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系野遊】淡蘭中路6條清涼步道深度旅遊

  • Straybirds
  • 4,836 次點閱
  • 14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淡蘭道

回顧台灣移民開墾進程,就空間的擴展而言,是由南到北、從西而東的歷程。從18世紀末葉開始,先民循著淡水河、基隆河流域向本島內陸逐步深入,因而在淡水河支流的新店溪上游,包括南、北勢溪,以及基隆河上遊一帶,就開始出現墾山討生的族群。迨1796年吳沙率眾進墾蛤仔蘭(宜蘭),更進一步開啟了先民為了尋夢而追循前述河川流域翻山越嶺冒險拓墾的歷史,所謂「淡蘭道」,就是在此時代背景下而逐步推展由「淡水廳」到「噶瑪蘭廳」 之間往來的綿密路網在這張綿密的路網中,藉由古道、溪流、梯田、古橋、石碑、古厝、廟宇、土地公及老街等景觀,搭起現代與往昔連結的橋樑,而自18世紀末以來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行走其中的商旅與傳教士、疾馳其中的軍隊與「土匪」,乃至隨著漢人拓墾而遷徙的原住民,皆在淡蘭百年山徑中留下豐厚的故事與記憶,是文化底蘊深厚的百年古道。14c96405137e38816e8395832797d64f.jpg

▲圖取自宜蘭縣史館-淡蘭古道百年故事

淡蘭古道不僅是國家級綠道的先行示範,因其壯麗豐富的山海風光,以及歷史深厚的人文景觀,也被譬為台灣的「朝聖之路」,是每個台灣人此生必遊的旅程之一。一般概可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茶道)。其中淡蘭中路係以暖暖為起點,經暖東舊道至平溪(十分)後,由番子坑步道、大坑山稜線步道、上內平林步道至雙溪(柑腳),至此古道分為二線,主線由柑腳經崩山坑古道、北勢溪古道至三水潭與闊瀨支線會合,其後再經灣潭古道、烏山越嶺古道、坪溪古道,越過太和山鞍部後經石空古道到宜蘭外澳。一般山友多以柑腳為中點,分23次分段完成,本文即以柑腳為中心,帶大家深度造訪被喻為「山谷中的珍珠,最偏遠的後花園」的柑腳城百年風華,並介紹由此出發的6條最經典的清涼步道。

2e276110b09f0e69904a18c853901abb.jpg

▲圖取自大紀元-重現淡蘭百年山徑(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

山谷中的珠珍

在雙溪西南方的長源社區,舊稱柑腳城有柑腳溪及崩山坑溪由柑腳城後方山區流下交會於高踞在溪邊的高聳台地上形成一個天然屏障的狹長地形。這個位置居高臨下,三面臨溪懸崖屏障難以攀登,後面靠山而形天然的城寨,故稱柑腳城,聚落分布在溪流匯流處,形成絕美的田園美景,因而被喻之為「山中小威尼斯」,昔日因山中有煤礦的發現及精煉煤窯的設立,而使山城熱鬧起來。6010842e66769ef9590ee46a10bbd998.jpg

▲「龍門-深美線040」電塔觀景台,眺望柑腳聚落。ed8252dd67961089f1f2c0634c853e68.jpg

6369eda36802bfc2e18a24e88b445140.jpg

▲柑腳溪

4a608f6bd396dda52840a98b6d9f608c.jpg

a346a31213d7321d5881fcb8d2b66a82.jpg

▲泰發炭窯

漳泉械鬥史

威惠廟座落在柑腳城山下,建於(1868年),供奉主神為開漳聖王。相傳當時外平林聖王公會,位於北勢溪流域之泉州安溪人,奉保儀大夫尪公的號召,想要佔領柑腳漳庄,消息被外平林的漳人知道後向開漳聖王請示,前往援助柑腳地區之漳人。柑腳漳庄為感念開漳聖王的庇祐,建立威惠廟奉祀聖王公,目前廟宇已被更新,雖看不出百年古廟的感覺,但廟內大殿石香爐上還刻有「同治己巳年」(1869年),印證了這座廟悠久的歷史。9e52d96dddfb6e7d496e4290ba45b9f9.jpg

3a79c9793da74c9d821cb27a33b21638.jpg

▲刻有「同治己巳年」的香櫨

串起兒時記憶的亭仔腳

亭仔腳為閩南式建築的特色,因為華南地區屬於季風型氣候,特徵是炎熱多雨,為配合這樣的天氣,建築就有了斜屋頂附帶「亭仔腳」的設計。台灣先民大都由大陸南方渡海而來,夏天因西南季風盛行,常下驟雨,因此也沿襲建築亭仔腳的習慣,街屋退出騎樓空間,讓行人可有一連串的避雨場所,同時商業活動可繼續進行,再者擺在店門口的貨物也可避免日曬雨淋。在柑腳城煤業頂盛的時代,應是各地小販來此販賣雜貨的地方。b3981b3eee2e98361176601c73729c2b.jpg

