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都不放棄作夢, 隨時充滿赤子之心,
那會是妳渴望成長的強大激勵
我喜歡的歌 : BEAUTIFU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AfyFTzZDMM
在歲月荒海裡, 人類是多麼的渺小, 不要說再見, 不要說離別
把握現在就是永遠
白雪村前梅似雪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022 D0205-0207
霞山鐵道 / 白雪村 / 拉拉喀斯神木群
我原地踏步, 你一路往前,
就算漸行漸遠, 就算滄海桑田
無需沮喪, 無需故作堅強
因為隨因, 所以隨緣
Day 1 : 5-Feb. 霞山鐵道
Day 1 : 共 9.31 公里 / 9 小時
高度上升 429 公尺 / 高度下降 400 公尺
最高海拔 : 2492 公尺
( 假會想太多, 誤上切, 硬下切回鐵道)
新高口出發
位於 台 18 線 99.5 k 附近, 路口設有 「鹿林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指示牌,
此處 台18 路邊有一小型停車場, 約可停 5-6 部汽車
新高口 海拔約 2300 公尺, 一早輝哥的車窗結上一層厚厚的白霜
當擋風玻璃結霜時, 先啟動車子,但切忌用雨刮器硬刮。
應先啟動車子,將空調開至熱風,吹風模式調整到「擋風玻璃」模式,
冰凍很快就能化解。等到玻璃上的冰霜融化後,才能正常使用雨刷
新高口取右線 走霞山鐵道
大約5分鐘, 右側見許多布條, 右陡上是往 兒玉山 (不取)
直行, 千萬不要看到布條就傻傻跟著布條往上爬
07:28 新高口 08:00 鐵達尼石 08:39 廢棄鐵桶
09:25獵寮營地 10:10 寬廣的工作站遺址 10:39 小工作站遺址
11:04 鐵道遺跡 二六三號民國四十六年八月 木樁
13:10 第二水源活水 取水 14:20 南鞍營地搭帳整裝
14:51 南鞍營地出發 14:59 木橋 15:15 北霞山登山口
15:31 東水山岔路口 15:34 北霞山 15:41 回程出發
16:01 木橋 16:18 南鞍營地
新高口出發, 邊走邊玩, 約略半小時
路邊見一巨大一體成型的石頭, 形似船頭, 宛如鐵達尼巨石
令人想站在巨石之上, 張開雙臂, 迎風而立
一時興起, 起名 : 鐵達尼石
沿 2300 公尺海拔的霞山鐵道, 一路而行
濃密樹縫狹縫中, 南臺首嶽 :「關山」聳立雲端
探訪 白雪村, 從新高口開始
有二條路線,
(1) 走石山線走石山引水道- 石水山西南稜 – 博博猶溪 – 白雪村
(2) 走霞山線 – 南鞍營地 -白雪村
二條路線都可原路來回, 或 石山線出霞山線, 都行的
(1) 走石山線- 石水山西南稜 – 博博猶溪 – 白雪村
: 因為要過溪, 請評估自身能力再出發
而我們是走 霞山線 -南鞍營地 -白雪村 -南鞍營地 出 特富野步道
順訪 拉拉喀斯神木群, 霞山線沿途都有小崩塌, 一路沿著 2300 高度走, 遇崩塌小高繞,
算是安全的路線, 反正 Sonia 都能走, 相信你也可以的
林道旁 直筆的杉木林, 越深入森林,
越可見更多當年伐木後殘存的樹頭
霞山鐵道 路況還行, 幾段崩塌 小心走都 ok 的
可說沒甚麼危險路段, 算是好走的路線, 走到南鞍營地攀登北霞山路線
一直走在海拔 2300 的鐵道上, 平緩好走
松針鋪地, 走起來還蠻舒服的, 最近走霞山鐵道的隊伍並不算多,
沒甚麼人類垃圾, 高海拔林地氣候穩定, 環境乾燥, 林道上沒甚麼芒草,
走起來很舒服的
鐵道 廢棄枕木鐵道殘跡
照片來源 :
http://alishan.cyc.edu.tw/1996/alishan/image/als-5-9a.jpg
阿里山鐵道 : 新高口 是 三條鐵道交會處
1. 石山線 : 最裡面那一條, 往 石山引水道的方向
2. 霞山線 : 中間
3. 哆哆迦線 = 即 現在的台 18 線
寬大的鐵道遺址,
從新高口分歧出有三條林場鐵路,
一為霞山線,一為石山線,另一則為哆哆咖線(又名東埔線)。
霞山線全長約八公里,從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年)開始使用,
大約行駛到民國五十二年(一九六三年)前後;
石山線的全長四公里,大約從民國三十六年使用到四十二年為止;
哆哆咖線的壽命則較長,一直使用到伐木後期。它的全長有九點三公里,
最大坡度千分之三十三,沒有隧道,但有橋樑四十九座,終點東埔的海拔二五八四公尺,
由此過索道,則還有六點一公里的東埔下線。
這些林場的伐木用鐵道,上述的兩條主幹線大致上仍使用直立汽缸的蒸汽火車行駛,
分歧出的支線或過索道的下線,則才以內燃機車為主力。
目前,除了眠月線成功轉變為觀光鐵路而留存下來外,其餘多已廢棄或遭拆除。
整個阿里山的林場鐵道,事實上早已消失了。
鐵軌已全部拆除, 但路基仍然大致完好
一處五星級獵寮
連椅子都是檜木做的, 聞得到清新的檜木香氣
好聰明, 就地取材, 古早味煮食法
發現沒,
鐵道殘跡, 還有螺絲帽
輝哥教我們一個辨識方式
樹頭是日本時代或是國民政府時代所砍伐 ?
