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五指山:離奇的無頭命案

  • 邱求慧
  • 5,249 次點閱
  • 41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在二百多年前的新竹,發生一件離奇的命案,縣太爺出巡時被襲擊,竟然連同十幾個隨從都被當場砍頭,震驚了當年全台的社會,到底誰有這天大的膽子,敢殺害朝廷的命官?

這一天我走了一趟新竹的五指山,體驗了這座山林的美景,同時也試著解開這一宗命案的謎團。

9c9cfc33a482e1547fc24c911b88168d.jpg

五指山有好幾個登山口,這一天我選擇從「竹林禪院」起登,約有十幾個停車位可供使用,山徑就在禪院右手邊,踩著石階和樹根而上,穿越幽雅的柳杉林,路徑還算清楚好走,不用一小時就可以到達海拔標高1024公尺的拇指峰,約再2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海拔標高1045公尺的食指峰。

ab007f4f921d0f11c951f2eaa675b92d.jpg

五指山以五個山峰並立,形似手指而得名,「指峰凌霄」在清朝時就列入淡水八景之一,在日本時代,又獲選為臺灣的「十二勝景」,可見五指山的風景獨特秀麗。中指峰海拔為1062公尺,有一顆二等三角點基石,名列台灣第30號小百岳。

bedf8f2aaa0423a595dd7cd722fbe925.jpg

一般登山是先上後下,先苦後甘,五指山則是從頭到尾,一共九上九下,很多人不免覺得反覆折騰,所以只走到中指峰就折返,今天我則繼續挑戰後面二指,無名指峰海拔為1047公尺,小指峰海拔則為1021公尺,今天的五指山被雲霧所包圍,可惜沒有很好的視野,倒彷彿是走在仙境之中。

fc27ca46f19fe0c28b95060fd4e22e1a.jpg

在回程的路上,遇到知名的登山部落客「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上次登山遇見他是在「灣潭古道」,那次法蘭克匆匆忙忙要去灣潭趕公車,沒有時間深聊,這次就很開心地一起合影留念,其實有時候可以在山林遇見同好,互相交流登山的心得,真的是一種「有朋自遠方來」的快意。

ca83706977971d7aa5f098a5413866b3.jpg

這一張照片很有趣,我正在望著一顆巨石,似乎正在探尋著一些歷史的蛛絲馬跡,可能是山友見我看得出神,從旁側拍一張照片,在巨大的岩石旁,在歷史的洪流中,我竟顯得如此的渺小。

fdb29513cb261933f1703e6e72ff9262.jpg

步道沿途遍植柳杉,杉葉飄落在林間鋪成一層柔毯,偶而可以從林間看見灑落的金黃陽光,感覺溫暖而靜謐。

dddb2791eb15d8705f3248c1daccb90e.jpg

今天要講的故事,是發生在200多年的一件命案,故事的主角名叫「潘凱」,他是一位管理整個北臺灣的清朝官員,官職為「淡水同知」,清朝乾隆年間淡水廳的轄區很大,北從淡水南至苗栗。於1786年1月17日,他帶著32個隨從和家丁,從淡水廳治(今新竹)到貓裡社(今苗栗)去勘驗一件命案。圖為當時淡水廳的轄區範圍。

9350ce018046f0899b0045c4b4e8ab14.jpg

貓裡社是一個平埔族的聚落,位於現今的苗栗,其實苗栗地名就是來自於「貓裡」,平埔族語為「平原地」的意思。潘凱處理完命案之後,在返程的路上,來到一個叫做「老衢崎」(今竹南崎頂)的地方,突然聽到一陣的打殺聲,這潘凱也還算認真盡職,趕緊命令隨從們,朝著喧鬧的地方趕過去。

eee8d663db68cbb2ed23f723752d9635.jpg

潘凱一行人來到離老衢崎約2公里的「樹林口」附近,沒想到突然出現一群窮凶惡極的歹徒向他們攻擊,經過一番抵抗和激戰,潘凱和13名隨從被殺,其餘的人也各自連滾帶爬逃命去了。這朝廷高階官員竟然被殺,而且死者首級均被取走,沒多久消息就震驚了整個台灣,離奇程度不下於現代的「劉邦友命案」。圖為位於崎頂車站的「老衢觀海」平台。