1027415514c2e784e1e9c2be2180e095.jpg

▲廟前廣場旁的柑仔店與亭仔腳

柑腳驛站

淡蘭中路的中繼站,也是淡蘭古道10處服務據點之一,站主王澤松大哥在退休後,嚮往田園生活,回到太太的家鄉柑腳,著手以友善農耕方法種菜養雞,提供淡蘭旅人在飽覽淡蘭道的山光水色之後,可以品嚐一下在地的好味道,並以獨家配方烘焙出「柑腳特調」咖啡,更深刻的的演繹這個被青山綠野所環繞的紓壓好所在。此外,為了協助淡蘭道友解決交通及住宿不便的問題,王大哥還提供叫車及簡易輕旅住宿的服務,讓道友們能夠更從容的悠遊淡蘭中路各個特色步道。

f0f33a992300819006193b692a427955.jpg

6ff36645a96e2b03e2af880262f350a8.jpg

b967810a039486dbaf0e9af7bc7275c8.jpg

2ec35e0eca8b798887acf9092fda56a6.jpg

中坑古道

中坑古道位於新北雙溪區中坑地區,屬於淡蘭古道中路支線,為昔日茶商往來雙溪(柑腳)與盤山坑之間的捷徑,古道上除有百年福德祠、古厝等歷史遺跡外,因昔日中坑先民將柑腳溪河岸谷地闢建為層層梯田,廢耕後形成綠草如茵的梯田草原,幽靜山谷,綠草芬芳,潺潺溪流,宛若世外桃源。古道沿柑腳溪而行,分別在上、下游設有水頭及水尾土地公,保祐往來旅人出入平安。 古道有二處越溪處,大雨過後要小心溪水暴漲,注意安全,前段水尾土地公至古厝前均平緩好走,迨古厝之後始有顥著之爬升,整體而言,是適合闔家前往的親子路線。6835582a7ebf8f9dca0a3781e1d7267c.jpg

▲「水尾土地公」,修建於明治38年(1905),位於中坑古道的起點,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4c1656c26db7d9bb6b29ef78f8d3b6b7.jpg

▲越過柑腳溪

671f02d3b55db855b37aff5a457f80fe.jpg

▲中坑古道石柱(文字為國寶級書法家周良敦揮毫撰寫)

44330024603f1dca2add9c7cd9d0b62b.jpg

▲層層相疊的美麗梯田

016933cd871f02a024bcc60e8796f7aa.jpg

▲千里步道協會以傳統工法建築的石砌拱橋

cb1da2bf0578bca090d40dc017e73972.jpg

▲質樸的古早厝地

崩山坑古道

崩山坑古道,又名「柑腳泰平古道」、「柑泰古道」或「泰平古道」,在公路還未開闢前,是新北市雙溪區柑腳與泰平居民採買物資、採煤礦、嫁聚迎親的往來道路,也是淡蘭古道中路重要的一段。其登山口位於崩山一號橋右側小徑,沿著崩山坑溪步入古道,伴著潺潺溪水聲,及綠草青青的梯田,風光十分明媚,爾後進入幽幽的原始森林之中,一片翠綠蒼鬱,林相十分優美。 

據傳民國60年(1971)暑假時, 有三位台北師專畢業生被分發至雙溪泰平村的泰平國小任教,當時還沒有雙泰產業道路,他們只能由雙溪步行前往泰平。報到當天,他們走到大樟嶺時,已是汗流浹背,氣喘呼呼,深感在此偏遠地區任教極為辛苦且前途茫茫, 於是心灰意冷,次日便返回縣政府教育局提出辭呈,於是大樟嶺就被當地人戲稱為「辭職嶺」。
但依山友探訪當地耆老考證,民國60雙溪至柑腳已有公車行駛,當時老師要到泰平國小,通常是由雙溪坐公車至柑腳,再由柑腳走崩山坑古道至泰平,所以真正的辭職嶺應該是這個風口鞍部才對。

80e14a31d51a43e57e75a604fa4e462b.jpg

▲辭職嶺-風口鞍部

0612a06d65dbc8c8885715ab966e3fb1.jpg

▲布滿青苔的石階步道b24ce344986d2321684ad0d3bee0ee7e.jpg

▲古厝遺址

f5fc0a513655f87f983ea995f2591508.jpg

e990fb88c8b82bd334d80b365627b619.jpg

▲梯田草原

4664a083deb53be76b49e1ec6b7c69db.jpg

闊瀨古道

「闊瀨古道」屬於「雙坪古道」其中的一段,與灣潭古道、北勢溪古道相接。從闊瀨吊橋出發,沿著北勢溪谷而行,林木蓊鬱,美麗的溪畔風光,盡收眼底,終點至黑龍潭,位於北勢溪的一段曲流,附近有露營地,可戲水、游泳、烤肉、抓蝦,有如深山秘境,看著碧綠的潭水,令人忘卻煩憂。步道由闊瀨吊橋端進入前段路徑較為狹窄,旁邊即為落差極大的溪谷,要注意小心通過,途中有一支流匯流處,岸邊綠樹成蔭,形成翠綠深潭,景色優美,令人流連忘返。a03d2022814bd30e1adb5c7a99c84e67.jpg

