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遺世白雪村 2022/12/3-4

  • 恩仔
  • 8,322 次點閱
  • 10 次拍手
  • 出發日期
    2022/12/03
  • 回程日期
    2022/12/04
  • 相關路線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獨孤遺世白雪村    恩仔2022/12/3-4

ac780259169f4f4cd821b5517ce4a803.jpg

白雪村

    隱藏在阿里山深處已消失許久的白雪村,今日終於踏上路程,探索在阿里山區伐木興盛的年代,白雪村居民以提煉樟腦為生,如今物換星移人事已非,令人不勝唏噓。

    去白雪村有四條路線,分別是鹿林山路線、石山引水道路線、霞山鐵道及北霞東水山路線。其中鹿林山與石山引水道除了要過溪,還有危險地形;因北霞、東水、兒玉已登臨,此次走霞山鐵道來回。

簡要行程

Day 1(12/3)

8:30登山口→9:25大水壺獵寮→11:15南鞍營地(午餐30分鐘)→13:10化香嶺→13:35白雪村

Day 2(12/4)

8:00離開白雪村→8:30化香嶺→11:00南鞍營地(午餐45分鐘)→13:35第14林班工作站遺址→14:05大水壺獵寮→15:20回抵登山口


詳細行程

Day 1(12/3)

    一早5:30坐上山友的車,便一路往新中橫前進。6:45抵台21 110K管制點,等待7:00開放;約7:50抵台18線98.75K停車場,待其他山友到齊(共27人參與),於新高口團拍後,8:30正式出發。

    從新高口分歧出有三條林場鐵路,一為霞山線,一為石山線,另一則為哆哆咖線(又名東埔線)。霞山線全長約8公里,從昭和九年(1934年)開始使用,大約行駛到民國52年(1963年)前後;石山線的全長4公里,大約從民國36年使用到42年為止;哆哆咖線的壽命則較長,一直使用到伐木後期。它的全長有9.3公里,最大坡度千分之三十三,沒有隧道,但有橋樑四十九座,終點東埔的海拔2584公尺,由此過索道,則還有6.1公里的東埔下線。

27d633f04627fc487269838d730bee6c.jpg

阿里山林場線路線圖

(以上資料取自:阿里山森林鐵路林場線

15516a77a4dde2c6c2a99702ec4ed72b.jpg

阿里山林場線里程圖

(以上圖片取自:阿里山森林鐵路林場線

    新高口「註1」處左斜坡山徑往玉山林道(2019/8/2登石山);中間是石山引水道(2022.8.3走過),終點處即博博猶溪上游的鹿林前山瀑布;右邊即阿里山鐵道支線的霞山線,全長約8公里,鐵軌已全部拆除,僅殘留一些當年高架鐵道的枕木,沿途多處溪溝與崩塌,崩塌處皆有架繩,全線都是沿2300等高線間腰繞。

2be265cdddd6b6cf09a4dd464d894af7.jpg

登山口78be2003828f42a08949a6b4470bf212.jpg

兒玉山登山口
364a26786da85f4fe16d292fbb4b3d05.jpg

霞山舊鐵道c524830b2bb457fa8f43a58593feba03.jpg

霞山舊鐵道6da275ac2dab8a8b6a831002f7c5f5b3.jpg

霞山舊鐵道912b8a2e564d4ee8a74389b21b1c76d6.jpg

霞山舊鐵道--瓶瓶罐罐597fa405aaf344fd3d24496e0c8ded32.jpg

霞山舊鐵道--鐵道棧橋fdc59179c7446630a99d32285ae65acb.jpg

霞山舊鐵道--鐵道棧橋edd94741ab3dd4d40bbe71c3b249e27b.jpg

霞山舊鐵道--展望玉山群峰

    一進入霞山鐵道即見右側的「山海圳」指標,也是往兒玉山的登山口;進入林道,沿路崩塌岩壁都有水;9:25經大水壺獵寮,遺留有燒材灰燼,9:45經一寬闊平坦地(為第14林班工作站遺址),沿途經過多處鐵道棧橋,木棧橋都已毀損,層層厚厚的青苔覆蓋在枕木上,刻畫著長年歲月的痕跡。11:00抵南鞍營地,地勢平坦,腹地寬敞,可容納數十頂帳篷,是個很棒的營地,只惜缺水;在此小休吃午餐。

df83377c68e08cde4c2550ba1a0160c1.jpg

南鞍營地390ae96d696fb528c548a6ce2877d87c.jpg

南鞍營地59439610948acffe1bcb63977203d705.jpg

南鞍營地

    南鞍營地平坦寬闊,為一四岔路口,北往北霞山與特富野,往南有三條路,右邊往離別樹與霞山(前段為往白雪村的腰繞路),中間箭竹林稜線上2410峰(稜線路),左邊則是續接霞山舊鐵道(伐木古道);此次我們來回皆是走稜線路。11:40取往2410峰稜線路,爬升110公尺,再陡下近800公尺,腰繞路可少爬升110公尺,較平緩較遠,但有崩塌及咬人貓。

