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東埔上郡大出開高巷客運行

  • 山宅心手
  • 2,103 次點閱
  • 1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詳細路況、大眾交通方式與照片參見網誌:https://www.tipga.com/e/61d144283286fe59e51542e8

東埔上郡大是往郡大山的舊路,鹿野忠雄當年請兩個東埔社的布農人帶路由此當日往返,為的是到郡大山頂近看秀姑巒山脈形貌。

2021/12/31(五)東埔-第一獵寮

這是一趟客運就能搞定交通的完美方案。

一早從山友家前往台中干城站,搭著往水里的6733A出發,再轉8點發車往東埔的6752客運,9點抵達東埔站公車站牌就可以出發了。(詳細交通與行程路況見置底處)

10:30大水塔登山口(水塔右後方)
步行一段來到記錄上的大水塔登山口,在路過登山口的菜園衝出一大群大小家犬狂吠,好像可以瞭解記錄上說大水塔右側好走,但要不怕狗是什麼意思了(笑

887cbc55d019c9793ffb79534524bd88.png

11:00-05 小休
水塔後路基略鬆軟,但路線比想像中清楚。
小休後需拉扁帶橫渡,扁帶稍嫌老舊,踩穩為上。

542c69ce2006726bbac3a1b211917b87.png

14:55 紅檜平台H2250m

2cb953220624b45b18beb1c83f013ebf.png

15:30第一獵寮營地H2410m C1
看到這根木頭和一大片空地,就知道第一獵寮到了,不過,因為地上還是有多處需要整地的地方,恆比決定再往上走5分鐘找營地,最後,我們來到一片松針中紮營。

dd99ba18b409cea8f5df924316c5a8be.png


2022/1/1(六)第一獵寮-郡大山-巡守站

8:03 C1起登

l_61d160b53286fe59e51545d4.png

8:40第二獵寮H2600m
紀錄上說相對於第一獵寮不避風、比較適合當迫降營地,但現地看仍有多塊平整地面,如果人數少或許仍可考慮。

l_61d1706d3286fe59e5154700.png

10:30 橫渡崩壁
可能因為這條路已有許多人走過,路基被踩得相當紮實清楚

l_61d444bb3286fe0f939745b2.png

photo credit:陳俊名

11:04 向左橫渡路,有隊友感覺箭竹不穩,架扁帶上行,實際走時感覺踩點還算穩固,視個人需求要不要拉扁帶都行。
等人時稍微測試一下,中華電信有3G。

11:04 向左橫渡路,有隊友感覺箭竹不穩,架扁帶上行,實際走時感覺踩點還算穩固,視個人需求要不要拉扁帶都行。
等人時稍微測試一下,中華電信有3G。l_61d234ef3286fe340609cc0e.png11:49 草原
過崩壁後陡上一段箭竹林,路徑比起記錄已清楚許多,也不大需要撥或抓箭竹,至丞邊走還邊困惑:「說好的箭竹林呢?」
出箭竹林後是一片大草原,中午的展望正好,也聽得見郡大山頂傳來的陣陣人聲,在上三角點前,這是最後的寧靜地帶了。l_61d235ec3286fe340609cc0f.png遠方,可以看見綠油油的看天池,雖然池水豐滿,草原營地也出奇的避風平緩、適合兩天一夜的營地,但比起讓濾水器耗損太快,可能還是揹水上來比較好。l_61d23b293286fe340609ccec.png12:15-45 郡大山
本來想在草原避開人群午餐,不過,聽阿比說有位山友會在山頂揹可樂請我們喝!
於是,一群人在「給我可樂、剉冰」的氣勢下來到郡大山市集,人非常多,但左看右看,就是沒看到傳說中的山友,後來弼翔看line才知道,對方11:40就上來了,可惜錯身而過。l_61d422fd3286fe65a3803490.png14:40 望鄉山岔會合
到望鄉山岔路口會合後,接下來又回歸包場行程,大夥不禁鬆一口氣,準備切往南稜。
顧慮到早上睡過頭與塞車的時間,就不上望鄉山直接往箭竹中行走。
此處路跡不若第一天清楚,箭竹茂密如照片中所示,但撥開箭竹,仍可看見明顯路徑l_61d23d203286fe4b22c19ed4.png15:00 過岩石區
岩石區過後,就是好走的松針鋪地了,雖然依舊陡下,也有些地方路況不清,但整體比箭竹林好走許多。

15:24 廢棄獵寮H2750m
16:10 松針獵寮營地H2500ml_61d425ad3286fe65a380352a.pngphoto credit:陳俊名

舒服的松針鋪地,與一路完美的光線,真的很美。
1933年(昭和8年)時,日人台灣株式會社櫻井組在望鄉山西麓設置林場,以流龍的方式運材,雖然,這次我們經過的是望鄉山西南稜線,而非望鄉工作站所在的西北稜,整齊而滿是柳杉林的山徑,似乎正向我們說明著,那段原生林盡伐的日子。16:50 東埔部落自助管理協會巡守站C2
雖然晚一個半小時起床,終究我們還是到預定的紮營地啦!這裡現有的天幕很穩,我們只在旁用天幕擋風,睡時發現整個配色很微妙搞笑XD

2022/1/2(日)巡守站-開高山-下山

第三天,就是一直陡下、一直陡下、一直陡下的下山行程。拆成三天來走的好處是不用太操膝蓋,只要搭上早上的公車就行。

6:35 C2起登
6:50 小休等人H2040
7:00-10 過瘦稜
路窄大約只有一人寬,部分路段需拉樹根輔助平衡,過瘦稜後一路路跡不清且落葉多,但布條算多,跟著走還算安全。l_61d428433286fe65a38035f1.pngl_61d429993286fe0f93974152.png7:30-35 H1700小休
7:50-55 進入駁崁區
這一區的駁崁與家屋,石頭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家屋相比巨大,可能是布農族就地取材的家屋特色,這裡是不是東埔社呢?疊圖一看很可能正是。l_61d43de83286fe0f939743fe.png開高山南峰
下山途中,山頭起伏相當不明顯,聽俊名說才知道已路過開高山南峰。l_61d43ed93286fe0f93974411.png8:17 下切竹子區抵林道
看見竹林,就知道要到人間,不一會就來到長長的水泥林道,也說明我們的山行來到尾聲。

8:25 菜園l_61d43f313286fe0f93974415.png菜園遠眺來時路,真是條陡但舒服的稜線。9:03抵公車站牌
本來以為只能搭6732往水里的客運,發現9:10發車的6734有經過水里!
上車,耶超順利!感謝這趟行程每個人的協助!




詳細路況、大眾交通方式與照片參見網誌:https://www.tipga.com/e/61d144283286fe59e51542e8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