6587617be0e98a03593d59139922e8e9.jpg

▲清澈溪流。

10f8fee1874a46719ea002a3aa5e90a9.jpg

▲北勢溪溪流之美

823804216c2c10eeb060b93662cf13fa.jpg

a7cda1214f14701de5381b325f62e165.jpg

▲闊瀨吊橋

9e9e3d095dac357089acdff83ed29c48.jpg

▲如綠翡翠般的青潭祕徑

灣潭古道

沿著清麗的北勢溪上游深入,蜿蜒錯落其間的古道群是聯絡坪林到雙溪間的交通要道,更是昔日往返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重要路徑。古道沿溪闢建,沿途綠蔭遮蔽,溪水聲一路相伴,轉個彎,碧綠清澈的潭水就在一旁,溪邊白鷺鷥、紅面番鴨嬉戲,溪中苦花魚、溪哥悠遊其中,彷彿來到人間仙境,令人流連忘返。這也難怪灣潭古道被譽為北台灣最美百年山徑之一,一點也不為過。b2906f6ab5fc421f6e77f66666409a42.jpg

▲南勢坑溪和彎潭溪交匯處

fa1578c8365320a6aab214ec4868f8d1.jpg

bb5e5c15564835adb4f8853baff2a7b9.jpg

a6d27a482958c164c8ea3401639e64b5.jpg

d8f8dcbee433514739b80e0e6c0b9551.jpg▲夢潭a8a678e20f58abeaba6f2ebab25c9bf5.jpg

▲雙溪口福德宮

北勢溪古道

探訪淡蘭古道中路的北勢溪古道,青潭祕徑,別有洞天,跟其他古道相比,地貌原始、多樣,卻不難上手,冒險又療癒。回程停留雙溪,在淡蘭往昔的中繼站,體驗小鎮時光漫漫的魅力。有別於台灣其他山區,河流上游大多險峻難行,北勢溪是翡翠水庫的上游源頭,山徑時高時低,但疏落有致,沿途不時穿插小水潭與小瀑布,溪水潺潺、清澈見底。天氣晴朗時,陽光灑下,樹影婆娑與青潭相互輝映,讓人看得目眩神迷。c072caf03247def21c3671d7035cb984.jpg

68055f8ef0d636f9afbdb68dc61525be.jpg

▲媲美日本名勝奧入瀨溪流的北勢溪5313eb213fef88de81f8c45b8cb45bcc.jpg

e19ca8d5eee014540a619ecee17a3f6b.jpg

▲遍布溪流古橋綠蔭的古道

a5d49cfe6326b3ad959ba572df1d3b74.jpg

0d14030e54d62c6e377eedec3ae9d59c.jpg

▲療癒身心的碧綠青潭

坪溪古道

淡蘭中路後半段串連北勢溪、灣潭溪及坪溪等流域,其中坪溪發源於宜蘭頭城的鶯仔嶺東麓,一路蜿蜒曲折流至新北雙溪的坪溪頭匯入灣潭溪,淡蘭中路於烏山越嶺後即進入坪溪溪畔,其後整條古道幾乎全線貼近坪溪而行,直到太和山的越嶺鞍部,再由石空古道進入蘭陽。

坪溪位在新北巿雙溪區泰平里南端,與宜蘭頭城僅一山之隔,溪水清澈,河床平緩,河道兩岸綠蔭參天,宛如一條綠色隧道,因而有許多山友選擇在枯水期走水道上太和山,享受潺潺流水沁撫肌膚的清涼暢快,並聆聽淙淙流水與蟲鳴烏叫譜出的天籟之音。51c6efe9ff5e336fa4de4f4547e3117e.jpg

▲綠光森林~烏山54號至烏山62號民宅間產業道路兩旁翠綠的杉木

f042e0fa21b0c5959f3872524589131f.jpg

b850bcb28152b2c311c06e1d91432790.jpg

▲清澈的溪流與平緩的河床,幾乎與步道平行,也可以走水路上太和山。

2ebf201e050544c3e6467c864c349dca.jpg

7e7134b936bdfbc17c5547d9dd3c076b.jpg

▲森呼吸~高聳筆直的柳杉林

2e8191ab7a4b4519581c5c982eeb6ece.jpg

▲看見蘭陽~觀景平台眺望龜山島及蔚藍的太平洋

感受生命的律動~代結語

日本攝影師小林賢伍曾對淡蘭古道做出以下的評論「清澈的水、晴朗的天空、生物的鳴叫聲,一切一切,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從彷彿曾於宮崎駿導演的電影中出現過、無特別整理過的道路直直前行,四處皆可看到數百年前於此生活者的小智慧。」我們有幸坐擁這樣一個可以里山里海的國際級綠道,讓外國人都能如此讚歎不已,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人,怎能不找時間來朝聖一下呢?6e8c1bd45d4712003702087d9cc14f87.jpg

▲淡蘭道代表植物雙扇蕨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