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五星級稜線-阿里山鄉達邦脈脈山.雞子山連稜

  • 黃家小隊
  • 2,219 次點閱
  • 16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南台灣五星級稜線-黃家小隊之脈脈山.雞子山連稜 

    嘉義有12名山,包含了玉山、大棟山、大凍山、頭棟山、脈脈山、隙頂山、石水山、大塔山、東水山、四天王山、雲嘉大尖山與三角南山等12座,大多數都已經造訪過,久聞脈脈山連走雞子山,兩山連稜林相優美,有「神仙秘境」與「南台灣五星級稜線」等美稱,一日快攻雖然可行,但浪費了秘境美景,決定用週末來探訪。  

參與成員:老爸(小黃)、老媽、阿寶、Monica阿姨、德仁阿伯夫妻與美靈阿姨共7人

2022/4/23日(週六)

早晨,下起雷陣雨,一些夥伴取消了,我們抱著隨遇而安的心境,如果真的天候差,就找地方紮營或轉戰其他地方,既來之,則安之。

1240阿里山達邦國小,雨停了,我們公車站牌下吃中餐。附近是日治時期的日警官舍,它是全台唯一位在原住民地區的『別館』,用來招待前來視察的日本高階官員。

502e9cd2c4df417566053ae43f40579e.png

日警官舍

看著遠方的台18公路,左邊的摩天嶺與芙蓉山清晰易辨,右邊則是塔山與小塔山等。 

雲層逐漸散去,與台南早上天候大不同,這次氣象預報終於準確了!老天爺會給登山人什麼驚喜或是磨練,是誰也無從預知的。

原本農忙的方大哥,撥空搭載我們一程,實在太棒了,他說:早上若去採茶,就沒辦法幫忙,一切都是緣份! 

1340搬重裝上發財車,開了幾公里到40K附近,尚未到祕密遊,就左轉入產業道,路面陡上,不多久從祕密遊的車路會合在一起。過3K水泥路面後,石頭路面就非常破碎,搖搖晃晃,好像碰碰車,產業道多數都是一車寬度,無法會車,路面兩側凹陷處會有積水,不時感到車輪打滑,中間凸起處有時會K到低盤,路況之差比現在的郡大林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更多的時候,路旁枝葉不斷地撥打臉面,必須低頭避過,還附贈了許多小昆蟲、毛毛蟲與蜘蛛等,弄得阿姨們雞飛狗跳+哇哇大叫,捉蟲與趕蟲當下,倒也十分有趣,搭過小貨車很多次,”蟲蟲危機” 卻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多。

e52639bdf2511a439134b8acb39d14bb.png

1440途中林道路面上有水源,我們下車取水,路邊的水管無水,往上溪溝約5公尺,清澈水源從石壁流洩,鄒族的方大哥是在地人,他說這裡的水質曾經做過檢測,水質之優僅次於礁溪,排行台灣第二呢!生飲幾口,的確甘美無比!水源附近有圓形便便,看起來是山羊的,方大哥說這裡也有水鹿與台灣山羊。

199d0c9c044b6b70724f03f88f9b1180.png

479173a0e087eb31443ff3825427dd45.png

1450取水完畢,裝滿20幾公升泉水,出發,不多久就是第二柵欄,沒有上鎖,我們取左邊上行。

1500路有倒竹,清理一下續行。

1510迴車處,也是往東草山的叉路,我們下車卸裝備,再進去路況更破碎,進入林班地範圍,年久失修,連小貨車都會卡到底盤。方大哥提到:脈脈山農路原是早期原住民在此山區種植山葵的聯絡運輸道路,自從林務局20幾年前禁止種植山葵後,農路已全荒廢。此農路全程大約10.3K,3K之後到迴車處的產業道還曾經有補土過,但是遇到颱風或大雨沖刷,土石會流失就更難行。

