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古道(一):琉榔古道、輕便路及崙頂路

  • 莫利(mori)
  • 2,032 次點閱
  • 11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九份地名的由來,相傳早期在九份溪上游及大竿林溪附近的山坡地上開闢水田及茶園的住有九戶人家,當時物資補給從焿仔寮港上岸時都要分成九份。現存九份最早古文契為咸豐十一年(1861)陳紅慶與游二南兄弟所立的《杜賣契》:「立杜賣盡根田契字人陳紅慶。有自置水田山林埔地壹所,坐址土名九份寮,東至獅仔石大橫山崙分水為界;西至大溪陳家為界;南至樹梅皮腳黃慶反水為界;北至橫山崙尾透大溪為界。 … 今因欲銀別創,愿將此業盡行出賣,先問房親人等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與游二南兄弟等前來出首承買。當日仝中三百言定,時值盡根佛面銀捌百大員正。即日立契,兩相交付,…。」。

▓ ▓九份和金瓜石之關係

        由此杜賣契可得知,九分寮應指「九份」,「獅仔石」即是「無耳茶壺山」,「大橫山崙」即是「半平山」,「樹梅皮」應是「樹梅坪」的走音,「大溪」應指「內九份溪」。當時九份聚落範圍約在土地公坪到金瓜石這一帶,換言之即現今「金瓜石」地區。而現今的「九份」,而當時卻屬於「焿子寮庄」的一部分,直到1920年才畫出分為「九份」和「焿仔寮」兩個聚落。「金瓜石」地名源於大金瓜露頭(今本山)之發現,因其山型貌似南瓜,而台語稱「南瓜」為「金瓜」,因此當地人是便稱此處為「金瓜石」,到了1933年臺灣總督府才下令,將「九份」大字改名為「金瓜石」。

▓ ▓九份古道之變遷

       由瑞芳通往九份之古道,在光緒19年(1893)未發現大小金瓜露頭以前已有保甲路。此保甲路由龍潭堵(今瑞芳車站)過來經柑仔瀨(今瑞柑社區),上到大竿林(今頌德公園)至福安宮土地公坪後,路一分為二,一路通往樹梅坪、燦光寮可到雙溪、澳底;另一路則往焿子寮港(今海濱)。通往雙溪、澳底之路,演變為現今琉瑯古道、輕便路、崙頂路、樹梅坪古道及百二崁古道;通往焿子寮港路,演變為現今之豎崎路或籠山保甲路。

▓ ▓琉榔古道與輕便車路

       現今的琉榔古道(流籠古道)係指流籠腳站至輕便路之間的舊路。此路在清朝保甲路時期,仍是一條崎嶇不平之山間小徑,每遇下雨過後泥濘難行。在明治35年(1902)當時礦業鉅子顏雲年與蘇泉源,為使當地居民出入便利,於是各自投入出資修築瑞芳到九份之道路。

      到了昭和 6 年(1931) 九份地區又興築一條長約六公里輕便車軌道,作為瑞芳、九份、金瓜石之間的聯絡通道,自此民眾交通來往和貨物補給更加方便。這條輕便車軌道,穿越了三個磅硿口(隧道口),第一磅硿口在琉榔古道上,第二磅硿口在通往大竿林前之九份山磅硿口,長度約50公尺,第三磅硿口,是九份到金瓜石中間經過雞籠山腳磅硿口,長度約100公尺,現因安全之慮已封閉了。

       由於輕便台車道在流籠腳至流籠頭之間,上下坡皆為陡峭,人力推動頗為困難,台車極可能下滑釀禍,於是便裝置「輕便流籠」,藉助著電動絞盤,用鐵索拉動台車以利能在上下陡坡行駛,此為前述琉榔(流籠)古道之由來。

 ▓ ▓ 顏雲年之頌德碑

        由苧仔潭古道經古福安宮,接上琉榔古道(流籠古道),若由此處往左下行即是古道入口附近,此處即所稱「流籠腳」,舊地名為埤仔頭,取右上行原輕便車道已鋪成花崗石,續上來到第一磅硿口,過後仍為花崗岩步道,不久轉為土路後來到一處寬廣的平台這裡就是昔日所稱「流籠頭」舊址,續行山腰路沿途可見金斗甕及墓園,過後即是第二磅硿口,當地人稱「九份山磅硿口」並有解說牌,續行即到達「頌德公園」,有一大正6年(1917)瑞芳地方人士感謝顏雲年之頌德碑,此紀念碑內文詳載顏雲年自明治三十二年(1899)以來委辦藤田組之鑛務,成效卓著,產金國之冠,對國家帶來巨大貢獻。

▓ ▓ 三橫一豎「丰」

       九份市區道路演變至今,成為三橫一豎之「丰」字形。所謂三橫係指基山街、輕便路及汽車路,一豎則指豎崎路,正好形成一個「丰」字。沿輕便路續行過避難收容所分叉路,不久往右上行走「基山街」,此街本地人俗稱「暗街仔」,在1916年已成為九份最重要的商業道路。「暗街仔」的由來,可能是九份多雨之故,街兩旁商家因加蓋頂蓋,形成不見天日之現象。今日因疫情之關係,基山街上冷冷清清,續行過「金山岩」,轉右上為中山巷,此路應該是昔日豎崎路的一部分。

      「豎崎路」為早期九份通往焿子寮港的橫向重要保甲路,又稱作「八號路仔崁」,惟目前台陽礦業事務所以下部分,路徑已大半荒蕪。續上到底則為「九份國小」轉入「崙頂路」,此路原為清朝時期通往土地公坪「福安宮」之舊保甲路,由此出來接上102公路,往右有指標往樹梅坪古道。

連結 ----地圖 相片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