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再度迎來春和景明的好天氣,今天本來參加「仙山古道南線」活動,但因人數不足取消,在好友的邀請下,參加了陽明山西段O型縱走,難得遇到陽明山萬里無雲的好天氣,一路上相機拍個不停,雖然遊客人數眾多需要排隊,也心甘情願的等待,因為這個時候最適合去陽明山,天氣也較為穩定。
當天自大屯山鞍部登山口啟登,一路往大屯主峰(H1062)、南峰(H959)、西峰(H985),並且在西峰泡咖啡吃點心休息,接著往較鮮少人走訪的大屯西南峰(H863),來回大概30分鐘。回到岔路口續行向天池,一路陡下,頗有登山的感覺,不過路徑較濕滑,走的時候仍要留意步伐。
下切到鞍部面天坪後,續行向天池,中午在那裏休息,接著往向天池山(H881)前進,再走訪冷門山徑接壤向天山與面天山步道向天山(H949)與面天山(H977),接著一路從面天山步道下山,接壤二子坪步道,途經二子坪休憩園區休息,再來往二子坪遊客中心前進,到遊客中心後小休又繼續踢700公尺的到早上停車處,完成O型路線。回程在高速公路上欣賞落日景色,完美結束了這一天的行程。
參與隊員:Carlos、Lynn、麗玉、啟迪
05:30 新竹科管局集合出發
07:00 抵大屯山鞍部停車場,下車整裝
整裝後至對面的大屯山步道啟登
步道路線主要沿著大屯山稜脊線而行,在這之中可飽覽陽明山國家公園著名的草原景觀、眺望臺北盆地的都會地景、觀賞大屯火山群的壯闊地形,也能夠發現隱藏在步道沿線的人文歷史遺跡。
步道前段兩側芒草、箭竹林夾道,走起來還算涼爽
步道沿途隨處可見保安林界碑
看著鏡頭笑一個
眺望位於大屯山步道與小觀音山步道之間的百拉卡公路,這條公路的前身就是「百六砌古道」,於1952年拓建修築而成,早期由於受到山脈阻隔,為了節省往來的車程時間,常選擇距離較短、地勢平坦的鞍部作為往來兩地交通要道。
自大屯主峰步道上看對面的小觀音山群峰景色
大屯山的森林在清末至日治初期,因為人為活動與產業發展等原因山林遭砍伐,為了維持風景與涵養水源,日人於大正二年(1913)開始在陽明山劃設風景保安林及水源涵養保安林。至大正十三年(1924)更於陽明山更地實施造林運動,大量種植黑松、琉球松與柳杉等樹種,在這同時,預先留設15公尺寬、清除中間約6~7公寬的草地,作為森林防火線,沿著山脊闢建
07:45 抵達大屯步道與大屯山車道之間的一座涼亭
旁邊有一塊巨岩可以站上去拍照打卡充當網美
08:06 折返回主峰步道,更多的群山景色張開雙手歡迎我們的來到
08:11 結束階梯步道,續行產業道路
08:16 觀景涼亭
不久後我們抵達大屯山航助站,在這裡與航助站合影才能認證小百岳唷
大屯山,海拔1076公尺,有一顆聯勤二等三角點內補006,但三角點位於管制站裡面,不得其門而入
與周遭的大台北盆地景色還有大屯山系合影
大屯火山群主要分布在金山斷層與崁腳斷層之間,這兩大斷層以東北-西南走向貫串陽明山國家公園,它們之間存在數條重力斷層(正斷層)與大屯火山群的形成息息相關,甚至溫泉、硫磺噴氣孔,也大多沿著斷層帶分布。
08:53 整個大台北盆地都能盡收眼底
一路下階梯,下雨過後步道可能較為濕滑仍要小心行走
09:11 大屯南峰、西峰/二子坪岔路,續行大屯群峰步道
可以看到剛剛登頂的大屯主峰,山頂民航局航助站設施即顯著地標
登頂大屯南峰前與後方的山巒景色合影
09:28 大屯山南峰,海拔959公尺,有一顆北市精幹三角點No.488
隊員與大屯山南峰合影
山頂前方的展望
09:33 離開南峰後,攀繩下切續往西峰
一路攀繩陡降,儘管如此我們拍照也拍的不亦樂乎
09:48 大屯坪岔路,續行大屯西峰,此處也是南峰與西峰之間的鞍部
抵鞍部後一路拉繩上攀
到西峰前的展望
10:07 登頂大屯山西峰,海拔985公尺,有一顆北市No.488基點
大屯西峰前合影
西峰前的展望
我們在山頂旁吃點心、喝咖啡,邊欣賞大屯群峰周遭景色風光
休息完後再繼續陽明山西段縱走
10:47 往下坡的路上,可以看到風光旖旎淡水河岸與觀音山景色,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進入原始路徑,一路下切,沿途均有遮蔽,不怕被太陽曬到
11:05 抵達大屯西南峰,海拔863公尺,北市精幹三角點No.252
隊員於大屯西南峰前合影
撿完基點後回到西南峰岔路口,續行向天池、向天山、面天山
從大屯西峰往西方眺望可以看到駝峰形狀的山巒,它們分別是向天山與面天山。這兩座山是大屯火山群中較晚形成的火山丘,它們和七星山系的紗帽山,都是標準的錐狀(鐘狀)火山,都有渾圓的外型。
一路下切至鞍部
11:56 抵達面天坪休憩涼亭,在這裡休息一會兒
目前我們所在位置是位於大屯西峰與面天山之間的平坦谷地,因大屯山區地理位置與地形條件關係,面天坪地區很早以前就已成為人類活動的重要場所,在這裡曾經發現過古代聚落的八處房屋遺址,經過研究調查推測,此處聚落年代可能包含了兩個時期人類活動歷史,一是距今200~500年前,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在此開墾所留下的文化遺跡;其二可追溯至2000年前的史前時代,根據出土的少量陶器與石器推測,此處可能是史前人類狩獵、採集時的活動範圍。
