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走進有熊國度、蕨類故鄉,深入「瓦拉米古道」

  • 粉圓妹
  • 5,674 次點閱
  • 9 次拍手
  • 出發日期
    2020/07/02
  • 回程日期
    2020/07/03
  • 相關路線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走進有熊國度、蕨類故鄉,深入「瓦拉米古道」

DSC00649-02.jpeg

瓦拉米古道為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一部份,百年前曾是布農族人祖先的居住地,也是台灣黑熊的棲息地,路況平易近人,適合登山新手,古道除了充滿歷史的意涵之外,步道上豐富的生態、優美的景觀,更是令人流連忘返。

瓦拉米古道是今年花東縱管處「花東縱谷與山同行」推薦的步道之一,在去哪兒旅行社安排之下,除了走訪步道,認識沿途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及景觀,隨著布農族一起尋根,探訪佳心舊聚落遺跡,參觀具有歷史意義的石板家屋,以及織羅部落品嚐部落風味餐、舞米彩繪手作體驗、採金多爾筍等活動,讓整個行程更有深度及多元。


跟著來,一起探索「蕨之道」

「瓦拉米」這優美的名稱,讓人有諸多想像,原本是布農族語Walami「跟著來」之意,日人取其日語發音相似的「蕨」,取音譯為「瓦拉米」,古道的氣候孕育豐富多元的植物生態,而蕨類植物就有100多種,如山雞蛋(腎蕨)、筆筒樹、海金沙、卷柏、冇骨消等,亦可稱為「蕨類的故鄉」,亦有「蕨之道」的美名。

DSC00639-01.jpeg

▲瓦拉米古道是蕨類的故鄉,優美的「蕨之道」。


瓦拉米古道入口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台20線的起點,由南安至瓦拉米(蕨駐在所),單程14公里,步道沿著拉庫拉庫溪平緩而行,若事先申請可安排二天一夜,經佳心、黃麻至瓦拉米駐在所,入住瓦拉米山屋;若只有一天時間,不用申請即可當日往返南安至佳心路段,單程約4.9公里,途中有山風駐在所、山風一號橋、山風二號橋、山風瀑布等景點。

DSC00527-01.jpeg

▲八通關古道東段登山口,也是瓦拉米古道入口。


豐富生態,宛如深山寶庫

這次特別邀請玉山國家公園高老師負責導覽解說,高老師有豐富的野外知識,沿途帶領我們認識許多植物,可以當成牙刷的植物,用姑婆芋摺成水瓢,以及獼猴、山羊等動物的足跡及獸徑,充滿著原住民的生活智慧,令人嘆為觀止,透過老師的介紹,我們宛如進入深山寶庫之中。

DSC00545-02.jpeg

DSC00556-01.jpeg

DSC00548-01.jpeg

▲原住民的天然牙刷。

DSC00543-01.jpeg

▲動物的足跡。

DSC00597-01.jpeg

DSC00600-01.jpeg

▲用姑婆芋摺成水瓢。

DSC00635-01.jpeg

▲可以當成染料的樹枝片。


山風駐在所

山風駐在所的舊址,建於1920年,1944年廢撤,因西北側寬廣的溪谷常有強勁的山谷風吹來,故名為「山風」,舊址建築物已不存在,寬闊基地可眺望玉里山、阿桑來戛山等風光,是休息賞景的中繼站。

DSC00549-01.jpeg

DSC00551-01.jpeg

DSC00547-01.jpeg


山風一號橋

山風一號橋橫跨於拉庫拉庫溪支流(山嵐溪)之上,由於舊橋墩地基不穩、鋼索扭曲,於是重新建設這座新的鋼索吊橋,長約120公尺,距溪床高約50公尺,吊橋上可欣賞壯闊的峽谷地形,山巒青翠、層層疊疊,風光明媚。

DSC00562-01.jpeg

DSC00568-01.jpeg

DSC00575-01.jpeg

DSC00573-01.jpeg


有熊國度,轉角遇到熊

「來到有熊國度、台灣黑熊的家, 有沒有機會轉角遇到熊呢?」

有點期待,又怕受傷害,忍不住天真的詢問老師,老師說「真的要很幸運,才能遇到熊哦!」

雖然常聽到此地有台灣黑熊出沒的消息,但熊也怕人,並不會隨便出來見客的,真的要有中樂透的運氣,不過話鋒一轉,老師說他還真的被台灣黑熊追過,曾在打獵時與伙伴遇到熊,因為當時附近有小熊,所以熊媽媽才會追他。

「那台灣黑熊有追到你嗎?」

老師能在這裡講故事,當然是有順利逃脫熊的勢力範圍囉!