fef90352c93480926a66346affb763b6.jpg

南鞍營地往2410峰1586b53dbd16938a3c35b2e582e01c4e.jpg

往白雪村ec4aafb7ac0a0d9594a55857443e6290.jpg

往白雪村b39ab4b314de78cba65a6a7da04c1d93.jpg

往白雪村--化香嶺c381c93bab84df404af8598c9e6edefb.jpg

白雪村bcb05ac5510bb635b431175b1912ce40.jpg

白雪村aedd460aecaf4c6a3890ef38b8fef593.jpg

白雪村--村辦暨衛生所241d1e38820bee93b75649d16be3167c.jpg

白雪村

85040061979cf81c10fe618bb5d63bc9.jpg

白雪村--村辦暨衛生所

265b8aba85d391d93e51f95ed72dcf48.jpg

白雪村--樟腦詰所

    13:10抵化香嶺岔,有白雪村往左的指示牌,從2410峰一路陡下約520公尺至此,到白雪村還須陡下250公尺;取左續下,一路下降下到腳都快廢了,經二段蕨類區,看到滿叢的竹子,映入眼簾的就是白雪村,13:35抵白雪村,只花5個小時就到白雪村(含休息),趕緊先搭起帳篷,再好好逛逛這被遺忘的小村落。

7d18108d4a754f64cf928906255135a5.jpg

白雪村--縫紉機

b7f1a1930890a20a80a02b7c1d280d7e.jpg

白雪村58cb2c834bfb0a3c61fad286259e80de.jpg

白雪村

1a3361ee46299b7360dc12c25d81a7eb.jpg

白雪村ed8a183c316c38603c6a061c5feb34e2.jpg

 白雪村

    白雪村又稱水山村,位在阿里山鄉北霞山東南方,地處楠梓仙溪上游博博猶溪西岸的一小塊台地上,居民主要以提煉樟腦為主,全盛時期全村有百餘人。由於樟腦業逐漸沒落及對外交通極度的不便,居民陸續遷出,白雪村從此走入了歷史,連在地圖上都消失了,現今只有山行者,來尋幽探古之地。

2b94f25b4603c654193fba541b3ddcb0.jpg

白雪村e93679ff3a886a0173ceefc58b37c405.jpg

白雪村4909b06dd26756cbd3d6eb57ff9e06bc.jpg

白雪村

    根據「水山村落遺址的現狀示意圖」,粗略了解到白雪村的佈置;目前都還有昔日採割與曝曬愛玉的器具、床鋪棉被等;大夥爭相拍照的是村辦暨衛生所,據說是檜木打造,有長板凳、小板凳,最裡面可見到蹲式廁所,以及小便斗,室外陳列一堆獸骨、焗腦大鍋等,村辦旁邊的架子就是曬愛玉子,且保存相當好。樟腦詰所一堆的玻璃瓶,爐灶上也擺放著焗腦大鍋,其他有各式各樣破舊的生活器物,裁縫機、廚具、鍋碗瓢盆等,焗腦大鍋、各式鍋碗瓢盆散落一地,還有以前的黑膠唱片(趙曉君幸福的人兒就是你)。

4a3e7e6ef2b4231e8acd5cefc8214b03.jpg

白雪村1db443546ba3cc4947eeaec70827049b.jpg

白雪村7b34031245947ed8a1704f37c908909c.jpg

白雪村c2b90656dd1a0051c2cd3a8f7d35c970.jpg

白雪村444cecdbf16cef215e497036488f59a2.jpg

白雪村--焗腦大鍋d60b8bb09c2b5fff56e2c8a006bb0964.jpg

白雪村--黑膠唱片(趙曉君幸福的人兒就是你)

    有座較為完整的腦寮,一旁也有焗腦的大鍋;郭宅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宅邸,紅色春聯還蠻新的「迎春接福萬象新」、「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兆豐年」;趕緊四周找找「吳鳳鄉水山14」的門牌,只是不知被誰拿走了,遍尋不著。

adf353076647dc680a58ab9c01b3ba83.png

水山村落遺址現狀示意圖

 (以上資料取自:阿里山鄒族步道系統 人文史蹟調查報告)

c1c36e3cc308f9fed161abd32bc46f13.jpg

白雪村--郭宅440c41d0f93d7962f4d2904f7199233c.png

「吳鳳鄉水山14」的門牌

158c9a8d26a941f957477e13b752cd79.jpg

白雪村

    第一次搭的尖塔帳安置妥當後,阿全帶著水袋、揹著背包下切博博猶溪取水,我則留下來幫著後到的山友找營地及搭帳;今日的白雪村熱鬧非凡,相較於平時的遺世孤獨真是天差地遠。