0af3a78e74f7f5807c783182131c70a5.jpg

乾隆皇帝聞訊後大為震怒,指派福建巡撫「雅德」即刻嚴予懲辦,雅德經過一番調查,認定命案是「直加末南社」和「目懷社」的生番所為,生番原在山林裡射獵,在樹林口遇到隘丁防守,雙方發生衝突,在追殺間剛好遇到潘凱一行人,殺紅眼的原住民,就將這位清朝命官給殺了。這二社原住民據地理位置判斷,應該是屬於「賽夏族」人。

2c903b9f1ecdf36f32ca62b4559d7540.jpg

雅德另經過明查暗訪,這兇手直指居住在五指山附近的生番,於是他調度軍隊約一千名,由三路進攻五指山,先後殺獲原住民首級38顆,中槍或逃跑致跌落山谷而死的有一百多名,可以說幾乎完全滅庄,這宗當年轟動全台的命案,就這樣以剿滅二個生番的庄社而結案。圖為五指山的遠眺,也是當年慘烈的「緝凶戰」的地點。

cfb22070b9a481b9c081faf18089ef2c.jpg

剿滅逞凶生番後,雅德以「適遇生番滋事,冒昧往孥,以致突被戕殺,固由自取,但念其究係因公猝然遇害,情殊可憫,潘凱著交部照例議恤」上報乾隆,當時臺灣也歸雅德督導,推給死者「冒昧」躁進而被害,其實也是在開脫治安不良的責任,不過所幸還是依據因公傷亡的慣例,給予潘凱撫卹而結案。

83df6ac59f19ace8df1cf032854c0107.jpg

這宗朝廷大官的命案,沒想到卻還沒因此而歸於平靜,民間反倒充斥了各式的耳語和傳說,清朝文學家及史學家「趙翼」,首先在其「皇朝武功紀盛」的書中發難,對官方的說法提出質疑,稱潘凱並非被生番所殺,只是無法找出真兇,只好抓生番來當替死鬼。圖為趙翼書中的「平定臺灣述略」一文。

39ef6917274ba5352b06970a43bdf015.jpg

同樣地,在清朝史學家丁紹儀的「東瀛識略」中也記載:「潘凱因公出城,忽被殺,并胥役殲焉,主名不得;當事者以生番戕害報,而罪人脫然事外:於是益輕官吏」,言下之意,犯案的人根本還逍遙法外,這樣的結案讓清朝官吏的威信簡直蕩然無存。趙翼沒來過臺灣,或許只是輾轉聽說,但是丁紹儀曾在臺灣住過八個月,想必還是有些消息的根據。

2e7d5bb62280b124ca50820886706d35.jpg

如果不是生番所殺,那又會是誰下的毒手?根據「淡水廳志」記載:「打那拔山生番與居民仇,伺過其地,將殺之。適凱以公至,聞騶從聲,誤為番所害」,也就是說潘凱其實是被生番所誤殺,不過如果這個說法是事實,那差別只是生番為「蓄意」和「誤殺」而已,那倒是也沒錯怪了兇手。圖為一處早期賽夏族的庄社照片。

3d700fea650a10c783ca383ec86c4425.jpg

但是丁紹儀所稱的「罪人脫於事外」,真的有這樣的可能性嗎?讓我試著分析二個可能有關連的時間點,首先是潘凱被害前二年,也就是他剛接任淡水同知那一年,閩浙總督「富勒渾」奏請乾隆清丈臺灣「番界」,這土地清丈勢必損害許多人的利益,潘凱新官上任三把火,極有可能得罪了人而埋下殺機。其次是潘凱死後的一年,正是林爽文事變發生,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變民早已是蠢蠢欲動,先拿潘凱開刀也不是不可能。圖摘自清朝經學家阮元所著「揅經室集」。

47eac9d32aa623fe63ce471f4ae30acf.jpg

很遺憾地我翻遍了許多的文獻,也無法斷定到底誰才是兇手,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當年民間勢必對清朝的官員極為不信任,導致生番替罪之說不曾稍停,次年發生嚴重的民變也就不足為奇了。回顧二百多年前的這件重大刑案,到了今天還是顯得疑點重重,而成為一宗世紀的懸案,就好像這天五指山的雲霧一樣,不知何時才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3c23ff49438fdd2c211e9897ed645c72.jpg

臺北開車至新竹縣五峰鄉竹林禪院,約一個半小時
登山口->拇指峰->食指峰->中指峰->無名指峰->小指峰->原路回程
註:文中用「生番」一詞,乃因援用文獻的緣故,現代應改稱為「原住民」為宜。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