日本時代 : 樹頭約半人高, 因為當時用雙人站著拉鋸
國民政府時代 : 連根挖除, 連根都不留, 因為用機器砍伐
休息後續沿林道走, 凹谷對面有高架鐵道殘跡
通過無數次的小崩塌,
大致都沿著海拔 2300 公尺的林道走
小崩塌 : 一小段的爬升繞路
一處寬闊平坦, 一層一層的伐木時期的工作站,
現場遺有 鐵壺, 各式酒瓶, 玻璃罐, 陶瓷用具 等
伐木工作站看似規模不小,
當年為了伐木, 應該蓋了許多房舍, 宿舍
房舍多用木材所建, 這麼多年, 該爛的也爛掉了,
只剩一堆又一堆不會爛的酒瓶, 玻璃罐,
另一處小型工作站, 規模相對小很多
早年的阿里山森林鐵路,為了林木的運輸,
在山上曾建了許許多多的林場線鐵路
林道已廢棄多時,
踏點與岩壁鬆動, 多留神小心, 安全無虞
鐵道斷橋遺跡, 鐵軌已全部拆除,
漫長歲月剝蝕, 儘存腐朽枕木, 完全覆蓋厚厚的青苔
廢棄的霞山鐵道少有人類的足跡
歷史是耐人尋味的, 無論你認同 或 反對
那就是一段過去, 確確實實存在的過去
學習 感恩, 珍惜 與包容
一段很完整的高架鐵道遺跡, 青苔占據了歲月
寫滿斑駁與頹廢
被棄置在森林中的痕跡, 它已不復如過往曾經的風采
彷彿還聽得見載運木材的火車聲, 呼嘯而過
其實, 只是胡思亂想,
鐵道沿著山谷的邊緣 順山勢而行,
廢墟中的鐵道遺跡, 昨日已隨風而逝
榮景樣貌淪為一片荒蕪
如鷹般銳利的眼, 連彈頭都看得到
建議在第二水源取水
後面仍有溪溝, 但水源不穩定
應該是 山羊 吧
軌道遺址 枕木已腐朽不堪
對於鐵道迷來說,
能夠走在這樣的鐵道遺跡上, 就算是廢墟, 值得多看一眼
滿地枯葉的獵寮, 生鏽的熱水瓶
松針林地旁, 一三角錐形木樁
一面刻著 : 二六三號民國四十六年八月
不知代表的意義為何 ! 或許只是一個時間的紀錄
第二活水源距離南鞍營地儘幾百公尺
南鞍營地 是 連續二晚的宿營地
大致皆沿2300 林道而行, 幾段崩塌高繞
幾乎沒布條, 自己找路
霞山鐵道, 布條不多,
不要想太多, 順著 2300 高度平平走就好
不要讓布條左右你的思維
路旁見黃色布條沿著山壁密集往上高繞, 心裡質疑一下,
會不會前面有崩塌, 需要高繞呢,
好吧, 就往上爬吧, 沒想到越爬越高, 居然爬升 200 公尺
x 的, 最後才發現那是往 北霞山的稜線
只好硬切下來, 爬升多少, 就下切多少
搞啥啊, 想太多
已經說了, 順著 2300 高度平平走就好
發現走錯要馬上回頭,
雖然直陡上稜線也會到北霞山
可是會錯過第二水源取水點啊
還是要來回取水,會更累
迷途知返,善哉善哉
杉木林蔭, 越來越平緩好走
雖然有人剛才一直問, 到了沒 ? 到了沒 ?
