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芎林]石吼子越嶺...順時環繞

  • 出發日期
    2021/08/14
  • 回程日期
    2021/08/14
  • 相關路線
    石吼子農道 、下大窩無菸健走步道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一、前言:

2021.8.14(六)偕同老友晨走石吼子越嶺山徑,話說是山徑,其實全程為平整的柏油路面。

一早從台3線(新竹縣橫山鄉中豐路三段)70k的大肚國小出發,前往鄰近香園窩口大肚社區

與老友們會合後,續沿大肚溪畔的120縣道(富林路一段),往芎林鄉五龍村方向前進。

於120縣道約17.5k處的石吼橋右轉,正式步入隸屬五龍村石吼子客庄秘境。

蜿蜒曲折而上的山中農道,景色優美、清新幽靜,乾淨的柏油路面甚為好走。

山谷緩坡兩旁,尚有幾戶農家錯落其間。

不知不覺來到了高處,轉過彎,即銜接上橫山鄉香園窩的陡降坡道。近期經常大雨不斷,又因防疫期間甚少山友走訪,這一小段陡陡的下坡路面滿佈青苔,行走其上必須格外謹慎,使用登山杖,可以增加安全感,也能避免滑倒。

跨過龍眼園窩橋不多久,回到大肚社區老友們停車的地方(鄰近大肚山南登山口/嘉賓活魚餐廳)。

石吼子越嶺環繞走一圈,步距約3.69km/費時約94分鐘

辭別老友後,續依下大窩無菸健走步道晃悠返程。

五岔路口下方的黃墓登山口(大肚山北登山口)附近,巧遇滿鞋黃泥、攀爬大肚山沿稜而下的山友,他們說,連續數日大雨過後的山徑未乾、甚為難行。

晴空下,順利安返九讚頭,圓滿了石吼子越嶺初訪行程,滿心歡喜。

二、記錄:(數據有誤差,僅供參考)

e6696d19d671b9ad025d66d92fdb6661.jpg

ffd1b4b2dd62de44f89f52888e229020.jpg

3363166213de5fe425024618420f04fc.jpg

a0adcfe131bab8a3f96ee8af3667620c.jpg

三、行程:

78969afd5bdf6349b8a1bfafd4e517dc.jpg

ae646dba13c37ad48b832bf04929c664.jpg

∆∆  06:38  大肚國小出發

位處台3線70k旁的大肚國小,校園圍牆外,內政部設有一顆一等水準點(3036)

070adb5fa3534ece37d9357f2ec9e044.jpg

4e7f92be0a5f63a0f2c4a60835546f2f.jpg

∆∆  沿著台3線(中豐路三段)往香園窩口方向前進,臨近70.9k的路旁,有一顆新竹縣政府設置的加密控制點(JA002)

同時也發現,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空氣不佳的車道旁邊,竟然也豎立了一個「大肚無菸行人步道」的標牌,讓人甚為不解!?

588e363d2c9160be0a9bcec8fe47aaf6.jpg

∆∆  07:07  於大肚社區(嘉賓活魚餐廳/大肚山南登山口)與老友們會合後,正式展開石吼子越嶺行程。

6076fd52d7ada9949295640343fb6642.jpg

3f97ac88c649576239ffffd392364b3f.jpg

851e75ceed84507d9e10dfbcf93bf590.jpg

∆∆  沿著大肚溪畔的農道往芎林鄉五龍村方向前進。

一座跨溪橋端,有一顆水利署設立的大肚排水(L08)基點。

晨曦中,行走在有山、有水、有水田的鄉間農道上,感覺特別的好!

bfed74d18829fc490e32629809b6eead.jpg

∆∆  清晨時分,藍天白雲,一邊走一邊遙望遠方的大山背山、五指山、鵝公髻山、加里山...連綿山巒清新可見,真讚!

3dc7541e7ab25a69d5f3d2965e63b6ff.jpg

∆∆  轉接120縣道(富林路一段)續往五龍村方向前進。

走著走著,發現大肚溪畔,臨近石吼口端的垂直山壁大面積崩落,真可怖!

