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twrunning.biji.co/600_6f10a9f937ff32188ed881865e6232c3.jpg)
-
出發日期2022/10/18
-
回程日期2022/10/18
-
相關路線藤坪步道 、銅鏡山林步道 、獅山古道 、老崎古道(老崎休憩步道) 、峨眉湖環湖步道 、老銃櫃步道 、龍峎頂步道 、六寮古道 、十二寮古道 、永和山水庫步道 、山塘背登山步道 、獅山古道(RSA29) 、龍峎頂步道(RSA32) 、老銃櫃步道(RSA34)
-
相關山岳
龍峎頂步道,位於苗栗縣三灣鄉,又稱龍峎頂古道,屬樟之細路之一,以惡地地形聞名,總路程約1.5公里,客家民族稱長形的山脈為龍脈,山丘的斜坡為峎(音ㄍㄣ),制高點為頂,故而得名,此地昔日曾設隘寮,防漢番勾結,稱隘寮頂,步道高點為火炎山,海拔185公尺,因與苑裡火炎山相似的惡地地形而得名,步道沿途展望佳,能遠眺大霸尖山,雪山,加里山,鵝公髻山,五指山等名山,還能俯瞰中港溪自山腳下蜿流而出,景觀相當壯闊
行程:
三灣大橋>民治街登山口>龍茛頂古道>竹林>峭壁展望點>三灣火炎山>彌陀寺>肚兜角老街健行步道>三和大橋>三灣老街
路線圖:
GPX:(總路程約5K,爬升90m)
今天搭乘5806至三灣郵局站,由民治街旁龍峎頂古道登山口出發,一路爬往三灣火炎山,經彌陀寺至三灣老街下山
搭乘5806,在三灣郵局站下公車後,沿著民治街前行,過了三灣大橋不遠處就是龍峎頂古道登山口,起始海拔約70公尺
三灣鄉,位居中港溪之中游,月眉溪之下流,因中港溪流經本地,連續繞三個大灣,沖積成平原,本鄉居第三,因此取名為三灣
從三灣大橋上就能清楚望見火炎山,雖然規模不能與苑裡火炎山比擬,但依然很壯觀
客家民族稱長形的山脈為龍脈,山丘的斜坡為峎(音ㄍㄣ),制高點為頂,故而得名,此地昔日曾設隘寮,防漢番勾結,稱隘寮頂
步道全長約1.5公里,算輕鬆級步道
古道幾乎都是好走的石板階梯,兩旁最多的就是美麗的竹林
來到一處大展望點,火炎山的崩壁清清楚楚,中港溪灣流而出,群山,溪床,河流,構成了一幅絕美的風景
連小百岳五指山都清楚可見
雲層少的時候,是可以看見大霸尖山,雪山,加里山,鵝公髻山等名山的
沿途可見樟之細路的標誌,但釘在樹上似乎有點不妥,且圖騰實在不太明顯
龍峎頂古道的竹林真的很美,彷彿一秒來到日本的嵐山
步道末端左側有一山徑,掛有布條,就是三灣火炎山的登山口
大約1分鐘路程,即抵達火炎山三角點,海拔185公尺,基石位在林間無展望,此火炎山非小百岳火炎山,但都是因為同屬惡地地形而得名
續前行就有展望,最遠能看到濱海風力發電的大風車
古道終點接上馬路,按指標往苗17-3線方向下山
欣賞三灣老街與三灣聚落
經過三灣彌陀寺,電線桿上不知道是什麼鳥類,但蠻可愛的
到達彌陀寺之後遇叉路,可以走往老銃櫃步道,百年公婆樹,永和山水庫等等,我們選擇往三灣老街方向回去,向三和大橋前進
美麗的中港溪,有月牙灣的感覺
過了三和大橋,就是三灣老街,橋上風景非常棒
途經三灣肚兜角老街健走步道,基本上就是沿著河岸而行,屬休閒級步道
最後還能順道去三灣老街逛逛
三灣火炎山雖然沒有苑裡火炎山的規模與名氣,但是仍為經典的惡地地形,又遊客稀少,環境清幽,保留了更多古道的韻味,登上古道還能一覽壯闊的火炎山景緻,是條很不錯的行程,在樟之細路中亦是唯一擁有惡地地形,非常值得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