12:02 離開,續往向天池(右側石階)
一路上走在林蔭,高度落差不大,走起來很輕鬆
12:28 下階梯後就到向天池
向天池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極具代表性的火山口湖之一,池面直徑超過80公尺。這裡大多處於沒有水的乾涸狀態,但有時大雨過後,積水深度可達5公尺深;由於池底土壤滲水性高,池水消退速度相當快,經常下雨後不久就恢復為草原景觀。在這樣疾段的環境變化下,向天池孕育出蚌蟲與湖沼枝額蟲(或稱為豐年蟲或豐年蝦)等獨特生物。
向天池的積水處只有看到很多蝌蚪在游泳
我們在向天池旁的草地午餐休息
坐在草地上享受著午後的時光
在草地上也來玩個彈跳連拍
13:13 休息完畢繼續往向天池山前進,先爬一段階梯上去
上至涼亭後,右後方有一條明顯的山徑就是往向天池山的方向,沿路緩坡爬升
右側有架設繩索輔助前進
13:20 抵達向天池山,海拔881公尺,有一顆淡岳一號基石
隊員於向天池山基點合影一張
13:28 山頂左側可往楓樹湖與山仔頂步道,右側往向天山、面天山步道,取右行
向天池上至向天山這一段路徑很少人走,草都長得比人還要高,路徑都快被淹沒了
13:43 向天山,海拔949公尺,有顆市249基石(不在步道上)
向天山的基點在離線地圖標示並不在我們所在的步道上,而是向天山步道後方的山徑上,往火燒山的方向,但路徑極為不明,只好忍痛放棄。
隊員於向天山合影
位於向天山標牌的後方有一個天珠山(H949),算是彌補沒有找到向天山基點的缺憾
前方的山頭就是面天山,我們來囉!
漫步在向天山面天山之間,會發現向天山北向坡佈滿了草原,面天山南向坡則被闊葉林,這樣的植物景觀主要受到東北季風長期強風吹拂,與地形面風坡、背風坡的因素,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結果。
向天山北坡因受到強勁而冷冽的季風吹拂,造成木本植物生產不易,因此僅有芒草與包籜竹等草木植被生長;相較之下,溫暖且風勢小的面天山南向坡,成為喬木、灌木成長的溫床。久而久之便產生眼前這片明顯各據一方的植被景觀了。
14:08 看到這兩面反射板就代表面天山到了
這兩座醒目的巨大反射板,主要為協助通訊傳輸。由於無線電通訊常利用微波進行傳輸,但容易受到高山或其他障礙物阻擋,因此在高山山頂設置「微波反射板」,利用折射的方式,將微波訊號傳送到山的另一端,可藉此提高通訊品質呢!
面天山,海拔977公尺,三等三角點No.1100
面天山旁邊有一座觀景台
淡水河流域與觀音山
往面天山登山口前進
一路拾階而下
左側岔路可以到面天坪石屋群,我們可以去一探究竟
木棧橋
清澈的溪水
面天坪石屋群
位於北投、淡水、三芝間的石屋遺址,陽管處自1987年起多次委託專業學術團隊共針對十處石屋進行考古調查與挖掘,近期調查結果此區石屋應陸續建於19世紀至20世紀。
本處石屋具主套間結構,內側立有7根石柱,地板為大礫石舖面,判斷原為住家,後期則經局部改建轉作為牛舍使用,而建造者若非漢人亦為漢化甚深的原住民,反映當時本區的產業發展情形與歷史變遷。
接壤面天山步道,續往二子坪前進
接著我們到達二子坪遊憩區,位於山間平坦的谷地,四周環山,可以看到大屯群峰、面天山、二子山都能夠清晰可見,園區有景觀水池、木棧步道、亭臺座椅與廁所設施,適合大眾野外踏青、野餐、賞景、賞蝶賞鳥的好地方。
這裡的人工溼地,除了景觀與生態功能,也兼具淨化水質的功能,淨化後的水進行收復,經過氯殺菌後可做為廁所沖水使用
二子坪地區的蛙類族群,以面天樹蛙、白頷樹蛙、拉都希氏赤蛙、以及盤古蟾蜍等蛙類最為普遍,在此常可聽到草澤間,偶爾傳來蛙類叫聲,尤其入夜後可以聽到此起彼落的鳴叫聲,彷彿在聽演唱會般熱鬧。
15:15 這裡有幾棵綻放中的櫻花
15:22 續沿著二子坪步道往遊客中心前進,可以選擇走碎石路或者走步道都可以
15:44 二子坪遊客中心,在此休息20分鐘
此處也是台北大縱走第一段的端點
往小油坑方向走700公尺回到大屯山鞍部停車場
途中可以看到小觀音山主峰的山頂,設有許多電視及廣播的訊號發射站
回到大屯山鞍部停車場,總共費時9小時(含休息吃午餐)
下山車潮湧現,一輛接著一輛排隊等候下山
隨即上台北交流道奔馳在高速公路上面一路南返至科管局,沿途的金碧輝煌的夕陽景色也在行車間的捕捉了下來,為今天的行程畫下美麗的句點。
★★★近期行腳精彩回顧★★★
2022-008C:山與海之歌,砂卡礑三雄完登全記錄EP3一千里眼山日出、山海視覺饗宴、砂卡礑步道、合歡山日落
2022-008B:山與海之歌,砂卡礑三雄完登全記錄EP2一中級山之王清水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