這一處,自香園窩延伸到石吼口的低海拔山脈,遠觀凹凸起伏的山嶺有如龍形。

記憶裡,這一大片山壁已有五十多年沒有發生過土石崩塌了。

自上一回的山壁崩落,歷經數十年自然界的復育,茂密的林木已經深深紮根山壁中,然而,這一回還是無法承受連續大雨侵蝕而又再次的崩壞了。

6e2087ac2d87663c0244e7051275feea.jpg

d2d51f88d540b220325647c5df9fdf50.jpg

427577aa93c4801b95ef721c9ef772bc.jpg

∆∆  07:32  石吼口

於120縣道約17.5k處右轉跨越大肚溪的石吼橋,正式進入石吼子客庄秘境探訪。

尚未走訪之前,一直誤以為此處的地名是以客庄在地人發音的「石孔仔」為記,查找資料之後,才知道正確的寫法是「石吼子」。

9b4f8a9ba4e25ad375de83debe1970d2.jpg

0bca743b0b6b043bc7456811c2bad3e6.jpg

939d6d1d48258a1af1221e5280f17c36.jpg

ded81cd7308dbaf1641dd9631ea712c1.jpg

092a42b8b36245791653d7bd56d81544.jpg

9f49748145b4c9c6945399b799c2b753.jpg

babec549409ede49fde90ad398280c35.jpg

∆∆  蜿蜒曲折而上的山中農道,景色優美、清新幽靜,乾淨的柏油路面甚為好走。

由於前一日的大雨,晨間山中佈滿了濃濃水氣,巧逢朝陽燦爛穿透林木間,一束束佛光灑落在旅人身上,感覺好幸褔。

山谷緩坡兩旁,尚有幾戶農家錯落其間。

居民豢養的家犬,遠遠見到陌生人踏入領域,盡忠職守的吠叫警戒,牠們一邊高分貝叫唱還一邊猛搖尾巴,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3cd136a9e4585eb345a0036d35964a78.jpg

∆∆  別有意境的Juice農舍標示

巧遇一位在地世居的壯年居民,小聊了一下。

他說,早年的石吼子山中小土路,路徑只有到這裡再過去一點的芎林鄉界線為止(盡頭),後來,政府提倡農村建設,才又再開路聯通到橫山鄉香園窩

他也說,附近的不少山林土地,已讓外地的富豪們承購圈圍了...

============================

(別記):

170da07cc43d7d919edc12dd565afcba.jpg

∆∆  當時,在下曾經夢想,於此地點(Juice農舍標示)的岔路,左轉舊農道陡升上稜線,然後翻越山嶺,看看另一邊是否有路可以聯通到安屋窩前往鹿寮坑山

聽過了那位村民的描述之後,心中的夢想只好暫且擱下。(如果岔路上方的舊農道真的被富豪們圈圍了,不能通行,將會擔誤同行老友們的出遊興緻、行程與時間...)

當下決定,另找機緣,待日後探堪過後,再與大家分享結果。

============================

c60163bfa261e3c9b8a1db2ecd8c10ea.jpg

8f8169bfddf7be8af423be1700061d22.jpg

∆∆  08:17  順著柏油路,繼續直行前進。

不一會兒,轉過彎,來到了芎林鄉橫山鄉交界的高處平台,我們小休十多分鐘。

隸屬橫山鄉香園窩的陡降坡道,由於近期經常大雨不斷,又因防疫期間甚少遊人、山友走訪,陡陡的下坡路面滿佈青苔,行走其上必須格外謹慎小心。

短短的陡降下坡道,雖然穿著了登山鞋,也有登山杖輔助,戒慎虔誠,不敢絲毫大意。

c3d65bf15250025cbde88faee58a7100.jpg

∆∆  台電高壓電塔增建工程期間,2020年中設立的輸送纜車索道,工程完成後,尚留部份設施未撤離。

bd09425849010522c5d88229e1785e51.jpg

a4358851c60d20d98c80acc7264834ec.jpg

d9f4712edac574f4e1ad42bb1e86289a.jpg

∆∆  08:31  龍眼園窩橋

曾經為了尋找龍眼園窩山,走訪請教過世居此地的居民與村長,龍眼園窩香園窩的區域如何界定區分?可惜無人可以說清楚講明白,因此...暫無定論。a50174dda83b4c1aefb890cfdba1e498.jpg∆∆  08:41  大肚社區

跨過龍眼園窩橋不多久,回到老友們停車的地方(大肚山南登山口/嘉賓活魚餐廳)。

石吼子越嶺環繞走一圈,步距約3.69km/費時約94分鐘

44af71942ee61283d420edd612e304d0.jpg

bdf8a7fa940fb1390656809af1df498c.jpg

2ef9cf663b3b70e8805985cdc51e2ed1.jpg

∆∆  大肚山北登山口/黃墓登山口

辭別老友後,續依下大窩無菸健走步道晃悠返程。

五岔路口下方的黃墓登山口附近,巧遇滿鞋黃泥、攀爬大肚山沿稜而下的山友,他們說,連續數日大雨過後的山徑未乾,濕滑難行!

7c96f196110b11a2f353152dee70436f.jpg

938d24a8d68fffa553e225180d0624f5.jpg

e2007dc02317d61e67c36afb7b66ae47.jpg

∆∆  09:27 五岔路口

5d2acb1f1e3c9dcc0c5abdbcaac6d217.jpg

8c01a16ff67f906bd2a1902beac01794.jpg

be25472d1ebdb769ee9e390186b1d34e.jpg

∆∆  09:50  順利安返九讚頭,終止行程。

四、後記:

1.石吼子越嶺山徑,坡度緩和不大,路徑清楚寬敞好走,環境乾淨清新,適合慢步健行,男女老少皆宜。

2.期待柑橘成熟的季節再次走訪,想必屆時滿山滿谷結實纍纍的柑橘,肯定是不一樣的風貌。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