地形 ( 濃密雜木林 + 細碎土質 + 大量高落差陡上 )。
先鋒一路吃草 ( 徒手折斷枝葉開路 ),後面的隊員則一路吃土 ( 踩點崩塌產生的大量塵土 )。
加上摸黑行進,找路相對困難,全隊累得人仰馬翻,直到 21:00 才抵達 ( GPX 097 落葉營地 ) 紮營 ....
-----------------------------------------------------------
D5
移動距離:24.92 km / 爬升 475m / 下降 2121m
行走時間:7 小時 17分 ( 含休息 40 分 )
06:05 起登 > 08:25 丹大林道 23.9k 造林中心立牌 > 12:22 二分所 > 13:22 孫海橋
起登後,走沒多久便進入 Terusan 帖鹿桑社 部落遺址範圍。
受颱風、地震影響,目前 Terusan 帖鹿桑社 僅存 2 棟家屋。
和前幾天走過的各社相比,可看性不高。
繼續前進,隨即進入林務局的永久樣區。
路徑大條、清晰,走起來非常舒服。
按照原訂的入山申請路線,我們 D4 會宿於丹大溪營地,D5 走溪谷回到孫海橋。
但溪谷水位超乎想像的深,只好更改行程規劃,往丹大林道撤退。
丹大林道 23.9k 的路程,聽起來很漫長。
但對這幾天被山神虐哭的我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抵達孫海橋!
只要再過一次溪 ( 水深到大腿中段、水流湍急 ),就可以回家了!
慶功宴狠狠大吃一頓,安慰自己疲勞受創的幼小心靈。
和山上拍照時的強顏歡笑不同。
這次,我們是真的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