這個小坡營地,海拔約2030m,位處樹林下非常乾爽,我們命名為”東脈叉路營地”(東草山與脈脈山分叉路)。方大哥建議我們紮在這裡,因為更裡面走,產業道比較潮濕,實際勘查之後,的確如此。方大哥他先前有砍一些乾柴,擺放整整齊齊的一堆,實在太…嗯嗯~

53f0b9ebcd4e24c942ab6f1716d068e4.png

d5edcee76637e5f2611a9c94e51aa572.png

東脈叉路營地

我們先紮營,德仁阿伯與Monica阿姨的兩頂帳篷,都是新居落成,首次開封呢!將天幕拉好,我們背上輕裝,準備走到林道底,並探脈脈山。

1540沿著產業道往上走,一路腰繞,前面較陡,後面較緩。陽光穿透林間,真是舒服,林道上杜鵑花掉落一地,抬頭一看,是巨大的杜鵑樹呀! 

7d83d90adf4a4472839a7384b6fe4192.png

媽媽與三個阿姨們,撿起新鮮杜鵑花,插在耳朵旁,自許是三八阿花,後來想到這是山林版的”華燈初上”呀!大家都笑了!討論起華燈的劇情,說著1988年的流行款式,彼此笑說歲月匆匆。看著山下的達邦與里佳部落,陽光明媚,早上到下午的心情也像洗三溫暖一般。

想起”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阿甘的媽媽常說的:「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將嚐到哪種口味。(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覺得登山也是這樣。

97630dc06f4071b599c4bc4fb66c7c82.png

山林版的”華燈初上”

1605獵寮,感覺還能使用,樹上吊一個鍋(吊鼎),地上有一桶看天池水,應還有人來使用,不多久傳來陣陣槍聲,看來獵人正在努力當中。路旁都是以石牆整理過的山葵梯田,20年來還給大地,長滿一片青綠植被,還有一些高大喬木,部份是針葉的肖楠,看來是造林。

c692c202e54040fbbfdb05d7e6ef1198.png

1630左上登山口,前面是產業道底。小休一下1635起登,這裡沒有布條,要到叉路口才有。

40074a73357f3a1a76d08fb513538513.png

登山口

1642往上是一片碧綠的廢棄山葵園,綠意盎然,大約7分鐘後上達叉路口,直行往雞子山,我們往左。樹幹上還有一些磨角的樹皮,附近應該也有不少水鹿活動。

1650登頂脈脈山,標高2392公尺,有一顆7537號三等三角點,山頂寬闊,正前方展望佳,往東可見南二段群峰。

b0e2544003586f03be05800173322b5d.png

雲霧飄到山脈之上,山腰與山腳非常清晰,拍照時忽然一隻老鷹從背後飛起,翱翔白雲間,真是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而此山今日我們獨享,只能說”憨山人”的幸運呀!

fda0b00fbebd4ec4857d4b39939f7dd7.png

脈脈山頂的老鷹翱翔 

1510下山,1512魔法森林區,布滿苔蘚杜鵑林全都往左側傾斜,大家紛紛猜想原因,這裡無風,難道是陽光的關係嗎?

cc63a363df1f41cdc7e06617c5500037.png

魔法森林

1518登山口。我們往產業道轉左前行,探探紀錄上的廢獵寮營地。大約前往100公尺處,產業道旁的平坦腹地,展望佳,且廢棄鐵皮也不見了。不過,相較下稍微潮濕些,但仍是超優質營地。 

cc87ae46807b32d5916fac24f6768ae9.png

優質的廢獵寮營地 

1800回到營地。開始炊煮,食物有點多,飯後泡茶品酒,真是愜意。林間的星星滿天,預告明天是個好天氣。

往後面樹林走約15公尺,有微弱訊號,可以通訊,對面山上的光點是二萬坪。

574588d9fbf45741d937cbe73afb4ead.png

2130入睡。阿姨說晚上聽到兩聲嘎嘎的聲音,應該是水鹿吧~

 

