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twrunning.biji.co/600_b326a3b56c586c2fb401f8fd95924dbf.jpg)
-
出發日期2022/06/30
-
回程日期2022/06/30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龍船岩,位於台北市內湖區,山頂矗立著一塊巨大白石,因外形像一艘龍舟,故當地人都稱它為「石船」,又稱「龍船岩」。岩石一邊是90度懸崖,一邊則是45度的峭壁,展望極好。(健行筆記)
龍船岩一般是由碧山路62號「黃氏古厝」出發,也可由圓覺寺步道叉路走陡上土石山徑前往,我選擇後者,先搭捷運到大湖公園站,再走到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由此開始走大溝溪畔步道,轉圓覺寺步道,叉路取右陡上到龍船岩,再走往開眼山、白石湖山、碧山、大崙頭山(小百岳)、回程去登圓覺尖,再經由圓覺瀑布,回到大溝溪園區,這條路線以到龍船岩這段為陡上較難走外,其餘有石階、石板路、土石山徑,馬路,雖有上下坡還算好走。
我的路徑: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圓覺寺步道→龍船岩→開眼山→白石湖山→碧山→大崙頭山→圓覺尖→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算是O型路線,全程走了9.37公里,費時近5小時,路線請參考我的GPX軌跡。
沿途有六座山頭:
- 龍船岩山:海拔300公尺,北市不鏽鋼基點452號。
- 開眼山:海拔402公尺,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119號。
- 白石湖山:海拔458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 碧山:海拔517公尺,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123號。
- 大崙頭山:海拔476公尺,無名基石5號,台灣小百岳編號8。
- 圓覺尖:海拔292公尺,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206號(不鏽鋼基點)。
出發點: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入口。
沿著大溝溪畔步道走。
叉路,直行或取左皆可接圓覺寺步道,取左過橋。
這段是圓覺寺步道,前方叉路左上往鯉魚山,續直行。
叉路取右,過一座小鐵橋,這條圓覺寺步道走了很多次了,今天是第一次取右。
過橋後,左側有一白色指示牌,這段是往上的水泥路。
前面這段二側像是果園,遇叉路取左。
再來就進入原始山徑!
一路陡上不太好走,有山徑、岩石路段,部份有簡易拉繩輔助。
這裏有塊大岩石,有缺口可踩踏,小心拉繩往上。
上方展望不錯,可以看到大湖公園。
再來是平緩但曝曬的路段,這段路上有龍船岩山的不鏽鋼基點,不過我沒注意到,有機會再來找找看。
前方大石過後就是有名的龍船岩了!
龍船岩,小心走過裂縫,展望相當不錯。
![]() | ![]() |
通過後回拍。
續往前,另一端入口有面警示牌(回拍)。
前方是土地公廟叉路,左往黃氏古厝,右往五路財神廟(大邱田),續直行往開眼山。
這段是沒有遮蔭曝曬的石板步道,大太陽下走來很熱,左側有塊岩石,是地圖上的眺望點。
再走沒多久就到了開眼山了!
前方大石上去看看,視野不錯。
續直行,往白石湖山方向,這段則走在林中,不會太熱,先下坡,一段平緩路段,再上坡,有叉路要注意指標。
前方叉路,右可往大邱田山,取左。
有個看不太清楚的指標。
上方平台就是白石湖山,叉路口,右也是往大邱田山,取左。
沿途叉路口有些指引可參考。
來到地圖上的十字叉路口,左前方有指標往碧山及大崙頭山,有山友由此走出來,取左前,不過走了一段才發現這段路徑不在地圖中,因有指標應該無誤,故仍續行,途中遇叉路取右。
碧山到了,也是叉路口,右側是原本預計走的路線,取左往大崙頭山。
下方接較寬大的山徑,前方指標右往雙溝溪古道口,直行是私人土地,左往圓覺瀑布3.9公里,真的有點遠的指標,取左。這段是台北大縱走第四段的部份路段,去年三月走過的路線,卻覺得有點陌生。
這段是平緩寬大的路段,叉路不少,沿途參考往圓覺瀑布、大崙頭山的指標及搭配離線地圖。
一小段下坡稍陡的路段。
前面叉路口,下方的指標較清楚,左往圓覺瀑布,直行大崙頭山,取直行。
這段是石板路,很快的大崙頭森林步道的石柱出現,續直行。
大崙頭山到了,這裏有座觀景台,有樓梯可以上去,視野極佳。
無名基石,小百岳的標誌。
休息一段時間後,走石階/石板步道往下。
碧山路的出口(回拍),取左,走馬路到幸福廣場。
幸福廣場,取右往下走,這段也是台北大縱走第四段的部份路段。
這裏有小2公車站牌,聽聲音好像有車來了,公車出現,猶豫了一下下,今天目標還沒走完,還是續往下走。
許願樹。
石階往下走,接碧山路,取右,左側叉路下方是夫妻樹,走下去看看。
右方有個小攤位,今天飲水帶不夠,買個飲料補充水份。
馬路叉路口的碧佑宮,左側大樹有指標往圓覺尖,由廟左側往上走。
這段是之字上坡路段。
遇見第一座電塔,右側第一個叉路轉入,上坡路段,山徑二側的草有點密。
圓覺尖,不鏽鋼基點鑲在平台的大石裏。
山頂居高望遠,視野佳。
回到電塔叉路,取右,再遇見第二座電塔。
再來有二段陡下的路段,小心拉繩往下。
來到圓覺寺下方的步道,取左往下到圓覺瀑布。
圓覺瀑布,今天水量不是很大。
再走圓覺寺步道往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遇叉路續直行,不走溪畔步道,經由全臺葉姓祖廟,回到園區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