就跟妳說了 : 快到了, 快到了, 轉個彎就到了
yes, 南鞍營地 抵達
腹地寬敞的南鞍營地,北往北霞山出特富野,南方是明天往白雪村的方向,
東方是霞山鐵道, 今日走的來時路、
很棒的營地, 松針鋪地, 今日三人獨享
搭好帳, 時間還早, 先去走走 北霞山
別人來回一小時, 我們抓2小時, 也行, 不會摸黑
取左小路往上, 小徑旁一個大鐵鍋
南鞍營地起登, 順著山勢先微上, 路況良好, 看得出有人在維護的路線
有些地段崩塌狹窄 , 小心走安全無虞
山徑岔路 來到「北霞山」登山口
取右 開始陡上,
漫步蓊鬱的森林, 巨木參天,
東水山岔路口, 取右上往 「北霞山」
登頂 「北霞山」
北霞山
北霞山位於嘉義阿里山鄉,海拔2472 公尺
山頂有顆編號7520的三等三角點基石。
北霞山
阿里山有「三霞」:朝霞, 晚霞 & 妳很瞎
「三霞」= 北霞山、霞山、南霞山 啦
北霞山海拔2472公尺,為阿里山三霞之首,為昔日阿里山林場的範圍。
對北霞山的印象來自於 「三霞雞脈脈」
以前總是聽過山友說要排「三霞雞脈脈」,
原來這就裡就是三霞之首的「北霞山」
山頂無展望 無視野, 無可看性
純粹走走, 聊表心意
山頂說說聊聊, 立馬下山
漫步於如毛毯鬆軟的林間, 走來舒適自若
14:51 南鞍營地出發 15:34 登頂北霞山 : 上山43分鐘
15:41 北霞山回程出發 16:18 南鞍營地 : 下山 37 分鐘
來回 80 分鐘, 不滿意但可接受
原路來回, 下山總比上山放鬆許多
回到南鞍營地
Day 2 : 6-Feb 白雪村
南鞍營地 - 白雪村 來回
共 8.34 公里 / 8 小時 32 分鐘
高度上商 901 公尺 / 高度下降 973 公尺
最高海拔 2420 公尺
06:32 南鞍營地出發 07:04 離別樹 07:43 : 2400 之眼
08:27 松針獵寮 09:00 蕨類路 09:11 白雪村指標
09:45 白雪村抵達
11:09 回程出發 11:54白雪村指標 13:21松針獵寮
14:28 : 2400 之眼 14:49離別樹 15:14 南鞍營地
自營地順著往霞山的傳統步道走。
往白雪村, 路線有些混亂, 有幾條路都會到
我們走的路線是沿 2300 高度走林道 到 離別樹前上稜
離別樹, 我們一直在研究為什麼稱為離別樹
孩子長大了,總要離開父母去過獨立的生活
最後結論是 林道左右各有一棵樹, 彷彿一個門
走出離別樹, 就彷彿離開家鄉出門去了
因為時間很充裕, 走走說說,我們沿著2300林道
路途也感覺很順, 不覺得有甚麼崩塌端
離別樹前上稜, 沿稜線走, 山谷中有一間帆布獵寮
出發前收集的資訊是
營地 往 白雪村 一開始 是走 往霞山的傳統路 走大概10分鐘
左手邊 有很多布條 上稜走道2408 , 別走2300 林道 聽說有崩塌 不好走
4. 沿路 往白雪村的路上 會看到 這個牌子
就左下切了 (這好像是新路) , 若跟著航跡 路線 聽說是比較難走
爬上 2400 高度,
正好有二個看天池, 似月牙兒雙眼, 眼睛含笑,眯成兩道
起名 : 2400 之眼
稜線懸崖邊, 陽光照耀下
樹木映著藍天顯得非常有意境
此時, 天空出現水波狀的密集雲條
整齊成群, 成波狀排列
水波紋的「棉絮狀」密集雲條, 十分特別
山凹中的獵寮, 腹地寬敞,
躺在落葉之上, 曬著暖洋洋的陽光, 感覺真好
陣陣風吹, 枯葉偶然飄下
一腳踩下或枯或黃的落葉上, 發出沙沙的聲響
左側便是 : 台18 公路
若走 石山引水道, 過溪 可直接到 白雪村
樹幹上居然有 火龍果樹 ?