4/24日(週日)

0510起床,陽光穿透林間灑落營地,以至於這裡如此乾爽~6點多有個來自台北的8人隊伍經過,成為今日唯一的友隊。 

38ac8c6f541860d2c0ee6465fa014185.png

日出的營地

0640出發,昨日走過的產業道再走一趟,熟悉的感覺。一棵大樹上有幾聲粗聲聒叫,原來是小鷹的叫聲,母鷹盤旋,應該是回來餵食小鷹,這裡的生態真不錯。

85d70175f95fd94e61b0f92bfa7c0528.png

產業道

0720登山口,小休

0ae1a63c75629c88e04df1bbef1fb670.png

登山口 

0738叉路口,台北友隊放背包於此,去登脈脈山。我們直行往雞子山,一開始是和緩的腰繞路,這裡開始顯現出五星級的稜線與林相。

17d95c0d527040f188e3193d6c7babaf.png

不多久,要連續緩下大約260公尺,也進入精華路段,然後再緩陡上200多公尺,林相原始而自然,步徑乾爽不濕滑,沿途都是密集高大巨木群,讓我們一路驚嘆連連,頻頻停下來拍照,努力吸收芬多精。

ed5a044a0e0631eb812202e993c858ac.png

超優林徑

0826半倒工寮,有點髒亂,但裡面棉被包起來吊著,看來仍舊有獵人使用。附近平坦乾爽,也是紮營好地點。

fcd1063cab425b440fa3490d7cb4a070.png

0855板根樹群,沿途有許多巨木,雖然不是神木級,數量卻很多,走來幾乎不會曬到陽光,光線卻穿透樹蔭,帶來金黃明亮的色調。加上整條稜線大約2000~2400米,涼爽好走,沿途地面有繽紛的杜鵑花瓣,抬頭仰望才知道杜鵑樹的巨大。地面樹葉下累積許久的腐植土,踏下去很Q彈。

a115a92e0b95298411e59e5c118f162b.png

0905巨木群,有雙棵交叉的X巨木,也有樹瘤形狀特別的大樹,我們開心拍照。之後繼續上升,部份路段出現箭竹,但是全程無芒草、咬人貓或黃藤等有刺植物,這大概也是山友評價為五星級的原因。

c12bd417e1a01316ff5e7f5d0b7c0d80.png

ac0f3c1dd23192287e6ab688b3034bb5.png

X巨木,阿姨做個XO的姿勢

0932拉繩,前後有3處小拉繩,只是坡面有點傾斜,路面乾爽,沒有危險性。

0937稍陡峭的地形,有拉繩,經過比較密一點的箭竹林

70988c6f81fb14ca4259049a545cc493.png

0949鑽出之後是草原坡,上面有水鹿池。若不鑽出,順著林內走就是三角點。

2f90e75d13c809b8a44617d3268653cd.png

我們先到草原坡拍照,旁邊是盛開的杜鵑花叢

e869df21d3b19cd09cbe76295acf3d22.png

站在草坡,眼前就是玉山群峰,昨日早晨下過雨,雨過天晴之後,天空湛藍,玉山群峰非常清晰羅列,從北北峰、北峰、主峰、南峰,一路逶迤到雲峰、向陽山南二段,再到塔關山、關山及卑南主山的南一段,極右而視,則是南南段,呈現大約210度的視角,群峰讓人目不暇給。 

061c3cd0e6185f8dc61f78826ae137de.png

 玉山群峰+南二段為背景

1c9a629fe15797427e5d43f1c0d1ac00.png

卑南主山.石山與南南段

盡情拍照後,再往後鑽入箭竹,沒想到基石就在草原坡邊緣2公尺而已,雞子山,標高2398公尺,有一顆7543號三等三角點。

752c076067d7e744c60451d983b69b5c.png

合照之後,台北友隊也上來了,我們到附近樹林內用餐,裡面有2個三棍灶(三隻木棍做成的灶,應該是原民的作法),還有貼心精美的2條原木長椅,沒想到Monica阿姨坐下去,居然應聲而斷,大家笑了,吃點心與冰鎮桃膠湯,壓壓驚。