不過老師說曾有盜獵者設下陷阱獵捕,結果反被熊摑掌,整個臉皮沒了!(嚇~) 

台灣黑熊是保育類動物,千萬不可以盜獵牠哦~

DSC00578-01.jpeg

瓦拉米古道生態原始,遇到野生動物是難免的事,只要清楚每種野生動物的習性,知道如何應對,其實是可以安全的悠遊步道的。

DSC00554-01.jpeg

雖然沒那麼幸運可以看到熊,但是老師特別帶我們去看熊痕。這個熊印約是兩年前,當時樹裡有個蜂窩,黑熊為了獲取蜜汁而挖出的痕跡。

DSC00632-01.jpeg


山風二號橋、山風瀑布

山風二號橋的橋墩十分古意,仍保留日治時期的水泥建物,古今鋼索併存,像跨時代的連結著歷史,山風瀑布位於山風二號吊橋旁,溪水源自大里仙山,經過時一陣風吹拂而來,充滿負離子的沁涼感受。

DSC00610-01.jpeg

▲山風二號橋保留了舊石墩及鋼索。 

DSC00617-01.jpeg

▲山風瀑布位於山風二號橋旁。

DSC00615-01.jpeg

▲山風瀑布。


布農族的生命之水「拉庫拉庫溪」

拉庫拉庫溪,又名樂樂溪,是秀姑巒溪的支流,布農族的生命之水,其名取自布農語「Luk-Luk」,據說溪邊有很多無患子樹而得名,又有一說是溪流衝擊石頭的聲音。

在佳心前2公里處是欣賞拉庫拉庫溪河谷曲折最佳地點,在此溪流形成180度大迴轉,雙向切割佳心駐在所東北方支稜,造就拉庫拉庫溪谷的險惡與多變,並可眺望海拔2157公尺高的玉里山,清治時期的八通關古道即盤旋於此山腰。

DSC00613-01.jpeg

 ▲拉庫拉庫溪是布農族的生命之水。

DSC00654-01.jpeg

▲欣賞拉庫拉庫溪河谷曲折最佳地點。

DSC00655-01.jpeg

▲眺望海拔2157公尺高的玉里山。


台灣最古老的岩層

瓦拉米古道有著台灣最古老的岩層,為古生代晚期之變質雜岩,地層單元屬大南澳片岩的太魯閣帶段,注意看岩層裡可以發現亮亮的結晶體岩石。

我喜歡峭壁路段,有如太魯閣般的景觀,原始壯觀,很有古道的氛圍,其中水濂峭壁路段,遇到大雨後,會有如水幕從天而降的景象。

DSC00620-01.jpeg

DSC00624-01.jpeg

DSC00623-01.jpeg

DSC00649-01.jpeg

DSC00653-01.jpeg

DSC00669-01.jpeg


佳心駐在所

佳心位於大里仙山北稜尾東側,海拔高約 800 公尺,布農族語有風景絕佳之意,在日治時期設有佳心駐在所,有軍事、教育、醫療等功能,雖然舊建築已不在,但廣大的腹地,成為遊客休憩的重要據點。

DSC00670-01.jpeg


跟著布農族尋根腳步,探訪佳心舊家屋

佳心舊社位於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內拉庫拉庫溪下游,百年前曾是卓溪鄉布農族人的傳統領域,因日治時期的移住政策, 使得居住在拉庫拉庫溪中上游地區的布農族人,必須搬離家園移居縱谷平原地區,散落在山區的石板屋因無人居住而日漸毀圮,祖先精湛的建造石板屋技藝、知識系統和建築美學,也被遺落在山林之中,逐漸被族人所淡忘。

為了復原布農族舊社風貌,再造歷史現場,復振與傳承布農族石板屋文化,花蓮縣文化局特別委請國立臺東大學,依照布農族的生活智慧與技藝,在佳心舊遺址上重建布農族Istasipal家屋。

舊遺址在修復前,遺有三面傾圮的石牆、屋內二個三石灶、室內葬及幾塊鋪在地上的大石板等遺構,研究團隊依布農族傳統家屋形制與構法進行修復,屋頂有一組完整的木結構,再以石板鋪設,牆面則用不同大小的石板疊成,光是看這個結構就讓人嘖嘖稱奇,其建築技法非常的精細與複雜,仔細看每塊石板上都有寫上重量及代號,是當初族人從山下揹上山的記錄。