陡下~~~~~
沿稜線走到 白雪村的牌子往下切 就可到白雪村
「白雪村」或稱「水山村」
位於楠梓仙溪上游博博猶溪西岸的一小塊台地上
1973年9月1日,中山村、秀峰村、香林村、中正村四村
調整劃分為中山村、香林村、中正村三村
;由於提煉樟腦的沒落及對外交通極度的不便,
「白雪村」因戶數過少而撤村,將白雪、雪峰等二村合併為雪峰村
民國67年雪峰村又因戶數太少而被撤村,併入阿里山鄉中山村,
從此白雪、雪峰村都走入歷史。
門聯: 「迎春接福萬象新」「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門牌號碼 : 「吳鳳鄉水山14」和 名牌 : 「郭賜安」
這張是 V 弟 元旦時 拍攝的照片
才過2個月, 郭宅門前的 門牌號碼 與 名牌都不見了
門牌號碼 : 「吳鳳鄉水山14」和 名牌 : 「郭賜安」不知何時被拆走了
果然是 人多垃圾多, 破壞也多
庭院旁白梅似雪, 聞得到令人陶醉的清香撲鼻
愛玉子架旁 浪漫的桃花正盛開著
愛玉子架旁幾棵高大的樹上開滿了梅花,真香
遠遠望去像極白雪, 白雪村裡真有白雪
村辦公室及衛生所
這些照片是輝哥拍攝, 我只顧拍梅花 @@
其實, 還是蠻有看頭的,
我就是喜歡這些舊舊, 老老, 破破的東西
垃圾很多, 也是真的
曬愛玉子架 與 滿地雪白梅花花瓣
樟腦詰所辦公室檜木屋
庭前院後, 幾株楓香, 金黃閃閃的葉片十分醒目
看上去金燦燦的
廢棄的白雪村,
某人說可看性 :不予評分
徐姓屋宅 桃花梅花 紅白相映
昨天剛抵達 南鞍營地時, 見 三人小隊正從白雪村回到南鞍營地
互道 : 新年快樂,
感謝他們很熱心的分享明日往白雪村的路況
順口問一句 : 白雪村美嗎 ? 值得辛苦走一遭嗎 ?
看著其中一位女生愉悅的表情說, 白雪村有幾棵開滿白花的樹, 很漂亮
不知道是甚麼花 ?
“有照片嗎” 一聽到花, 某人的目珠株瞬間亮了起來
見手機上 樹上開了滿了小小的白花,
我說可能是 霧社櫻, 已過了梅花開的季節
我怎樣都沒想到 白雪村見到的梅花
因為一直找不到有門牌的房子, 四周繞來繞去
差一點往溪底走,
庭後見一四方形鐵製桶子, 猜想是燒垃圾的地方
廚房爐灶
白雪村 再見了
輝哥說, 隨時歡迎去他們鄉下的老家看破房子
不用大老遠翻山越嶺來看白雪村的殘屋破瓦
回程開始陡上,
Before & After
南鞍營地 抵達 夜裡還是很冷,
Day 3 : 7-Feb.
南鞍營地 - 山水線鐵道 - 拉拉喀斯神木 - 特富野步道南口
南鞍營地 - 特富野步道南口
05:18南鞍營地出發 07:01 山水線鐵道遺址 08:03 神秘谷
08:57 : 特富野神木群 四號神木 09:25 拉拉喀斯神木
09:50 獵寮 - 09:56 五號神木 (大埔195林班編號005號)
10:45 特富野步道口 10:51 幽靈神木 10:54特富野步道南口
Day 3 一早 05:18南鞍營地出發, 經過 北霞山岔路口
續行, 岔路不是很清楚, 看著航跡找路下切到林道
水山線廢棄鐡軌木棧橋遺跡
山路上時不時可見被坎伐的樹頭
08:03 神秘谷
山凹處一深谷, 可惜沒水, 不然肯定很漂亮
神秘谷瀑布的斷稜大落差
寬稜下到神秘谷展望點,有特富野部落的取水大水管,
神秘谷岩壁高上百公尺,若是雨季來形成大瀑布,會是很有看頭的一個景點,
休息賞景10分鐘後順著水管路走
獵寮
步道左上方有間鐡皮廢獵寮,對面有很好的山稜線景觀,稍行即右緩急下
已切入 特富野神木區
板根巨紅檜,約有800年以上的樹齡
下接拉拉喀斯神木群步道,步道上布條很多,
放下大背包先取左拉繩小下過一中空仍存活的檜木走。
第四號神木觀景點三叉路口
第四號神木
在拉拉喀斯神木群中排名第二位
拉拉喀斯神木 兩株紅檜巨木
樹圍寬逾24公尺,生長於40度的山坡地,
位於特富野溪上游的深山內,海拔近1700公尺
拉拉喀斯是鄒族傳統領域:Lalakusu,意思是“很多杜鵑花的地方”,
也有人叫它杜鵑山,高慧君的阿公高一生寫過一首歌謠就叫《杜鵑山》。
穿越巨石磊磊的小溪, 順著布條路徑續行
獵寮岔路口
某人最愛的 「林志玲神木」
<5121>林務局圓鐡牌
筆直的樹桿、綠意盎然,加上紅檜木表皮油脂發亮,竭色透紅
身材姣好的「林志玲神木」
是有這麼愛嗎 ???
路上撿到的愛玉子
接特富野車道三叉路口,<右上特富野古道300公尺>指示牌,取右上。
幽靈神木
往特富野南端涼亭 路中央一株巨木
名為 : 幽靈神木
特富野步道 粉紅櫻花展露笑靨
特富野古道南端入口,有洗手間及涼亭,<山海圳>指示牌及大圖型看板
輝哥.. 下次去哪爬山呢
可以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