    晚上,在帳篷天幕底下,望著滿天星斗,看著遺世獨立的白雪村,靜靜地躺在深山中,訴說著曾經的過往。

Day 2(12/4)

    一早看著旭日漸漸升起,再次巡禮60年代的遺落小村,收拾妥飽含露水的帳篷後,8:00離開白雪村,8:30抵化香嶺白雪村指標,10:20抵稜線最高點2410M(上升海拔800M),剛好有訊號,巧遇認識的山友及常看我Blog的同鄉,加了Line,並傳訊息報平安;11:00回抵南鞍營地,滿滿的帳篷,人聲鼎沸;日據時期是阿里山林場鐡道的終點站,附近砍伐的檜木都集中於此運出。營地上的玻璃瓶罐、瓷碗等,可想見當時的盛況。

43f914e047d24513bdf0069f2aa8a5c5.jpg

白雪村ab23ba87787923f725887f0627ee5a37.jpg

白雪村065f4b66de7fc200b0defde7208e5982.jpg

白雪村9a6f2dd9e9b13de90da8a20d02a710fb.jpg

白雪村8dc9ee031a2ef4d653adb0b4091d2c88.jpg

白雪村--村辦暨衛生所

f569577e1132c79401e1198e1e3c2a00.jpg

化香嶺

dfa08f3d89c3f960e718e663bde428ef.jpg

回程往南鞍營地ea0bbae286e37f79ee94e3520f7d1648.jpg

南鞍營地

eb862063f746ea2487bc422e3ea6a47e.jpg

霞山舊鐵道bf2ac9a4f288f163528bbed4a35f6bcf.jpg

霞山舊鐵道--鐵道棧橋fa1ed2070d50cec5ea42a82aeb1b9f13.jpg

霞山舊鐵道--鐵道棧橋

    11:45原路回程,續行霞山舊鐵道,13:35抵第14林班工作站遺址,取往右下側,樹林裡有層層的平坦地,佔地廣規模不小,有各式酒瓶、玻璃罐等,是個頗優的露營所在。

f376a14882f9d71c741ad2ee61fa1049.jpg

第14林班工作站遺址bf19c38a747942a3f95baec47bd94c01.jpg

第14林班工作站遺址

    14:05回抵大水壺獵寮,一路上會經過多個溪溝活水源,水量也都豐沛,因此有幾個獵寮;一路恣意悠遊、拍照,漫遊林道,享受森林浴的洗禮;15:20回抵登山口,完成了2天一夜探訪夢幻的世外桃源,沉浸於大自然的寧靜中。

b5d4cc61bfb916e085e0c69b7d1eabd0.jpg

大水壺獵寮c519be8cc815662bcb58202a3073f32d.jpg

霞山舊鐵道64fb61b36c948d51e931638994e5f031.jpg

霞山舊鐵道--青剛櫟f35ee8df4f8681020b7152f8a3bef396.jpg

霞山舊鐵道979b2182883cf3a844803c34c79f48c9.jpg

回抵登山口

後記

    此次一座山頭也沒登,選擇最輕鬆的原路來回,回到昔日採樟的小村落,懷舊似的尋幽探古,是趟穿越時空尋訪地圖消失的村落-白雪村驚嘆之旅。

附註

註1:新高口位置圖(資料取自:阿里山鄒族步道系統 人文史蹟調查報告)ba463a144ba4f1a91c79f65cc76dc5a1.png

新高口位置圖

玉山登山古道路線圖(資料取自:阿里山鄒族步道系統 人文史蹟調查報告)

ad7dfb05111abaa210967d67883ed72b.png玉山登山古道路線圖

航跡圖:

7d9efc8036ce463c8a38fec1cbc88b88.jpg

航跡圖b2dabd1972e889f9e7207768eac9091b.png

航跡圖

航跡檔

交通路線:

國道3號名間交流道下→台3線接台16線往水里→續接台21線、台18線→台18線98.75k處→即抵玉山林道入口,入口處有「鹿林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木牌。

https://suan1219.blogspot.com/2015/10/20151024.html

漫步在迷霧森林--兒玉、東水、北霞山連走 2015/10/24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01a5d4df-0fd8-e411-93ec-000e04b74954.html

大凍、東水、兒玉山親子遊 2005/7/3

https://suan1219.blogspot.com/2022/08/202283.html

石山引水道--一條媲美特富野古道的路線 2022/8/3

https://suan1219.blogspot.com/2019/08/201982.html

石山悠遊 2019/8/2

PS:更多內容請參閱:

Blog:恩戀山情

Facebook:恩言峰語

健行筆記:恩仔

 Instagram:anchen1219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