DSC00690-01.jpeg

▲屋頂完整的木結構。

DSC00681-01.jpeg

▲牆面則用不同大小的石板疊成。

DSC00683-01.jpeg

▲布農族建築技法的精細與複雜,可說是與蜘蛛網有異曲同工之妙。


屋內有小米倉、三石灶和隔間的臥房,通常灶下及角落幾處是祖先埋葬的地方,所以進入布農族傳統家屋時,最好由族人帶領,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踩在祖先身上,那就太不敬了。

DSC00689-01.jpeg

▲三石灶下是祖先埋葬的地方。


屋外前庭風光優美,青山綠樹環繞,因為屋內空間不大,白天族人多在庭院做事,小孩也在庭院玩耍,所以前庭會鋪設石板,屋後和兩側建置排水系統等,整個石板屋呈現著複雜的知識系統。

昔日對山也有族人居住,當有事需要傳遞時,會用布農族特有低沉渾厚的歌聲來傳播,非常的有趣。

DSC00680-01.jpeg

▲屋前庭院風光,可說是山景第一排的別墅,令人稱羨。

DSC00693-01.jpeg

▲用渾厚的歌聲與對山傳遞訊息,是布農族溝通的方式。

DSC00696-01.jpeg

▲布農族Istasipal家屋的後代,特別來為我們解說。


布農族佳心舊聚落考古學研究記錄影片:

(影片來源:花蓮縣文化局)


八通關古道鹿鳴吊橋段

在南安遊客中心前(台30線約2.5k)的鹿鳴吊橋,亦屬日治時期八通關古道的一部份,由鹿鳴吊橋至卓樂,單程約2小時,沿途有鹿鳴吊橋、駐在所遺址、吊索橋等景點,站在鹿鳴吊橋上欣賞拉庫拉庫溪壯闊之美。

DSC00703-01.jpeg

DSC00710-01.jpeg

DSC00729-01.jpeg

DSC00721-01.jpeg

DSC00723-01.jpeg

DSC00724-01.jpeg

DSC00725-01.jpeg

DSC00726-01.jpeg

DSC00713-01.jpeg


秉持傳統文化與價值的「織羅部落」

織羅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春日里,前有秀姑巒溪、後有海岸山脈,對面的中央山脈是祖先的舊居地,193縣道最美路段之一,鼎鼎有名的齊柏林「看見臺灣」,片中的「大腳印」正是在此拍攝。

DSC00483-01.jpeg

▲193縣道沿線美景。


稻米、葛鬱金、金多兒筍,是織羅部落的三大特色,織羅部落有個由小農組成的「米86」團隊,其名源自於阿美族語中的「Mipaliu」,各家戶會彼此協助收割、插秧等農事,尊重自然生態,重視作物從土地耕種到消費者餐桌上的每個環節,反映傳統文化經濟與情感交流的重要價值。

DSC00435-01.jpeg

DSC00439-01.jpeg

DSC00425-01.jpeg

DSC00429-01.jpeg

DSC00432-01.jpeg


米彩繪手作體驗,充滿樂趣、吃出健康

織羅部落將自己生產的稻米,賦予新生命、新價值,將紅米、紫糯米、小米、白米、糙米等五種不同顏色的米,經過檢驗與計算營養成分比例配量,讓遊客透過層層疊疊的手法,拼出獨一無二美麗的圖像,不僅充滿樂趣,也能吃出健康,成為織羅部落的招牌「米彩繪」。

DSC00371-01.jpeg

▲小農「阿尢」介紹米彩繪的由來與做法,述說當初回鄉務農當儍瓜的初衷與辛酸。

DSC00372-02.jpeg

▲利用層層疊疊的手法,拼出獨一無二美麗的圖像。

DSC00378-01.jpeg

▲左邊是我做的,右邊的黑熊是部落販售的成品。

DSC00390-01.jpeg

▲做完的米彩繪,立刻真空包裝,即得成品。


部落風味餐,品嚐部落特色食材

織羅部落的風味餐有如宴席般的陳列,活發、多彩的擺設,如同阿美族人的個性一般,好多部落特色食材是我們平地人難得一見的,非常的新奇,也非常挑戰味蕾,其中苦茄(車輪茄)、金多兒筍都帶有苦味,像是驚喜包般的在口腔中炸開,這才知道阿美族人是一個非常會吃苦的族群。