563c06bcfbfbf9cc2d91ba2d4ee29882.png

040出發

1050拉繩區

1110 回到X巨木區,林間乾淨舒爽,走起來特別輕鬆愉快,不覺得會悶熱,全程樹蔭多卻不潮濕,難怪被山友詡為神仙秘境呀!

8cee6362b05a6390245c4f2fa1875989.png

1138半倒工寮。留意到附近的小樹上有一顆一顆的圓球莖,媽媽以為類似馬鈴薯,原來是固氮植物,除了印象中的豆類外,其實一些樹木根部也會與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先前沒注意到,而這裡的植物特別明顯。

12df487b459bd22989806a8236255411.png

往叉路口的腰繞路上有水晶蘭冒出,這趟行程真是大飽眼福。

04047d25c1da6e9ee603c105d2e46af7.png

1217叉路口。等夥伴會合,地上友隊放置一張脈脈山的標示牌,拿來再合照一次。

1230產業道登山口,大家發現雨鞋居然維持很乾淨,第一次走中級山這麼清爽的!大推

0b686f1e70ae16950aab7308ddb7abac.png

1259東脈叉路營地,開始炊煮,一鍋八寶甜湯,一鍋鍋燒意麵,加上滷味與米血,泡壺茶,吃飽小睡片刻,真不想離開這美麗又舒服的營地。

30d470e34a6eb60d654369bc6e3cf76b.png

1420整理好出發,搭上方大哥的小貨車,告別美麗的營地。

一路就是搖搖晃晃地慢慢開下去,除了到水源處將水袋裝滿外,方大哥還為我們沿途解說,營地旁的兩大棵馬告樹是原民常用的調味料,還有路邊的胡奇(Fuki),長得像山葵,具有降血壓的功能;

路邊某棵參天大樹上釘著鐵釘,這是當地人要爬上去採集野樟菇的釘梯;而許多大樹上攀附的野生愛玉仔,則是順籐徒手爬上去摘採,這也是產業道除了打獵之外,當地人還會來梭巡與維護的原因。

缺水時,路旁的海棠雖酸,但是整珠可以吸汁液解渴,是缺水時的寶物。還有一種他媽媽告訴他的植物,葉子長得類似扶桑,嚼爛後能止血…今日野外上了一課,獲益良多呀!

c8cb7ff5ce888c524bf63a96a35d2554.png

  • 附註:
  • 1. 脈脈山與雞子山連稜美麗而不困難,從登山口抵達雞子山,慢走上山約3小時,下山約2小時,不要快走,應好好欣賞與感受,可算是南台灣的高島縱走。困難的是抵達阿里山達邦部落路途很遙遠,之後還有將近10公里的破碎產業道,上昇量超過海拔1000公尺(以縣道路口到登山口計算)
  • 2. 產業道前後兩個營地都屬於超優質營地,各有千秋,露營一晚,絕對值得。登山口附近廢工寮營地展望佳;若進入產業道時間太晚,可以考慮東脈叉路營地,距離登山口上行約45分,下行約30分。兩處都在產業道中間的水源取水。
  • 3.這是黃家小隊第一次到貴網站撰寫貼文,對於編輯與格式尚不熟悉,尚祈海涵。若要參閱以往登山紀錄,可以參考黃家小隊隨意窩
  • https://blog.xuite.net/aet156798/twblog

留言

預設頭像


  • Younger Yen的頭像 Younger Yen

    請問達邦接駁 方大哥的聯絡手機? 感謝您!

    • Youli Lin的頭像 Youli Lin

      我也想請問達邦接駁 方大哥的聯絡手機? 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