DSC00395-01.jpeg

DSC00404-01.jpeg

▲金多兒筍(右下)是織羅部落的特產。

DSC00405-01.jpeg

▲南瓜烘蛋,香甜好吃。

DSC00406-01.jpeg

▲中間綠色圓圓的蔬菜即是苦茄(車輪茄),大口咬下會讓人叫苦連天。

DSC00407-01.jpeg

DSC00408-02.jpeg

DSC00410-01.jpeg

DSC00411-01.jpeg

DSC00412-01.jpeg

▲蝸牛,阿美族人稱為「一口牛」。

DSC00413-01.jpeg

DSC00414-01.jpeg

▲麵包果煮成的湯,味道很鮮甜。

DSC00416-01.jpeg

DSC00400-01.jpeg

DSC00421-01.jpeg

DSC00423-01.jpeg

▲色彩繽紛是阿美族的特色。


葛鬱金是一種植物,在阿美族語稱為「Alida」,質地細緻顏色純白,是天然勾芡原料,植物採收後,洗淨、去皮、搗碎、掏洗、曬乾、壓碎等工序,製程相當繁瑣,不過,它具有養生保健功能,因而日漸受到矚目,產季約從11月到隔年4月,可煮雞湯、製作成甜品、雪花糕、糖果、布丁、果凍、飲品等。

DSC00402-01.jpeg

DSC00438-01.jpeg


金多兒筍在阿美族語稱為「Kingtol」,僅生長於海岸山脈織羅部落附近,它與一般箭筍不同的是,金多兒筍幼嫩細長,帶點苦味,產季在每年6月到11月。

DSC00403-01.jpeg


能夠親自採收海岸山脈特有的竹子品種「金多兒筍」,是非常特有的經驗,它屬於野生植物,多生長在高山坡地,雖然採收時不需工具,僅用「轉、折、拔」即可輕易採收,不過要爬上陡峭的山坡,在竹林裡奮戰實在辛苦,由於保鮮不易,採收後需儘快食用或處理包裝,運送難免有損耗,所以在其它地區很難看到這個食材。

DSC00457-01.jpeg

▲金多兒筍僅生長在織羅部落附近的海岸山脈,地形陡峭,採收不易。

DSC00463-01.jpeg

▲採收的金多兒筍。


不食人間煙火的小秘境「心型鱸鰻潭」

鱸鰻潭是織羅部落的私房景點,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秘境,三面環山,樹影入潭,傳說心型的鱸鰻潭裡有許多鱸鰻而得名,但卻從來不曾被人看過潭裡有鱸鰻,天然形成的埤塘,水源不曾枯竭,是織羅部落重要的灌溉水源,有調節下游水田功能,現在是族人練習划龍舟的場所。

DSC00471-01.jpeg

DSC00476-01.jpeg

DSC00477-01.jpeg


山線最美的車站「東里鐵馬驛站」

東里鐵馬驛站前身為舊東里車站,是玉富自行車道北上的起點,月台前橫亙著中央山脈,以及無垠的阡陌景致,花東縱谷的美麗景色一覽無遺,被譽為「山線最美的車站」。特別驅車前來欣賞稻米彩繪,一陣狂風大雨把我們困在月台上,看著前方的山脈,從清晰到朦朧,景色變化多端,是老天賞賜給我們的大景。

DSC00484-01.jpeg


「玉里麵」看似平凡卻令人懷念的味道

來到玉里,一定要嚐嚐著名的「玉里麵」,玉里昔日是花東間重要的交通轉運站、繁華的小鎮,許多前來工作的離鄉遊子,在工作疲憊後吃一碗大份量的麵,得到飽足感與慰藉,原本無名的麵食,冠上了地名故有了「玉里麵」的名稱,漸漸成為玉里鎮的代表。

看似平凡的一碗玉里麵,與切仔麵有何不同呢?

把玉里麵分為麵條、湯頭、佐料三部份來說明,麵條特色是以手工麵條新鮮製作,麵體紮實不易糊爛,麵條煮八分熟後泡冷水保留筋度,吃起來彈牙有嚼勁,故有「台式日本拉麵」的美稱,加上豬大骨熬煮的高湯,湯頭濃郁,配以油蔥、蔥花、韭菜、芹菜末、豆芽菜及三片豬肉片等佐料,即成為了玉里麵的特色。

P_20200703_172022-01.jpeg



透過「去哪兒」二天一夜的行程安排,可以輕鬆的探訪古道,認識豐富的生態,享受原始森林芬多精的洗禮,聆聽山野知識,隨著布農族一起尋根,探訪佳心舊聚落遺跡,品嚐部落風味餐宴席,體驗手作的樂趣。

歡迎大家一起走進有熊國度、蕨類故鄉,深入「瓦拉米古道」,請參考開團資訊哦~


本計畫由去哪兒贊助推出

e0d5aeb62834d6c6405f48e116076321.png







留言

預設頭像